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层析金标法测粪潜血试验的对比分析

    作者:李文利;顾晓琼;梁肖云;陈丽芳

    目的评价3种粪潜血试验的方法.方法采用联苯胺法、试纸法、一步法对粪潜血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干扰性评价试验.结果联苯胺法、试纸法阳性率高,但受某些食物及药物的外来因素干扰,特异性欠佳, 一步法可克服食物及药物干扰,特异性较好.结论联苯胺法、试纸法适用于过筛,一步法适宜临床推广.

    关键词: 潜血
  • PCR在粪肠球菌特异转录调控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吕萍;徐樨巍;宋文琪;甄景慧;俞桑洁;杨永弘;沈叙庄

    目的 探讨粪肠球菌特异的转录调控基因(Ef 0027)在快速准确鉴定粪肠球菌的重要价值.方法 经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和API鉴定系统鉴定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坚韧肠球菌、海氏肠球菌、鸟肠球菌、棉子糖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10株革兰阳性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30株革兰阴性细菌,采用PCR技术分别检测粪肠球菌特异转录调控基因(Ef 0027).结果 39株粪肠球菌特异转录调控基因(Ef 0027)为阳性,而其他肠球菌属及其他细菌特异转录调控基因(Ef 0027)全部为阴性.结论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粪肠球菌转录调控基因(Ef 0027)为临床快速准确鉴定粪肠球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 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毒力与耐药基因研究

    作者:钟建平;金法祥;王华钧;许文芳;陈雪芳;孙小军

    肠球菌属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不仅存在土壤、水体、植物中,也存在于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的肠道[1].肠球菌属为条件致病菌,在医院感染中粪肠球菌常见的为尿路感染,在尿液中的分离率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埃希菌)[2].

  • 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粪肠球菌引发Fournier坏疽一例

    作者:张芳芳;车雅敏

    患者男,30岁,因“阴囊弥漫潮红肿胀4d,破溃坏死2d”于2011年9月21日来我院就诊.4d前阴囊无明显诱因出现红斑肿胀,自觉疼痛,颜色逐渐加深,红斑表面出现水疱、大疱和血疱.2d前表面破溃形成两处溃疡,伴大量脓性分泌物,有恶臭味,疼痛剧烈,同时出现高热,遂来我院就诊.患者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可,无寒战,无肌肉疼痛,无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既往史:风湿病5年,一直服用糖皮质激素,无任何家族性疾病.查体:体温39.4℃,脉搏89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5/8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体型肥胖,体质量95 kg,可见Cushing面容,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 经支气管镜诊断肺粪类圆线虫病二例

    作者:林立;刘建南;吴琪茵;叶煜铭;邱陆阵

    病例1患者女,44岁,因“反复腹痛、腹胀1年,咳嗽、咳血丝痰2 d”于2007年11月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因腹痛、腹胀外院行胃镜检查:胃黏膜活检示寄生虫感染,考虑蛔虫感染,未进一步治疗,1月前再发上腹闷胀痛、纳差、呕吐,伴有发热,体温高38.5℃,入院前10 d 外院就诊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予治疗后症状缓解(具体不详)。

  • 五种冲洗液在模拟感染根管中抗菌性和残余抗菌性的比较

    作者:武洲;郭香君;乔峰;吴丽更

    目的 评价5种终末冲洗液在模拟的粪肠球菌感染根管中抗菌性及残余抗菌性,以期寻找佳的根管治疗终末冲洗液.方法 在100颗无龋单根前牙根管内建立标准的粪肠球菌感染模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其中30颗检测细菌模型建立的质量.用机动ProTaper以Crown-Down法对剩余70颗实验牙进行根管预备,将70颗实验牙分为7组,每组10颗,分别用A(Qmix,成分为双胍类抗菌剂、钙离子螯合剂和表面活性剂)、B(MTAD,成分为多西环素、柠檬酸和Tween 80)、C(0.2%西曲溴铵,cetrimide,CTR)、D(2%氯己定,chlorhexidine,CHX)及E(17%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5种冲洗液对5组预备后的实验牙行终末冲洗;其余2组1组用蒸馏水冲洗(蒸馏水组),另1组不进行终末冲洗(未冲洗组).将终末冲洗后的5个实验组及2个对照组分别于冲洗后的第0至14天每天进行取样、细菌培养、观察、记录,检测根管的根冠1/3、根中1/3及根尖1/3冲洗液的抗菌性及残余抗菌性,将脑心浸液出现浑浊计为有菌生长.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行抗菌性的统计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广义估计方程法行不同组间残余抗菌性分析.结果 抗菌性:终末冲洗后第0天,A、B、C、D组的根冠1/3、根中1/3及根尖1/3均无细菌生长;B组和蒸馏水组根冠1/3、根中1/3及根尖1/3无细菌生长的样本均分别为7、6、9个,A、B、C、D组与E组、蒸馏水组和未冲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抗菌性:终末冲洗后的第1、2、3天,E组、蒸馏水组、未冲洗组分别与A、B、C、D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冲洗后第4~11天,A组到第6天、B组到第9天、C组到第8天、D组到第5天仍有部分标本无细菌生长;但上述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冠1/3与根尖1/3、根中1/3与根尖1/3的抗菌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冠1/3与根中1/3的抗菌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冲洗液A、B、C、D均有一定的抗菌性,冲洗液E和蒸馏水无抗菌作用;根冠1/3冲洗液的抗菌性优于根尖1/3;冲洗液A、B、C、D均有一定的残余抗菌性,残余抗菌性的持续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B、C、A、D.

  • 非平衡等离子体对感染根管粪肠球菌生物膜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杜田丰;唐学智;石琦;甘抗;朱娟芳;曹颖光

    目的 利用非平衡等离子体对感染根管粪肠球菌生物膜进行30 min处理,通过比较细菌生物膜中的死菌比例,综合评估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清除能力,为其在根管消毒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粪肠球菌悬液分别接种于无菌盖玻片和单根管离体牙根管内,培养1和3周后形成1周(年轻的)和3周(成熟的)粪肠球菌生物膜,利用非平衡等离子体、2%氯己定溶液及生理盐水对两组生物膜分别处理3、10和30 min,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和菌落平板计数的方法分析比较死菌比例和lgCFU均值,综合评估其灭菌效果.结果 与生理盐水冲洗组相比,非平衡等离子体和2%氯己定能有效杀灭48.3%~79.8%的1周生物膜细菌和40.0%~67.4%的3周生物膜(P<0.05).3 min组的死亡细菌比例(40.0%~50.9%)显著低于10 min组(65.3%~77.8%)和30 min组(66.4%~79.8%)(P<0.05),且前3 min内的灭菌速率快,平均每分钟的死亡细菌比例为13.3%~17.0%,随后逐渐减慢,至10 min后则基本无变化.年轻的1周生物膜细菌对灭菌处理的抵抗性(死菌比例为48.3%~79.8%)显著弱于成熟的3周细菌生物膜(P<0.05).结论 非平衡等离子体对感染根管粪肠球菌生物膜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非平衡等离子体可作为牙髓根尖周疾病治疗过程中常规根管消毒的辅助手段提高灭菌效果.

  • 四种冲洗剂对根管内粪肠球菌清除效果的体外实验

    作者:王冬梅;高学军;沈嵩

    目的 比较常用的根管冲洗剂对根管内粪肠球菌感染的清除效果.方法 建立粪肠球菌根管内感染模型,实验组用4种常用的化学冲洗剂、对照组用0.9% NaCl溶液冲洗根管.冲洗前、后计数根管内的细菌量,检测残余细菌并观察72 h细菌复苏情况.结果 化学冲洗剂的杀菌效果明显好于0.9%NaCl溶液(P<0.05),2.5%次氯酸钠及2%氯己定明显好于3%H2O2(P<0.05).结论 2%氯己定、2%氯胺-T的杀菌效果与2.5%次氯酸钠相似,3% H2O2杀菌效果较弱.

  • 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作者:卢志山;孟磊;柳忠豪;任光辉;孙爱杰;刘湘梅

    目的 研究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体外建立粪肠球菌生物膜模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6、12、24、48 h生物膜的形成情况,结晶紫染色观察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的量,提取各时期生物膜细菌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fsrB、明胶酶和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sprE)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粪肠球菌生物膜细菌分布不均匀,由死细菌和活细菌组成,6h时粪肠球菌生物膜细菌初始黏附,24 h时生物膜基本成熟;24 h内粪肠球菌生物膜的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在培养0、6、12、24 h时生物膜的量(A值)分别为0.00±0.00、1.09±0.13、2.10 ±0.79及3.30 ±0.1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8 h生物膜的量(3.51±0.01)与24 h生物膜的量相比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fsrB在0、6、12、24 h时的表达量(2-△CT值)逐渐增大,分别为9.98 ±0.46、23.45±1.13、47.30±2.49及331.30±2.1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8 h粪肠球菌生物膜内fsrB的表达量(11.0±0.39)与0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胶酶在0、6、12、24 h时的表达量(2-△CT值)逐渐增大,分别为6.54±0.73、14.26±1.24、37.47±2.35及264.80±5.1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8 h粪肠球菌生物膜内明胶酶的表达量(9.09±0.81)与0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rE在0、6、12、24 h时的表达量(2-△CT值)逐渐增大,分别为7.72±0.74、21.15±0.96、49.87±3.18及441.89±7.74,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粪肠球菌生物膜内sprE的表达量(11.04± 1.74)与0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粪肠球菌6h初始黏附,24h生物膜基本成熟,群体感应相关基因fsrB、明胶酶和sprE在粪肠球菌生物膜6~24h即初始黏附、形成及发展期起重要作用.

  • 次氯酸钠对根管内粪肠球菌杀菌效果的体外实验

    作者:冯朝华;高学军;沈嵩

    目的 评价次氯酸钠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杀菌效果.方法 将45个离体前磨牙的感染根管标本分为6组,1、2组用5.25%及2.5%次氯酸钠冲洗,3组用0.9%NaCl冲洗,4、5组在根管预备时辅以5.25%及2.5%次氯酸钠冲洗,6组在根管预备时辅以0.9%Nacl冲洗.冲洗前、冲洗后即刻及冲洗后72 h分别取样培养.结果 6组根管内的细菌量均显著下降.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好于3组(P<0.05).4、5和6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冲洗后培养72 h均有细菌生长.结论 2.5%次氯酸钠基本可达到更高浓度的灭菌效果,但是经过机械预备和次氯酸钠化学消毒后的根管内仍有细菌残留.

  • 苯扎氯铵对粪肠球菌感染根管的体外抑菌研究

    作者:代静;陈燕斌;陈珊;任静;李昆蔓;杨军英

    目的 评价苯扎氯铵作为根管冲洗液对离体牙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E.faecalis)的抑菌效果.方法 64颗因正畸减数拔除的健康前磨牙,高压灭菌后接种E.faecalis建立感染模型,接种前、后分别采用抽签法随机取出2颗作前后对照,组织学Brown&Brenn染色和扫描电镜(SEM)观察E.faecalis在根管内的感染状态.其余按不同冲洗药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例):0.05%苯扎氯铵溶液组、0.1%苯扎氯铵溶液组、3%过氧化氢溶液组、2.5%次氯酸钠溶液组、5.25%次氯酸钠溶液组、0.9%氯化钠溶液组.冲洗前、后分别取样作细菌学培养,计数菌落形成单位.采用t检验分析各组冲洗前后根管内细菌量差异,ANOVA法分析各组间细菌减少量的差异,比较苯扎氯铵与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溶液对E.faecalis的抑菌效果,并用SEM观察各组冲洗后根管表面细菌感染情况.结果 (1)组织学结果显示:E.faecalis感染根管样本的牙本质小管内见蓝色深染的细菌颗粒,深度达250~1050μm;接种前样本中,根管视野干净,未见蓝色深染的细菌颗粒.SEM观察在感染根管样本中,E.faecalis成团、成串附着于根管壁,形成生物膜结构;接种前样本中,根管壁表面干净,牙本质小管和管间牙本质结构清晰可见.(2)细菌学培养结果显示:除0.9%氯化钠溶液组外,其余5组根管内E.faecalis均下降(P<0.05).0.05%和0.1%苯扎氯铵溶液冲洗前后的细菌减少量(7.90±2.18、8.30±2.21)大于3%过氧化氢溶液(5.30±2.31)和2.5%次氯酸钠溶液(6.10±1.20)组(P<0.05),但与5.25%次氯酸钠溶液(8.70±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5%和0.1%苯扎氯铵溶液组冲洗前后细菌减少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苯扎氯铵、5.25%次氯酸钠溶液冲洗后根管表面较3%过氧化氢溶液、2.5%次氯酸钠溶液冲洗后洁净.结论 苯扎氯铵对离体牙根管内E.faecalis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测基因芯片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作者:何莎;宋燚;陈苏红;王升启;张五星;周伟;刘琪琦

    目的:基于基因芯片技术建立一种能快速甄别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及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查找的2种常见肠球菌特异性基因序列( ddl)及万古霉素耐药基因( vanA,vanB)序列,设计与合成用于检测肠球菌的特异性基因及耐药基因的引物和探针,制备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检测基因芯片。利用多重不对称PCR法扩增样品中的特异性基因与耐药基因片段,标记产物与基因芯片上的探针杂交,经清洗、化学发光法显色后进行结果分析。在优化的多重PCR体系、杂交反应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条件下,评价芯片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结果共筛选出1对通用引物、4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细菌通用探针、4条特异性检测探针。该芯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灵敏性可达103 CFU/ml。10例临床分离株样本的芯片检测结果与药敏实验基本一致(8/10)。结论初步建立了检测VRE的基因芯片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甄别2种VRE种类并检测其耐药基因。

  • 扫描电镜评价MTAD对根尖区管间峡部感染物的清除效果

    作者:包旭东;姚娜;郭惠杰;张成飞;岳林

    目的:评价MTAD根管冲洗剂清除根尖区峡部感染物的效果.方法:收集有管间峡部结构的上颌第一前磨牙15颗,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分为5组,每组3颗.第1组不做根管预备,作为粪肠球菌感染状态的基线对照,其余4组采用Protaper旋转镍钛锉进行根管机械预备,冲洗分别用生理盐水、MTAD、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钠+ EDTA.根管预备后制备扫描电镜标本,观察管间峡部表面细菌群落和玷污层的状态.结果:生理盐水组峡部表面厚层玷污层中嵌有大量细菌,玷污层评分中位数为5;MTAD组峡部表面也铺有玷污层,但玷污层评分较小,中位数为3,嵌入其中的细菌有破壁现象;次氯酸钠组峡部表面铺满牙本质泥,中位数也为5,但不含细菌;次氯酸钠+ EDTA组峡部表面干净,牙本质小管和管间结构清晰,玷污层评分的中位数小为1.结论:MTAD可渗入根尖区管间峡部,部分去除玷污层,但杀菌效果较弱;次氯酸钠配合EDTA冲洗可有效清除管间峡部的感染.

  • 粪肠球菌在根管内定植模式的体外研究

    作者:郭惠杰;岳林

    目的:建立体外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观察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感染状态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选择因正畸减数拔除的健康前磨牙10例,随机分为两组,将其中5例高压灭菌后分别浸泡于含有1.5 mL无菌脑心浸液(brain heart infusion,BHI)培养基和0.1 mL麦氏比浊度为5的粪肠球菌菌液的Eppendorf管中,于CO_2孵育箱中培养21 d建成体外粪肠球菌根管感染模型,其余5例则作为对照组.将所有样本沿牙长轴近远中向劈为两半,一半作组织学Brown&Brenn染色观察,另一半置扫描电镜下观察粪肠球菌在根管内的感染状态.结果:组织学结果显示,在所有研究组样本中,粪肠球菌均不同程度地侵入牙本质小管中,测微尺测量深度可达330-1000μm.所有对照组样本的根管壁表面干净,牙本质小管排列有序,无细菌染色颗粒.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在所有研究组样本的根尖1/3段,粪肠球菌与无定形基质形成典型的生物膜结构,而在根管的冠1/3和中1/3段,粪肠球菌则成对或短链状排列在根管壁表面,呈现浮游状态.对照组的根管壁表面洁净,牙本质小管和管间牙本质结构清晰可见,未见细菌侵入.结论:粪肠球菌可单独定植于根管内,形成生物膜并侵入牙本质小管深部.此模型可用于体外评价各种机械预备和化学消毒药物对根管内感染的清除效果,从而为临床选择治疗操作提供参考.

  • 消化道疾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粪细菌球杆比例临床研究

    作者:张金邦;张文雄;魏振刚;张玉花;王丽敏

    目的 通过对消化道围手术期粪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之比(球杆比例)关系变化的研究,探讨肠道菌群变化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1 80例消化道疾病手术患者进行粪细菌球杆比例的检测,并进行术前、术后观察和对比.结果 180例患者中术前粪细菌球杆比例1:9者占80.0%(144/180),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占3.5%(5/144);术前粪细菌球杆比例为2:8~9:1者占20.0%(36/180),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占16.7%(6/36),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3,P<0.01).结论 术前粪细菌球杆比例增高患者,易发生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故消化道疾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要重视肠道菌群的微生态调整.

  • 北京地区和其他地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耐药性比较分析

    作者:刘贵建;许淑珍;马越;李景云

    目的探讨和分析肠球菌的耐药表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集北京4家综合性医院和全国53家三级甲等医院1997~2001年分离的不重复的7 316株肠球菌,按照NCCLS推荐的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专用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和其地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分别占80.7%、17.1%和79.4%、15.2%;居前5位分离出肠球菌的临床标本依次为尿液33.7%和28.4%;痰液22.9%和16.3%;脓性分泌物9.8%和14.6%;血液4.4%和5.0%;胆汁3.0%和4.5%.北京和其他地区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0%、5.1%;1.4%、3.7%;17.7%、24%;47.4%、49.2%.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5%、2.1%;2.6%、3.1%;64.2%、68.5%;64.9%、62.3%.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占3.2%.结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株以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较粪肠球菌具有更强的耐药性;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低.

  • 粪化验检查指标的价值

    作者:陈静;胡淑萍

    目的 讨论粪化验检查.方法 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实验室化验.结论 粪常规检查主要用于①诊断肠道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伤寒、肠结核、急慢性肠炎、霍乱、伪膜性肠炎等,粪常规及粪培养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②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等,可根据粪便找到相应虫卵而确诊.③消化吸收功能过筛试验:慢性腹泻患者粪便镜检,若有较多淀粉颗粒、脂肪小滴或肌肉纤维等,常提示为慢性胰腺炎,可进一步检查.④粪隐血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及肠道肿瘤的筛查.

    关键词: 化验 检查
  • 反应迟钝头痛发热

    作者:徐丹;周立新;马国涛;高山;彭斌;崔丽英

    病历摘要患者 女性,38岁.主因反应迟钝、头痛伴发热2月余,于2012年11月9日入我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8月底)出现反应迟钝、精细动作缓慢,但生活可完全自理.约1周(9月6日)后出现阵发性头部胀痛但可耐受,以前额部显著且与体位变换无关,伴发热(体温38 ℃),无明显畏寒、寒战,无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视物成双、意识不清等症状与体征,服用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无效.9月10日出现剧烈喷射状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但无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至外院就诊,体格检查呈浅昏迷,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7分,双眼左侧凝视,双侧Babinski征阳性,颈项强直.头部CT检查显示,左侧颞顶枕叶出血并破入脑室(约45 ml),第三、四脑室和侧脑室铸型(图1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无动脉瘤及其他明显异常.

  • 粪肠球菌的耐药分析及其治疗

    作者:张立;李绍红

    近年来,由于超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的临床广泛应用,致使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的肠球菌已成为临床常见菌.粪肠球菌是肠球菌属中临床上常见的菌种之一,可引起泌尿系感染、菌血症、心内膜炎、腹腔感染和伤口感染等.

  • 88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锦艳;张彬

    关键词: 肠球菌 耐药性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