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膀胱癌造口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欢欢;李海波;徐永鹏

    目的 调查膀胱癌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门诊进行复查的永久性膀胱癌造口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状态自尊量表(SSES)和社会影响量表(SI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膀胱癌造口患者SIS得分为(64.23±9.5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家属接受造口程度、是否参加造口相关活动、自尊水平是膀胱癌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膀胱癌造口患者病耻感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降低其病耻感.

  • 多媒体教材在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赵爱霞;党治军;冷光现;魏丽

    目的:探讨多媒体教材在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寻找一种能让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及家属在较短时间内掌握造瘘护理技术、造瘘管更换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本研究以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某院行膀胱造瘘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自制的健康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将60例膀胱造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以多媒体方式进行理论教育后再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干预方式,即每次均来医院由医护人员边更换造瘘管边讲解造瘘相关护理知识的教育方式。比较两种方式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家属膀胱造瘘相关知识、造瘘口护理技术、造瘘管更换技术掌握率分别为100.00%,96.67%,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36.67%,26.67%,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805,31.093,38.400;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后再次来院次数为(6.3±1.4)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2±6.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24,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多媒体教材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能使患者及家属更快地适应膀胱造瘘,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膀胱造瘘护理技术、造瘘管更换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好方法,未增加并发症,值得推广。

  • 延续护理在经皮微创膀胱造瘘术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学军;王元姣;章微微;楼巍敏;胡琳丽;何梅;娄玲娣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经皮微创膀胱造瘘术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浙江省四所三级甲等医院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经皮微创膀胱造瘘术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造口适应水平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造口适应水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8,4.22,6.47;P<0.01);观察组尿路感染、造口周围皮肤感染、导管滑脱、导管堵塞、导管破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997,7.724,5.024,7.997,5.024;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提高造瘘患者的适应水平、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应用多功能膀胱造瘘引流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董海静;刘志梅;刘玉娟

    目的:探讨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应用多功能膀胱造瘘引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用抓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多功能膀胱造瘘引流管,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气囊导尿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持续时间、管道阻塞及尿液细菌阳性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膀胱痉挛平均持续时间、每日次数、持续天数为(3.65±1.93) min,(4.24±2.68)次,(4.33±2.72)d,均低于对照组[(8.84±3.59)min,(12.38±5.22)次,(10.91±4.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1,-7.87,-7.01;P<0.01)。观察组患者管道阻塞为3次,对照组为11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P<0.05)。两组患者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P>0.05)。结论多功能膀胱造瘘引流管应用于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能够降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保证管道引流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TURP加睾丸切除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合并尿潴留16例报告

    作者:张学峰;董礼明;单霞

    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多数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而采用去势治疗和放射治疗.对于合并尿潴留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长期留置尿管或者膀胱造口术.本院自2004年6月至2007年10月,笔者对因以尿潴留就诊的16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给予TuRP加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肾盂或膀胱造口术后患者自我照顾能力的分析与研究

    作者:夏艳红;陈志伟;李友芬

    目的:了解和分析肾孟或膀胱造口术后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肾孟或膀胱造口术后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我照顾能力的个人随访,对我院两年来46例接受肾孟造口、13例膀胱造口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对影响他们自我照顾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多方面指导后,有效提高了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增强了生活信心和自我价值,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肾孟或膀胱造口术后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是不同的,并受各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提供适当的帮助.

  • 长期膀胱造瘘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方法与效果

    作者:王海梅

    目的:探讨膀胱造瘘患者及家属对留置膀胱造瘘管的护理.方法:对42例膀胱造瘘患者及家属进行留置膀胱造瘘管健康教育的效果与38例未指导组进行比较.结果:教育指导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实施健康教育组.结论: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的有效健康指导,可以提高其对膀胱造瘘管的护理操作技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膀胱双通道微造瘘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应用32例分析

    作者:魏建军;韩杰;沈晖;秦建瑞

    我院2005-02~2007-02对3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中应用膀胱穿刺双通道微造瘘预防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膀胱微造瘘预防经尿道电切综合征25例分析

    作者:魏建军;韩杰;秦建瑞

    我院2004-10~2006-1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治疗前列腺体积巨大(>75 g)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BPH)患者25例,术中应用膀胱微造瘘术预防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URS),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行耻骨上套管法膀胱造口术误入腹腔1例分析

    作者:杨聪敏

    现将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伴尿道狭窄行耻骨上套管法膀胱造口术误入腹腔1例分析如下.

  • 膀胱术后造口及导尿管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石华冰

    我科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膀胱部分切除患者152例,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护理体会如下.

  • 膀胱造瘘患者阶段性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

    作者:周巧玲

    目的:探讨对膀胱造瘘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对21例膀胱造瘘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焦虑紧张情绪明显减轻,健康知识知晓率98%,自我护理操作要点掌握达99%,满意度99%.结论: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对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具有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长期膀胱造瘘46例家庭护理指导的方法与成效

    作者:刘萍

    目的:通过护理人员的专业指导,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技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46例长期膀胱造瘘患者采用示范、讲解等直观指导,建立个人档案,发放保健卡,定期上门服务进行专业指导.结果:46例长期膀胱造瘘的患者造瘘口感染和脱管后需二次造瘘发生率均为0.引流管堵塞或脱出发生率为4.35%,尿路感染率仅为10.87%.结论:护理指导可提高长期膀胱造瘘患者的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 自我效能理论在改善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作者:陈海莲;杨小妃;林丽华;李碧君;王斌;王月珍;叶亲永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改善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制订经验获得、言语劝说、改善身心状态、提高应对能力、改善社会功能、增强社会支持6大干预主题和内容,对25例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干预,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 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实施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

  • 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导尿管气囊前端长度对膀胱痉挛的影响

    作者:董海静;李华伟

    目的 探讨导尿管气囊前端长度与永久性耻骨上膀胱造瘘患者膀胱痉挛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佩戴气囊前端长度不同的膀胱造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膀胱痉挛情况进行尿动力学检测.结果 随着气囊前端长度的降低,逼尿肌过度活动发生率、每日发生膀胱痉挛的次数、每次平均持续时间、累计发作天数也逐渐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腰围、置管时间与膀胱痉挛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应选用气囊前端长度较短的导尿管,以降低膀胱痉挛的发生,减少逼尿肌过度活动;年龄、腰围、置管时间均不是影响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

  • 多功能膀胱造瘘管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董海静;刘志梅;李华伟

    设计多功能膀胱造瘘管并在32例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中应用,30d后,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5例血尿患者好转;3例发生造瘘管阻塞;1例发生造瘘管脱落;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均有降低;尿路感染和血尿的发生未有明显改善.认为多功能膀胱造瘘管应用于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能够降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李华伟;董海静;戴梓宁;孙丽;姜云霞

    目的 探究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30例行永久性膀胱造瘘的患者,自住院当日起按“提出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4个完整的行动实施健康教育.对每例患者护理干预1个月为1个循环,总干预时间为1年,之后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结果 100%的患者在膀胱造瘘护理测试问卷中的得分在90分以上.100%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得分处于高等水平.90%的患者带管1年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1例先天性下腹壁缺损完全性膀胱外翻患者造口的定位及调整

    作者:黄燕波;钟丽君;于书慧;张剑锋

    完全性膀胱外翻患者的耻骨未闭合、髂前上棘不明显、腹直肌发育不完全,腹壁造口定位时无明显体表标记.针对患者的异常身体结构状况,为了实现对患者造口位置的成功定位.造口治疗师利用解剖学知识和造口定位知识,术前与责任护士、医生、患者充分沟通,综合患者的需求和手术创面等多种因素,术前成功实施造口位置的定位.术后患者出院3个月时,造口状况良好,未出现造口并发症.

  • 超声引导下经皮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的应用

    作者:彭泳涵;周铁;高小峰;李瑾宜;孙颖浩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在复杂性病例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术前评估结果,将膀胱穿刺造瘘患者分为两组:低危组(A组,38例)和高危组(B组,30例).B组病例包括肥胖、挛缩性小膀胱、既往盆腔手术病史及前列腺重度突入膀胱等情况.A组采用传统的盲穿法,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的Seldinger技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7.5±1.4)min]显著短于B组[(13.0±3.0)min](P=0.000).A组术后即刻疼痛评分(4.5±0.9)高于B组(4.0±0.9)(P=0.02);术后30 min疼痛评分(2.9±0.9)亦高于B组(1.7±0.7)(P=0.000).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轻微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21.1% vs.3.3%,P=0.000).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穿刺准确率高且创伤小,为高风险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Mitrofanoff 可控性尿流改道术

    作者:岳中瑾;秦大山;陈一戎;刘国栋;Woodhouse CRJ

     可控性尿流改道术的应用使患者摆脱了尿失禁的痛苦和系集尿袋 的不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插管导尿容易,而可控率高的尿液输出道是整个可控 性尿流改道术的关键。1980年Mitrofanoff首次描述采用阑尾作输出道为一神经源性膀胱患 儿行可控性膀胱造口术取得成功。此后人们将细管状结构作为输出道包埋于储尿囊壁达到 控制尿液的原理称为Mitrofanoff原理。近20年的临床实践证明,Mitrofanoff可控性尿流 改道术方法简单,尿液可控率高,对可控性尿流改道术临床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一、Mitrofanoff原理  Mitrofanoff原理实际上是瓣膜机理,当储尿囊内压力增高传导至软性Mitrofanoff管,将 这一包埋于粘膜下或包裹于储尿囊壁的细管挤压于相对较硬的储尿囊壁使管腔闭合,达到阻 止尿液流出的目的(图1)。一般情况下,输出道管腔内压比储尿囊内压高2~3倍,且 随储尿囊内压增高而增高,因此即使腹内压突然增高也不至于发生尿失禁。只要粘膜下 或储尿囊壁包埋的Mitrofanoff管长度与管腔直径之比达5∶1,即能发挥尿液可控作用 [1]。临床应用证明,采用不同细管状结构(阑尾、输尿管、小肠、输卵管等)成形 的Mitrofanoff管和不同的储尿囊(自然膀胱、扩大或成形的新膀胱),可控率达90%以 上[2]。  二、适应证

64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