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210例疗效观察

    作者:田立新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足月妊娠阴道分娩21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70人.实验1组(卡孕栓直肠给药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将卡孕栓1 mg置入直肠内;实验2组(卡孕栓舌下含服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卡孕栓1mg,两组用药的同时肌肉注射催产素10u.对照组(单纯催产素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肌肉注射催产素20u.比较三组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总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产妇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实验2组与对照组产妇的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卡孕栓联合催产素具有预防产后出血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含服米索前列醇预防156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邸雯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56例因妊娠足月入院阴道分娩的产妇分成2组:观察组胎儿娩出后给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600 ug,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给予臀部肌肉注射催产索20 IU.比较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第三产程的时限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三产程的时限明显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抗阿片肽血清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催产素镇痛作用的影响

    作者:刘文彦;白波;刘玉红;王曙光;宋朝佑

    目的:探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催产素(OT)与内源性脑啡肽、β-内啡肽在痛觉调制中的关系.方法: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观察向PAG内注入抗甲-脑啡肽血清、抗β-内啡肽血清和OT对动物痛阈的影响.结果:PAG内注入抗甲-脑啡肽血清、抗β-内啡肽血清后,使大鼠痛阈明显降低;但在注射OT前预先注射抗甲-脑啡肽血清或抗β-内啡肽血清不能完全阻断OT的镇痛效应.结论:PAG内OT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不完全依赖于PAG内的内源性脑啡肽和β-内啡肽.

  • 催产素在成年大鼠脊髓后角胶状质细胞层处的镇痛机制

    作者:蒋昌宇;熊东林;肖礼祖;张强;廖翔;闫栋;罗裕辉;郑虎山;熊本荣一

    目的:探讨催产素在脊髓后角胶状质细胞层的镇痛机制.方法:本研究使用成年雄性SD大鼠,运用椎板切除术取出脊髓腰骶膨大节段(L1~S3),并置于1~3℃的Krebs液中.用切片机制作脊髓横切片,该切片被置于记录槽中并给予Krebs液灌流.运用盲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催产素对脊髓横切片中胶状质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影响.结果:在钳制电压为-70 mV时,灌流催产素(0.5 μM/L)3分钟可诱发内向电流;并且该内向电流不能被TTX阻断.但催产素对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无影响.另外催产素增加了γ-氨基丁酸与甘氨酸介导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和振幅,而该增加可被TTX抑制.催产素受体激动剂TGOT能够模拟催产素的效果,诱发胶状质细胞出现内向电流;催产素受体抑制剂dVOT能抑制催产素所引起的内向电流.结论:在脊髓后角胶状质细胞层,催产素通过激活催产素受体引起胶状质细胞的膜去极化,从而引起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加,达到抑制疼痛信息传导的效果.

  •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母爱行为对子鼠炎性痛及下丘脑催产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卢枫;杨勇;鄢建勤;钟涛;邹望远;郭曲练

    目的: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母爱行为对子鼠炎性痛及下丘脑催产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CCI雄性(C1组)、CCI雌性(C2组)、假手术雄性(S1组),假手术雌性(S2组),每组12只.手术组建立慢性缩窄性损伤(CCI)模型.四组大鼠按照C1C2组和S1S2组进行配对,将F1代子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小组,即:FC2组和FC2'组、FS2组和FS2'组,其中FS2'组与FC2'组在出生后互换喂养,而FC2组和FS2组仍由原母鼠喂养.检测四组母鼠回收和舔舐仔鼠的母爱行为.福尔马林实验检测子鼠炎性痛反应,ELISA法测定血清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皮质醇(COR)浓度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上核催产素(OT)表达.结果:与FS2组或FC2'组相比,FC2组或FS2'组回收潜伏期、回收总时间和舔仔潜伏期时间延长,舔仔总时间缩短.FC2组、FS2'组Ⅱ相痛觉评分、血清CRH和COR浓度明显高于FC2'和FS2组,Ⅰ相痛觉评分四组间无差异,而OT的表达则明显降低.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母爱行为虽然对子鼠基础痛域无明显影响,但会增强子鼠对新发生疼痛的感知,这些行为改变可能与子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应激激素升高及下丘脑催产素表达下调有关.

  • 催产素多重镇痛效应的研究现状

    作者:周倩;李迪森;孙武平;陈盼;廖宇良;蒋昌宇;肖礼祖

    疼痛是由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慢性疼痛往往会带来持久的巨大的痛苦,在这过程中又会产生焦虑及抑郁等情绪.而这些不良的情绪反应又会加重疼痛的感受,使得给疼痛的治疗增加了难度.而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疼痛主要是阿片类药物及消炎镇痛药物,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催产素是由哺乳动物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的大细胞神经元所分泌一种九肽,近年来发现催产素不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能调节社会行为学.本文就催产素在直接镇痛、情绪调节、社会行为学、增加安慰剂等多重效应调节疼痛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疼痛的药物治疗新靶点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尾核内催产素对痛阈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刘文彦;亚白柳;王桂斌;陈俊如

    目的:探讨大鼠尾核内催产素(oxytocin, OT)在痛行为调制中的作用,及其与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WQ-9E型钾离子透入痛阈测量仪测痛。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小电流强度(mA)作为痛行为反应值,将间隔1 min的3次痛行为反应值的平均值作为一次痛阈,每间隔10 min测定痛阈一次,取给药前的两次痛阈的平均值作为基础痛阈,给药后各次的痛阈与其相比,计算痛阈变化的百分数(%)。实验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观察尾核内注射OT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第二部分观察尾核内注射抗催产素血清(anti-OT serum, AOTS)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第三部分观察尾核内注射纳洛酮(Naloxone, Nx)对OT在痛行为中作用的影响。结果:尾核内注入OT后,大鼠的痛阈明显增加,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向尾核内注入AOTS以中和内源性OT后,大鼠痛阈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向尾核内注入Nx后,不能完全阻断OT在痛行为反应中的作用。结论:尾核内OT参与大鼠痛行为调制的复杂过程,引起痛行为反应的阈值增加,此作用不完全依赖于内源性的阿片肽系统。

  • 缩宫素在第三产程中的应用

    作者:赵晓娟;曹伟雁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时间注射缩宫素对第三产程的影响.方法 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胎儿娩出后立刻脐静脉注射缩宫素;B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刻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C组在胎儿娩出10 min后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D组在胎儿娩出10 min后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结果 A组第三产程平均时间为9.6 rnin,B组为15.8 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中产后2h时出血量为101.72 mL,D组为189.64 mL,两者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脐静脉尽早注射缩宫素不仅能缩短第三产程,而且能减少产后出血,是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关键词: 胎盘 脐静脉 催产素
  • 三维超声评价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中外源激素的应用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铮;史铁梅;王鑫璐;林琳;姜罗;冯晓宇

    目的 采用经阴式三维超声评价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中应用外源激素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90名足月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按使用外源激素情况分为自然分娩组、催产素组和前列腺素E2 (PGE2)组,各30名.于产后42天进行超声检查,分别获得静息状态、瓦氏和缩肛动作时盆隔裂孔图像,比较3组产妇盆隔裂孔前后径和面积.结果 自然分娩组和催产素组于静息、瓦氏和缩肛动作时盆隔裂孔的前后径、面积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GE2组与自然分娩组、催产素组在静息、瓦氏和缩肛动作时盆隔裂孔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中应用不同外源激素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存在差异,应用外源PGE2对盆底功能的损伤大于应用催产素和自然阴道分娩;应用催产素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较自然阴道分娩无差异.

  • 快速计算催产素静脉滴注速度

    作者:赵清玲;冀同俊;孙继玲

     

  • 催产素致过敏反应1例

    作者:张静;周瑛;穆燕红

    关键词: 催产素
  • 催产素滴鼻后泌乳量及乳汁成份的观察和分析

    作者:黄美凌;梁丽霞;刘笑霞;陈小兵;廖海涛;冯健怀;谭玉云;陈佩淑;马碧云;简洁妍

    目的:寻找有效的促泌乳方法.方法:对94例分娩后1~4天的哺乳期妇女予催产素注射液滴鼻,并设两组对照组(滴生理盐水和不滴入任何液体).结果:实验组的乳母较对照组的乳母泌乳始动时间提早,且泌乳量增多;B超下显示实验组双侧乳腺腺管扩张.将三组乳母的乳汁在产后相同时间送检,作乳汁的蛋白质、脂肪、乳糖三大成份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三组乳汁的上述成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观察表明催产素滴鼻后能使乳腺腺管扩张、肌上皮收缩,从而起促泌乳作用,且其乳汁主要成份含量不改变.此法方便、安全、无副作用,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反复种植失败妇女血清催产素水平初步分析

    作者:夏婷婷;李洁;徐慧灵;于文娟;王东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中反复种植失败和第一次胚胎移植妇女血清催产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收集2009年3月至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ET治疗的44例不孕患者,其中A组为第一次胚胎移植23例,B组为既往反复种植失败21例.分别测定Gn启动日、HCG注射日、ET日和ET术后第5天血清催产素和激素水平.结果 B组HCG注射日、ET日催产素水平显著高于A组(均P=0.03).妊娠组(23例)Gn启动日、HCG注射日、ET日和ET术后第5天血清催产素水平均显著低于非妊娠组(21例)(P<0.05).结论 IVF-ET治疗周期中反复种植失败妇女和第一次胚胎移植妇女血清催产素水平变化的规律,提示血清催产素增高可能是反复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 血清催产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文君;胡浩;俞淑琴;王苏;杨奇超;钱唯韵;杨玲;王济芳;王东;周丽斌;袁国跃

    目的:探讨血清催产素(O T )水平与M S及其各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受试者165例,行75 g 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血糖、血脂及OT水平,计算BMI、WHR ,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随着血清OT水平增高,MS在Q1、Q2、Q3组的患病率逐渐下降(67.3% vs 45.5% vs 32.7%,P<0.05),WC、BMI、WHR、FPG、FIns、TG、TC、HOMA‐IR降低(P<0.05),HDL‐C升高(P<0.01)。与非MS(Non‐MS)组相比,MS组血清OT水平下降[(9.94±2.86) vs (8.14±2.18)pg/ml ,P<0.01]。(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OT 水平与WC、BMI、FPG、FIns、HbA1c、颈围、WHR、TG、TC、HOMA‐IR呈负相关(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FPG、TG是血清OT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O T与M S相关(OR=0.787,95% C I:0.636~0.975)。结论随血清O T 水平降低,M S发生率增加,低血清OT水平可能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

  • 米索前列醇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作者:曹艳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40例,将其简单随机化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催产素结合产后出血预防措施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 h、24 h后的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治疗2 h、24 h后,观察组患者的出血状况控制得更为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

  • 比较产科疤痕子宫行剖宫产术中应用卡贝缩宫素和催产素对术中出血及子宫肌层厚度的临床分析

    作者:程婷;林茜

    目的:观察比较产科高危妊娠疤痕子宫行剖宫产术中应用卡贝缩宫素和催产素对术中出血量及子宫肌层厚度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疤痕子宫妊娠产妇100名,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分为卡贝缩宫素组和催产素组2组各50名,胎儿娩出后,1组给予静脉注射卡贝缩宫素100μg,另1组给予静脉输入催产素20u,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及子宫肌层厚度。结果:卡贝缩宫素组比催产素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同时子宫肌层厚度明显增厚,(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在高危妊娠疤痕子宫手术中应用后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子宫肌层厚度明显增厚,从而减少产后出血量,避免产后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大出血,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 剖宫产术中不同麻醉平面不同剂量应用催产素对产妇的影响

    作者:杨永红;孙孝斌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麻醉平面应用不同剂量催产素对产妇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120例ASAI~II级产妇,随将其分成3组,每组各40例。在椎管内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调整麻醉平面上界,使各组不同,I组T10以下,II组T6~T8,III组T4~T6,每组根据催产素不同用量随机分成3组:a组(5U),b组(10U),c组(20U)。结果:当麻醉平面上界在T6~T8范围时,给予3组患者催产素5U,患者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相对平稳的1个范围,术中恶心呕吐、寒颤及腹部牵拉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少,同时对子宫的收缩也满意。3组患者中静注催产素后,心率增快和血压下降幅度随剂量增加呈递增局势,而对产妇的子宫收缩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以平面上界在T4~T6时更为明显和突出,常常需要使用麻黄碱维持;平面在T10时心率和血压的下降不明显,但对患者的麻醉效果欠佳。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调整麻醉平面上界在T6~T8水平时,5u缩宫素静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轻,避免加重心血管副作用,不会对产妇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 催产素合谷穴位封闭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分析

    作者:宋艳芳

    目的:观察催产素合谷穴位封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同期产妇随机分为2组,1组常规肌肉注射,1组合谷穴封闭。结果:催产素合谷穴封闭较肌注效果发挥快,子宫收缩好,第3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量少。结论:催产素合谷穴位封闭不失的预防产后出血一个好方法。

  • 母乳性黄疸35例临床分析

    作者:江东霞

    随着爱婴医院的推广普及,母乳喂养的好处得到广泛认可,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为进一步提高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现对35例母乳性黄疸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儿科共诊治母乳性黄疸患儿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均为足月儿,胎龄39±0.8周;顺产18例,剖宫产17例,其中催产素助产5例.就诊日龄6~47天.患儿一般状况良好,皮肤粘膜轻-中度黄染,血清胆红素〈205.2umol/L(轻度)者28例,205.2~342 umol/L(中度)者6例,〉342 umol/L(重度)1例,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直接胆红素均〈17 umol/L.均为母乳喂养,孕母健康,甲、乙、丙肝标志均阴性,肝功能正常.

  • 催产素穴位封闭减少产后失血的体会

    作者:张立杰

    目前,许多学者提出将第三产程缩短为10分钟,通过缩短第三产程,防治宫缩乏力,能有效地减少产后失血量.作者采用合谷穴位封闭催产素对60例产妇的第三产程及产后失血进行了对比观察.

1610 条记录 5/81 页 « 12345678...808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