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致肛门、生殖器多中心病变1例分析

    作者:孙桂英

    对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致肛门、生殖器多中心病变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4岁.因外阴作痒疼痛、溃烂2 a,加重伴黏液样血便1个月入院.患者绝经4 a,2 a前开始感外阴作痒,能忍耐,在家自用盐水坐浴,症状时轻时重,以后发现外阴部出现片状水泡,水泡破溃形成溃疡,疼痛剧烈,在外院就诊,病灶活检病理结果为:慢性炎性改变.依次予以1:5 000高锰酸钾溶液、中成药洗剂坐浴、红霉素软膏、氟氢松软膏涂抹、干扰素肌肉注射等治疗,效果不理想,近1个月溃疡面增大且变为多处,大便为黏液样血便.有糖尿病10 a余.

  • NF-κBp50、p53、Bcl-2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作者:陈向敏;夏克栋;董海艳;陈韶;张丽芳;胡芸;董缪武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组织中NF-κBp50、p53、Bcl-2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6例子宫颈癌、26例正常子宫颈组织进行NF-κBp50、p53、Bcl-2蛋白检测;用PCR技术对各组织标本的HPV-DNA进行了检测.结果 NF-κBp50、p53、Bcl-2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F-κBp50与p53或Bcl-2之间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p53与Bcl-2之间无相关意义(P>0.05).在HPV-DNA阳性子宫颈癌组织中NF-κBp50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p53、Bcl-2的阳性率在HPV-DNA阳性和阴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NF-κBp50、p53、Bcl-2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HPV感染与NF-κBp50活化有关.

  • CIN和子宫颈鳞癌的HPV16/18感染与p53、MDM2蛋白表达的关系

    作者:陈利友;石一复;周彩云;张义龙;陈晓端

    目的研究子宫颈鳞癌及CIN的HPV感染、p53蛋白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子宫颈鳞癌61例、CIN 47例、正常子宫颈组织54例,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16/18感染,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p53蛋白和MDM2蛋白.结果 HPV16/18感染率鳞癌组为62.3%(38/61),CIN组为70.2%(33/47),对照组为16.7%(9/54).CIN组和鳞癌组的HPV16/18的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而CIN组与鳞癌组的HPV16/18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IN组、鳞癌组、对照组的p53阳性率分别为19.1%(9/47)、26.2%(16/61)、3.7%(2/54).CIN组、鳞癌组、对照组的MDM2阳性率分别为14.9%(7/47)、26.2%(16/61)、7.4%(4/54).CIN组和鳞癌组的p53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CIN组与鳞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DM2阳性率鳞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CIN组和鳞癌组之间、CIN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在本实验各组中,p53与MDM2之间的阳性率均无统计学相关(P值均>0.05).p53阳性率和HPV16/18感染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而MDM2的阳性率与HPV16/18感染仅在子宫颈鳞癌组呈正相关(P<0.05).结论 CIN及子宫颈鳞癌与HPV16/18感染关系密切;p53和MDM2均参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但p53的突变、MDM2的扩增和过表达均不占主导地位.

  • 重组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抗原痘苗病毒的构建

    作者:邱小萍;伍欣星;谭云;郑义;赵文日;赵文先;戴天力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HPV16 E7)基因蛋白的生物学和免疫学活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并分离出HPV16 E7 359 bp的基因片段,经XhoⅠ和BglⅡ双酶切后,定向插入到表达质粒PJ120的晚期启动子P11下游。结果:经PCR技术、双酶切分析证明HPV16 E7基因已克隆到载体PJ120上。结论:HPV16 E7基因痘苗病毒重组体构建成功,为其在真核细胞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 EB 病毒相关胃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征(综述);刘德良(审校)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二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认为胃癌的发生除了与遗传、饮食、环境及生物等多种因素相关外,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 )的感染与部分胃癌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1990年,Burke首次报道用聚合酶链反应(PC R )技术在未分化淋巴上皮瘤样胃癌组织中检出EBV DNA[1],之后Tokunaga等将经原位杂交技术(EBER‐ISH )证实胃癌细胞原位杂交(EBER)阳性者定义为EBV相关胃癌(Epstein Barr Virus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 ,EBVaGC ),其余为非 EBV 相关胃癌(EBVnGC )[2]。本文就 EB‐VaGC的致病机制、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带状疱疹病毒相关肾损害21例临床分析

    作者:牛晓春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病毒导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1例带状疱疹合并尿检异常及(或)肾功能损害患者,记录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56.86 ±11.53)岁,15例(71.43%)血尿伴蛋白尿,3例(14.29%)伴有血肌酐(SCr)升高,经治疗19例(90.48%)在2~4周内尿检及肾功能均恢复正常,2例(9.52%)追踪3个月仍持续存在镜下血尿.结论 带状疱疹病毒导致肾损害老年人高发,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多见,部分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多数恢复较快.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