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病案

    作者:占永立

    1 病历摘要戢某某,女,54岁,病历号:067642.主因"不规则发热反复发作3年余,间断浮肿2年5个月,恶心、呕吐3天"于2001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于1998年8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低热,伴关节疼痛,某医院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予氨甲喋呤等治疗,效果不明显.1999年1月出现高热,伴咳嗽、咳血.查血沉(ESR)96mm/h,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HF-ANCA)(+);抗蛋白酶3(PR3)抗体(-),抗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诊为"原发性小血管炎",予甲基强的松龙600mg冲击治疗3次,以后改为强的松50mg口服,每日1次,高热、咳嗽、咯血等症状缓解.1999年5月因双下肢浮肿明显以"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收入我院, 5月24日经肾活检病理诊断为"Ⅲ型新月体性肾炎". 1999年6月1日起予甲基强的松龙1 000mg冲击治疗3次,以后改为强的松50mg口服,每日1次,10周后逐渐减量;环磷酰胺500mg静脉点滴,每2周连用2次,总量10g;口服中药汤剂,每日1剂.经上述治疗后,患者浮肿减轻,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以后门诊随诊.2001年3月开始血压升高(血压160/95mmHg),予福辛普利(蒙诺)10mg口服,每日1次,倍他乐克25mg口服,每日2次,血压控制不理想.3天前因恶心、呕吐至外院急诊就诊,2001年10月4日以"尿毒症"转入我院肾内科病房.入院时症见面色萎黄,双下肢浮肿明显,腰酸乏力,畏寒肢冷,恶心、呕吐,咳嗽、少痰,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500~600m1),大便偏稀.

  • 甲型副伤寒并发肝肾功能损害45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红莲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并发肝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血培养确诊的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并发肝肾功能损害者临床表现无特殊性,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及损害程度在不同发热稃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型副伤寒所致肝肾功能损害可能与发热程度无关,肝肾功能损害并不能完全反映病情轻重.

  • 肾动脉栓塞致肾梗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绍彩;史富华

    肾动脉栓塞是指肾动脉或其分支内血栓形成或被血栓栓塞,导致肾脏组织缺血、梗死.早在1940年,Hoxie等就在尸体解剖中发现,1978年Lessman等[1]报道17例,虽然尸体解剖发现肾动脉栓塞的发生率高达1.4%,但在临床诊断中肾动脉栓塞的发病率仅为0.004%.截至2008-08国内外关于肾动脉栓塞的临床报道仍不多见.现对我院1例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 硬皮病肾危象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延新;李冰

    在1753年,对一位那不勒斯妇女皮肤变化的报道,是对硬皮病早的描述.本病的发展速度和严重程度变化较大,除累计皮肤外,也可影响内脏器官.系统性硬化症(SSc)可分成多种亚型,它们的预后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一般按照皮肤受累范围将本病分为五种亚型:弥漫性硬皮病;局限性硬皮病;无皮肤硬化的硬皮病;重叠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由于SSc其病因未明,起病隐匿,给诊断和治疗带来较大困难,长期以来患者生存率较低.本文主要综述系统性硬化症的肾脏危象改变.

  • 高危人群缺血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峰

    缺血性肾脏病(Ischemic renal disease, IRD)是指肾动脉重度狭窄阻塞(>60%),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脏疾病[1].慢性缺血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美国第三次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的结果显示11%的美国人患有慢性肾脏病,我国的调查提示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8%~9%.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50岁以上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有22%为缺血性肾脏病,是中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综述通过对高危人群缺血性肾脏病在近几年中的认识,包括对此概念的传统观点与创新观点的比较,临床特征,影像学基础的发展,病理学进展,目前的治疗方案等,进一步提出外科干预治疗的新理念.

  • 糖尿病性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病理学证据

    作者:于琳华;任淑婷;李恒力;国荣;赵文宝;冯学亮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对比非糖尿病性肾疾病(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NDRD)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病变特点,为进一步探索NDRD的发病机制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对43例糖尿病患者的肾穿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形态学、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检查.先分别由肾内科和病理科高级职称医生背对背诊断,后结合临床统一诊断.结果:43例糖尿病肾穿组织NDRD占65.1%(28/43).与DN比较,NDRD病变有以下特点:①显示多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组织类型,其中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多、占32.14%(9/28),其次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17.86%(5/28).②透射电镜检查见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s,GBM)不均匀性增厚,这与DN肾小球基底膜均匀性增厚明显不同.③免疫荧光检查发现71.43%(20/28)NDRD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有两种以上呈颗粒或团块状的免疫球蛋白沉积.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较高的NDRD发生率,其病理变化、免疫病理和超微结构均与DN有显著不同,提示NDRD与DN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机制、临床早期诊断和介入相应的康复治疗手段提供病理学依据.

  • 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军;陶立坚

    肾脏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发展的终结果.促纤维化因子的释放在肾脏纤维化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对肾脏纤维化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抑制肾纤维细胞的活性以及抑制胶原的形成,而中草药的研究、基因治疗的出现使肾脏纤维化的治疗手段呈现新的突破.

  • 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病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冯绍明;裴荣光;郝玉杰

    目的 探究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相关性肾病(O RG )发病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本院进行常规肾功能检测的肥胖患者88例,依据检测结果将肾功能正常患者32例作为A组,肾病患者56例作为B组;并于8周后依据治疗效果将B组分为B1组32例(肾功能明显好转组)及B2组24例(肾功能未见好转组)。分别于患者体检时及8周治疗后复诊时检测各组患者的血脂相关指标、肾功能指标、血糖代谢指标及血压。结果 B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24 h尿蛋白定量(24h‐UP)、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A组,B组患者的肌酐清除率(CCR)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1组患者的 TC、TG、24h‐UP、BUN、FBG、HOMA‐IR及MAP均低于B2组,B1组患者的CCR明显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通过 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的HOMA‐IR及MAP水平与24h‐UP及BUN呈明显正相关( P <0.05),与CCR呈明显负相关( r =-0.159,-0.368,P <0.05)。结论 HOMA‐IR及MAP的升高是导致ORG发病的重要原因,可为疾病的治疗指明新的方向。

  • 尿微量蛋白四项联检对非糖尿病高血压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杨玉霞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中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免疫球蛋白(Ig G )四项联检对非糖尿病高血压肾损伤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分别对确诊非糖尿病高血压100例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尿液进行尿微量蛋白四项进行检测,血液进行生化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尿微量蛋白高于对照组,mAlb阳性为35例(35%),TRF阳性为24例(24%),α1‐M G阳性为32例(32%),IgG阳性为15例(15%),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55%,观察组高血压、肥胖、高C反应蛋白,低高密度脂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有相关性。结论 mAlb、TRF、α1‐MG、IgG联检能提高非糖尿病高血压肾损伤的早期诊断率。

  • 不同温度对比剂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高珊;张湘瑜;张景昌;詹俊鲲;王艳姣;王冀;刘幼硕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对比剂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术中的不适反应和不良反应及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行 CAG 检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温组(82例)与加温组(78例),常温组应用室温(26℃)保存的对比剂进行 CAG 检查,加温组将对比剂放入恒定温度37℃水浴箱温浴60 min ,然后进行 CAG 检查。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不适反应,包括心慌、胸痛、胸闷的发生率以及药物变应性反应(DAR)发生率,记录完成手术时间以及对比剂用量的统计。监测手术前和术后48 h 的血肌酐(SCr)检测水平,并对其中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计算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中对比剂对心率、ST‐T 波变化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术中不适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常温组轻度 DAR 发生率高于加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术中 X 线曝光时间和 CAG 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术后 CIN 发生率比较,常温组显著高于加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温浴加热对比剂并不能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 CAG 术中不适反应,但能减少术中 DAR 发生,并能有效预防术后 CIN 的发生。

  • 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艳超;王先学;潘道波;周爱国;邓恢伟;孟哲贤;张雄飞

    【目的】观察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本院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远隔缺血预处理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R组在麻醉诱导后对患者右下肢实施3周期5 min 缺血/5 min 再灌注处理,C 组不进行该处理。分别于术前(T0)、体外循环(CPB)后2 h (T1)、6 h(T2)、24 h(T3)、48 h(T4)、72 h(T5)6个时间点检测患者血浆嗜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和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血肌酐(SCr)浓度。记录比较患者术后拔管时间、ICU 停留时间及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两组血浆 NAGL、Cys C在T2、T3、T4时升高,SCr 在 T4时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与C组相比,R组血浆 NAGL、Cys C 浓度在 T2、T3、T4、T5时较低,SCr 在 T4、T5时较低,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降低、拔管时间和 ICU停留时间缩短,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远隔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急性肾损伤。

  • 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研究

    作者:周正翔;杨天伦

    【目的】探讨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本院收治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的恶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将其分为原发性恶性高血压组(原发组,n =32)和肾实质性继发性高血压组(继发组,n =20),比较观察不同病理原因的患者临床症状、相关观察指标以及病理特征。【结果】①临床表现:以舒张压、收缩压急剧升高,眼底、肾脏改变及肾外损害表现为主;②病理特点:原发组以中小动脉增生性内膜炎和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表现,病情相对较轻;继发组患者以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为主,肾小球病变占90.0%。【结论】恶性高血压肾损害具有自身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故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肾脏病理特征、临床特点等进行综合评价,以利于正确、及时、有效的治疗。

  • 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诊断窒息新生儿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琴;党西强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对本院产科诊断胎儿有宫内窘迫及产时有窒息史的新生儿第1天、第3天、第7天三次留尿样本,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及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选择同期住院无胎儿宫内窘迫及出生时无窒息及严重感染疾病的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 新生儿窒息中性别及生产方式与肾功能受损无关(P>0.05),早产儿及新生儿窒息情况与其肾功能受损有关(x2 =11.44,11.05,P<0.01).新生儿出生第1、3、7天,窒息组尿UM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F=663.393,169.576,23.908,P=0.000),以重度窒息组尤为显著(P =0.000),出生第1天,正常对照组血BUN和Scr与窒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3、7天,窒息新生儿BUN和Scr出现上升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111,46.103,191.566,24.077,P=0.000).结论 窒息新生儿UMA水平第1天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且以重度窒息新生儿为显著,而BUN和Scr水平在第3、7天才异常升高,提示UMA可作为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监测指标.

  • 带状疱疹病毒相关肾损害21例临床分析

    作者:牛晓春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病毒导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1例带状疱疹合并尿检异常及(或)肾功能损害患者,记录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56.86 ±11.53)岁,15例(71.43%)血尿伴蛋白尿,3例(14.29%)伴有血肌酐(SCr)升高,经治疗19例(90.48%)在2~4周内尿检及肾功能均恢复正常,2例(9.52%)追踪3个月仍持续存在镜下血尿.结论 带状疱疹病毒导致肾损害老年人高发,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多见,部分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多数恢复较快.

  • 氧化应激及足细胞损伤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肾损害中的作用

    作者:郝慧瑶;苏胜偶;马小庆;刘艳玲

    目的 观察氧化应激、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巢蛋白表达变化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肾损害中的作用.结果 优甲乐灌胃法制作甲亢大鼠模型,测定25,45,60 d大鼠肾组织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TGF-β1、Nestin表达变化.结果 随甲亢病程延长,CAT、GSH-Px、SOD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增加;TGF-β1表达逐渐增多,而Nestin表达逐渐减少;且TGF-β1及Nestin表达均与氧化应激有相关性.结论 氧化应激、TGF-β1表达增加及足细胞损伤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甲亢肾脏损伤过程.

  • 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与早期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国玲;李威;石明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MS)与早期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方法 对本院内科住院的187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代谢综合征各因子与早期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1)研究人群中CKD患病率为39.04%,伴有MS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早期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比例50.58%,显著高于不伴有MS的2型糖尿病患者29.41%(P<0.05);(2)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腰围(W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糖尿病病程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3)回归分析显示:MS组分中的收缩压(SBP)、TG、LDL-C,以及年龄、糖尿病病程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及其代谢因子与早期慢性肾脏病有着密切关系.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收缩压、甘油三酯以及糖尿病病程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C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内皮素-1及肾上腺髓质素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泽军;魏宗德;李晚珍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肾功能损害患者早期双侧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内皮素-1(ET-1)、肾上腺髓质素(ADM)的相关性.方法 将9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α1-微球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分为肾损害早期高血压组45例和无肾损害高血压组45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各组对象血浆ADM、ET-1水平进行测定,并同时用彩色超声多谱勒技术监测双侧叶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收缩期峰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峰速加速时间(AT)、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参数.结果 (1)肾损害早期高血压组与无肾损害高血压组比较,血浆ET-1、ADM水平明显增高(P<0.001);SRA、IRA的Vs、Vd、Vm显著降低(P<0.05),AT明显延长(P<0.01),PI和RI明显增高(P<0.05).(2)直线相关分析,ADM、ET-1与Vs、Vd、Vm负相关(P<0.001),与PI、RI、AT正相关(P<0.001).ADM、ET-1、与Vs、Vd、AT、RI存在回归关系.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并肾功能损害患者早期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内皮素-1、肾上腺髓质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内皮素-1、肾上腺髓质素可能在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 以痛风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肾病一例

    作者:杨倩;施小六

    患者,男,76岁,因乏力、纳差2月于2011年12月10日入院.患者2010年8月6日体检发现肾功能:BUN 5.66mmol/L,Cr 85.7 μmol/L,UA 527.1μmol/L.肝功能:TP91.2 g/L,GLO 53.5 g/L.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82 g/L,N 87.90%,L 4.80%.尿沉渣:白细胞(+~++),蛋白(-),红细胞(-).肾功能:BUN 59.40 mmol/L,Cr 1109.0μmol/L,UA 788.4 μmol/L.肝功能:TP 127.8 g/L,GLO98.0 g/L,β微球蛋白24.25 mg/L,肌红蛋白1434.8 μg/L.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30.6%,α1球蛋白2.53%,α2球蛋白0.02%,β球蛋白8.6%,γ球蛋白48.3%.血沉>140 mm/h.免疫球蛋白IgG 60.5 g/L,IgA 0.25 g/L.尿本-周蛋白:免疫球蛋白κ链5.69g/L.X线未见骨质破坏.骨髓穿刺报告:(1)骨髓增生活跃;(2)粒系占42%,形态大致正常;(3)红系占12%,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部分成熟红细胞成串排列;(4)淋巴细胞占19%;(5)巨核细胞分布可,血小板成堆散在分布;(6)浆细胞占6%,原浆及幼浆占8%.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 抗β1和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林双;廖玉华;王敏;周子华;向光大;乐岭;徐琳;曹红燕

    目的 探讨抗β1和α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和α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有关.方法 以合成的β1和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61例高血压并肾损害患者,60例高血压无肾损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 高血压病并肾损害组抗β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为62.3%(38/61)和50.8%(31/61),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的13.3%(7/60) 和10.0% (6/60)及正常对照组12.5%(5/40) 和7.5% (3/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血清抗G-蛋白偶联型β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发病有关.

  • 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奇智;曾彩凤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65例高血压患者与5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ysC,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酶法测定血清尿素(Urea),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Ⅰ型高血压(1.06±0.24)mg/L,Ⅱ型高血压(1.72±0.89)mg/L,Ⅲ型高血压(2.27±1.32)mg/L;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0.88±0.17)mg/L.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型高血压患者Cys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3.04%、52.63%、73.91%,Urea异常检出率分别为0.00%、15.79%、13.04%,Scr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35%、10.53%、26.09%,CysC异常检出率高于血清Urea和Scr.结论 血清CysC是反映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其敏感性高于Scr和Urea,在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