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深部刺激电极埋置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研究

    作者:张世忠;徐强;徐如祥;张旺明;李铁林

    目的探讨脑深部刺激电极埋置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32例帕金森病患者应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于丘脑底核埋置体外可控性脑深部刺激电极,对其疗效和预后进行随访.结果患者术后僵硬、震颤和运动迟缓等症状明显缓解,术前、术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scale,UPDRS)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部分患者由药物引起的开-关现象也有明显缓解;协同服用的多巴胺类药物的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随访疗效肯定.结论丘脑底核放置深部脑刺激电极,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发症少.

  • 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分析

    作者: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姜秀峰;曹依群;徐波涛;金爱国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PD)脑深部刺激术(DBS)治疗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5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丘脑底核DBS治疗,其中单侧17例,双侧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25例PD患者术后随访5~34个月,平均8.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50.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丘脑底核DBS是改善PD患者运动功能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作者:

    药物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是有效的,但随着疾病的进展,药物疗效减退并出现日益增多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包括运动波动、药物导致的不自主运动或运动障碍.即使接受好的药物疗法,患者仍然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时,就需要考虑替代措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慢性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开始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治疗帕金森病.1 有关原理帕金森病由于神经变性和受体缺乏而使神经环路的功能严重受损,在非人的灵长类帕金森病实验模型所得到的证据表明:在帕金森病病理状态下,包括苍白球内侧核(GPi)[1,2]和丘脑底核(STN)[3]在内的运动系统环路中具有病理性神经活动的特征.通过毁损或慢性电刺激对异常活动所产生的抑制能够使帕金森病实验模型和帕金森病人得到改善[4~7].目前治疗帕金森病所应用的三个主要靶点为丘脑腹中间核(Vim)、GPi和STN,其中Vim用于震颤,GPi或STN用于治疗运动徐缓、肌强直、震颤、姿势和步态障碍和药物产生的不自主运动.

  • 帕金森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术中及术后CT影像电极位置偏移特点分析

    作者:侯旭升;卢凤飞;叶勇义;姚晨;姚陇平;陆洋;薛杉;何骁征;毛珩旭;孙翔;王抱妍;钱晨;张世忠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术中及术后CT影像上电极位置偏移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5例接受STN-DBS治疗的PD患者的术前MRI影像、术中及术后CT影像资料.以术前MRI为蓝本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运用MRI/CT融合技术将术中及术后CT影像与术前MRI融合,定位术中及术后电极位置,分析术中电极与术后电极位置坐标偏差,总结位置偏移特点.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双侧的坐标偏差特点与对应变量间的相关性. 结果 双侧电极术后位置与术中位置的空间距离在1mm左右,深度(z轴)偏移极小.侧旁轴(x轴)上第1侧电极术后位置较术中位置向外偏移明显;第2侧电极向内偏移,偏移程度小.前后轴(y轴)上第1侧电极向后偏移明显;第2侧电极向后偏移较小.双侧电极中,术中电极-术前靶点、术后电极-术前靶点对应的三轴坐标偏差间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结论 STN-DBS术后电极位置与术中电极位置的偏移存在较为明显的规律,可指导术中电极的调整及推测术后电极位置.

  • 品驰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陈以胜;李强;李建国;陈宝友;张赛

    目的 评价品驰脑起搏器对帕金森病(PD)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中心自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通过植入品驰脑起搏器系统治疗的49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丘脑底核(STN)电极植入.应用统一帕金森评估量表(UPDRS)第Ⅱ部分(运动评分)、第Ⅲ部分(日常生活活动)和39项帕金森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 结果 36例患者行双侧电极植入,13例患者行单侧电极植入,术后复查头颅MRI提示所有电极均精确地置于STN内.49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3个月的UPDRSⅡ、UPDRSⅢ评分以及PDQ-39评分分别为(10.21±5.28)分、(18.30±8.11)分、(32.94±15.07)分,与术前评分[(14.37±6.24)分、(26.82±14.75)分和(43.76±17.42)分]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的各项评分分别为(9.65±4.88)分、(16.96±9.97)分和(30.16±10.15)分,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起搏器硬件系统和电刺激相关的并发症. 结论 品驰脑起搏器能修复PD患者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其运动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且无明显并发症.

  •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预测模型

    作者:陆洋;姚晨;卢凤飞;姚陇平;侯旭升;汪浩源;何骁征;叶勇义;孙翔;张建国;张世忠

    目的 通过建立帕金森病患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临床疗效预测模型,探究不同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和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双侧STN-DBS治疗的31例帕金森病患者资料.将每一次随访作为一个观测值纳入模型.使用相关性矩阵探索各个变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评价模型的正态性、同方差性、线性以及强影响点. 结果 纳入模型的预测变量包括发病时间、年龄、术前每日开期时间、术前开期无异动时间、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随访距离手术时间、电极在STN核团内的行径长度、平均总输出电能(TEED),得到回归方程:)γ≈(2.52 ×d+ 2.88×f+ 2.69×a+ 3.88 ×m+1.65 ×dy-2.94 ×o+1.48×st-1.83 ×t)/1 00+0.718(y:疗效;d:发病时间;f:随访距离手术时间;a:年龄;m:MMSE评分;dy:术前开期无异动时间;o:术前每日开期时间;st:电极在STN核团内的行径长度;t:TEED)(R2=0.433,F=9.345,P=0.000),且该模型满足正态性、同方差性与线性.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同时也可为未来的自动化程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 帕金森病患者年龄及侧脑室体积与STN-DBS针道角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伟忠;卢凤飞;薛杉;汪浩源;姚晨;何骁征;张世忠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年龄、侧别、侧脑室体积PD患者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针道角度差异构建出相应的针道角度参考表,以提供安全的进针角度. 方法 收集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年收治的40例PD患者术前MRI数据,利用mimics软件进行侧脑室、STN三维重建,测量Evans指数,重建侧脑室体积,并取不同Ring角度(50~60°,共11组),截取相应侧脑室和STN平面,测量该截面对应的slide角度.比较年龄与侧脑室体积的相关性,并按年龄分为A组(60~69岁)、B组(40~59岁),比较其进针角度的差异;同时比较左右侧进针角度差异,并按Evans指数分组,比较其针道角度差异.后结合临床,总结出针道角度参考表. 结果 年龄与总侧脑室体积、左侧脑室体积、右侧脑室体积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364、0.384、0.3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不同Ring角测得的进针角度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进针角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体积及Evans指数与针道角度均呈正相关,而且不同Evans分组之间针道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侧别不同Evans分组,计算针道角度的95%置信区间,并取其上限,得到终的针道角度参考表.结论 PD患者侧脑室随年龄增大而增大,不同侧别、侧脑室体积与针道角度有关;本研究提供的针道角度参考表能为临床手术提供一定帮助.

  •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程控分析

    作者:沈伟;杨坤;何升学;钱中润;孙振国;徐俊;章文斌

    目的 分析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对帕金森病(PD)的疗效和STN-DBS刺激参数调节的方法. 方法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STN-DBS手术治疗PD患者6例,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Ⅰ、Ⅱ、Ⅲ、Ⅳ评分分析STN-DBS手术前后患者的症状变化并记录刺激器参数. 结果 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1月时UPDRS Ⅰ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PDRSⅡ、Ⅲ和Ⅳ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采用单极刺激,刺激频率均≥130 Hz,电压为(1.972±0.231)V,脉宽为90~120 μs.术后随访2~8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改善稳定,无与刺激相关的并发症. 结论 STN-DBS可有效的改善中晚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程控时,在高频率刺激下,可根据单位脉冲的能量(V·μs)值来调节电压和脉宽.

  •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障碍的长期疗效

    作者:梁秦川;高国栋;王学廉;李维新;郭效东

    目的 研究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障碍的长期疗效并探讨其神经机制.方法 对15例合并抑郁障碍的PD患者实施STN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和临床评价. 结果 术后运动功能症状如肢体僵硬、震颤、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改善良好,停药后PD分级量表运动评分显著下降(P<0.01).术后抑郁障碍症状如焦虑、绝望和激越症状改善良好,停药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5). 结论 STN-DBS能显著改善PD的抑郁障碍症状,STN在PD抑郁障碍神经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自由活动大鼠丘脑底核单细胞放电慢性在体记录的微电极阵列设计

    作者:郑小斌;柯以铨;张世忠;姜晓丹;张旺明;徐江平;程玉芳;袁欣

    目的 探讨清醒状态下丘脑底核(STN)长期在体多通道单细胞放电记录新技术.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集束式微电极阵列记录STN单细胞放电情况.设计主要由3部分构成:(1)29号皮下注射用不锈钢管为引导管固定电极丝,并作为脑组织接地电极;(2)5根20 μm铂铱合金丝作为记录电极,1根50.8 μm不锈钢合金丝作为局部参考电极,电极尖端呈“路标手”样排列,聚乙二醇固定;(3)带有螺丝旋紧的连接器减少实验动物自由活动带来的信号伪迹.将这种电极用于6只正常清醒大鼠STN单细胞放电记录,评价术后5周内的STN单细胞放电单位的记录稳定性. 结果 术中记录到27个STN放电单位,70.4%(19/27)存活超过2d;5周内记录到9个新生放电单位.术后峰峰波幅与时间之间无显著线性相关性(r=-0.047,P=o.655);并且信噪比维持稳定,其与峰峰波幅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r=0.934,P=0.000).电极植入3周,仍有超过50%的细胞保留率.相同神经元75%波形相似系数大于0.90. 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微电极阵列在记录活动状态下STN单细胞放电时,波形特征稳定,细胞保留率理想,适用于慢性清醒状态在体STN多通道单细胞放电的电生理记录.

  • 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对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苍白球内侧部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作者:李敬军;张凯;马羽;张建国;张颖;胡文瀚;孟凡刚

    目的 探讨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STN)治疗帕金森病(PD)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在模型猴单侧大脑注入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偏侧PD模型,随后在立体定向技术下参照猴脑立体定向图谱,将记录的玻璃微电极和刺激电极分别插入苍白球内侧部(Gpi)和STN内,通过单细胞胞外记录法记录并分析神经元刺激前和刺激时的放电改变情况. 结果 PD猴未注药侧GPi神经元自发放电较规则,放电频率为(44.38±13.66)锋电位/s;注药侧GPi神经元放电频率为(50.57±15.53)锋电位/s,较未注药侧稍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过程中GPi神经元存在4种反应:部分抑制、完全抑制、兴奋和无变化,多数神经元表现为受到抑制,注药侧更为明显,平均抑制率为56.29%±29.66%,高于未注药侧的36.03%±3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深部电刺激术治疗PD的作用机制为通过高频刺激对STN神经元异常兴奋性的调控,改变相关的联系核团如GPi或黑质网状部(SNr)的异常功能状态,终使基底节运动环路正常控制功能重新恢复,进而改善PD症状.

  • 双侧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

    作者:吴胜田;张建国;张小英;李少武;王忠诚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STN)电刺激(DBS)对原发性帕金森病(PD)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方式.方法应用MRI扫描、手术计划系统及微电极导向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15例病人行双侧丘脑底核电极植入及锁骨下刺激器植入,术后1~2周打开刺激器,术后1个月到2年随访评价.结果全部15例病人术后肢体僵直、震颤及运动迟缓等症状明显缓解,UPDRS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左旋多巴服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无严重或永久并发症发生.结论双侧STN电刺激手术治疗原发性PD,可全面改善病人症状,尤其是中线症状的改善更为明显;可通过调节刺激参数达到佳治疗效果并避免副反应的发生;病人服药量减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基于丘脑底核三维重建图的帕金森病患者深部脑刺激穿刺电极角度的规划研究

    作者:刘东阳;卢凤飞;张世忠

    目的 通过应用丘脑底核(STN)的三维重建图获取更理想的穿刺角度,使电极通过核团的长度进一步延长. 方法 通过第三军医大学的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库中1例22岁女性模板重建了脑深部核团的3D图谱,并对其STN核团参数进行了测量.同时将回顾性分析的30例患者MRI图像信息同3D图谱的结果进行融合对比,获得MRI核团信息. 结果 3D图谱中STN的空间角度参数同30例患者影像资料数据间的差异小(差值的95%CI范围<1),提示图谱的代表性好.在图谱上经过模拟电极测量得出推荐穿刺角度,即环角/侧角为:55°~57°/17°~19°,核团内部电极长度为(5.7±0.3)mm. 结论 3D图谱在脑深部核团的定位上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与个体的影像结果可以很好地融合;通过在图谱上进行测量可得出针道的适合穿刺角度组合,获得更长的核团内电极长度.

  • 以红核中心为标定点的丘脑底核靶点定位研究

    作者:文丽红;陈静贤;白一辰;姚陇平;张世忠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中以红核中心为标定点的丘脑底核靶点定位的方法. 方法 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集的16例成年人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帕金森病(PD)患者8例(PD组),正常人8例(正常人组).于红核直径大的图层上,取国际公认12mm线,及其所确定的靶点与红核中点的连线,和前后联合连线所围成的三角形,测量其较大锐角(记为角度α)和边长(记为长度b).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结果 16例志愿者的红核直径a左侧为(0.93±0.05) cm,右侧为(0.92±0.03) cm;长度b左侧为(0.81±0.09) cm,右侧为(0.82±0.06) cm;角度α左侧为(56.76±2.87)°,右侧为(55.98±2.30)°.PD组左、右侧红核直径a、长度b以及角度α与正常人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以红核中心为标定点的丘脑底核靶点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辅助方法提高手术靶点定位的准确度.

  •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13例报告

    作者:刘承勇;杨开军;漆松涛;俞方毅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从2002年到2005年共完成了13例帕金森病的双侧丘脑底核DBS,根据STN解剖学定位,靶点的理论坐标值是X=11~13 mm,Y=0~-2 mm,Z=0~4 mm,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在双侧丘脑底核植入刺激电极,并于锁骨下方植入脑深部电刺激器.结果随访时间为6个月到3年,3例震颤为主病人的症状完全缓解,即震颤完全消失;僵直和运动迟缓为主要症状者的症状缓解程度达90%以上,其中以四肢肌肉僵直的效果较好,运动迟缓也有明显缓解,但是有1例病人双侧肢运动协调性差.所有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症状有较明显改善,如便秘、流涎、出汗和浮肿等均有改善.结论DBS治疗帕金森病,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似的进步.它可以明显地缓解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对运动迟缓、僵直和震颤等均有较理想的效果.

  • 脚桥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个案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焕光;张建国;张凯;孟凡刚;杨岸超;孟大伟

    目的 初步探讨脚桥核(PP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 方法 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8月10日对1例PD患者进行PPN-DBS治疗,患者治疗前分别接受双侧PPN和丘脑底核(STN)试验性刺激,利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冻结步态问卷、姿势及摔倒问卷评价两者疗效差异.随访1年,同样采用上述评分及问卷评价PPN-DBS治疗效果.结果 PPN-DBS可以有效缓解该患者的冻结步态、运动迟缓等主要症状,而STN-DBS虽然能够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但是对冻结步态等缓解不明显.患者终接受PPN-DBS治疗.随访1年间,运动及步态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是随着随访期的延长,缓解作用有减弱的趋势. 结论 PPN-DBS对于缓解冻结步态、运动迟缓等PD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 MRI对帕金森病患者DBS术前丘脑底核的直视化定位扫描

    作者:罗晓;何品;蔡晓东;张豆豆;吴清平;姚薇薇;雷益;夏军

    目的 探讨并对比研究丘脑底核(STN)的MRI佳直视化扫描序列.方法 对10例正常人及10例帕金森病(PD)患者深部脑电刺激术(DBS)前进行扫描,与以往常规序列对比,半定量分析各种扫描序列对于STN显示的情况,术后复查并确认患者微电极记录(MER)电极探针位置.结果 T2 flash2D和T2-SPACE,SWI imaging序列半定量评分高于常用的T1-mprage、T2-TSE序列及FLAIR序列,并与患者术中MER确定的电极探针位置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使用T2 flash2D、T2-SPACE和SWI imaging序列可以准确预定靶点位置,能够提高定位精确度,避免并发症,提高手术效率.

  • 帕金森病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中电极位置的监测和校准

    作者:杨超;冼文彪;陈竹宁;宣若恒;周勋;耿志杰;刘金龙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术中电极位置的监测和校准.方法 对2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双侧STN DBS治疗,植入40侧电极,通过术中微电极记录(MER)和X线成像进行电极位置的监测和校准.结果 所有患者的术后程控效果良好,术后1年,患者的UPDRSⅢ总分在开机未服药状态下明显下降(P<0.05).结论 通过MER和X线成像可以监测到靶点的偏差和电极的移位并实时纠正,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 电极锁定装置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杨超;刘金龙;陈玲;叶小帆;洗文彪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DBS)术中应用电极锁定装置(sdmlo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组2008年至2010行双侧DBS手术的帕金森患者18例进行随访,手术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在帕金森病进行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的过程中,使用Stimloc可以降低电极移位的风险,并未增加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Stimloc在DBS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减少电极移位的发生,避免调整电极产生创伤,是DBS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全

    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通过立体定向的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高频微电极进行电刺激,从而抑制相应核团以改善帕金森病症状的外科疗法.DBS是目前治疗PD的一种先进有效方法,具有效果明显、手术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已逐步取代毁损术.目前大约95%的病人都选择丘脑底核(subthelamic nucleus,STN)为刺激靶点,本文结合文献就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STN-DB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42 条记录 11/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