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手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欣;张国楠

    目的 评估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对于早期子宫颈癌手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集123例接受开腹Ⅲ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善的Ⅰ b1和Ⅱa1期子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30 ~66岁,中位年龄43岁;随访5 ~6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及术后第3、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分析淋巴细胞计数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影响预后的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外周血低淋巴细胞计数(P=0.012)、淋巴结转移(P=0.001)和宫旁浸润(P =0.013)与早期子宫颈癌术后无进展生存率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低淋巴细胞计数[风险比(HR)为6.087,95% CI为1.743 ~ 21.251,P=0.005]和淋巴结转移(HR=5.984,95%CI为1.803~19.802,P =0.003)是影响术后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对早期子宫颈癌术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覃大卫;谢晓恬;李威;宋婷婷;梁俊娟;包涵

    目的 探索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联合环孢菌素A(CSA)的免疫抑制疗法(IST)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共40例再障患儿(重型再障28例,依赖成分输血的慢性再障12例)接受ATG联合CSA治疗.统计分析治疗前病程和外周血三系下降程度;ATG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下降程度、血清病发生率及不同制剂ATG治疗等临床因素与远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9(9 ~44)个月,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8%和45%.疗效相关统计分析显示:(1)ATG治疗后2周内,ALC下降幅度≥2×109/L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下降幅度<2×109/L者,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和54% (P <0.05).(2)从确诊再障到接受ATG治疗,病程≤6个月者有效率明显高于病程>6个月者,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53%(P<0.05).(3)采用两种ATG制剂(美国Genzyme或德国Fresenius)各治疗18例和22例,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TG联合CSA的免疫抑制治疗是儿童再障的有效疗法,目前常用的两种ATG制剂,均能获得显著疗效.再障确诊后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治疗期间密切观察ALC下降程度,对于ALC下降不明显者,是否需要适当增加ATG剂量,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临床分析

    作者:唐晓艳;李冀;董芬;宋红梅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诊治的5例18岁以下诊断SLE并发PCP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按同时期同医院住院18岁以下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狼疮活动情况限制均衡性入选共20例SLE患儿作为对照组,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病例组5例患儿中男3例、女2例,年龄为13 ~17(14.0±1.6)岁.基础患病时间从3个月至4.5年不等,所有患儿均有肾脏受累,诊断PCP前均使用中到大量泼尼松及1种免疫抑制剂治疗.4例患儿在发生PCP感染时不处于狼疮的活动期,SLE活动性指数(SLEDAI)为2~4分;另1例为轻度活动(SLEDAI 8分、低补体2分、抗dsDNA抗体增高2分、蛋白尿4分).(2)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病例组患儿常见临床表现为新出现的胸闷憋气,低氧血症较明显,伴有发热、咳嗽,多伴少量白色黏痰,2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行呼吸机辅助通气.5例患儿从出现症状至明确PCP诊断的时间为10~30(17.6±7.8)d.乳酸脱氢酶(LDH)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平均值为(700±263) U/L.淋巴细胞绝对值范围为(0.3~1.4)×109/L(中位数0.5×109/L),有3例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0.3×109/L.血气分析均提示明显的低氧血症,胸部X线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模糊,CT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间质性病变为主.痰液六胺银染色可见卡氏肺孢子虫菌包囊,5例均使用甲氧苄胺嘧啶-磺胺甲(口恶)唑的治疗,3例同时加用卡泊芬净治疗,同时所有的患儿均继续使用糖皮质激素,2例较前减5 mg泼尼松,其余剂量基本一致.经积极治疗4例好转,1例死亡.(3)对照组20例患儿中女13例、男7例,中位年龄为12.5岁,其中9例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性别、年龄、基础患病时间在两组间分布均衡,激素用量、肾脏受损、是否使用免疫制剂及免疫制剂药物强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淋巴细胞绝对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0.3,1.4)×109/L比1.5(1.0,2.1)×109/L,P<0.05].结论 SLE患儿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使用时,淋巴细胞绝对值低是并发PCP的高危因素.长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SLE患儿需定期监测淋巴细胞绝对值;对于淋巴细胞绝对值低的患儿,需要严密关注是否出现发热、干咳、胸闷憋气、低氧血症等症状;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帮助诊断PCP.提高对易并发PCP的高危SLE患儿的识别能力,动态检测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当<0.3×109/L时,予甲氧苄胺嘧啶-磺胺甲(口恶)唑预防PCP治疗可能是有意义的.

  • 辐射生物剂量估算工具BioDoser软件的设计和应用

    作者:王宏;刘强;万丹丹;向剑;杜利清;王彦;付岳;曹嘉;樊飞跃

    生物剂量估算是指建立剂量和不确定性因素间的联系,这就需要用数学算法将实验数据拟合成数学曲线,再进行估算分析.人离体外周血辐射实验能够较好地反映人体电离辐射损伤情况[1].因此,实验室建立的外周血辐射生物剂量-效应曲线常用于辐射事故后剂量评估.染色体畸变实验、微核实验、单细胞凝胶电泳和淋巴细胞计数等是辐射剂量估算的常用手段,其相关剂量效应曲线拟合的精确度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语言VC和相关拟合算法编写了新的辐射生物剂量估算软件BioDoser,旨在提高剂量估算的效率和精确度.

  • 795例肠外营养支持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庞晓军;梁耿

    目的:对795例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行肠外营养支持的399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淋巴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和血浆锌离子浓度等营养学指标的比较,并选择行肠外营养的患者198例与行单一静脉营养的患者198例进行营养学指标的比较,同时比较不良反应和依从性.另选择25例有单一静脉营养史患者25例,分为足量组13例和低氮组12例,分别按照1.0~1.5和0.6 g·kg-1·d-1逐渐在3 d内递增到1.0~1.5 g·kg-1·d-1给予氨基酸,其余营养支持相同, 进行营养学指标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行肠外营养支持后患者的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锌离子浓度等均显著增加(P<0.05).与单一静脉营养相比较,行肠外营养患者的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锌离子浓度等也均显著增加(P<0.05),同时不良反应和依从性较好.足量组与低氮组比较,白蛋白值显著增加,而淋巴细胞计数、锌离子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营养不良.

  • 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淑玲;任淑媛

    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用于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e leosis,IM已广为人知.近年来发现,异型淋巴细胞在其他疾病也呈增高现象,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细菌、原虫、螺旋体的感染性疾病,及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等,为临床诊断带来困难.为快速明确诊断IM,防止误诊,我们于2003年12月至2009年3月对异型淋巴细胞增高与临床诊断IM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医院检验科(邮编 101400)

  • 淋巴细胞计数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 预测价值

    作者:毕小菁;王文军;代丽

    目的 探讨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本院呼吸科2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采集患者入院时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分析,根据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将患者分为两组,淋巴细胞计数≥1.0×109/L为A组(n=110),<1.0×109/L为B组(n=130).对比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达出院标准时间.结果 A组CD4+、CD4+/CD8+均明显高于B组,CD8+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8.2%,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达出院标准时间均短于B组(P<0.05).结论 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可评估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有助于临床医生提前识别预后较差的患者,及早做出相应处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美娟;王宏智;张斌;丁瑜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RA患者感染的相关性,为RA患者合并感染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分析嘉兴市第一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RA患者319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244例,平均年龄57.1±13.1(20~88)岁;平均病程10.5±8.0(3个月~40年)年.感染组104例,非感染组215例.检测项目包括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与非感染组RA患者比较,感染组患者的年龄大、男性多、病程长、ESR快、CRP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及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淋巴细胞计数与感染呈显著性负相关(r=0.701,P<0.01);而类风湿因子、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男性、病程长、ESR快、CRP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贫血,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感染呈显著性负相关.

  • 血常规参数在脓毒症及感染性疾病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李峰;尹会男

    目前存在许多用于诊断或评价脓毒症及感染性疾病的新型检测指标,血常规作为"老指标",其重要性似乎有所下降,但作为一种十分成熟的指标依然难以被替代.近年来,对血常规指标进行了深入发掘,发现一些平时易为临床忽视的参数在诊断脓毒症及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包括多项血小板参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等,这些参数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脓毒症及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病情变化,进一步提高了血常规检测的价值.

  • 白细胞亚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筱笛;齐国先;刘闺男

    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均易从外周血检测中获得,是廉价且易得的检测指标,可被广泛接受,目前主要应用于感染及炎症反应的判断.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细胞及其亚型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不同的白细胞亚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预后预测价值不同.本文着重讨论白细胞亚型对不同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

  • 金属硫蛋白抗辐射的实验研究

    作者:文镜;赵建;毕欣;金宗濂;金瑞元;茹炳根

    目的:研究口服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对机体抵御电离辐射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灌胃方式给予受试小鼠MT,连续灌胃30 d后分别接受7 Gy、8 Gy 60Co-γ一次性辐照及每周一次1 Gy小剂量连续8次辐照.于照后不同时间取血测定各组小鼠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并记录8 Gy一次性辐照后小鼠存活时间.结果:(1)7 Gy辐照的实验条件对于抗辐射保健食品功能的观察较为适宜.7 Gy辐照后淋巴细胞的下降趋势与白细胞基本一致,淋巴细胞可以作为评价抗辐射保健食品实验的一项观测指标.(2)灌胃MT 0.6 mg/kg bw和3 mg/kg bw 30 d的小鼠经7 Gy一次辐照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未服MT的辐照对照组.(3)经8 Gy照射后服用MT的小鼠比辐照对照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提高了72%(P<0.05).(4)每周一次1 Gy小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7次(累计剂量7 Gy)和8次(累计剂量8 Gy)照射之后,服用MT的小鼠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未服MT的辐照对照组小鼠.结论:口服MT能够延长一次性大剂量电离辐射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一次性大剂量和多次小剂量电离辐射对免疫系统的损

  • 核潜艇长航应激对艇员外周血白细胞数及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率的影响

    作者:李鸣皋;孙海文;吕晓宁;马贵喜

    目的 通过了解核潜艇长航前后艇员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及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率的变化,探讨长航应激因素对艇员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集核潜艇艇员出航前后外周血标本,经血液分析仪检测,比较长航前后艇员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培养出航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长航前后T淋巴细胞集落数.结果 ①长航前核潜艇艇员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为(6 625.71 ±948.39)个/ml.长航后下降至(6 114.29±929.94)个/ml(P <0.05),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则由长航前(2 340.00±325.58)个/ml升高到长航后的(2 577.14±343.07)个/ml(P <0.05);②长航前核潜艇艇员外周血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率为(39.99±14.30)个/2×104 MNC,长航后增高至(65.85±16.80)个/2×104 MNC(P<0.01).结论 核潜艇长航应激因素对艇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率产生影响.

  • 相对淋巴细胞计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病死率的关系

    作者:高竟生;洪江;吴寿岭;董克允;高明;施继红;程平;庞占泉

    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由于应激反应,白细胞中淋巴细胞相对减少,粒细胞相对增加[1].一些研究表明,相对淋巴细胞计数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有关[2].本研究旨在探讨相对淋巴细胞计数,即应激反应程度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预后的价值.

  • CD4+T淋巴细胞及总淋巴细胞变化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作者:张海丛;王超;郭立杰;刘志权;叶立红;王玉泽

    目的 探讨CD4+T淋巴细胞数、总淋巴细胞数变化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结核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AIDS患者,将其中31例合并结核病者纳入结核组,57例未合并结核病者纳入非结核组.比较两组血总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水平,分析患者CD4+T淋巴细胞与总淋巴细胞数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二者联合检测对合并结核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结核组CD4+T淋巴细胞数和总淋巴细胞数均显著低于非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30,P<0.001;t=-4.540,P<0.001);88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为(169.10±21.59)/μl,总淋巴细胞数为(1116.74±79.18)/μl,二者呈正相关(r=0.591,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数低于104.50/μl、总淋巴细胞数低于995.00/μl对合并结核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AIDS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结核病,CD4+T淋巴细胞数与总淋巴细胞数均呈正相关,但是合并结核病者二者明显降低,且二者对合并结核病有相近的预测价值.

  • 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

    作者:郎娅淞;张月战

    目的 分析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93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65例(TIA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28例(ACI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随访1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AC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8例和预后不良组30例.比较3组受试者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及PLR,比较不同预后ACI患者临床资料、PLT、淋巴细胞计数及PLR,淋巴细胞计数和PLR与ACI患者GO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受试者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和TIA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LR高于对照组(P<0.05);ACI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低于TIA组,PLR高于TIA组(P<0.05).不同预后ACI患者性别和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小于预后不良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预后不良组,PLR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后,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PLT、淋巴细胞计数及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细胞计数与ACI患者GOS评分呈正相关(rs=0.268,P=0.002),PLR与ACI患者GOS评分呈负相关(rs=-0.336,P<0.001).结论 淋巴细胞计数、PLR可初步鉴别诊断ACI和TIA,且淋巴细胞计数和PLR均与ACI患者短期预后有关.

  • 不同麻醉方式对于乳腺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影响

    作者:凌华;刘斌;谢先丰;刘少星;孙燕

    目的:观察全程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于乳腺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00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50)采用全程静脉麻醉,B组(n=50)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手术前后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的血清N、L、NL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 N、L、NLR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全程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于乳腺癌术后的 N、L、NLR值的影响轻微,建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式.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检测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CRP、IL-17的临床意义

    作者:邱云;张剑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7(IL-17)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价值。方法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12例作为肺炎组,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31例,非重症肺炎组81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CRP、IL-17水平变化。结果肺炎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肺炎组血清血清CRP、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重症肺炎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非重症肺炎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 P <0.05);重症肺炎组血清CRP、IL-17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 P <0.05)。结论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CRP、IL-17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诊断指标,且可判断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低龄期婴儿胸腺切除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作者:刘洪明;李勇刚

    由于经典理论认为胸腺只在机体胚胎期免疫发育中具有决定作用,外科医生在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过程中“常规”切除胸腺。近年来,逐渐积累的证据显示胸腺在机体成年后并非多余,其在成年后免疫功能的维持,和特定病理状态下的免疫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整理近年来小鼠与低龄期婴儿胸腺切除后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以及分类计数、胸腺输出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及IgG滴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无症状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金艳涛;郭会军;蒋自强

    目的 探讨无症状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1年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课题患者入组时的实验室数据,计算无症状期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TLC的相关系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TLC代替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佳临界值及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一致率.结果 共纳入分析了98例患者的实验室资料.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TLC呈正相关(r=0.548,P<0.01).用TLC<1 300×106个/L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个/L的灵敏度为43.48%,特异度为96.00%,阳性预测值为76.92%,阴性预测值为84.71%,一致率为83.67%;TLC<2 000×106个/L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106个/L的灵敏度为66.10%,特异度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75.00%,阴性预测值为56.52%,一致率为66.33%;TLC<2 100×106个/L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106个/L的灵敏度为67.82%,特异度为72.73%,阳性预测值为95.16%,阴性预测值为22.22%,一致率为68.37%.结论 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TLC相关.按照现行的治疗无症状期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标准及指南,建议当患者TLC<2 000×106个/L时尽早核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便尽早让HIV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

  • 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T淋巴细胞计数的动态分析

    作者:闻颖;周莹;刘沛

    目的 探讨合并肺炎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及T淋巴细胞计数在病程中的变化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测16例合并肺炎的住院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CRP及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根据患者入院时血气分析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分为重症组(PaO2<60 mm Hg)9例与轻症组(PaO2≥60 mm Hg)7例;另设健康对照组8例.结果 治疗前后(发病第7天、14天采血样),各组IFN-γ,IL-6,IL-8,TNF-α等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重症组TGF-β1水平较轻症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症组TGF-β1仍维持较高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病例在恢复期(体温正常,气短减轻,血氧正常)发现肺纤维化征象.CRP水平的升高与低淋巴细胞血症在重症组和轻症组均常见,但重症组治疗前淋巴细胞总数更低,与轻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低淋巴细胞血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的明显下降仅见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幸存者的CRP水平与淋巴细胞总数均迅速地恢复至正常,相反,治疗后CRP水平无明显下降者及淋巴细胞总数无明显上升者预后较差.结论 通过对血浆相关细胞因子水平(IFN-γ,IL-6,IL-8,TNF-α,TGF-β1)的测定发现,合并肺炎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血浆中,只有TGF-β1是过度产生的;其他细胞因子水平无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大部分入选病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治疗前血中TGF-β1水平、T淋巴细胞总数与疾病严重性有关,可能对疾病严重性有预测作用.血中升高的TGF-β1水平与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肺纤维化的发生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95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