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频超声对睫状体离断口的观察与分析

    作者:化金凤;刘利莉;刘丽娜;琚雁琼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观察睫状体离断口的形态及范围.方法 收集眼外伤的低眼压经过UBM检查睫状体脱离伴离断49例.结果 睫状体的前离断,离断口>90°32例,占65.3%;睫状体的前离断,离断口<90°8例,占16.3%;睫状体后离断,离断口>90°4例,占8.2%;睫状体与巩膜完全分离,虹膜根部与巩膜仍相连,离断口>90°5例,占10.2%.结论 睫状体脱离伴离断口的形态及范围不同,其治疗方法不同,将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高频超声结合饮水试验在咽食管憩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骆韵青;章燕锋;于尚坤;何佳丽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结合饮水试验在咽食管憩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结合饮水试验对甲状腺后方结节进行系列扫查,常规观察结节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特征,以及结节与食管连接关系,并嘱患者反复吞咽及饮水试验,动态观察结节内部声像图变化之特征.结果 本组11例咽食管憩室患者,声像图形态:6例呈“蝌蚪形”,5例呈“椭圆形”,周边均见低回声壁,内部回声:5例结节大小6~12 mm者,以低回声为主,内见点状,条状强回声;5例结节大小10~21 mm者,内见杂乱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另1例结节大小6 mm者,呈不均质低回声.11例患者饮水后,9例见水流进入,2例图像未见明显水流进入;9例诊断为咽食管憩室,2例误诊为甲状旁腺肿瘤.结论 咽食管憩室声像图特征,与憩室大小及囊内容物不同而有差异.应用高频超声对颈部常规扫查疑似咽食管憩室者,结合饮水试验可有效提高其超声诊断准确率.

  • 超声对睾丸网扩张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龙云;高洋;岳振营;崔文超;董亮;张欣;周炜;纪永利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诊断睾丸网扩张症.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睾丸网扩张症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检查.结果 12例患者中,累及双侧3例,左侧7例,右侧2例;睾丸网扩张症有特征性的超声图像,即邻近睾丸纵隔区域出现网格样无回声区,内无血流显示,多伴发附睾头囊肿.结论 高频超声是诊断睾丸网扩张症的首选影像检查.

  • 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

    作者:姜知任;胡春荣;贾洪升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系统先天性疾病,我国发病率约为0.3%~1.0%,均为足月儿,本病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并治疗,预后良好.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以前主要有X-线钡餐检查,随着超声仪器的进步及超声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可以被超声首先甚至单独作出诊断.本文总结27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及X-线钡餐表现,结合临床资料探讨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 高频超声引导下腹膜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蕊;黎晓林;曹兵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的腹膜病变穿刺活检的可行性.方法 30例患者19例为腹膜增厚患者,11例为腹膜实性结节患者.常规腹膜超声检查,测量各部位腹膜的厚度,结节的大小.高频超声引导下,用18G组织切割针对病变部位进行穿刺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30例活检结果:18例为肿瘤,其中2例为原发肿瘤,16例为转移肿瘤.9例为炎性病灶,包括5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反应性淋巴增生,3例慢性炎细胞浸润.3例未见病变组织.病例阳性率为(27/30)90%.结论 高频超声引导下腹膜病变穿刺活检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为腹膜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腹膜 活检
  • 超声引导下穿刺导丝定位切除乳腺未触及小包块的临床应用

    作者:董娇楼;赵亚丽;马志新;周策勋;杨岢;矣哲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导丝定位手术切除乳腺内不可触及小包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乳腺内不可触及小包块,在手术前应用高频超声引导下,将导丝穿入小包块内并将导丝固定,再对乳腺小包块行体表定位标记,作为切口位置的选择.结果 25例乳腺不可触及小包块全部切除成功,标本组织学诊断分别为:早期浸润型乳腺癌1例,导管乳头状瘤2例,囊肿并感染2例,纤维腺瘤3例,纤维腺病17例.对于乳腺内不可触及小包块,导丝定位手术切除成功率100%.结论 高频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手术切除乳腺内不可触及小包块准确性高,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高频超声诊断异位甲状腺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丽;徐辉雄;吕明德;谢晓燕;刘广健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异位甲状腺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3例异位甲状腺的临床资料及超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异位甲状腺以女性多见(12/13),年龄段以10岁以下儿童(5/13)及30~40岁(5/13)较多见;(2)异位甲状腺以舌根部及颈前部多见(11/13);(3)绝大多数(12/13)异位甲状腺正常部位未见甲状腺回声,异位甲状腺回声与正常甲状腺回声相似,合并异位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结节性甲状腺肿时有相应病变的超声表现;(4)6例手术病例中5例术前未能明确诊断,7例拟手术病例中6例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异位甲状腺,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结论 高频超声对异位甲状腺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高频超声在腹壁窦道内缝线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汪石盘;刘雪梅;李瑞芬;李秀山;张艳丽;梁维敏

    目的 探讨腹壁窦道内缝线异物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6例腹壁慢性窦道的声像图,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6例中有5例腹壁窦道内可见缝线异物回声,典型回声呈"网球拍"样.结论 高频超声对腹壁窦道内缝线异物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并可在超声引导下将异物清除.

  • 儿童美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超声特点及漏诊误诊分析

    作者:董娟;秦鸣;陈玉龙;杜建侠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美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分析其超声特点及漏诊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美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美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术前超声图像和手术及病理结果做对比分析,总结其超声图像特点,并分析漏诊误诊原因.结果 18例美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术前超声有10例发现病灶,其中3例确诊,3例误诊肠息肉,2例误诊囊肿型肠重复畸形,2例误诊肠壁异常增厚;8例漏诊.结论 超声对肠套叠诊断准确率高,但对寻找继发美克尔憩室肠套叠的原发病灶诊断率很低,当空气灌肠无法复位成功且息儿既往有便血史应警惕继发美克尔憩室的可能,应再次超声检查,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

  • 超声诊断永存增生原始玻璃体症12例分析

    作者:张莉;何云;郭盛兰;黄骁

    目的提高超声影像诊断永存增生原始玻璃体(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pitreous,PHPV)的认识.方法 12例单眼永存增生原始玻璃体症患者,应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病变眼,与健侧眼对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67%表现为混合型PHPV.永存增生原始玻璃体具有共同的3个声像图特征:(1)高频超声显示玻璃体中央稍高回声区,状如漏斗,前端附于晶状体后囊,尖端后连于视乳头;(2)眼轴缩短,与健侧眼轴相比具有显著差异;(3)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由视乳头向前延伸进入病灶的动脉血流信号,频谱类似视网膜中央动脉.结论高频超声实时、无创显示永存增生原始玻璃体特异性改变,结合独特的血流信号,可准确诊断,提倡首选高频彩超诊断永存增生原始玻璃体.

  • 高频超声对外周神经纤维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文;贾建文;张华斌;王金锐

    目的 探索高频超声对3种不同类型的外周神经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纤维瘤患者的高频超声表现,观察病变的大小、位置、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结果 (1)结节型10例,多数为卵圆形、低回声、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内部血供较丰富,4例生长在较大神经干的肿瘤可见瘤体与神经干相连.(2)蔓丛型3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回声结节伴周围条带状低回声与之相连,结节内血供较丰富.(3)弥漫型8例,均表现为皮下脂肪层增厚伴边界不清;7例呈弥漫性回声增强伴条带状及/或结节状低回声分布其中,1例呈不均匀低回声;6例为病变区血供丰富,2例为不丰富.结论 蔓丛型及弥漫型神经纤维瘤的高频超声表现均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超声容易做出正确诊断;结节型神经纤维瘤的高频超声表现缺乏特征性,但当其生长于较大神经干时,超声可通过发现其与神经相连而帮助明确诊断.

  • 高频超声在肌疝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周秀萍;吴道珠;王亮;陈伟;余贤斌;黄福光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肌疝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0年6月我院经手术证实的20例肌疝的资料,将术前高频超声及磁共振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准确率90% (18/20),MRI诊断准确率95% (19/20),2种诊断方法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05).结论 高频超声能准确诊断肌疝,可作为肌疝诊断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肌疝
  • 涎腺结核6例的声像图表现及分析

    作者:贾志莺;张连花

    目的 探讨涎腺结核的高频声像图特点.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观察6例涎腺结核,并将声像图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例涎腺结核中,4例腮腺淋巴结结核及1例颌下腺实质结核的声像图表现为涎腺内局灶性病变,1例腮腺实质结核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其中3例腮腺淋巴结结核伴有同侧颈部淋巴结结核.结论 涎腺结核表现多样,对于伴有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病变可以做出进一步提示,但终诊断仍依赖于活检或手术.

    关键词: 高频超声 涎腺结核
  • 跟腱断裂的超声诊断

    作者:罗小兵;罗萍;易冬春;魏欣;喻丽华;侯佳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跟腱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间接暴力损伤临床诊断为跟腱断裂的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横切、纵切并动态观察跟腱的连续性及损伤处软组织情况.结果 2例诊断为部分断裂,其余为完全断裂,并经手术证实.跟腱完全断裂的声像图表现为腱纤维连续性消失,随着踝关节屈伸断端明显分离或靠拢.跟腱部分断裂可探及到部分腱纤维结构连续.在踝关节被动背伸时断端分离程度明显减小.结论 高频超声对跟腱断裂的诊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跟腱断裂
  • 高频超声评价恒河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管弹性功能

    作者:贾浥萍;罗燕;文晓蓉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恒河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管弹性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 对28只恒河猴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共56根总动脉),其中13只为青幼年及成年组,15只为老年组.检测内容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狭窄,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大管径(Dd)、舒张期小管径(Ds),并据此及动脉血压计算出颈动脉顺应性(AC)、弹性系数(Eρ)、硬度系数(β).结果 青幼年及成年组恒河猴颈动脉AC为(0.173±0.055)mm2/kPa,Eρ为(64.939±46.003)kPa,β为4.455±2.489,颈总动脉IMT为(0.242±0.578)mm,RI为0.761±0.039,无颈动脉检出硬化斑;老年组恒河猴AC为(0.089+0.051)mm2/kPa,Eρ为(157.855±84.617)kPa,β为10.047±4.022,IMT为(0.333+0.071)mm,RI为0.837±0.041,5根颈动脉检出硬化斑;青幼年及成年组与老年组恒河猴AC、Eρ及β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总动脉IMT及R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恒河猴随年龄增长颈动脉血管弹性、顺应性下降,硬度增加,且逐渐出现动脉壁硬化斑;本组研究中恒河猴的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流阻力指数随年龄增加并未出现具统计学意义的增高.高频超声能准确检测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弹性随年龄的变化情况,为评价动脉壁结构及功能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

  • 实验性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损伤的高频超声影像学观察

    作者:陈定章;朱永胜;周晓东;曹洪艳;朱肖星;徐新治;贺建国

    目的 观察兔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损伤的超声表现,评价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Mackinnon方法建立兔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损伤模型,分别在损伤后第2、4、6、8周,应用高频超声在同一部位上观察坐骨神经的声像图变化、测定神经直径,并应用诱导电位仪测定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MNCV和SNCV)及波幅.结果 坐骨神经慢性损伤后,在不同阶段,高频超声均可观察到相应声像图变化,表现为神经外膜增厚、回声增强,卡压远、近端神经增粗,内部线性回声不均并逐渐消失.慢性卡压损伤侧不同阶段坐骨神经远、近端内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基础状态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频超声实时准确反映慢性损伤后神经形态和功能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早期诊断外周神经慢性损伤新的诊断方法,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 高频超声评价正常和模拟失重大鼠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商慧华;钱蕴秋;暴军香;周晓东;朱永胜;张立藩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心动图观察正常大鼠心室结构和功能, 探讨该检查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并应用该方法观察模拟失重大鼠的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先将15只正常SD大鼠应用经胸高频超声检测.再将18只SD大鼠按体重配对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将实验组大鼠尾部悬吊4周, 对两组大鼠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经胸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大鼠心脏结构, 超声测定的大鼠左室重量与尸解结果高度相关.与对照大鼠相比, 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均减小, 舒张与收缩末期容积及每搏量均显著降低, 超声检测左室重量减少.左室前壁厚度和后壁厚度有所减小, 但无显著差异, 两组大鼠射血分数、短轴收缩率及心率无显著改变.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各瓣口多普勒峰值血流速度也无显著变化.结论:经胸高频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可以准确评价大鼠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的无创方法;模拟失重4周后, 大鼠左心室内径变小, 左室容积与每搏量降低, 超声测算左室重量减低, 但左室收缩功能无变化.

  • 高频超声显像评价慢性压力负荷大鼠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动态改

    作者:徐峰;王景全;郭荣利;柏树令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显像对大鼠心脏结构和 功能测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动态探测升主动脉缩窄术后不同时间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 变。方法:雌性大鼠38只,正常组10只,实验组28只。实验组分为手术组16只 和同期假手术组12只,动态测定术后12W,20W的超声变化。多功能超声测定仪(美国ATL 3 000HD超声仪,探头7.5MHz),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和短轴切面。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大鼠左室结构并可进行准确的测量;与同期假手 术组比较,术后12W手术组左室壁明显增厚,左室重量明显增加(P<0.01),但左室腔 大小正常,FS%正常(P>0.05)。术后20W左室壁仍增厚但无加重,左室重量进一步增加 (P<0.01),左室腔轻度扩大,FS%下降(P<0.05)。结论:高频超声显像可成为判定大鼠心室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 ,对动态观察大鼠由心肌肥厚到心力衰竭转变中的心室重构及评价干预药物的疗效有重要价 值。

  • 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大鼠腓肠肌钝挫伤康复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袁亚;叶新华;陈欢;樊锦青;许迪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大鼠腓肠肌钝挫伤损伤评估及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2~3 h、3、5、7d进行二维高频超声及SWE检查.结果 大鼠腓肠肌造模后2~3 h的二维超声评分及SWE杨氏模量值(Emax)均较造模前显著升高(P<0.01、<0.01);造模后第5天二维超声评分较造模后2~3 h下降(P<0.01),造模后第7天二维超声评分及Emax值均较造模后2~3 h下降(P<0.01、<0.01).结论 二维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有效地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康复过程进行评估.

  • 高频超声评价川芎嗪对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干预效果的研究

    作者:江俊盛;刘俐;陈芸;王玥;钱明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评价川芎嗪对大鼠颈总动脉机械性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C、M、T1、T2、T3和R组),每组10只.除C组外各组均应用球囊机械损伤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模型.T1、T2、T3组分别应用不同剂量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腹腔注射;R组给予罗格列酮灌胃;连续用药21 d后,应用高频超声及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观测与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频超声结果显示C组内膜光滑,其余各组血管内膜毛糙,增厚,以M组及T3组为明显;T2组血流速度与C组相近,M、T1、R组血流速度减慢,T3组血流呈高速高阻状态.病理学结果显示球囊机械损伤后各组内膜均增厚,以平滑肌细胞增殖为主,其中M、T3组增厚明显,T2、R组内膜增厚程度小.高频超声与组织病理学测量值相关性良好(r=0.96,P<0.01).结论 川芎嗪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改善血流动力学作用.不同剂量川芎嗪在血管损伤后再狭窄防治中具有不同药理作用,其应用剂量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

2550 条记录 13/128 页 « 12...10111213141516...1271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