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58 金雀异黄素、大豆黄素对基因损伤的抑制作用

    作者:

  • 马雌酚的潜在生物学活性与保健功能

    作者:杨爱青;任国峰

    马雌酚是大豆异黄酮中的一种非类固醇类雌激素,其化学名称为7-羟基-3-(4-羟苯基)-色原烷,是膳食中的大豆黄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的终代谢产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抗氧化活性突出.

  • 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鉴定大鼠尿液中大豆黄素的羟基化代谢产物及其硫酸酯轭合物

    作者:韩凤梅;戈宝莹;陈怀侠;陈勇

    目的 鉴定大豆黄素在大鼠体内的羟基化及其结合形代谢产物.方法 SD大鼠分别单剂量给药500mg·kg-1,收集0~24 h尿样.尿样经SPE ODS C18固相萃取柱纯化后,用LC-ESI/MSn对尿样中的代谢物分别进行选择离子监测(SIM)和多级质谱(MSn)分析.结果 在大鼠尿中检测到几种尚未在国内外报道过的羟基化代谢产物及其硫酸酯轭合物.结论 LC-ESI/MSn法可以快速、简捷、准确地鉴定大豆黄素在大鼠体内羟基化及其结合形代谢产物.

  • 大豆黄素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张家瑞;孙达亮;石娟娟;赵均铭

    目的:探讨异黄酮类中药单体大豆黄素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双蒸水)、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GUMS)组(CUMS+双蒸水)、大豆黄素低剂量组D1[CUMS+大豆黄素(15 mg·kg-1·d-1)]组、大豆黄素高剂量组D2[CUMS+大豆黄素(30mg·kg-1·d-1)]组、度洛西汀组[CUMS+度洛西汀(10 mg·kg-1·d-1)],每组10只.采用连续21d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成大鼠抑郁模型,应激d21对每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采用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观察应激大鼠的行为学效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酮含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豆黄素对大鼠肾上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在应激d21,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和糖水偏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大豆黄素D1,D2组(P<0.01)和度洛西汀组(P<0.05)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和糖水偏好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大豆黄素D1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与DH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大豆黄素D2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显著高于DH组,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豆黄素D1,D2组(P<0.01)和度洛西汀组(P<0.05)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潜伏期均显著低于模型组,3组之间相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皮质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显著增高(P<0.01),大豆黄素D1,D2组和度洛西汀组血清皮质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上述3组之间相比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大豆黄素对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行为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PA轴功能有关.

  • 西洋参DNA导入大豆实现遗传转化的研究Ⅱ.导入后代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塔斯;麻浩;田森林;川村智子;田中俊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西洋参DNA导入大豆后代的异黄酮类成分、大豆苷(daidzin)、大豆黄素(daidzein)、染料木苷(genistin)、染料木素(genistein)的含量,采用Unisil Q C18柱,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003 mol/L磷酸氢二钠(17∶83),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4种成分分离效果好,成分含量发生了广泛变异,从中可筛选出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新材料.

  • 川麦冬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苏雪梅;冷光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系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为常用滋阴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重要本草均有记载。其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心烦口渴等病症,传统中医主用于与肺、胃、心阴不足或热伤肺、胃、心阴等相关的病症。现代药理作用研究发现,麦冬在耐缺氧、增强心肌收缩力、抵抗心率失常、抗癌、抗肿瘤及降血糖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生理药理活性。目前已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次生代谢产物为甾体皂苷、高异黄酮、多糖、氨基酸类化合物[1-4]。本课题选取川麦冬为原料药,我们对产自中国四川的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樨草素(luteolin)(Ⅰ)、7-甲氧基异黄酮(7-methoxyisoflavone)(Ⅱ)、大豆黄素(daizeol)(Ⅲ)、染料木黄酮(genistein)(Ⅳ)。化合物Ⅰ~Ⅳ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异黄酮类化合物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的抑制

    作者:余增丽;张立实;吴德生

    [目的] 通过观察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S)、大豆苷元(daidzein,DA)和大豆黄素(glycitein,GL)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的影响,探讨通过膳食干预途径预防前列腺癌发病的可行性.[方法] 将PC-3在PRMI 1640培养液(含10%小牛血清)中采用开放式单层贴壁培养.实验设溶剂对照组、顺铂阳性对照组及三种受试物各三个剂量组(5×10-6 mol/L,25×10-6 mol/L,75×10-6 mol/L),采用MTT法、3H-TdR掺入法及流式细胞术对PC-3的增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25 μmol/L GS、75 μmol/L DA和75 μmol/L GL对PC-3处理72 h可抑制PC-3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2%、50%及39%.三种受试物均可抑制细胞DNA合成并推进G0/G1期细胞进入S期,降低细胞增殖指数.[结论] 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GS、DA和GL均具有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效应,并呈现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提示通过膳食干预方式可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

  • 大豆中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马桂芝;云琦;高晓黎

    目的:优选出大豆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大豆异黄酮(大豆黄素、金雀异黄素)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与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大豆粉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大豆异黄酮的优提取工艺为:以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每次加80%乙醇量为大豆粉量的16倍.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提取液中两种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验证试验表明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 两种植物雌激素对5/6肾切除鼠残余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作者:王浩;袁伟杰;冯冰;于建平;黄宝砖;孙莉静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大豆黄素2种主要的植物雌激素对5/6肾切除鼠残余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2只鼠作5/6肾切除,将术后2周存活的27只鼠分为金雀异黄素组(9只)、大豆黄素组(10只)和对照组(8只),另有8只为假手术组.检测各组术前、术后第4、8周生化指标.观察第8 周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α-SMA的沉积情况,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转录以及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金雀异黄素组和大豆黄素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下降(P<0.01),肾小球硬化程度明显减轻,肾小球内α-SMA沉积显著减少,TGF-β1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 金雀异黄素和大豆黄素可以降低5/6肾切除鼠残肾组织α-SMA的沉积,原因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 大豆黄素衍生物LRXH609的减肥作用及机理探讨

    作者:巫冠中;郭永起;苏欣;杨红霞;章娟

    目的:探讨大豆黄素衍生物 LRXH609(LRX)的减肥作用和可能的机理.方法:以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测量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重量、摄食量、血脂和血糖,检验LRX灌服30 d后的减肥效果;体外培养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观察药物对脂肪细胞增殖、脂质合成和分解的影响.结果:LRX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重量;降低血液中TC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显著提高3T3-L1前脂肪细胞内激素敏感脂酶(HSL)活性,促进脂肪分解释放甘油(Gly),减少细胞内TG含量.结论:LRXH609有显著的减肥和调血脂作用,可能的机理是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激活HSL促进脂肪细胞内TG分解,降低脂肪细胞内TG存储量.

  • 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对海马神经细胞H19-7增殖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潘妹霞;YEUNG Victor;韩宏裕;耿庆山;许若军

    目的 探讨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对海马神经细胞的活性和增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H19-7/IGF-IR神经细胞在无酚红无血清DMEM培养液中培养72h后,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染料木素、大豆黄素和雌二醇,用MTT和BrdU法分别检测细胞的活性和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周期,ELISA和RT-PCR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 处理细胞72h后,与对照组相比,20nM、200 Nm雌激素组H19-7细胞增殖分别提高了33%、36%;20 Nm、200 Nm染料木素组H19-7细胞增殖分别提高了15%、13%;200nM大豆黄素组H19-7细胞增殖分别提高了11%,差异有显著性(P<0.05).200nM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7.64±0.43)%,(19.48±1.01)%]显著高于对照组(14.21 ± 1.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显著增加海马神经细胞成熟型BDNF水平及其Mrna的表达(P<0.05).酪氨酸激酶受体阻断剂K252a能阻断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促海马神经细胞增殖作用.结论 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改善海马神经细胞的增殖和活性能力,其作用与促进海马细胞BDNF的表达有关.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豆粕提取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褚襄萍;邱明丰;贾伟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豆粕提取液中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黄素、染料木素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条件:预柱:Fusion-RP(4 mm×30 mm);分析柱: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含1%醋酸的水溶液);流速:1 mL·min-1;柱温:25℃.首先用30%甲醇洗脱15 min,然后5 min内用30%甲醇梯度洗脱到48%甲醇,后用48%甲醇洗脱维持20 min.结果:得到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黄素、染料木素4种成分峰面积和进样量的线性方程,测定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黄素、染料木素的日内精密度分别为0.52%,0.61%,0.35%,0.47%;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52%,1.82%,1.05%,1.20%;回收率分别为98.7%,98.9%,99.1%,99.6%.结论:该方法用来测定豆粕提取液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准确、简便、可靠.

  • 大豆黄素促脱落乳牙干细胞成骨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武斌;谢春;黄谦;杜新雅;黄健;孟秋菊;游月华

    目的 探讨大豆黄素促进脱落乳牙干细胞(SHED)成骨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第3 代SHED 分别用100、10 和1 μmol·L-1的大豆黄素培养基进行培养,以普通培养基作为对照,于3、6、9 d 检测其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于7、14、21 d检测其骨钙蛋白(OC)的质量,以RT-PCR 检测其3、6、9 d 的核心结合因子(cbf)-α1mRNA 的表达.结果 SHED 经大豆黄素干预培养3 d,10 μmol·L-1的大豆黄素显著提高了细胞内AKP的质量(与对照组比较,P<0.05);培养6~9 d,3个浓度的大豆黄素均显著提高了AKP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P<0.001).中高浓度(10和100 μmol·L-1)的大豆黄素可在成骨分化的中期(14 d)显著提高SHED内OC的质量(与对照组比较,P<0.001),21 d 时各浓度的大豆黄素均可促进OC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01).SHED 培养3 d,10 和100 μmol·L-1大豆黄素明显上调其cbf-α1mRNA 的表达,1 μmol·L-1的大豆黄素部分上调了cbf-α1mRNA的表达;在第6和9天,1、10和100 μmol·L-1的大豆黄素均促进了cbf-α1mRNA 的表达,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呈阴性.结论 大豆黄素可促进SHED向成骨方向分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bf1基因表达有关.

  • 纯种发酵对淡豆豉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

    作者:蔡琨;冯华;田维毅

    目的:研究纯种发酵对淡豆豉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自然发酵和纯种发酵淡豆豉中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纯种发酵淡豆豉中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含量均高于自然发酵.结论:利用纯种发酵可以保证淡豆豉生产的稳定性和提高产品质量.

  • 大豆黄素对有机氯类农药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效应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明;那晓琳;杨洋;易成

    目的:探讨大豆黄素对有机氯农药诱导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效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分别设含不同浓度的大豆黄素、氯丹、β-六六六 (β-HCH)、邻,对' -滴滴涕 (o,p'-DDT)单独染毒组以及100 μmol/L大豆黄素与上述各农药联合作用组,并设溶剂对照 (0.1% 二甲基亚砜)组.培养48 h后,采用噻唑蓝 (MTT)实验检测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100 μmol/L的大豆黄素单独染毒组使MCF-7细胞的增殖率下降,不同浓度的有机氯农药单独染毒使MCF-7细胞的增殖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相应不同浓度的有机氯农药单独组相比,联合染毒组MCF-7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豆黄素能够抑制不同浓度有机氯农药诱导的MCF-7细胞的增殖效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