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射频消融后残余肿瘤模型的制作及病理观察

    作者:何东风;徐克;蒋宝国;王悦;邵海波;曹智刚;戴旭;郭敏;姜惠杰;刘瑞宝

    目的 观察兔VX2射频消融后残余肿瘤模型不同时间段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48只新西兰白兔接种VX2肿瘤,并开腹射频消融制作残余肿瘤模型.将模型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分别于射频消融术(RFA)之前、术后1天、3天、1周、2周及3周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残余肿瘤组织射频消融术后MVD、VEGF及PCNA表达即明显减低,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至射频消融后2周;RFA后2周至第3周,MVD、VEGF及PCNA表达再次增加.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后残余肿瘤短期内受到抑制,仍需要进一步治疗.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伴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研究进展

    作者:沙艳伟;宋岳强;韩斌;李铮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AH)是一种肾上腺激素合成紊乱的遗传性疾病.>90%病例是由21-羟化酶缺乏引起,导致糖皮质激素缺乏,多数情况下醛固酮不足,垂体代偿性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增多,引起肾上腺皮质增生,同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体堆积合成脱氢表雄酮和雄烯二酮增多,游离睾酮产生过量,临床表现为性早熟、睾丸结节、不育、失钠等.

  • 软组织肉瘤非计划切除后MR对残余肿瘤评估价值

    作者:吴旻昊;闫飞飞;许可可;孙文超;谢远龙;邓洲铭;雷军;蔡林

    目的 残余肿瘤被认为是影响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非计划手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且尚没有一种较为完善的检查方法来评估残余肿瘤的存在,此类患者术后极易导致肿瘤复发,需二次扩大切除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技术在评估非计划切除的STS患者中残余肿瘤的应用价值及相关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6-01-2017-06-30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中心骨与软组织肿瘤病区就诊已在外院行STS非计划手术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我科行二次扩大切除手术治疗,根据肿瘤部位将其分为浅表肿瘤组38例和深层肿瘤组26例.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残余肿瘤及MR灵敏度进行分析.将术后标本的组织病理学作为评估MR检测残余肿瘤的金标准.结果 浅表组肿瘤大小(11.54±3.67) cm,小于深层组(13.57±5.8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1,P=0.028;浅表组术中软组织重建率为44.7%(17/38),高于深层组15.4%(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3,P=0.014;浅表组术后残余肿瘤率为50.0%(19/38),明显低于深层组88.5%(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23,P=0.01.通过术前的影像学评估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MR在评估残余肿瘤中的准确性为81.66%,敏感性为80.95%,特异性为78.94%,阳性预期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89.47%,阴性预期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为68.18%.结论 MR有助于及时且较为客观的评估残余肿瘤发生率,在二次手术切除范围及外科边界的制订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手术切除与放射性同位素125 I 粒子插植结合治疗脑胶质瘤

    作者:金孝东;卞爱苗;王晓东;丁涟沭

    脑胶质瘤是病死率和致残率颇高的恶性肿瘤,迄今治疗仍是棘手的问题.自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在尽可能手术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粒子125I插植治疗残余肿瘤,取得了较满意的近期疗效.报告如下.

  •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罗中明;郭振仪;阮晓红;杨爱莲;练晓勤

    目的 探讨影响晚期卵巢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Ⅲ~Ⅳ期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共119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时间分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91例Ⅲc期卵巢癌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42%和35.62%,Ⅳ期(6例)的3年生存率仅为30.14%.88例残余肿瘤直径≤2cm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1%和38.83%,高于残余肿瘤直径>2cm者(P<0.05).组织学分化为G2和G3者,3年(46.82%)及5年(31.53%)生存率明显低于G1者(P<0.05).比较术前CA125<500U/ml,500~5 000U/ml,以及>5 000U/ml 3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发现各组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手术病理分期[相对危险度(RR)=2.473,P=0.025],组织学分化[RR=2.316,P=0.033]及残余肿瘤的直径[RR=3.584,P=0.001]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化、残留肿瘤的直径是晚期卵巢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 卵巢上皮癌复发后的相关因素与预后

    作者:侯玉梅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对提高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生存率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1997年11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34例均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加全身化疗.化疗分为泰素组(Taxol+DDP)和非泰素组(DDP+CTX),二次肿瘤减灭术后残余肿瘤体积分为≤2 cm和>2 cm,治疗后观察其生存率.结果 全组患者随访6~12个月,生存时间中位数为24.2个月,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肿瘤直径≤2 cm和>2 cm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1.4个月与15.4个月,术后化疗泰素组与非泰素组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8个月与13.6个月,复发时间≥2年与<2年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8个月和13个月.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的预后与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肿瘤的体积、术后化疗方案的选择及复发时间密切相关(P<0.05).

  • 电化学治疗兔肝VX2肿瘤后残余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张琳;王健;牟玮;周代全;刘凤秀;胡春芳;黄学全

    目的 探讨电化学治疗(EChT)兔肝VX2肿瘤后残余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移植方法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后行EChT,通过控制肿瘤边缘的酸碱度造成肿瘤残余,采用免疫组化、TUNEL法、活组织细胞内显微注射、明胶酶谱法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探讨残余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 ①病理学观察显示EChT后第1周时残余肿瘤细胞被大量纤维组织包绕;治疗后第2周,残余肿瘤细胞数目增多,其周围仍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治疗前肿瘤细胞核质比例增大,核异型性明显,线粒体数目较多但发育幼稚,细胞间连接较少.EChT后第1、2周,胞质内线粒体体积增大,发育较成熟,细胞间连接增多.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Ki-67阳性指数在第1、2周时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凋亡指数及Bax阳性指数在EChT后第1、2周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凋亡指数与Bax阳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③Cx32阳性指数及LY扩散范围在治疗后第1、2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微注射后LY CH荧光染料在肿瘤组织内的扩散范围与Cx32阳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④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对含量的结果显示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治疗后第1、2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ChT治疗后2周内残余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凋亡指数明显增加,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明显改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结论 较大肝癌行EChT治疗时肿瘤残余将难于完全避免,残余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对正确选择治疗后复查及再次治疗时机,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 Ⅲc期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赵睿;马玲

    目的:分析Ⅲc期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Ⅲc期卵巢癌41例,患者均已行规范手术治疗,术后予以足疗程化疗.单纯淋巴结转移者12例,腹腔腹膜种植瘤直径>2 cm不考虑淋巴结是否有转移者29例;术后无残留或者残留灶<1 cm 25例,术后残留>1 cm 16例.结果:随访2~90个月,Ⅲc期卵巢癌患者中,单纯淋巴结转移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与75.0%,腹腔腹膜种植瘤直径>2 cm不考虑淋巴结者为58.6%与37.9%,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残留或残留灶<1 cm 的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与56.0%,均高于术后残留>1 cm者(P<0.05).结论:单纯淋巴结转移的Ⅲc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好于有腹腔腹膜转移的Ⅲc期卵巢癌患者,残留灶大小是影响Ⅲc期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残余肝癌中缺氧诱导因子的变化

    作者:付志豪;武伦;乔正荣;周世骥;李生伟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HIF2α)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的残余肿瘤中的变化。方法建立肝癌HpG2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30只,采用CZF-Ⅱ型HIFU治疗仪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后1 d、3 d、5 d、1周、2周组。HE染色观察标本病理变化;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IF1α、HIF2α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 HE染色表明治疗后有残余肿瘤细胞和大片坏死区域。免疫组化表明HIF1α、HIF2α蛋白在各组中出现强弱不同表达。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显示HIF1α蛋白和mRNA水平在治疗后1~3 d表达逐渐升高,在3 d组达到高峰,与其他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 d、1周、2周组逐渐下降。同时,HIF2α蛋白和mRNA在治疗后1 d、3 d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5 d、1周、2周组表达逐渐升高,与对照组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 HIFU治疗后的残余肿瘤,HIF1α、HIF2α在不同时间出现的变化,可能与残癌中发生的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有关。

  • 乳腺癌术后短期内MRI检查对残余肿瘤检测的价值

    作者:张毅力;杜红文

    目的 评估乳腺癌术后短期内行MRI检查对残余肿瘤检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术前临床、B超、X线检查以及术中冰冻均提示为乳腺非恶性病变,但术后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证实为乳腺恶性病变的患者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初次手术后1个月内行MRI检查,随后接受二次手术治疗.分析常规MR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扩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EPI-DWI)的影像表现,将影像诊断与二次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常规MRI和DCE-MRI上表现出局部乳腺组织结构紊乱.13例病变的强化特征如下:3例点状强化,4例小结节样强化,1例树突状强化,1例网格状强化,1例囊壁环形强化,其余3例无异常强化.7例病变DCE-MRI表现为Ⅰ型曲线(上升型),其余6例表现为Ⅱ型曲线(平台型).6例病变显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降低.根据以上MRI表现,影像诊断有6例肿瘤残余,且得到二次术后病理证实,仅有1例神经内分泌癌未被MRI确定.结论 乳腺癌术后短期行MRI检查对于残余肿瘤检测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够为外科医师制订精准的二次手术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 术中超声诊断幕上胶质瘤术后残余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刘晶;宋涛;姚兰辉

    目的:评价术中超声对判断幕上胶质瘤术后残余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专用术中超声探头,对44例拟行肿瘤根治术脑胶质瘤患者常规显微手术结束时行术中超声检查,并判断是否有残余。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并与之对照,建立 ROC 曲线,分析术中超声对幕上胶质瘤术后残余的诊断价值。结果44例患者共160个残余病灶,术中超声对诊断胶质瘤切除术后残余肿瘤的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63.3%,阳性预测值为80%,阴性预测值为76%,Kappa 值为0.531。通过 ROC 曲线,确定术中超声诊断残余肿瘤的佳临界点为2.5~3.0 mm,计算ROC 曲线下面积为0.788。结论在幕上胶质瘤切除术中,术中超声对发现残余肿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为临床达到彻底根治性切除幕上胶质瘤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