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强直性脊柱炎sICAM-1、sVCAM-1水平变化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董秋梅;阎小萍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8例活动性AS患者与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结果68例患者血清中sICAM-1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各中医证型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水平趋势为肾虚督寒证>邪及肝肺证>邪痹肢节证,但各证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sVCAM-1表达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仅邪及肝肺证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与肾虚督寒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ICAM-1、sVCAM-1可能参与了AS病变过程,与中医的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它们的血清变化水平可作为AS中医辨证分型的辅助客观指标.

  • 细胞粘附分子在老年陈旧心肌梗死空气净化前后的变化

    作者:连芳

    目的:探讨空气净化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疗养员99例随机分为空气净化组(n=54)和未净化组(n=45),另选20人为健康对照组.空气净化组所处的疗养室进行24 h空气净化,未净化组和对照组住普通病房,不进行空气净化.住院时和住院后1个月抽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结果:空气净化1个月后,患者sICAM-1和sVCAM-1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OMI患者行空气净化治疗,能显著改善其sICAM-1和sVCAM-1,使病情得到改善.

  • 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加林;赵亚平;周玮;吴和军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18例1型糖尿病和4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ICAM-1、sVCAM-1以及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①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1型、2型糖尿病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0.01),2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又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0.01),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②血清sVCAM-1水平,2型糖尿病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组(A组)、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组(B组)高于单纯高血压组(C组)和甘油三酯、血压正常组(D组)(P均<0.05);③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0.83、0.53,P均<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VCAM-1升高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有关;②血清sICAM-1和sVCAM-1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并可作为糖尿病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

  • 耳后注射给药治疗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

    作者:成福香;岳卓立;张宇丽;张宏杰;杨波;徐涛

    目的 研究耳后注射给药治疗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242例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1例;所有患者均行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观察组患耳耳后注射给药,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和血清ROS、sVCAM-1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4%、6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和Ⅴ波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Ⅰ-Ⅴ波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ROS水平分别为(0.66±0.38) ng/ml和(2.31±1.12)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85,P<0.05);sVCAM-1水平分别为(230.5±26.4)和(312.6±47.2) ng/ml,治疗组血清sVCA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53,P<0.05).结论 耳后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能有效提高耳内药物浓度,提高血管Na+/K-ATP酶活性,有效调节血ROS和sVCAM-1水平,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在结肠癌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杏林;李秀英;李国涛;胡岩松;徐庆学;李建科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住院的56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sVCAM-1水平,并与56例门诊健康体检对照组比较。结果结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血清s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第1、3天血清s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1);术后30 d和60 d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术前(P<0.01和<0.05)。结论血清sVCAM-1水平对结肠癌诊断有一定意义,对于术后疗效的确切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hs-CRP及sVCAM-1的影响

    作者:孟辉;王宇平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sVCAM-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40mg/d,50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25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和B组(阿托伐他汀,10 mg/d,50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25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2组患者均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比较2组第4、12周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s-CRP及sVCAM-1的水平.所有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TC、hs-CRP及sVCAM-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hs-CRP及sVCAM-1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0.05);治疗第4、12周2组患者血脂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第12周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第12周A组患者hs-CRP及sVCAM-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第12周较第4周下降显著(P<0.05);各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长期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安全有效,降脂的同时降低炎症因子,稳定斑块.

  • 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1和sICAM-1、sVCAM-1变化的研究

    作者:杨杰;杨期东;章薇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1和sICAM-1、sVCAM-1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L-1、sICAM-1、sVCAM-1的含量.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IL-1、sICAM-1、sV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且sICAM-1、sVCAM-1均与IL-1呈正相关(r=0.49,P<0.01;r=0.65,P<0.001);结论sICAM-1、sVCAM-1可能参与了临床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sICAM-1、sVCAM-1水平的增高可能与IL-1有关,临床脑缺血后粘附分子表达上调可能与炎性细胞因子IL-1有关.

  • 慢性肾衰病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检测

    作者:王剑;蒋理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病人(CRF)外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正常人和慢性肾衰病人(CRF)外周血中SICAM-1、SVCAM-1在血液透析前后的含量.结果CRF病人在血液透析前SICAM-1、SVCAM-1分别为(505±86)μg/L、(1167±125)μg/L;在血透后分别为(350±95)μg/L、(884±131)μg/L.透析前SICAM-1、SVCAM-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ICAM-1(304±78)μg/L,SVCAM-1(851±114)μg/L],透析后与透析前相比较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由于SICAM-1、SVCAM-1具有与炎症反应有关的免疫功能,因此SICAM-1和SVCAM-1血清浓度的降低对CRF病人的治疗可能是有益的.

  •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sICAM-1、sVCAM-1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吴华香;王彩花;朱永良

    目的:测定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sICAM-1、sVCAM-1水平,探讨sICAM-1、sVCAM-1与IL-1、TNF、IFN-γ及病情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30例活动性RA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sICAM-1、sVCAM-1、IL-1、TNF、IFN-γ水平.结果:RA患者血清sICAM-1、sVCAM-1、IL-1、TNF、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sICAM-1与IL-1、IFN-γ正相关,与RF亦呈正相关,sVCAM-1与IL-1、TNF、IFN-γ正相关,与ESR、CRP、Stock指数正相关.结论:RA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显著升高,sICAM-1、sVCAM-1可能参与RA发病过程,sICAM-1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性的指标,sVCAM-1可作为观察病情活动性的指标.

  • 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黄雌友;姚伟峰;陈一丁;钱铁镛;魏云玉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和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了62例T2DM患者血浆sVCAM-1和sICAM-1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糖尿病各组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和大血管病变组的含量逐步升高(P<0.01);sICAM-1水平与sVCAM-1、TG、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P<0.05);sVCAM-1水平与LDL-C、TG、TC及尿Alb/Cr呈正相关(P<0.05).结论sV-CAM-1及sICAM-1参与了T2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早期2型糖尿病人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预测及监测指标.

  • 哮喘青春期缓解者外周血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测定

    作者:倪磊;许以平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内皮细胞,它介导了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跨内皮转移,在气道粘膜的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的选择性聚集、浸润中起重要作用[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是存在于血清中的从血管内皮细胞上自然脱落的VCAM-1分子,是反映体内VCAM-1表达水平的可溶性标志物.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VCAM-1水平的影响

    作者:徐茂锦;叶江洪;邹大进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清sVCAM-1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HbA1C、空腹血糖(FBG)等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罗格列酮后血清sVCAM-1水平下降(P<0.01);sVCAM-1与TNFα、HbA1C呈正相关.结论:罗格列酮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其机制可能与HbA1C生成减少、TNFα水平降低有关.

  • 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勤;赵仁亮;于爱玲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0名健康人(对照组)、50例HBO加常规治疗组(HBO组)和50例常规治疗组(常规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人院1、7、14 d进行血清sICAM-1、sVCAM-1含量的动态监测,并于人院1、14 d对神经功能缺失进行评分,评价2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入院1 d 2组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7、14 d,同组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含量逐渐降低,2个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院1 d HBO组与常规组比较,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7、14 d,两指标均低于对应时间点的常规组(P<0.01).入院14 d HBO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治疗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的含量,有效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提高临床疗效.

  • 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冠心病sVCAM-1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云海;杨慎启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 方法 106例CHD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安慰剂组),B组(辛伐他汀组),C组(普伐他汀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常规酶法分别测定3组患者用药前与用药4、6周和8周后血清sVCAM-1含量及总胆固醇(TC)水平. 结果①B组和C组患者服药4、 6周及8周后血清sVCAM-1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5, P<0.01, P<0.01).②B组和C组患者服药4、 6周及8周后血清sVCAM-1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同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P<0.01, P<0.01).③B组和C组患者服药4、 6周及8周后血浆TC含量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 P<0.01).④B组和C组患者血清sVCAM-1水平的降低与血浆TC含量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不仅降低CHD患者血浆TC含量,而且降低血清中sVCAM-1的水平.

  •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在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中的变化

    作者:曹风华;马洁

    目的:研究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在 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中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VCAM-1. 结果: 血清中sVCAM-1在2型糖尿病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sVCAM-1在 2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sVCAM-1在尿微量白蛋白mAlb<20 μg/L和20 μg/L200 μg/L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sVCAM-1可作为微血管病变的检测指标,同时亦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 sICAM-1、sVCAM-1、降钙素原在小儿脓毒症中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敏敏;龚红蕾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l)、降钙素原(PCT)在小儿脓毒症中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脓毒症患儿38例其中严重脓毒症10例,一般脓毒症28例,同期入院感染达不到脓毒症诊断标准30例为一般感染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sICAM-1、sVCAM-1,免疫荧光法检测PC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疾病期sICAM-1、sVCAM-1、PCT水平,脓毒症组高于一般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一般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2)sICAM-1、sVCAM-1及PCT水平恢复期脓毒症组、一般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脓毒症组及一般感染组疾病期sICAM-1、sVCAM-1、PCT水平,高于脓毒症组及一般感染组恢复期(P<0.05);(4)疾病期sICAM-1、sVCAM-1、PCT水平严重脓毒症组均高于一般脓毒症组(P<0.05),而恢复期严重脓毒症组与一般脓毒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CAM-1、sVCAM-1、PCT三个指标是小儿脓毒症比较理想的检测指标,开展三者联合检测,对小儿脓毒症的诊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选择素-E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建人

    目的 研究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并发大血管病变21例,并发微血管病变34例,无微血管病变23例)、28例葡萄糖耐量减退(IGT)组、21例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和33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VCAM-1和sE-selectin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组和IGT组血清中sVCAM-1和sE-selectim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组血清sVCAM-1、sE-selectin显著高于微血管病变组,伴微血管病变高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P<0.01);IFG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数量的微血管病变组间,血清sVCAM-1和sE-selecti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VCAM-1和sE-selectin存在相关性(γ=0.42,P<0.05);sE-selectin与GHb存在相关性(γ=0.59,P<0.01).结论 VCAM-1和sE-selectin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检测血清sVCAM-1和sE-selectin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情况.

  • 2型糖尿病性血管病患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岩;黄慧建;田小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血管病患者血清SVCAM-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了57例2型糖尿病血管病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并将其结果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性血管病患者血清中SVCAM-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密切相关.结论血清SVCAM-1含量的升高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性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 血清TPA、sVCAM-1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的初步探讨

    作者:张向丽;刘凤英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子痫前期患者(实验组)和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外周血中TPA、sVCAM-1的浓度,并与子痫前期患者病情及新生儿体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TPA浓度均高于正常孕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重<0.01,P轻<0.05),其中重度患者升高尤为明显;②重度患者外周血sVCAM-1浓度高于轻度患者和正常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重<0.01);③外周血中TPA浓度和sVCAM-1浓度呈正相关(r=0.419);④外周血TAP、sVCAM-1浓度与患者舒张压及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1、0.374);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r=-0.614).结论:随着子痫前期患者病情的加重,母血中TPA、sVCAM-1浓度均明显升高,提示胎盘滋养细胞凋亡增多、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AI-1、sVCAM-1及hsCRP水平与溶栓抵抗的关系

    作者:朱艳利;朱兴雷;吕琳;郑霞;卓晶明

    目的:寻找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现溶栓抵抗的预测因子.方法:将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再通组和溶栓未通组,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不同.结果:溶栓未通组PAI-1、s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再通组,P<0.05;溶栓未通组和再通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I-1、sVCAM-1有可能成为溶栓抵抗的预测指标.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