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瘫儿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前爬行能力与术后下肢功能改善的关联分析

    作者:易斌;徐林;洪毅;俞兴;王兵;郑大滨

    目的:分析术前爬行能力与术后下肢功能,特别是独立行走能力的关系。方法:以量化功能的方式评估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后下肢功能,将爬行功能分为A-D 4个等级,同时将下肢功能分别量化,观察各级患儿手术前、后的功能变化,并统计分析手术前、后功能差异。结果:脑瘫患者SPR术后肌张力明显降低,下肢各项功能显著改善;术前爬行能力良好的患儿术后下肢各项功能及独立行走与爬行能力差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评估爬行能力对判断手术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 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25例

    作者:周忠清;钱海;吴斌;范涛;孙玉明;张永力;李志强;石祥恩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是常见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颈神经根切断术和副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已取得一定的疗效[1-2],但这2种手术方法各有利弊,我们总结分析后,开展了副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结合颈神经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斜颈25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桥小脑角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外科治疗-附3例报告

    作者:刘军;韩冰;韩东一;武文明;刘良发;余新光;黄德亮;杨伟炎

    目的探讨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致病机理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2年6月收治的3例桥小脑角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分别为桥小脑角的舌咽神经鞘膜瘤、微小血管瘤样脑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主要临床表现是咽部和舌根部疼痛或伴有耳深部疼痛.1例行肿瘤切除及舌咽神经切断术,另2例行肿瘤切除、舌咽神经切断及迷走神经1~2支感觉支切断术,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3例术后出现轻度声嘶.随访平均2.3年,3例肿瘤及疼痛均无复发.结论桥小脑角肿瘤是引起舌咽神经痛的原因之一.切除肿瘤同时行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1-2支感觉支切断是治疗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 锁孔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临床分析

    作者:唐树军;吴科;魏剑波;鄢克坤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GPN)的临床表现及显微手术方法,选择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及神经根切断术(rhizotomy,RZT)治疗12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手术疗效.结果:12例患者中行MVD者8例,RZT者4例,手术后11例患者疼痛均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1例疼痛减轻,8例MVD患者术后仅出现短暂性眩晕,4例RZT患者术后3例出现暂时性眩晕,声音嘶哑、饮水呛咳,3个月内恢复,1例咽喉部不适及阵发性干咳.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M V D)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可靠方法,并发症少,效果肯定;行RZT术后易出现短暂性后组颅神经受损症状.

  • 脑性瘫痪患儿术前爬行能力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下肢功能改善的相关分析

    作者:易斌;徐林;洪毅;俞兴;王兵

    目的分析术前爬行能力与术后下肢功能特别是独立行走能力的关联。方法以量化功能的方式评估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下肢功能。将爬行功能分为A~D4个等级,同时将下肢功能分别量化,观察各级患儿手术前、后的功能变化,并统计分析术前、后的功能差异。结果术后肌张力明显降低,下肢各项功能显著改善;术前爬行能力良好的患儿术后下肢各项功能与独立行走与爬行能力差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爬行能力对判断手术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 骶神经根切断术不同组合恢复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

  • 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12例疗效分析

    作者:孙志庭;王彭;王玎

    目的:评价乙状窦后径路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效果.方法:进行乙状窦后径路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12例,对其中3例伴有同侧三叉神经痛者,同时进行了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所有12例患者术后舌咽神经痛立即消失,3例伴有三叉神经痛者术后疼痛也消失,追踪3个月~6a,无疼痛复发.结论:乙状窦后径路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是治疗舌咽神经痛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关于脑瘫与颈肩痛诊治的几点看法

    作者:顾玉东

    本期刊登了两篇有关治疗脑瘫新尝试的论文,其共同点是均选择了椎孔外颈神经根切断术,以阻断γ-环路,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此方法既简化了手术,又减少了并发症.两篇文章的不同点是选择不同的单根颈神经根进行切断.此手术近期虽有一定疗效,但是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邻近神经根代偿功能的发挥,而使被切断神经根所支配的肌群肌力和肌张力重新恢复到术前水平呢?是否邻近神经根对被切断神经根支配肌群的重新支配,仍将导致产生新的肌力和肌张力失去平衡呢?不同的神经根被切断,终是否会有不同的肌力和肌张力的改变呢?对不同痉挛程度的肢体,选择那根颈神经根或那几根颈神经根切断后,才会产生佳疗效呢?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并从临床和实验二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探索出其内在规律性和可靠性.

  • 应用射频技术阻断神经纤维的研究

    作者:王业华;周钧;徐林

    目的探讨应用射频技术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验证其阻断神经纤维的可行性.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以实验确定的射频技术、苯酚注射、切断3种方法阻断其坐骨神经,对阻断前和阻断后不同时间内坐骨神经功能进行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和神经组织形态学的轴突通过率.结果射频组、切断组2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轴突通过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苯酚注射组的上述指标与前述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直视下应用射频阻断神经,可以取得与切断神经相同的效果.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业华;徐林;龚维成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下肢痉挛时对脑瘫患者大脑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对1990年5月~1998年4月间采用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得到2年以上随访的825例病例进行上肢痉挛、癫痫、斜视、流涎及语言发音障碍等情况调查分析.结果伴有上肢痉挛者328例,其中67例(20.4%)上肢痉挛减轻;伴有癫痫者35例,其中31例(88.6%)术后癫痫发作频率减少或癫痫控制药物服用量减少;伴有斜视者386例,其中132例(34.2%)减轻;伴有流涎者73例,其中49例(67.1%)流涎减少,21例(28.8%)流涎消失;伴有语言发音障碍者456例,其中72例(15.8%)发音功能改善.结论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减少外周神经传入冲动,从而降低了中枢的兴奋性,影响大脑高级中枢的调控作用;此外周-皮层-外周大环路反射可能是SPR解痉的另一机制.

  •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显微神经外科治疗

    作者:姜晓峰;牛朝诗;丁宛海;计颖;凌士营;傅先明;汪业汉

    目的 探讨舌咽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术式选择及疗效、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2例舌咽神经痛的病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进行手术探查,选择性对14例病人进行微血管减压,8例进行舌咽神经根、迷走神经根上部1~2根丝切断术.结果 3例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的病人出现短暂性声音嘶哑、饮水呛咳,6个月内好转消失;1例一直有咽喉部不适;8例神经根切断的病人术后均有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症状,4例6个月后症状减轻.术毕疼痛均消失,平均随访5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根据责任血管能否移开,神经根能否充分游离减压情况,选择性进行微血管减压以及舌咽神经根、迷走神经根丝切断术是治疗舌咽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舌咽神经痛的病因与显微手术治疗(附9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红军;王虎山

    目的 探讨舌咽神经痛的发病因为和神经根切断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9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经乙状窦后进路行桥小脑角探查并舌咽神经切断术.结果 9例患者中,6例术中探查发现有4例小脑上动脉压迫,2例神经根部蛛网膜增厚粘连者只行舌咽神经切断术.3例术中探查未见责任血管压迫和蛛网膜者增厚粘连,行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1~2根丝切断术.术后疼痛症状均消失.结论 舌咽神经血管压迫和蛛网膜增厚粘连可能是舌咽神经痛的发病因为,但不是唯一因为;舌咽神经根切断术疗效肯定.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16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宏伟;李勇杰;胡永生;马凯;张国君

    目的研究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GPN)手术治疗的佳术式,评估微血管减压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探讨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2000年12月到2003年10月间,16例GPN患者接受了MVD,无一例行神经根切断术.患者全部进行了电话或信件随访.结果15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1例患者为不典型GPN,术后疼痛减轻.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1例患者出现偶发干咳.本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4.1±6 3月,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结论MVD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典型的GPN患者.

  • 选择性神经根损伤对大鼠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建平;张伯勋;刘郑生;原新成;严杰

    目的:通过选择性切断脊神经前根和后根观察单纯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损伤对骨代谢影响的病理特征.方法:Wistar大鼠分成前根组、后根组、混切组和对照组,选择性切断一侧L4~L6前根或/和后根,分期观察术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1)前根组干骺端骨密度下降明显;后根组中段骨密度下降更严重,而且皮质壁厚度明显减少和髓腔面积明显增大.(2)前根组骨的力学强度明显下降,后根组骨的弹性指标变化异常.结论:(1)感觉神经损伤后以皮质骨改变为主,运动神经损伤后以松质骨改变为主.(2)感觉神经损伤后骨基质胶元变化明显,运动神经损伤后骨基质无机盐变化显著.(3)感觉纤维对骨代谢的影响可能更为重要.

  •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20例治疗分析

    作者:刘永辉

    2003~2005年,我们对20例脊髓损伤(SCI)后膀胱功能障碍者进行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术加神经根吻合重建跟腱一膀胱反射弧,术后随访22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现状及进展

    作者:文红波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疾病,但其病因及致病机理尚未阐明,目前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手段。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对不愿开颅或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可行射频毁损术,神经根切断术等破坏性治疗逐渐少用,对于反复复发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或癌性疼痛患者,可考虑行三叉神经脊髓束尾核切断术或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术。上述几种手术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也存在着一系列并发症及复发问题,如何提高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效果及减少复发,仍然有待探讨。

  • 乙状窦后径路内镜下神经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8例

    作者:王锡温;张天振;张庆泉;赵利敏;张华;文真;陈秀梅

    舌咽神经痛为一少见病,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乙状窦后径路内镜下神经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 舌咽神经痛的手术治疗

    作者:丛建军;段云平;高宝山;汪大庆;黄昆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GPN)的疗效,并介绍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及神经根切断术(rhizotomy,RZT)的治疗经验.方法 自1986年以来共对63例舌咽神经痛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施行微血管减压术55例,神经根切断术8例.结果 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术后均得到缓解,且随访6个月内无复发.38例患者随访5~12年,没有复发.手术治疗无并发症.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及神经根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效果明确.

  • 三叉神经痛显微手术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

    作者:解自行;王岩;陈国强;左焕琮

    目的 为提高三叉神经痛显微手术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单纯三叉神经减压组(减压组)19例,三叉神经减压合并切断组(切断组)55例,三叉神经减压合并定位毁损组(定损组)11例.比较3组近期和中期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术后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64例随访6-33个月,疼痛消失率减压组为94.4%,定损组和切断组达10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减压组未遗留面部麻木不适,切断组面部麻木不适占50%,定损组占12.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屯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在三叉神经减压术基础上行定位毁损术,既能保证疗效,又可改善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 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附63例分析)

    作者:黄坤;段云平;高宝山;钱盛伟;常庆勇;张继志;金点石;曲凯

    1 对象与方法 我们自1986年以来,共手术治疗63例舌咽神经痛(GPN)病人,其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27~81岁,平均55岁.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33例,右侧30例.主要表现为咽部及舌根疼痛,或外耳道及耳后疼痛,为阵发性刀割样痛,可通过刺激"扳机点"诱发.病史1~15年.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