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呼吸道患者痰液螨虫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于建国

      肺螨病是某些螨类寄生于人体肺部所致的一种疾病,已证实在国内有一定的感染率[1]。由于该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困难,故临床报道尚少,作者自1993年起应用NaOH消化离心沉淀法对来本站门诊部就诊的部分呼吸道患者的痰液进行了螨虫检测并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共检测呼吸道患者126例,其中男89例,女37例,年龄6~54岁,平均年龄为41.5岁;病程0.5~21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抗菌素治疗无明显好转。  收集患者24 h痰液和清晨第一口痰液,加入痰液等量的5% NaOH于痰液中,随即搅拌混匀,消化时间为3 h~4 h,以痰液消化成无痰块和粘液为适宜,将消化后的痰液放入离心管中离心沉淀,离心速度为2 000 r/min,时间为10 min,倒出上清液,取沉渣涂片镜检螨虫,每例标本涂片3张。2 结果2.1 病患组螨虫的感染率、临床表现及治疗 126例患者的痰液中,检出痰螨阳性者48例,感染率为38.1%。阳性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X线胸片有异常征象、嗜酸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均确定为肺螨病,用甲硝达唑治疗,每日剂量0.8 g,给药3个疗程,每疗程7 d,痰液复查45例转阴,转阴率为93.75%。

  • 离心及放置时间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影响

    作者:张金莲;司予北;郝同雨;高耀东;王丽

    目的探讨离心速度和放置时间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同一份标本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分离血浆和室温下即刻,放置2h、4h、6h,分别测定APTT.结果血浆在室温放置2h后其结果与即刻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离心速度2000×g与2500×g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离心速度不低于2000×g,室温放置时间不超过2h.

  • 贺利氏离心机机械设计特点、操作规范及维修

    作者:刘超英

    贺利氏离心机是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实验室常用仪器.该离心机可选择转子,可控制离心腔内温度,离心速度精密可调,各种参数显示直观,深受实验人员的欢迎.现就该类离心机设计特点、操作规范及维修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 血清标本放置时间、离心速度及吸样对血脂测定的影响

    作者:黄海国;辛锡龙

    为了满足出入境人员的体检要求,我室开展了血脂的检测,在实验中发现一些因素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笔者就此有选择地对出入境人员进行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的测定,以探讨不同方式对TG,TC检测结果的影响.

  • 离心速度对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程亚楠;徐普;毛秋华;廖军;唐盛玉

    目的 探讨离心速度的不同对制备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结构、白细胞与血小板回收率及生长因子释放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3种离心速度(2500rpm;3000rpm;4000rpm)制备PRF,使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PRF凝胶结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血小板浓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TGF-β1、PDGF-AB的浓度.结果 3种PRF凝胶的主体结构为纤维蛋白聚集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血小板与白细胞主要集中在PRF凝胶的白膜层.2500rpm与3000rpm制备的PRF,血小板与白细胞回收率及TGF-β1、PDGF-AB的释放量高于4000rpm (P<0.05),2500rpm与3000rpm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离心速度的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PRF的生物学特性,2500rpm与3000rpm是制备PRF较为理性的转速.

  • 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

    作者:周艳丽;孙玉萍;李迎旭;兰红斌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部分影响因素.方法:对30例正常健康查体者血液标本(无肝、肾疾病,血液学指标正常范围的成年人)用Sysmex CA-500血凝仪对不同离心速度、离心时间、血液存放时间分别进行PT值的测定.结果:室温放置3 h与即刻分离血浆测PT值(PT值分别为12.63±0.41、12.46±0.36),P>0.05,差异无显著性;室温放置6 h与即刻分离血浆测PT值(PT值分别为18.20±3.41、12.46±0.36),P<0.01,差异有显著性.两种离心速度和四种不同离心时间测定PT,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日常工作中,标本应及时送检,及时检查.若不能及时检查的,标本在室温保存不得超过3 h,4℃保存不得超过5 h.

  • 规范尿沉渣检验板的临床使用

    作者:杨丛珍;卢怀江

    目前尿沉渣检测方法不统一,如有的不离心,采用离心者,尿量、离心速度和时间,残留尿量涂片厚度,用否盖片,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以致影响检验结果的评价,质控工作很难进行.

  • 关于血凝组合项目离心要求的探讨

    作者:卢淑兰;王玉红;程树杰

    目的 探讨血凝组合项目的 离心速度、时间问题.方法 查阅<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临床检验操作技术系列丛书>、<血液学检验>及Sysmex DaDeBehring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对比PT、APTT、TT之间不同的离心要求.结果 发现在检测PT、APTT、TT时各项的检测原理、所用方法一致而相同离心速度、时间有差异.结论 血凝项目PT、APTT、TT的检测在操作规程中的离心速度和时间的要求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需要建立一个权威、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统一标准.

  • 标本离心速度及吸样对血脂测定的影响

    作者:林金狮;徐剑兰

    当血清标本分离时离心速度过高,吸样位置在上层或下层时,由于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的密度不同,对测定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就此笔者以不同离心速度和吸样位置对甘油三脂(TG)和胆固醇(CHO)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ALT和AST检测中出现负值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作者:凌应培;金宗华

    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移换酶(AST)是反映肝损伤的一个颇为灵敏的指标,临床上主要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1],为实验室常规生化检测项目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不同程度的溶血和脂浊标本,而导致该项检测结果偏低甚至出现负值等现象.为此,我们通过对生化仪中实验参数的不同设置和标本分离时的不同离心速度,以及对溶血和脂浊标本稀释测定进行比较,从而消除溶血和脂浊标本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干扰现象,现总结报告如下.

  • 离心条件对沙眼衣原体增殖的影响

    作者:张小清

    目的探讨优化细胞培养法增殖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接种后离心条件对Ct增殖率的影响.方法采用McCoy细胞培养法增殖Ct,接种Ct后分别以不同速度和不同时间进行离心,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t感染情况,并计算包涵体百分率.结果离心使Ct增殖增加、包涵体百分率增加.离心转速相同时,离心时间对包涵体百分率有影响(F=121.423,P<0.001);其中30 min组包涵体百分率高,但与45 min组和60 min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为0.913);45 min组和60 min组之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1.000).离心时间相同时,不同速度组间包涵体百分率不同(F=157.899,P<0.001).其中3 000 r/min 组包涵体百分率高,但与2 000 r/min 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874),与4 000 r/min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187).结论接种Ct后离心速度和时间对Ct增殖均有影响;使用转速2 000 r/min离心30 min既可节省时间、减少仪器耗损,又可使Ct感染、增殖获得理想效果.

  • 标本放置不同时间、温度和离心速度对凝血四项测定的影响

    作者:杨齐鸣;吴立生

    本文比较了标本放置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离心速度对凝血四项(PT、APTT、Fbg、TT)测定结果的影响,以示质控之重要.

  • 标本分离条件对PT及APTT测定值的影响

    作者:费亚涛;陈广凤

    目的 探讨不同血浆分离条件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Coatron M2 User Manual半自动血凝仪,分别在500转/分和3000转/分离心条件下进行血浆分离,分别测定PT和APTT,并检测血小板数.结果 500转/分离心10分钟测定的血小板数与3000转/分离心10分钟测定的血小板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3,P<0.05);且两种不同分离条件下测定的PT以秒(t=-5.75,P<0.05)和INR(International standard ratio)(t=-5.81,P<0.05)表示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TT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0.12,P<0.05).结论 不同血浆分离条件对PT和APTT测定有明显影响,采用3000转/分离心10分钟为较佳分离条件.

  • 尿沉渣分析和尿液自动分析仪的应用价值比较

    作者:钟路;符克英;黄烈城

    在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尿常规及尿沉渣的检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针对尿液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干扰因素较多,尤其是临床对RBC检测反应较大,再者尚有WBC假阳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尿液沉渣镜的不规范化,是当前检验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将尿沉渣直接尖载波上用显微镜观察,其尿滴大小,厚度无一固定标准,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即使有用离心沉淀镜检的方法,因离心速度,离心时间,浓缩倍数不同,使结果差异很大;我们用FAST-READ10R定量尿沉渣分析板(尿板)辅助干化学联合测定尿液中RBC、WBC、管型等成分,以求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 改变离心条件制备乏血小板血浆凝血试验结果比较

    作者:王贞;靳岩;马晓露;潘佳星;杨冬

    目的 探讨增加离心速度减少离心时间制备乏血小板血浆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结果是否与标准操作步骤具有可比性.方法 共收集40例健康体检者的新鲜血液标本,平均分成两份.使用同一台离心机,分别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4 000 r/min离心5 min,离心分离血浆,使用同一台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PT、APTT和FiB,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差异性比较.结果 4 000 r/min离心5 min的PT、INR测定结果与3 000 r/min离心10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000 r/min离心5 min的APTT、FiB测定结果与3 000 r/min离心1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两种离心方法显著相关,PT、APTT、FiB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81、0.996.新离心条件下PT、APTT、FiB检测结果临床可接受性能的评价均为全部接受.结论 可用4 000 r/min离心5 min的离心方法替代3 000 r/min离心10 min,以达到快速向临床提供准确凝血检验报告的目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的低速离心方法对血液标本溶血影响的探讨

    作者:黄汝英

    目的:观察用不同的低速离心方法分离血液标本对标本溶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监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用普通真空采血管和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由操作熟练的护士进行空腹静脉抽血,每个同时抽4管,前3管用普通真空采血管,每管2 mL左右,并标记好第1管,第2管,第3管,第4管用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抽1 mL ;前45例分为A组,后45例分为B组,把A组每个患者的第1管,第2管,第3管,分别用2000 r/min ,3000 r/min ,4000 r/min分别离心10 min ,把B组每例患者的第1管,第2管,第3管用3000 r/min分别离心10、20、30 min ,然后同时测定各管钾浓度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不同的低速离心方法对血清钾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低速(4000 r/min以下)情况下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分离血清不会引起标本溶血。

  • 不同离心条件对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龚倩

    目的 通过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反应结果,探讨不同离心条件对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取本院临床患者静脉血3 ml于分离胶促凝采血管中,均分为2管,分别用3 600 r/min(2 898 g)10 min和8 819 r/min( 10 000 g)10 min分离血清,分别检测上清液中HBsAg含量.共收集临床标本324份,对测定结果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离心速度组间检测结果是否有差异.检测仪器为美国雅培公司I20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试剂为雅培公司的仪器配套试剂.并将乙肝表面抗原浓度在0.05~10 IU/ml的224份弱阳性血清标本进行确认试验,对比两种离心条件下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假阳性率.结果 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离心条件下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01).HBsAg浓度处于0.05~0.44 IU/ml范围内的弱阳性标本在不同离心条件后的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范围内的标本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体中和确认试验阳性202例,则2 898 g 10 min分离血清,检测上清液中HBsAg含量的假阳性率为9.82%.10 000 g 10 min分离血清检测不会导致假阴性标本出现.结论 获得准确、快速的检验结果,标本的质量更关键.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规定的标本采集要求,离心操作,就可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这说明,标本的离心处理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HBsAg低值弱阳性标本,应进行高速离心复核,抗体中和确认试验可作为HBsAg弱阳性标本进一步确认的手段.

  • 不同离心条件对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张梅香

    目的:应用微粒子(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对HBsAg(乙肝表面抗原)反应进行检测,分析在不同的离心条件下检测HBsAg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临床患者的3ml静脉血置采血管(分离胶促凝)中,将其均分呈2管,并分别以每分钟3600r(2898g)共10分钟,以及每分钟8819r(10000g)共10分钟,将血清分离,之后分别对上清液中其HBsAg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HBsAg在两种条件下离心,其检测差异显著(P<0.001);当HBsAg的浓度在每毫升0.05至0.44IU范围内,将弱阳性的标本置于不同条件下离心,其检测差异显著(P<0.05),而余下浓度范围标本,其检测不具差异(P>0.05).结论:对标本进行离心处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临床实验得出准确的结果.而对于HBsAg其低值弱阳性的标本,则需予以高速离心的复核,而抗体的中和试验则能够作为对HBsAg呈弱阳性的标本予以详细确认的手段.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