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介秋;张开诚;吕新生;肖创清;夏洪志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大白兔制作成AHNP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0)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照组(n=30)用盐水替代肝素,对比两组动物的生存率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淀粉酶(AMS)、血栓烷B2(TXB2)、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治疗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TNF,AMS,TXB2,NO,SOD,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LMNH能降低AHNP兔的TNF,NO,AMS,TXB2水平,抑制MDA产生,可改善AHNP兔微循环障碍,对AHNP有一定治疗作用.

  • TNF-α,IL-6和IL-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新黎;张翼;钱民

    应用ELISA 法检测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6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 及2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变化.结果示(1)入院时SAP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MAP组和对照组, MAP组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但IL-6和IL-8水平SAP组和MAP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2)SAP组IL-6和IL-8水平在入院的第7天升高明显,分别高于MAP组和对照组,MAP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3)在入院第14天SAP组血清TNF-α,IL-6,IL-8仍然高于MAP组和对照组,而MAP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提示联合检测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变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L型细菌感染对胆囊黏膜肿瘤坏死因子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焦兴元;黄洁夫;吕明德;梁力健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在L型细菌感染相关性胆囊癌发病中的变化.方法采用RIA法测定胆囊癌、胆囊炎病人和对照组病人胆囊黏膜培养上清液中TNF-a含量,采用细胞生物活性法测定PDGF活性.结果胆囊癌、胆囊炎和正常胆囊的胆囊黏膜L型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0.0%(16/20),82.5%(33/40)和0(0/20).L型阳性胆囊癌胆囊黏膜TNF-a和PDGF活性均明显高于L型阴性胆囊癌、L型阳性胆囊炎和对照组.结论 L型细菌在胆囊癌的发病过程中,可能首先引起胆囊黏膜表达PDGF,PDGF的活性持续升高可能与L型感染相关的胆囊癌的发病机制有关.

  •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

    作者:杨毅军;谢树民;崔炳生;石景森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不同引流术式对血清内毒素(E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影响. 方法测量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内外引流术的手术前术后血清ET和TNF水平. 结果胆肠吻合内引流术10d后ET和TNF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外引流组则术前术后无显著变化(P>0.05).术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10d后内引流组显著低于外引流组(P<0.01). 结论尽管内外引流均可使黄疸减退,但内引流术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清ET和TNF水平,因此,在肿瘤无法切除时应尽量采取内引流术.

  • 肝癌患者RFA治疗前后血清中TNF和AFP的变化

    作者:李金茂;鲍恩武;马庆久;赖大年;鲁建国;高德明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经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RFA)治疗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及其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性,以监测RFA治疗PHC的疗效.方法检测112例PHC患者RFA治疗后血清中TNF和AFP的改变,并与健康对照组20例比较,分析其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PHC患者治疗前血清TNF和AF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1周,血清TNF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AFP下降明显(P<0.01);治疗后2周,血清TNF下降明显(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AFP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TNF与AFP水平变化无相关性(r=0.195,P>0.05).RFA治疗PHC近期效果明显.结论原发性肝癌RFA治疗后血清中TNF及AFP水平下降,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并有助于判断疗效及预后.

  • 断流分流联合手术前后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吴涛;李怡;马庆久;杜锡林;褚延魁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并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手术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检测联合手术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7 d血浆IL-6,IL-8和TNF-α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联合手术组术前IL-6,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2 30.4±10.3)ng/L,(201.5±7.8)ng/L及(261.5±28.3)n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手术后7 d,IL-6,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135.8±11.4)ng/L,(108.2±8.7)ng/L及(211.8±36.5)ng/L,与术前比均有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L-6,IL-8和TNF-α的活性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手术降低门静脉压力,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表明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 小剂量氯胺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血清IL-6、TNF-α的影响

    作者:廖孝芸;蔡宏伟

    目的 研究小剂量氯胺酮在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对病人的TNF-α和IL-6是否有抑制作用;是否有剂量相关的抑制作用.方法 随机选30例病人,ASA Ⅰ~Ⅱ级,年龄30~69岁,体重46.5~85 kg,男14例,女16例.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k1纽和k2组)和一个对照组(D组),每组10例.麻醉诱导后kl组注射氯胺酮0.8 mg/kg,k2组注射氯胺0.5 mg/kg,D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监测麻醉前(TO)、气管插管1 min(T1)、3 min(T2)、5 min(T3)时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心率.于麻醉前(T0)、术毕1 h(T4)、术后24 h(T5)抽血测定TNF-α和IL-6的浓度.结果 3组TNF-α和IL-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于实验组.3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指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在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对TNF-α和IL-6有抑制作用.且随小剂量氯胺酮的量增加对TNF-α和IL-6的抑制作用增强.K2组病人在气管插管的过程中心率变化小.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

  • 胸伤Ⅰ方对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因子TNF、IL-8的影响

    作者:李惠东;洪阳春;黄玫

    [目的]观察胸伤Ⅰ方对急性肺挫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严格选择30例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止血、祛痰、常规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伤Ⅰ方(主要由柴胡、枳壳、北杏仁、延胡索、赤芍、当归、郁金、丹参、瓜蒌皮、甘草等组成)治疗,对照组则加用芬必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主要观察肺挫伤后继发性肺损伤情况和患者康复时间,比较各组血清TNF、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TNF、IL-8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1),康复时间显著缩短(P<0.01).在继发性肺损伤方面,治疗组无1例出现肺部感染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对照组2例出现气胸,2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出现ARDS.[结论]胸伤Ⅰ方能显著改善患者TNF、IL-8水平,阻断肺损伤的演变进程,缩短康复时间,表明胸伤Ⅰ方对肺挫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通腑泻热方对胸科急性肺损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谢晓华;杨银芬;张晓清;李刚

    [目的]观察中药通腑泻热方配合常规治疗方法对胸科急性肺损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胸科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2006)"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泻热方(由大黄、芒硝、山栀子、忍冬藤、地胆头、蒲公英、莱菔子、葶苈子、虎杖、赤芍、枳实、厚朴等组成)治疗5 d,或至氧合指数恢复正常.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1),其中治疗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氧合指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缩短(P<0.05);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人数和死亡人数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科急性肺损伤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辨证运用通腑泻热方能降低胸科急性肺损伤患者血中TNF-α、IL-6、IL-8水平,具有免疫调节、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及肺组织损害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 清热解毒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55例

    作者:黄衍寿;莫鸿辉;洪永敦;吴辉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干预效果及干预机制,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的关系.[方法]将5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3:1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l例,对照组14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黄片(由大黄、黄芩、黄连组成)口服,4片/次,2次/d,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以计分法比较两组治疗后胸痛、胸闷、气短、心悸、发热、自汗、不寐、疲倦乏力、畏寒肢冷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两组炎症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计分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下降程度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服药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以清热解毒法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有效,说明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反应有关.

  • 冠心病中医证候与炎症因子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洪永敦;黄衍寿;吴辉;陈宇鹏;李斐媛;莫鸿辉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炎症指标的相关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524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1990年10月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分别检测患者的血中白细胞计数(nWBC)、C-反应蛋白(CRP)含量(ρ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ρ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ρIL-6)、纤维蛋白原(FIB)含量(ρFIB)及血脂等指标,按中医基本证候出现的频数,对各证候的相应资料作分类统计.[结果]①痰热血瘀和气虚血瘀为冠心病的常见中医证候,血瘀、痰热、气虚、气滞、痰浊证是冠心病的常见基本证候,血瘀证、痰热证是常见的基本证候.②冠心病血瘀证和痰热证不论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还是非ACS组nWBC、ρCRP、ρIL-6、ρTNF-a等炎症指标均升高,ACS组升高更为显著,表明冠心病存在炎症反应,中医证候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③冠心病死亡者较非死亡者血中CRP、IL-6、TNF-α等炎症指标含量均升高.[结论]血CRP、IL-6、TNF-α等炎症指标含量可作为冠心病辨证的参考指标.

  • 鳖甲煎汤抗肝纤维化的血清学研究

    作者:邝卫红

    [目的]探讨中药鳖甲煎汤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质过氧化酶(LPO)、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并将其疗效与拉米夫定对照.[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肝纤维化患者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口服鳖甲煎汤,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各检测1次血清TGF-β1、TNF-α、LPO、SOD水平.[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F-β1、TNF-α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S0D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清SOD含量已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而对照组血清SOD水平与治疗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病人血清LP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LPO水平明显降低,并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下降,与治疗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鳖甲煎汤对调整肝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1、TNF-α水平有一定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抗脂质过氧化,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 通腑益气法对多器官功能障碍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的调控

    作者:翁书和;梁俊雄;丁爱民;吴思慧

    [目的]探讨通腑益气法及所组方药对全身炎症反应的调控及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作用.[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治疗组和中药高剂量治疗组;造模前1 d高、低剂量组分别按60g/kg、30g/kg剂量连续给药2次,空白及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后第2天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参照文献方法造模,12 h后取血清测肿瘤坏死因子α(1NF-α)及一氧化氮(NO)含量,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TNF-α与NO水平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能降低血清TNF-α与NO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未显示明显量效关系.[结论]通腑益气法所组方药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与NO水平,抑制全身炎症反应,进而产生防治MODS的作用.

  • 解毒利肺口服液对病毒性肺炎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石世德;周民伟;李建军;郑文岭

    [目的]研究解毒利肺口服液(简称JLOL,主要由金银花、连翘、黄芩、川贝等组成)对感染病毒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病毒唑组、JLOL大剂量组及JLOL小剂量组.运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制成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JLOL对病毒性肺炎小鼠血浆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1及IFN-γ水平降低,TNF-α水平升高(均P<0.01),IL-2虽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JLOL治疗后,血浆中IL-2及IFN-γ水平升高,TNF-α水平降低(P<0.05或P<0.01);IL-1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药能提高病毒性肺炎小鼠IL-2及IFN-γ水平从而增强机体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功能,并通过抑制TNF-α的过量产生,减轻免疫性病理损害.

  • 湿热证缠绵难愈的病理机制探讨

    作者:吴智兵;彭胜权;林培政;钟嘉熙;舒彤

    [目的]探讨温病湿热证病邪易滞留气分,缠绵难愈的病理机制.[方法]以肥甘饮食造成高脂血症兔模型,观察注射内毒素后模型动物新西兰白兔的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的分泌情况.[结果]肥甘饮食使新西兰白兔形成高脂血症后,致内毒素诱导的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分泌峰值降低,但消退延缓.[结论]提示温病湿热病邪致病,不仅仅是湿邪和热邪病理性质的简单相加,还存在湿邪和热邪相互影响、蕴蒸合化的过程.

  • 破瘀通络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TNFα含量的影响

    作者:赖真;王沙燕;耿小茵;郭恕;段晓慧

    目的:观察破瘀通络汤(补阳还五汤加石菖蒲、水蛭、白僵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中西医结合组采用破瘀通络汤加西医常规疗法,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患者血浆中 TNFα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治疗前 TNFα水平较正常组增高(P<0.05);治疗后两组 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中西医结合组降低较西药组明显(P<0.05).结论:破瘀通络汤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脑细胞损害有关.

  • 益肾调督针法对脑梗塞恢复期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庞勇;李雁;邹卓成;林军;何列涛;刘运珠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针法对脑梗塞恢复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脑梗塞恢复期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肾调督取穴组和普通取穴组各30例,治疗35d.观察针刺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8(IL-8)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差别有显著性,益肾调督取穴组优于普通取穴组.两组均能降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含量,此效应以前者尤为明显.提示:治疗后血清三者水平均下降,表明益肾调督针法可改善病灶缺血、水肿、炎症反应,修复损伤的脑组织,因而三者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清三者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

  • 风湿一号方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罗强;吉海旺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佐剂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补肾活血法对病鼠后足跖厚度以及病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血皮质醇,前列腺素的影响.结果:补肾活血法能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性、足跖肿胀,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降低病鼠增高的TNF-a,前列腺素,提高其低下的血皮质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肾活血法具有对抗大鼠佐剂性、继发性关节炎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自身免疫的病理性反应提高机体应激性有关.

  • 白术挥发油对癌性恶病质小鼠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2的影响

    作者:蔡云;孙烨;刘昳;王锐;何群英;邱根全;孙喜才

    目的:白术挥发油对癌性恶病质小鼠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2的影响.方法:(1)C57BL6小鼠接种Lewis(小鼠肺腺癌)建立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2)采用白术挥发油对癌性恶病质鼠进行治疗,(3)观察癌性恶病质鼠治疗后生理状况(体重、摄食量等)的改善,(4)用RIA检测癌性恶病质发生、发展相关的血清细胞因子如TNF-α、IL-2的水平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治疗荷瘤小鼠相比,白术挥发油能明显阻止癌性恶病质鼠体重下降,增加其摄食量,延缓肿瘤生长.血清IL-2水平升高,TNF-α水平同时明显下降.结论:白术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癌性恶病质作用.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吴益青;李晓燕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孕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24周孕妇进行筛查并分组:26例正常孕妇(NGT组)、56例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采集孕妇血清,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IL-6、TNF-α,免疫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不同血糖水平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GDM组hs-CRP、IL-6、TNF-α水平与NGT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001);在GDM组血糖控制较好,HbAlc<7.0%,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GDM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并且是影响血糖变化的显著因素,提示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并加重GDM.

64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