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白头翁本草考证与中国白头翁属植物分类

    作者:梁勇满;赵容;许亮;谢明;王冰;康廷国

    中药白头翁用药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别名有奈何草、胡王使者、老翁花等.东汉时期,张仲景就在《伤寒杂病论》写到:“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古代本草传承和记载不尽相同,只是有“近根处有白茸”或“近头部有白茸”等简单描述.通过对白头翁的本草学研究,查阅和分析历代本草文献,考证其基原及产地、功效等,并对中国白头翁属植物标本的整理、比较,结合对中国白头翁属分类研究,考证中药白头翁原植物基原,为白头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对古代本草文献考证分析,只能确定为毛茛科白头翁属Pulsatilla植物,无法确定为白头翁P.chinensis.中药白头翁全国各地用药差异很大,仅仅通过性状特征等无法鉴别其种类,药材市场上混淆品、伪品很多,严重影响人们用药安全.随着近代分子生药学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它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的特点,为鉴定植物的种类及发现新物种提供了新方法,为鉴别植物药材真伪提供了可靠依据.白头翁属间植物种类繁多,药材鉴别亦更加困难,DNA条形码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大量实验表明:白头翁属植物(如朝鲜白头翁、兴安白头翁等)化学成分及指标性成分与白头翁相似,是否能作为正品使用,需要结合制剂、药理等分析技术,从而更好的利用它们的药用价值.

  • 中药贯众的本草考证及近缘药用植物研究

    作者:朱琳;梁勇满;许亮;谢明;夏凡;刘欣

    通过对历代本草典籍及现代相关文献记载中的贯众原植物形态特征、产地变迁、功效等方面的考证,认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可能是中药贯众主要的原植物来源,应与其他市场常见商品药材加以区分,而对于其他贯众的近缘药用植物是否具有临床疗效应展开独立的药理和活性成分鉴定实验;同时结合全国各地贯众的使用品种分析了贯众近缘药用植物的分类研究,发现除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以外,紫萁、荚果蕨和狗脊蕨也较为常用.

  • 淫羊藿本草考证与中国淫羊藿属植物分类研究

    作者:焦美钰;王佳豪;许亮;谢明;张清竹;刘悦;宋奇

    目的 通过对淫羊藿的本草学研究,考证其原植物基原及产地、功效等,结合对中国淫羊藿属分类研究,为淫羊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和分析历代本草到近现代本草著作的记载,并通过对其整理、比较,考证中药淫羊藿原植物基原.结果 通过对古代本草文献考证分析,只能确定为小檗科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mu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 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和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T.S.Ying.结论 中药淫羊藿全国各地用药差异很大,淫羊藿属间植物也种类繁多,是否能作为正品使用,需要结合化学、药理等分析技术,从而更好利用它们的药用价值.

  • 数据源分析研究——《现代本草纲目》植物药条目分析

    作者:林端宜;周常恩;赖新梅;杨淑静

    科学数据是知识创新之源,要打破数据堆积而信息贫乏的局面,要获得高信息含量的、有用的知识,建库之初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理,确保数据的准确、不含噪声.优质数据来自优质数据源,但,中药数据源普遍存在一定的缺失、错误和不规范现象,部分数据源的数据缺乏考证,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比较严重;各数据源间对于中药正名、原植物基原描述不统一.因此,在建中药类数据库过程中数据加工处理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分析与考证成为必不可少的流程.作者就<现代本草纲目>植物药条目进行分析,包括对中药来源植物分类分析:分类分布分析、药用部位分析;同物异名与同名异物分析;错误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源优势、不足分析等,以甄别准确的和规范的数据做为系统数据.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独活属药用植物分类中的应用

    作者:孙国明;刘国林

    独活属植物为二年或多年生草本,约60种,多数分布于欧洲和亚洲.我国有23种及3变种,主要分布西南地区[1].该属中有许多常用中药,如独活、糙独活、印度独活、狭翅独活等有祛风止痛的功效,椴叶独活有通经活血的功效,而二管独活在西藏民间用于妇科等[2].因此,研究该属植物的分类,不仅能作为经典分类方法的补充和改进,而且对有效利用该类群药用植物资源有重要意义.

  • 紫苏子与白苏子的区别

    作者:崔国静;贺蔷;刘芳

    紫苏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上千年历史,主要用于制药、炼油、制作香料及食用,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腌渍。紫苏植物在漫长的栽培种植过程中,由于土壤、水源等环境不同,衍生了白苏植物,但从植物分类上仍为紫苏这个植物种。《本草纲目》载:“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团而有尖,四围有巨齿,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乃荏也。紫苏嫩时采叶。……八月开细紫花,成穗作房,如荆芥穗。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细如芥子而色黄赤,亦可取油如荏油。”“性辛,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紫苏与白苏植物主要区分在叶的颜色,其果实待秋收后才可区分。

  • 银杏树的文化和推广价值

    作者:杨光

    银杏树系裸子植物落叶乔木,历史悠久,据考证,一亿五千万年前就有此种树,经过地壳巨变、第四冰川时期,是侏罗纪遗留植物,唯亚洲独存,故有"活化石之称".大部分分布在中国,以川、皖、鄂、浙、鲁、冀居多,在北纬220-41036′,东经980~121°30′的范围均有生长,热带雨林或高寒地区或盐碱土壤不易繁育.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载:银杏原产于中国.日本、高丽较早由中国引种,近年欧洲一些国家也由我国引植.瑞典博物学家林耐(Cad Von Linne 1707~1778年)开创植物分类二名法,将银杏树定为独科独属植物,其学名为Ginkgo bilobaL.是源于梵文"金果"的译音名,故又称金果.因为银杏带果肉的种子果实外形似"杏",近成熟时表皮色黄光亮,除去果肉则得色白如银的壳果核,故名银杏、白果;除去白色果壳,其果仁椭圆形或卵球形,一端金黄色,另一端灰白色或灰棕色,形似手指头.佛道家敬之为"神果"、"仙果",故又有佛指头、佛指甲、灵眼之别名.切开果仁,横断面可见黄色外层,胶质样;果肉新鲜时为淡绿色,日久成黄色,具粉性,中间有空隙,无臭、味甘、微苦.

  • 龙胆属秦艽组植物分类与鉴别研究进展

    作者:孟杰;陈兴福;宋九华;姚入宇;李志飞;曾羽;李瑶;成涛

    秦艽是常用大宗药材,但市场品种较混乱.从形态学、显微学、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了秦艽组植物及其伪品的分类与鉴别研究进展.结合目前秦艽商品市场情况,提出有效使用分类与鉴别方法以规范市场,并应尽快发掘秦艽新药源,缓解市场压力,使秦艽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 国产姜黄属药用植物RAPD分析与分类鉴定

    作者:肖小河;刘峰群;史成和;李隆云;秦松云;乔传卓;苏中武

    运用RAPD技术刻划了国产姜黄属药用植物的遗传背景差异,并结合经典分类和异地栽培观察和聚类分析,初步澄清了姜黄属植物的一些分类学争议,从DNA分子水平上为姜黄属植物分类与中药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 中药与植物分类

    作者:裴正学

    中药之性味与植物分类具明显之相关性,性味又与中药之作用相关,因而植物分类与中药之临床效用有明显联系,欲了解每味中草药之临床应用就必须从它的植物分类入手.常用中药见于如下之科属:①伞形科:羌活、独活、防风、白芷、柴胡、前胡、胡荽、藁本、当归、川芎等;②菊科:蒲公英、败酱草、紫菀、冬花、野菊花、菊花、青蒿、牛蒡子、苍耳子、豨莶草、漏芦、茵陈、佩兰、苍术、白术、大小蓟等;③百合科:玉竹、黄精、知母、贝母、山慈姑、天冬、麦冬、葳蕤、百合、土茯苓等;④唇形科:黄芩、夏枯草、紫苏、薄荷、藿香、益母草、丹参、泽兰等;⑤蓼科:大黄、土大黄、何首乌、萹蓄等;⑥毛茛科:黄连、附片、乌头、丹皮、白芍、赤芍、威灵仙等;⑦豆科:黄芪、山豆根、赤小豆、白扁豆、甘草、苦参、葛根、补骨脂、芦巴子等;⑧蔷薇科:桃仁、杏仁、山楂、玫瑰、木瓜、香橼、佛手、仙鹤草等.

    关键词: 中药 植物分类 性味
  • 重视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课程中拉丁名的教与学

    作者:张磊;辛海量;韩婷;秦路平;张宏

    物种双名法按自然系统排列,保证全人类能够有统一标准共同认识地球上的生物.药用植物和生药拉丁双名的相关知识是药学本科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开展植物分类和生药鉴定研究的基本功和有用手段.但是目前在医科大学药学本科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双方均不重视植物和生药拉丁名知识的现象,本文剖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 调频蝙蝠用回声分类区分植物的神经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石青;付予英;陈其才

    回声定位蝙蝠具有利用回声定位系统来完成对靶物探测、定位和分类等任务的能力.在这三类基本任务中,关于蝙蝠如何对靶物进行分类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先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简单靶物的分析.然而,蝙蝠接收的绝大部分回声来自复杂的物体,这种回声是必须借助统计学方法描述的复杂回声.近年来,有关调频蝙蝠对从植物返回的复杂回声的分类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本文对调频蝙蝠利用回声分类区分植物的行为学证据、分类线索、相关的分类模型以及基于不同分类线索下的神经基础作简要介绍和评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十字花科蔬菜的“绝活”

    作者:熊苗

    在植物分类上,十字花科植物共有378属,3710多种.可作为蔬菜食用的十字花科植物主要有以下四种:归于芸薹属的卷心菜、菜花、西兰花,各种甘蓝、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芥蓝等;归于萝卜属的白萝卜、青萝卜、红萝卜、水萝卜、心里美等;还有一些深受人们喜爱的野菜,比如荠菜、诸葛菜、碎米荠、独行菜、芝麻菜等;另外就是属于调味料的芥末、辣根等.这些蔬菜除了具有“防癌”这个共同属性外,还有自己独特的保健作用.

  • 《中药大辞典》植物药条目分析

    作者:沈国俊;林端宜;周常恩;赖新梅

    目的 对<中药大辞典>植物药条目进行分析,包括对中药来源植物分类分析:基原分析、植物分类分析;同物异名与同名异物分析等,以甄别准确的和规范的数据做为数据库系统数据,并为建设同类的中药数据库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SQL查询语句对电子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得出该书的总体质量状态. 结论 该书收载中药数据量较大,其中植物药占84.62%,对于建立中药类数据库及作为日常工具书使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 中国秋海棠属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亮;何顺志

    采用文献追踪的方法对中国秋海棠属的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和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认为应该对中国秋海棠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系统特征等方面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和总结,建立相对完善的发育系统,为进一步研究秋海棠属植物有效的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 植物物种与植物品种分类的研究

    作者:段春燕;薛娴;张亚冰

    对植物物种分类与植物品种分类从基本单位、分类原则与目的 、分类阶层系统及分属于不同学科等方面进行了区分,并提出两点建议,即加强栽培植物品种与近缘野生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和坚持植物分类与植物品种分类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 独一味和糙苏属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茂星;李文斌;贾正平;王谨慧

    目的:回顾分析近年来有关传统藏药独一味和糙苏属植物研究的各类文献资料,从植物形态学、孢粉学、植物化学、细胞学及植物分子系统学角度理解独一味和糙苏属的关系,为寻找独一味代用品及提取其活性物质的原料提供有益思路.

  • 多源数据聚类分析在植物分类和中药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丽萍;左坚;纪从兰

    目的:确定一种应用于植物分类和中药鉴定的聚类分析方法.方法:收集植物外在形态、化学组成和紫外光谱等原始数据信息,参照二元赋值法赋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将研究的11种植物品种按照固有科属准确归类.结论:本方法分析数据全面、结论细致可靠,可作为传统聚类分析法的补充和发展.

  • 从李属植物的分类进展看几种重要药用植物学名的修订

    作者:梁颖;裴瑾;万德光

    植物分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鉴定及植物的命名.目前大部分植物已有较完善的分类系统,但中药桃仁、苦杏仁、郁李仁、乌梅等的基源植物分类系统一直存在异议.本文对蔷薇科李亚科植物分属的变迁情况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形态学、酶学、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中药桃仁、苦杏仁、郁李仁、乌梅基原植物的分类归属问题.结果表明桃仁、苦杏仁、乌梅基原植物与李属植物存在很大的差异,应分别归属于桃属、杏属.建议中药桃仁、苦杏仁、郁李仁、乌梅的基原植物学名也应做相应修订.

  • 广防风基原与鉴别

    作者:刘文啟;严华;董亚娟;魏锋;马双成

    目的:建立广防风形态学及理化鉴别方法,完善质量标准.方法:考证广防风文献,应用植物分类学、药材鉴定学及薄层色谱的方法对广防风生药学鉴别特征观察记述,对不同产地广防风根及地上部位化学特征比对研究.结果:广防风本草考证表明古今广防风为唇形科植物广防风Epimeredi indica(L.)Rothm.干燥全草.本文提供广防风植物形态,根和茎叶性状特征,提供其组织横切面及粉末的特征,同时提供广防风地上与地下部位成分定性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广防风的鉴别、质量标准制订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