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脐血PCT、IL-6水平检测对早产儿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少英;李玮;李连蛟;张铭;沈洋

    目的:探讨脐血PCT、IL-6检测对早产儿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妇幼医院产科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分娩的早产且有感染的患儿100例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100例非感染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早产儿脐血PCT、IL-6水平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组早产儿脐血的PCT、IL-6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92,t=7.752,P均<0.05);感染组早产儿脐血PCT、IL-6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773,χ2=31.872,χ2=33.981,P均<0.05);脐血PCT、IL-6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早产儿感染的灵敏度分别为84.0%、82.0%和94.0%,特异性分别为81.0%、79.0%和89.0%。结论脐血PCT及IL-6均可作为早产儿感染的诊断指标,而PCT和IL-6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 作者:

    关键词: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蒋惠芬;蒋曙红;刘滢

    目的 分析对早产儿预防感染的过程中,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早产儿感染病例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其中两组患儿均行基础性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儿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体温稳定时间、摄奶量半量时间、停氧时间、感染灶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指标.结果 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在体温稳定时间、摄奶量半量时间、停氧时间、感染灶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指标的对比过程中,实验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预防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早产儿感染性病症的预防过程中,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对病死率情况进行降低.

  • 血清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在早产儿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许擎宇;瞿柳红;庄桂英

    目的 观察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二者在早期诊断早产儿感染口中的应用.方法 所选150例患儿均为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2月~ 2011年10月住院的早产儿,其中男婴84例,女婴66例;胎龄27 ~ 35周,平均(31.6±2.6)周,出生时体重820~2 950 g,平均(1 960±710)g,雷白杆菌阳性的患儿1例,阴沟杆菌阳性1例.CRP浓度作为特异性高诊断指标,50%PA次之;而75% PA是敏感性高诊断指标,但特异性差.结果 结合分析血清CRP和PA水平(960± 710)g.所有病例的细菌感染情况均依据本试验诊断标准,150例早产儿其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19例,肺炎患者13例,败血症患者6例.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二者的应用对早产儿感染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协助诊断意义,值得临床工作中借鉴应用.

  • 脂多糖结合蛋白对胎膜早破早产儿感染预测价值研究

    作者:饶红萍;李易娟

    目的 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在胎膜早破早产儿感染早期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3例胎膜早破早产儿按出院诊断分成感染组(45例)和非感染组(48例),在出生后24 h内检测两组早产儿LBP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项指标对胎膜早破早产儿早发感染的诊断价值.另外感染组按疾病严重程度再分为重症感染组(21例)和一般感染组(24例),检测两组早产儿LBP水平,评估LBP对胎膜早破早产儿早发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LBP、PCT、IL-6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hs-CRP水平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LBP水平高于一般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诊断胎膜早破早产儿早发感染中,LBP的AUC(0.974)高,PCT(0.694)第2,IL-6(0.588)第3,hs-CRP(0.478)低.结论 胎膜早破早产儿感染早期LBP水平明显升高,与hs-CRP、PCT、IL-6相比,特异性及敏感性方面均具有优越性,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胎膜早破早产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LBP水平可以评估胎膜早破早产儿早发感染的严重程度.

  • CRP快速测定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雪莲;黄静

    目的:探讨CRP快速测定在早产儿疾病诊断中的参考价值.方法:用Quik Read CRP分析仪测定CRP值,同时测定WBC值,并对早产儿进行CRP连续监测.结果:感染性疾病早产儿CRP值显著高于非感染性疾病早产儿;在疗效监测中CRP比WBC敏感.结论:CRP在感染性疾病中显著提高,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因CRP值更能反映炎性疾病的转归过程,用于监测抗生素疗效较WBC敏感.Quik Read CRP分析仪能迅速测定,可实现POCT标准化管理,临床应用较好.

    关键词: CRP 早产儿感染 POCT
  • 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早产儿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许佰专;刘锦婷;白旭纯;肖建佳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早产儿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早产儿,根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及临床检测方法将其分为甲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单独行hs-CRP检测)、乙组(细菌感染性疾病,PCT与hs-CRP联合检测)和对照组(非细菌感染性疾病,PCT与hs-CRP联合检测),每组30例,行相应指标检测后比较三组患儿PCT、hs-CRP检测值及阳性率.结果:甲组的hs-CRP检测值和乙组的PCT、hs-CRP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相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甲组(90.0% vs 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与hs-CRP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早产儿感染的重要指标,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早期检出率.

  • 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感染

    作者:王立;杜洪蓉

    由于早产儿未能从母体中获得足够的IgG,故易发生各种感染.目前,早产儿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仍较高,因此,预防早产儿感染尤为重要.笔者采用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IVIG)预防早产儿感染,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 静脉丙种球蛋白预防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永洁;郑亚汉;周晓英

    早产儿感染缺乏特异性症状[1],早期预防尤为重要.早产儿无论先天性免疫还是获得性免疫均存在明显缺陷,过早分娩未能从母体摄取足够的免疫球蛋白,易于被病原微生物侵害[2].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易引起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药物敏感的菌群消灭后,不敏感的条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迅速繁殖而致病,同时使耐药菌株出现,是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3].静注丙球有免疫增强作用[4],我院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早产儿感染,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 早产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

    作者:张基梅

    为提高早产儿存活率,2006年开始,我们针对易致早产儿感染的院内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早产儿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克雷伯菌7例分析

    作者:廖积仁;陈湘红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诊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提高,早产儿成活率也逐渐提高.但医院感染日益成为威胁其成活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临床上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尤其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克雷伯菌逐年增多,故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感染的治疗面临新的难题.

  • 124例以静脉丙种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感染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玉雪;韩佳宾

    目的:探讨以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早产儿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选取2007年6月份到2010年6月份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产儿124例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62例观察组(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入治疗组)和62例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血清IgG水平和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IgG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g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VIG(丙种球蛋白)可以提高血清IgG水平,对预防早产儿感染具有显著的作用,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 不同治疗方法预防早产儿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湛平;王卡琳

    早产儿由于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低,免疫功能未完善,出生后易发生各种感染.临床医生常常使用各种方法预防早产儿感染.我院儿科1998年2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91例无感染表现的早产儿,分别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抗生素预防感染.现分析如下.

  • 48例宫内感染者的临床结局分析

    作者:孟远翠;范金超;郑玲芳

    目的 讨论宫内炎症对早产儿感染及其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由胎盘病理报告确诊为绒毛膜羊膜炎的产妇及其分娩的早产儿(48例)为观察组(宫内炎症组),选择同期住院的胎盘病理报告无炎症的产妇及其早产儿(40例)为对照组(无宫内炎症组),所有患儿入院后(抗生素使用前)立即取血做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及血培养等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组早产儿感染的差别,并对两组感染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早产儿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7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早产儿的IL-6和PCT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013和5.732,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57和2.413,均P<0.05);③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3.7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4.279和2.276,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内炎症与新生儿感染之间的关系密切,宫内炎症会对早产儿造成肺炎、败血症感染率增高等严重后果,影响早产儿的临床结局,早期积极预防宫内炎症的危险因素能够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 预防极早早产儿侵袭性念珠菌感染

    作者:简珊

    过去十多年来,随着对早产儿这一免疫低下群体的充分认识和新生儿监护室(NICU)加强护理的深入开展,早产儿感染的重点由治疗转向了预防.目前已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氟康唑或制霉菌素预防性用药可以明显减少侵袭性念珠菌感染( invasivecandida infections,ICI),从而降低早产儿念珠菌相关的死亡和神经系统损害.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防治早产儿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赵燕;李霞

    早产儿由于免疫力低下,易于感染,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防治早立儿的感染对降低其死亡率具有深远的意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具有防治感染的良好效果.笔者观察我科一年来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防治早立儿感染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