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骶移行椎的概念与相关临床问题

    作者:杜心如;赵玲秀

    腰骶移行椎是指后一节腰椎横突异常,是一种较常见的变异,人群发生率为4%~21%,在腰痛病人及腰椎间盘突出症人群中发生率为35%~51.3%不等[1,2].由于临床对此变异认识不足,常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定位错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钉困难等临床问题,故有必要对此进行系统研究.

  • Kadish Ⅱ型神经根变异的镜下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方国芳;周健和;罗德民

    目的 探讨腰椎KadishⅡ型的神经根变异的镜下解剖,掌握镜下神经根变异的识别防止神经根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08-2012-08进行所有MED手术,术中利用显微内窥镜系统(MED)及影像采集系统,手术显露硬膜囊及神经根,并用MED内镜采集系统记录手术图片及录像.结果 KadishⅡ型的神经根变异在临床上很少见,在内镜下由于上关节和黄韧带的覆盖,镜下很难发现,只有彻底切除黄韧带和部分上关节突时才能充分显露,在椎间盘摘除时,不充分显露时易造成灾难性后果,神经根变异与移行椎呈正相关.结论 腰椎KadishⅡ型的神经根变异给临床上造成困难,临床上患者可以出现单间隙椎间盘突出压迫2根神经根,出现2根神经根的症状,镜下解剖可以让术者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神经根、硬膜囊、椎间盘之间的关系.同时该类变异与腰椎骶化有相关性.

  • 隐性脊柱裂及腰骶常见伴发畸形

    作者:王亦舟;阮狄克

    隐性脊柱裂是腰骶部常见畸形,其临床意义不十分明确,常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常伴有腰骶部色素沉着、毛发及腰骶部皮肤陷窝等局部皮肤改变. 伴发的畸形有:短腰畸形、脊髓低位、脊髓栓系、脊髓纵裂、脊髓空洞症、椎管内外脂肪瘤、椎管内皮样囊肿、椎板缺如、棘突缺如、棘突畸形等.移行椎也是其常见伴发畸形. 通过X线及MRI等检查,通常可以明确诊断腰骶部畸形. 一般病例勿需治疗,症状轻微者应强调腰背肌锻炼;症状重并已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者应先做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隐性脊柱裂合并其他腰骶部畸形,需按专科疾患进一步诊治.

  • 腰骶移行椎Castellvi和陈崇文等分型可信度与可重复性比较及意义

    作者:曾祥一;赵恒伍;贾俊;廉明;单楠楠

    目的 比较腰骶移行椎Castellvi分型和陈崇文等分型系统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探讨陈崇文等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及门诊治疗资料较完整患者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16~ 55岁,平均36.7岁.每例均有完整的腰椎X线正侧位片、移行椎三维CT重建及腰骶MRI片.由4名有分型经验的脊柱外科医师分别进行Castellvi分型和陈崇文等分型,2周后再次进行分型,收集结果后对分型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进行分析.计算Kappa检验的一致性.结果 Castellvi 分型和陈崇文等分型可信度分别为84.83%(Kappa=0.789)、87.67%(Kappa=0.892),可重复性分别为90.75%(Kappa=0.895)、93%(Kappa=0.914).结论 陈崇文等分型直观、简洁、易记,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骶带移行椎手术中间隙定位

    作者:孟刚;路学一;赵尔弘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是手术间隙错误,移行椎体是术中定位困难造成手术间隙错误的主要原因.

  • 腰骶移行椎影像检查与腰痛关联的探讨

    作者:高向东;才书春;张艳婷;苏晋生

    腰骶移行椎(Lumbosacral transitional vertebrae,LSTV)在日常门诊行腰椎平片时经常遇到,有些病例多因有轻度的腰背部疼痛前来就诊.本文收集了200例LSTV进行总结分析.

  • 腰骶移行椎影像检查与腰痛关联的探讨

    作者:高向东;才书春;张艳婷;苏晋生

    腰骶移行椎(Lumbosacral transitional vertebrae,LSTV)在日常门诊行腰椎平片时经常遇到,有些病例多因有轻度的腰背部疼痛前来就诊.本文收集了200例LSTV进行总结分析.

  • 脊髓圆锥终末水平与腰骶移行椎的关系

    作者:魏永兵;孙静

    目的 探讨年轻患者腰骶移行椎对脊髓圆锥终末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因腰腿痛行腰部X线与MRI的年轻患者379例,其中男性249例,女性130例;年龄28~44岁,平均34.7岁.将研究对象分成3组.Ⅰ组:腰椎骶化组;Ⅱ组:骶椎腰化组;Ⅲ组:无移行椎组.利用MRI测量脊髓圆锥的终末水平.结果 Ⅰ组共28例,占7.4%;Ⅱ组共41例,占10.8%;Ⅲ组共310例,占81.8%.Ⅰ、Ⅱ、Ⅲ组脊髓圆锥终末水平中位值分别是L1上1/3、L1下1/3、L1中1/3.经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Ⅰ组的脊髓圆锥终末水平高于Ⅲ组,Ⅱ组脊髓圆锥终末水平低于Ⅲ组(P均<0.05).结论 腰骶移行椎影响脊髓圆锥的终末水平.熟悉脊髓圆锥终末水平的分布有助于临床医生理解病人胸腰段神经损伤的不同临床表现.

  • 合并移行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定位体会

    作者:陈勇;王东超;单玉良;陈建华;回金焕

    1992~1997年我院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16例,其中有腰骶部移行椎者35例,这类患者手术时常发生椎间隙定位困难或错误,影响手术结果.作者根据X线片,结合术中解剖,无一例发生定位错误.

  • Ⅱ、Ⅲ、Ⅳ型腰骶部移行椎X线诊断(附32例分析)

    作者:郑国;平阳;崔东晖;贾微霞

    目的:旨在提高对腰骶部移行椎的认识程度及诊断水平.方法:对32例Ⅱ、Ⅲ、Ⅳ型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X线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腰椎骶化25例,骶椎腰化7例,其中Ⅱa型13例,Ⅱb型13例,Ⅲa型2例,Ⅳ型4例.X线见病变椎横突与骶骨翼骨性融合或形成假关节;移行椎下方椎间隙变窄或形成;合并骶髂关节炎、致密性骨炎、椎间盘突出及一些发育畸形.结论:要对腰骶部移行椎引起足够重视,而X线检查是重要的检查手段,有助于临床诊断及脊柱手术定位.

    关键词: 移行椎 X线诊断
  • 移行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表现及术中定位

    作者:李斌;姜礼庆;张佐伦;张进禄;孙建民;袁泽农

    移行椎是常见的腰骶椎先天畸形,大约占10%左右,它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若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可导致术中定位困难,并给诊断治疗带来负面影响.影像学资料对术中准确定位,提高手术成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院自1996~2003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0例,其中移行椎合并椎间盘突出47例,现分析如下.

  • 腰椎骶化者腰椎矢状曲度的测量及研究

    作者:陈崇文;佟斌;王宇飞;刘凯东;张露;韩爽

    目的 测量腰椎骶化者及正常人的腰椎矢状曲度,探讨腰骶部移行椎更具临床意义的分型. 方法 根据Castellvi分型方法选出Ⅰ型37例(A组),Ⅱ、Ⅲ及Ⅳ型45例(B组),正常人50例(C组),在腰椎侧位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骶骨水平角(sacrum horizontal angle,SHA)、腰骶角(lumbosacral angle,LSA)和腰椎曲线指数(lumbar curvature index,LCI),并对三组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 结果 B组与A组LLA、SHA和L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LLA、SHA及LCI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与C组各参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SA在三组间相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Castellvi 分型中Ⅰ型无具体临床意义,并提出新的分型供参考.

  • 腰骶移行椎X线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崇文;佟斌;陈志勇;刘凯东;王宇飞;张露;程显江

    目的 探讨正常人群与腰腿痛住院患者腰骶移行椎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因外伤史患者摄腰椎X线平片的患者2215例(A组),发现腰骶移行椎222例(10.02%);因腰腿痛住院的患者(B组)517例,发现腰骶移行椎141例(27.27%),并进行各参数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腰骶移行椎发生率A组为10.02%,B组为27.27%,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均以CastellviⅡ型为多见(分别占40.09%和41.13%).A组Ⅰ型占35.14% (78/222),明显高于B组Ⅰ型的17.73%(25/1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Ⅱ型占40.09%(89/222),略少于B组的41.13%(58/141),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Ⅲ型占18.47% (41/222),低于B组的28.37%(40/1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Ⅳ型占6.31%(14/222),低于B组的12.77%(18/1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骶移行椎与腰腿痛有密切相关性,以CastellviⅡ型为多见.Castellvi Ⅲ型和Ⅳ型因横突与骶骨发生融合,特别是不对称融合,将增加产生腰腿痛机率.

  • 髂腰韧带CT三维显示及其在腰椎节段定位中的作用

    作者:刘庆余;陈健宇;陈燕涛;梁碧玲;刘尚礼

    目的:研究髂腰韧带能否在CT上显示以及髂腰韧带在腰椎节段定位中的作用.方法:128例腰椎患者进行了CT容积扫描检查,采用横断、矢状、冠状多平面重建图像分析髂腰韧带的结构特点.128例患者中有11例为移行椎患者,均经X线片证实.结果:117例腰骶正常节段的患者髂腰韧带均起自L5横突.83%的髂腰韧带前、后束之间间隔脂肪组织,前、后束可分辨,横断位上前束较扁,向外侧走行止于髂棘后1/3内侧缘,后束较短而厚,向外后侧走行止于髂后上棘内侧骨面,冠状位上髂腰韧带前、后束均呈类三角形改变,尖端指向髂棘,底边与L5横突相连,矢状位上髂腰韧带前束呈薄条带状或小点状,后束呈宽厚条带状或结节状.17%的髂腰韧带前、后束之间缺乏脂肪组织,前、后束不能分辨,横断位上韧带呈宽厚条带状或扇形向外后方行走,止于髂棘,冠状位上韧带呈类三角形改变,矢状位上韧带呈结节状或不规则条带状改变.以髂腰韧带作为L5椎体水平的定位标记,11例移行椎均准确定位.结论:CT三维多平面重建可准确显示髂腰韧带的形态和走行特点.髂腰韧带起自L5横突,根据这一特点能对腰椎节段进行准确的定位,特别是在合并有腰骶部移行椎的患者.

  • 腰骶移行椎临床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杜心如

    腰骶移行椎是较常见的一种发育异常,近年随着对腰痛病因研究的深入,有关腰骶移行椎相关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现将相关资料做一综述,报道如下.

  • 髂腰韧带在胸腰骶移行椎CT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邱小琴;杨华岳;覃奇宁

    目的 探讨髂腰韧带在胸腰骶移行椎CT定位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定位准确性和阅片效率.方法 通过对1291例脊柱下胸段-腰骶区域螺旋CT三维图像,观察髂腰韧带的正常起源及位置,找出正常序列脊椎及移行椎与髂腰韧带正常起源的关系,并与腰骶部移行椎或合并腰肋时的常规定位法及金标准定位法进行比较.结果 髂腰韧带正常起源于L5椎体横突,在CT横断、冠状面上均能清晰显示,位置恒定,易于分辨,不论脊椎序列正常与否,以及是否合并腰肋的存在,均不影响利用髂腰韧带对腰椎节段的正确定位.结论 以髂腰韧带正常起点来定位第5腰椎,可作为对胸腰骶节段快速、准确定位的依据,方法简单易行、准确性高.

  • 腰骶移行椎髂腰韧带的MRI表现

    作者:吕亚萍;黄宇;林薇;马雪梅

    目的 利用中高场MRI对腰骶移行椎人群髂腰韧带的解剖、形态学表现及其与腰椎节段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分析261例腰骶移行椎人群的MRI影像资料,其中S1腰化153例,L5骶化108例,利用冠状位及轴位MRI图像观察髂腰韧带的解剖、形态表现及与腰椎节段的关系.结果 解剖形态走行:①单束走行63例;②双束走行182例;③少见型11例,其均发自横突末端、止于髂脊内后缘或髂后上棘内缘.S1腰化人群中有146例双侧髂腰韧带发自L6横突,7例双侧髂腰韧带发自L5横突.L5骶化人群中有94例双侧髂腰韧带发L4横突,9例双侧髂腰韧带发自骶化的L5横突,5例显示不清.结论 腰骶移行椎中髂腰韧带多发自移行的椎体,中高场MRI腰椎轴位及冠状位成像能清晰显示其解剖、形态学特点.

  • 腰骶移行椎的临床影像研究进展

    作者:谭永明(综述);何来昌(审校)

    腰骶移行椎(lumbosacral transitional vertebrae, LSTV)是一种较常见的脊柱先天性变异,依据移行方向分为腰椎骶化及骶椎腰化,前者指向尾侧移行,后者则是向颅侧移行。据报道 LSTV 在人群中的出现率约4%~30%[1]。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在影像学上对 LSTV 的诊断及其相关机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析。LSTV 涉及腰椎数目变化及 L5、S1的形态学变化,易被漏诊及造成椎体定数错误,同时也发现 LSTV是腰骶痛、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滑脱的诱因。由于目前在临床上对 LSTV 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足,临床工作中 LSTV 常影响术中定位、腰骶痛及其他一些症状相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本文就近年来对 LSTV 的临床与影像研究作一综述。

  • 腰椎手术中的移行椎问题

    作者:叶应荣;袁宏伟;路闯;王灿亚

    目的:探讨移位椎的定位方法和移行椎对腰椎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2例腰椎疾患手术治疗的病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腰椎骨折15例,腰椎滑脱9例,腰椎结核2例,术前均经过X线摄片、CT或MRI检查.结果:腰部疾患合并移行椎的病例并不少见,本组病例占同期腰椎手术病人的5.3%.腰椎出现移行椎,其定位则有L_4~S_1,L_5~L_6,L_6~S_1.结论:腰部疾患合并移行椎时,腰椎数量发生改变,定位诊断非常重要.要确定手术部位,X线定位片(包括术中X线透视定位)、CT或MRI片缺一不可,但必须注意的是,腰椎CT和MRI检查结果是以骶椎为基准定位,也就是从下往上定位,普通X线片是从上往下序列,两者定位诊断的差异,手术时必须高度重视.

  • 腰骶部移行椎的分型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崇文;佟斌;王宇飞;刘凯东;张露;韩爽

    目的 根据242 例腰骶移行椎建立的数据库,研究腰骶移行椎新的分型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242 例患者,制定了分型系统,对分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进行研究.结果 将腰骶移行椎分为5型及8个亚型,分析归纳相应的特点.其中Ⅰ型占38.43%,Ⅱ型占26.44%,Ⅲ型占19.45%,Ⅳ型占11.13%,Ⅴ型占4.55%.观察者间可信度为87%(Kappa系数0.841),可重复性94.5%(Kappa系数0.926).结论 建立腰骶移行椎新的分型,具有直观、简洁、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