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R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季丽雅;王建伟;孙涛;王敏

    目的 探讨MR在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PD患者在DBS术前行3 T颅脑MR扫描,术中行1.5 T颅脑MR扫描,扫描序列采用常规颅脑MR序列和SWI序列.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MR图像进行评估,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各序列的图像质量.结果 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在3 T-SWI、3 T-T2WI和1.5 T-T2WI序列上显示为双凸透镜低信号影,在3 T-T1WI上显示不清;经比较,四组序列的图像质量有统计学差异,STNs在3 T-SWI上显示清晰(χ2=88.952,P<0.001).结论 相较于常规T2WI和T1WI序列,3 T-SWI是显示丘脑底核的佳序列,MR对于DBS手术靶点核团的定位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院内首例"脑深部电刺激术"编码的体会

    作者:韦新理

    目的:医院首例手术是医院外科手术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对医院和科室临床、教学、科研水平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阐述院内首例"脑深部电刺激术"的手术操作分类编码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探讨编码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具备的编码能力及综合素质.编码员应具备扎实的编码知识和相应的医学知识并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才能避免出现错编、漏编,提高编码人员的编码正确率.

  • 张建国攻坚帕金森

    作者:高阳

    “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是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领域的里程碑式新技术。在患者胸部皮肤作一小切口,将一个小型脉冲发生器埋置在胸部皮下,用通条把导线从头颈部皮下连接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整个植入脑起搏器的过程只需要2~3小时,对患者伤害较小。国内开展该项技术已经有十多年,这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介绍道。

  •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配合

    作者:莫结芳;何俊德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技术:以确定手术达到满意效果.方法对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7例帕金森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护理配合.结果本组患者心理状况稳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护士熟知手术器械性能和特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默契的配合方能提高手术效果,正确的手术护理配合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 "医家护"APP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惠娟;贺娟;史燕薇

    目的 探讨"医家护"APP应用于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连续入组的便利抽样方法,以2016年1—6月在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医家护"APP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3、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DBS设备使用知识、延续护理满意度、院外跌倒情况.结果 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延续护理满意度、院外跌倒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医家护"APP对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居家跌倒的发生,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有利于硬件使用的维护,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配合

    作者:张烁;孟楠;孟凡刚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 DBS)治疗帕金森病( PD)患者手术配合的要点,以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行DBS手术的187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缜密、细致的手术配合,并对部分手术方法进行改进。结果187例患者共植入325侧电极,单侧49例,双侧138例,全部患者术后均无颅内血肿和永久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187例患者随访3~27个月,开机不服药和开机服药患者的UPDRSⅢ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1%和63%,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服用多巴胺类药物的剂量明显减少,平均减少62%。结论 DBS是治疗PD的有效手段。周到细致的手术护理配合对DBS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 脑深部电刺激术与老年人帕金森病

    作者:石长青;凌锋

    一、概述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刺激电极植入患者脑组织深部的目标核团即手术靶点,通过脉冲发生器发出特定频率的弱电脉冲,对靶点进行慢性刺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 间断性海马电刺激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的研究

    作者:田宏;石祥恩;左焕琮;周文静;林久銮;石岩芳

    目的 探讨间断性电刺激海马结构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方法 对10例颞叶内侧型癫痫的患者行立体定向经枕入路钻孔,沿海马长轴置入脑深部普通4导电极;视频脑电监测并定侧定位致痫灶(海马);选择刺激区域,给予高频低电流间断电刺激,每天分别选取同一时间段刺激2次,间隔6h,连续刺激2~3d.在刺激区域记录脑电活动,并分析和统计刺激前、后的棘波数量变化.结果 在电刺激期间,6例刺激前、后比较棘波数减少>50%,3例减少>30%,1例效果不明显,棘波数减少<10%.10例经急性电刺激前、后棘波数比较,影像未显示海马硬化的病例较有海马硬化的病例棘波数减少幅度大.结论 通过统计电刺激前后脑电图中棘波数量的变化,呈现出棘波数明显减少,证实了间断电刺激海马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术后药物调整与程控配合

    作者:马羽;王运杰;张建国;张凯;张颖

    目的 分析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术后程控工作及相关情况,为STN-DBS术后刺激参数的设置、药物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病例选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双侧STN-DBS植入术治疗的57例帕金森病患者.分析手术前后药物的用量和调整情况,评估不同刺激参数对震颤、运动徐缓和僵直等PD运动症状的改善作用.结果 与术前相比PD患者DBS术后服用多巴胺类药物的剂量明显减少,术前平均707.59mg,术后平均253.62mg,平均减少63%,其中8例不再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刺激频率为10Hz时无治疗作用,130Hz以上时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除3例发生对侧肢体痉挛性收缩外,频率达到185Hz时能够获得佳治疗效果.电压为2V-3V时可较好的改善运动,并随着电压值的增加治疗作用逐渐增强.结论 本研究证实STN-DB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STN-DBS能够显著减少左旋多巴类药物用量及药物引起的异动症、运动波动等并发症的发生.刺激电压是术后程控的主要调节参数.

  • 国产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马羽;孟凡刚;胡文瀚;葛明;张凯;杨岸超;王慧敏;张建国;冯涛

    目的 验证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自主研发的国产脑深部电刺激(DBS)系统用于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PD)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3例PD患者实施了国产脑深部电刺激系统(PINS系统)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对用药情况,UPDRS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等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 33例PD患者平均年龄(56.3±8.6)岁,平均病程(10.4±4.3)年.术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UPDRS运动评分较术前改善78%,症状控制稳定.结论 国产脑深部电刺激器PINS系统生物安全性、系统稳定性、刺激作用有效性均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 国产可充电式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研究

    作者:孟凡刚;张凯;胡文瀚;刘焕光;葛燕;王慧敏;张鑫;张建国

    目的 评价清华大学研发的国产可充电式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入组的31例PD患者进行国产可充电式脑起搏器手术.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n=15)和对照组(n=16),术后1个月试验组开机,调整脉宽、频率、电压等刺激参数进行刺激,对照组模拟开机但不刺激,术后3个月揭盲,比较两组开期和关期PD评分量表(UPDRS)运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开期无异动时间的差异,揭盲后对照组开机刺激,至术后6个月再次进行评价.同时检测充电时起搏器的温度变化、充电能力和充电稳定性.结果 术后1个月试验组开机后,症状逐渐改善.术后3个月揭盲前,试验组关期和开期UPDRS运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开期无异动时间较对照组和基线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较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开机后症状逐渐改善,术后6个月,对照组的疗效逐渐与试验组趋同,疗效较基线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国产可充电式脑起搏器能显著改善PD患者开期和关期UPDRS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延长开期无异动时间,减少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可用于PD的手术治疗.

  •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Hallervorden-Spatz病一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马羽;张建国;张凯;葛明;胡文瀚;孟凡刚;张颖

    目的 观察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1例Hallervorden-Spatz病的手术效果.方法 将脑深部刺激电极植入双侧丘脑底核,分别于术前、开机后1个月、开机后3个月,12个月时对其进行BFM及BFMDM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开机后1个月、开机后3个月、12个月的BFMDMS评分分别为114、35、28、14分,症状改善率刺激1个月时为69%、3个月为75%、12个月为88%.持续刺激未引起任何不良反应,患者不再服用相关药物.结论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严重的全身性肌张力障碍Hallervorden-Spatz病症状,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国产脑深部电刺激系统动物试验研究

    作者:马羽;刘焕光;杨岸超;陈宁;李路明;郝红伟;张建国

    目的 验证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自主研发的国产化脑深部电刺激(DBS)系统的各项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6只雄性恒河猴,年龄8 ~ 12岁,体质量10 ~ 15kg,制成偏侧恒河猴帕金森病模型,对其实施国产DBS植入相关手术,对该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 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进行了近24个月的动物实验验证的结果显示:整套系统组织相容性良好.术中电极入脑组织顺畅,路径无偏移,电极无回缩现象.电极与延长导线连接时,对位良好,无变形,目视标志点清晰.延伸导线和脉冲发生器连接时,延伸导线插入脉冲发生器操作方便,手术操作性良好.通过对恒河猴术后近3-18个月的长期监测与观察,系统运转正常,刺激电极电阻恒定,恒河猴对刺激反应情况稳定,效果明显,系统稳定性和功能性良好.结论 清华大学研发的国产DBS系统的生物安全性、组织相容性、系统稳定性以及刺激作用有效性均已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能够满足临床推广应用的要求.

  •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迟发性肌张力障碍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建国;张凯;王忠诚

    目的观察脑深部电刺激治疗1例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手术效果.方法在微电极的引导下,将刺激电极植入双侧丘脑底核,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为患者进行UDRS和BFM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UDRS评分分别为94、38和7.5,BFMS评分分别为98.5、42.5和8,随访3个月的症状缓解率在90%以上,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双侧电刺激丘脑底核治疗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 脑深部电刺激术的现状与未来

    作者:张建国

    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自1987年发展至今,已成为功能神经外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方法之一,其对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长期稳定性已得到世界公认,在癫痫、疼痛、精神障碍等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以beta振荡为特征的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弨;王垚;王慧敏;张凯;张建国;孟凡刚

    目的 当患者丘脑底核神经元电活动表现为beta振荡,观察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丘脑底核神经元电活动均为beta振荡.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进行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运动障碍评分并计算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统计两项结果的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在术后1、6和12个月,UPDRS运动障碍评分(UPDRS-Ⅲ)改善率在药物关/开状态分别达到28.1%/33.4%、50.4%/48.7%、57.7%/56.6%(P<0.01);UPDRS-Ⅲ僵直症状评分改善率在药物关/开状态分别达到50.4%/44.9%、66.7%/50.3%、74.4%/54.5%(P<0.01);震颤症状评分改善率在药物关/开状态分别达到10.7%/8.3%、20.7%/38.9%、29.0%/38.9%(P<0.05).LEDD在术后不同时期分别下降53.8%、60.8%和64.5%(P<0.01).结论 当患者丘脑底核神经元电活动表现为beta振荡,STN-DBS可有效改善PD患者的运动障碍症状,僵直症状改善显著,震颤症状改善有限,拟左旋多巴类药物口服剂量明显减少.

  • 帕金森病丘脑底核电刺激术后脑多巴胺转运体变化

    作者:梁晋川;胡小吾;周晓平;左传涛;吴平;陈剑春;郝斌;吴曦;陈鑫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丘脑底核(STN)脑深部刺激术(DBS)治疗前后脑多巴胺转运体(DAT)浓度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探讨DBS治疗机制.方法 2011年2月至2011年7月,13例接受STN-DBS治疗的PD患者分别在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行脑部11C-β-CFT-PET/CT扫描.结果 PD患者纹状体各感兴趣区(ROI)DAT浓度明显降低(P<0.05),并且术后进一步下降.术前尾状核、前壳核及后壳核DAT浓度与术前药物“开”期UPDRSⅢ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2分别为0.522、0.380、0.419).术后尾状核、前壳核及后壳核DAT浓度与术后电刺激“开”期UPDRSⅢ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2分别为0.402、0.350、0.307).结论 STN-DBS对多巴胺神经元转运体没有明显保护作用,但DAT浓度测定可能成为预测各种抗PD治疗效果的一个客观指标.

  • 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二次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凯;张建国;吴胜田;王忠诚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毁损术后再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stimulation,DBS)的可行性、靶点选择、术中电生理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应用MRI和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13例毁损术后的PD患者行DBS手术,其中7例曾行单侧苍白球毁损术(posteroventral pallidotomy,PVP),5例曾行单侧丘脑毁损术,1例曾行双侧丘脑及左侧苍白球毁损术.DBS的靶点包括单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6例,单侧丘脑腹中间核(ventralintermediatenucleus,Vim)1例,双侧STN 4例,一侧STN及对侧苍白球(globus pallidusinternus,Gpi)2例.结果DBS对毁损术后的PD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单侧毁损术后行双侧DBS效果明显.术后3个月的UPDRS运动及ADL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或0.01),美多巴的用量明显减少(P《0.05),无新的手术合并症.结论曾行毁损术的PD患者如面临二次手术,可以选择DBS手术,以双侧STN的DBS效果好,并可减少药物用量,不加重原有的术后并发症.

  •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辅助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应浩;姚谦明;程国雄;徐振球;谭红愉

    目的 研究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NDBS)辅助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PD患者91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叩背吸痰和吸氧雾化,以及营养支持等措施治疗.对照组另服用多巴丝肼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SNDBS术式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尿酸(UA)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UPD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A和MD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SNDBS术式辅助治疗PD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 帕金森病传统治疗失败后的其他治疗选择

    作者:韩露;吴瑢;王晓平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左旋多巴等传统药物治疗为金标准,但临床上仍存在对传统治疗不敏感的案例,同时,患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造成的运动并发症是治疗过程中更为棘手的问题。患者起病年龄、病程阶段以及用药剂量等都会影响左旋多巴等药物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脑深部电刺激术(DBS)、非左旋多巴类新型药物、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等替代治疗已逐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相关的基础研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PD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同的临床阶段需要结合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本文将综述目前常用PD非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现状及进展。

128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