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药对的角度考察复方配伍规律

    作者:孙洋;陈婷;徐强

    复方的配伍规律是中药方剂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年连续资助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从复方中特定的两味药的配伍形式--药对出发,阐述药对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复方配伍规律研究中的作用、优势和意义.作者认为:药对配伍的研究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之一.

    关键词: 药对 复方 配伍规律
  • 基于数据挖掘的黄疸病中药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作者:何堂清;吴辉坤;李晓东;舒梓心;卢晨霞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黄疸病的中医用药组方配伍规律,为中医诊疗黄疸病提供经验参考.方法:对纳入的湖北省中医院1960-1978年间,诊断为黄疸病的住院病历处方信息进行录入,对方剂信息预处理后使用关联规则方法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方剂的配伍规律.结果:对3 404首方剂进行分析,共计327味中药,处方药味数量集中在10-12味之间.对327味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确定了治疗黄疸病的中药处方中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较高的前50味中药多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化湿药、泻下药、化痰药等.对327味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提取常用药对27对,常用角药24对,该药对及角药多具有清热利湿、疏肝活血、理气和胃、消食、清热泻下及活血清热类等配伍规律.结论:应用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和频数统计方法分析黄疸病的中医用药规律,初步揭示了该时期治疗黄疸病的用药经验,为我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 国医大师张学文运用川芎药对经验拾萃

    作者:严亚锋;白海侠;李军;张学文

    张学文教授擅长将川芎药对用于治疗头面部疼痛、眩晕、中风、脑萎缩、颤证等疑难杂症,疗效非常显著。文章对张学文教授运用川芎药对经验进行了总结,包括川芎配丹参,凉血活血,行气止痛;川芎配川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川芎配葛根,活血化瘀,通脉生津;川芎配黄芪,活血化瘀,益气通阳;川芎配三七,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川芎配蔓荆子,清利头目,祛风止痛;川芎配麝香,活血化瘀,开通脑窍;川芎配细辛,活血行气,散寒止痛。以期对中医临床人员用药有所借鉴和启发。

  • 洪治平教授运用瓜蒌、丹参药对治疗胸痹心痛经验

    作者:王东海;洪治平

    洪治平教授运药对瓜蒌丹参治疗胸痹心痛,变化灵活,多有奇效。洪治平教授认为胸痹心痛终是心胸之阳被阻或受损,而运血无力,导致心脉瘀滞,痹而不通而发病。洪治平教授根据胸痹心痛的证候特点,将其分为痰瘀互阻、寒凝心脉、气滞心胸、瘀血闭阻、心气不足、心阴不足等六型论治。中药药对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依据,以针对一定病证所采用的相应治法为前提,结合中药本身性能及功用组合而成的,洪治平教授使用瓜蒌、丹参药对,直接针对病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胸痹 心痛 药对 洪治平
  •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方"药对"配伍规律理论研究

    作者:武建设;连建伟

    通过对<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代表方剂药对配伍的探讨分析,研究仲景药物运用及其配伍规律,以便更有效地指导经方在妇科临床的应用.运用中医文献研究的方法,参考古今医家本草及方论名著,广泛吸收各家研究成果,以中药药性药效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病证病机,深入分析药对配伍关系.研究发现本篇制方特色,诚如徐忠可所说:"仲景妊娠病凡十方,而丸散居七,汤居三,盖汤者荡也,妊娠当从安胎为主,则攻补皆不宜骤,故缓以图之耳."本篇代表方剂配伍,着重在调理气血、调理津血及调理肝脾.妊娠养胎之要,首重肝脾,肝脾阴阳调和,则生机勃然.

  • 段行武教授“辨病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用药特点分析

    作者:王丽新;贾苑凝;陈广山;赖慧容;段行武

    以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为着眼点,对2015年10-11月段教授治疗17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总结,筛选出用药频率高的16种药物,并对其用药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提供参考依据,初步建立段教授“辨病论治”临床诊疗思维模式.

  •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的有效成分

    作者:虞文妹;周宝玉

    目的:评价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的有效成分.方法:选取4对不同产地的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进行研究,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作为本研究的色谱柱(1.7μm,100 mm×2.1 mm),柱温为40℃;加入2μL10℃的样品后,以乙腈(流动相A)-纯水加0.05%甲酸(流动相B),流速为0.4 mL/min进行梯度洗脱,建立UPLC-质谱(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在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的对照指纹图谱和样品指纹图谱的比较中,相对保留时间标定16个较有特征的共有峰分别与单味黄连药物及单味吴茱萸的指纹图谱特征峰比较,发现9、15和16号共有峰是黄连、吴茱萸都存在的特征峰,而1、2、13、14号共有峰仅吴茱萸方有的特征峰,余下共有峰为黄连药物的特征峰.9、15和16号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共有的特征峰,结合质谱分析和化合物质裂解规律,推测出木兰花碱、格陵兰黄连碱和1-甲基-2壬基-4(1H)-奎若酮等3中化合物.结论:采用UPLC-MS技术建立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有效成分,为黄连和吴茱萸药材的有效成分和质量评估提供参考.

  • 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组方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欢;唐于平;郭建明;丁安伟;李伟霞;姜玮;段金廒

    目的:观察当归-川芎不同配比(1∶0,2∶1,1.5∶1,1∶1,1∶1.5,1∶2,0∶1)分别经3种制备方法(水提、醇提、先水提后醇提)提取后所得药液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探讨当归-川芎(归芎)药对因配比组方的不同而产生功效的差异性.方法:家兔颈动脉取血,比浊法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PT,TT,并比较归芎药对对以上各指标的影响.结果:归芎药对各组均显示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P<0.01或P<0.05).归芎不同配比药对中1.5∶1对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弱于其他配比样品,对PT,TT的影响则是随着当归在药对中比例的增大而增强;3种不同的提取方法中,水提液对血小板聚集作用较弱,醇提液对PT影响较强而对TT影响较弱.结论:当归-川芎不同配比与不同制法所产生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不同,并可能与其功效差异相关,其内在的物质基础与相关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 基于正/反向效应评价香附四物汤中主要药对的作用特点及对整方的贡献

    作者:姚鑫;刘培;周卫;唐于平;钱大玮;段金廒

    目的:采用正/反向效应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香附四物汤中主要药对的作用特点及对整方的贡献.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香附-延胡索药对水提取物组、全方除去香附-延胡索药对水提取物组、全方水提取物组、香附-当归药对水提取物组、全方除去香附-当归药对水提取物组按1.17,3.71,5.46,1.75,3.70 g·kg-1剂量ig给药,空白对照ig生理盐水.以小鼠热板法、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和小鼠血虚模型,评价各给药组对不同模型小鼠的影响.结果:在3种疼痛模型中,香附-延胡索药对表现出很强的镇痛效果,当其在香附四物汤组方中被剔除后作用明显减弱或消失,而香附-当归药对的镇痛效果相对较弱,当其在香附四物汤组方中被剔除后作用没有明显减弱,有的甚至有所提高.小鼠血虚实验中,各给药组白细胞数、胸脾腺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数指标变化发现,香附-当归药对具有很强的补血效应,而香附四物汤以及当其在香附四物汤组方中被剔除后,其均未表现出明显的补血作用.同时,香附四物汤能非常显著地升高痛经模型小鼠子宫组织中NO的含量,提高SOD活力,并降低Ca2+水平.结论:在香附四物汤中,香附-当归的补血作用减弱,而香附-延胡索的镇痛作用依然显著,并且香附四物汤抑制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子宫组织中NO,Ca2+水平及提高SOD活力有关;同时通过实验发现采用正/反向效应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是研究方剂配伍效应的有效途径.

  • 蒲黄-五灵脂药对在少腹逐瘀汤活血化瘀效应中的贡献

    作者:周卫;宿树兰;刘培;华永庆;段金廒

    目的:评价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减蒲黄-五灵脂及蒲黄-五灵脂药对水提物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及体外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评价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减蒲黄-五灵脂及蒲黄-五灵脂药对水提物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采用体外实验观察不同提取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凝血酶时间(TT)法抗凝血作用的影响.结果: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少腹逐瘀汤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血瘀SD大鼠全血黏度(P<0.05)、血沉(P<0.05);且可以延长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而蒲黄-五灵脂药对在降低全血黏度、改善血沉及体外延长家兔血浆凝血时间方面均优于全方减去蒲黄-五灵脂提取物.结论:少腹逐瘀汤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血液流变性及体外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时间的影响均有显著作用,且蒲黄五灵脂药对对于全方效应起到主要作用,提示蒲黄-五灵脂药对与全方减去蒲黄-五灵脂药味配伍可能存在一定的增效作用,为揭示该药对对全方活血化瘀效应的贡献提供了一定科学数据.

  • 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的中医应用数据分析

    作者:王欢;唐于平;丁安伟;叶亮;段金廒

    目的: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当归与川芎不同配伍比例的方剂与疾病科属的关系.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出含有当归、川芎的1 242首方剂,建立数据库,对其配伍比例、主治疾病以及疾病所属科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含有当归、川芎的1 242首方剂中,两者以1:1配比的方剂出现的频次多,占总数的68.06%;所治疾病科属以内科和妇科的方剂出现的频率多,分别为39.53%和39.29%.结论:运用频次统计等数据分析方法,能有效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麻黄-甘草药对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赵杰;余林中;方芳;徐文杰;罗佳波

    目的:观察麻黄-甘草药对的抗炎作用,探讨抗炎机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0.01g·kg-1),麻黄-甘草药对组(22.4,11.2,5.6 g·kg-1),每天1次,连续ig给药5d,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观察抗炎作用;取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0.01 g·kg-1),麻黄-甘草药对组(22.4,11.2,5.6 gˉkg-1),每天1次,连续ig给药5d,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角叉菜胶诱导胸膜炎实验观察抗炎作用,测定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前列腺素E2( 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以及肺组织TNF-α,IL-1β和丙二醛( MDA)含量,探讨抗炎机制.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麻黄-甘草药对(22·4,11.2 g·kg-1)可显著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胸膜炎大鼠胸腔液渗出(P<0.01),抑制渗出液白细胞数量增多(P<0.01);22.4 g·kg-1能抑制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麻黄-甘草药对3个剂量组对淋巴细胞比率没有明显影响;麻黄-甘草药对(22.4,11.2 g·kg-1)抑制胸腔液PGE2,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5);药对22.4 g·kg-1能抑制肺组织TNF-α,IL-1β,MDA含量升高(P<0.01),11.2 g·kg-1能抑制肺组织IL-1β含量升高(P<0.01).结论:麻黄-甘草药对有抗炎作用,抗炎机制可能与影响炎症介质产生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 麻黄-甘草药对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体外抗炎作用分析

    作者:季律;魏盼;王璨;包凯帆;吴鹏;李恋曲;王晓钰;贾志荣;洪敏;江国荣

    目的:观察麻黄-甘草药对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的增殖以及对脂多糖(LPS)刺激条件下对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经典活化(Mt)/替代活化(M2)炎症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不同剂量的药对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药对干预脂多糖(LPS,1 mg·L-1)建立的细胞炎症模型,格里斯试剂法(Griess)法检测NO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上清中TNF-α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药对对LPS刺激条件下RAW264.7细胞M1型巨噬细胞常见标志物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及M2型巨噬细胞常见标志物IL-10,精氨酸酶1(ARG1)及甘露糖受体1(MRC1)基因的表达.结果:麻黄-甘草药对的剂量在100 mg·L-1及以下时对RAW264.7细胞增殖没有影响;与LPS组比较,剂量在25~100 mg·L-1的药对可以显著降低NO的含量(P<0.05,P<0.01),10 ~100 mg·L-1剂量下对TNF-α表达的抑制显著(P <0.05,P<0.01);50 mg·L-1的药对还可以显著降低M1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iNOS,IL-6及IL-1β的表达(P <0.05,P<0.01),而对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IL-10,ARG1,MRC1没有影响.结论:麻黄-甘草药对能够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方向的偏移,减少NO及TNF-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相关.

  • 荆芥-防风对LPS所致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的影响

    作者:于柳;王哲;龚锡平;杨靖;武志强;何敏;史玉荣;潘星;王学

    目的:观察药对荆芥-防风的挥发油、含油水煎液、去油水煎液对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模型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该药对的抗炎作用及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小鼠ip内毒素(LPS,5 mg·kg-1)制备ALI模型.除地塞米松组(5 mg·kg-1)ip给药1次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连续ig给药5d,每日1次,末次给药30 min后造模(空白组不进行造模).注射LPS 6 h后,小鼠取血分离血清,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剖取肺组织.测定小鼠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小鼠肺指数、肺湿/干重(W/D),BALF中总蛋白含量,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药对荆芥-防风挥发油(45.19 μL·kg-1)、含油水煎液(6.67g·kg-1,含油20μL)显著降低ALI小鼠全血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计数,降低肺指数、肺W/D,降低肺组织MPO活性与MDA含量及血清IL-10,TNF-α含量;去油水煎液(6.67 g·kg-1)明显降低全血WBC,LY计数,肺W/D及肺组织MDA含量.挥发油对血清IL-6水平亦显著降低.结论:药对荆芥-防风的挥发油、含油水煎液对ALI小鼠肺组织的炎性病变有较好的对抗作用,表现出抗炎效应,作用机制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抗氧化有关,其中药对挥发油部位可认为是其发挥抗炎效应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 四物汤及其组成药对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禹良艳;华永庆;朱敏;王欢;唐于平;段金廒

    目的:探讨四物汤及其组成药对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期阐明配伍因素对于四物汤干预卵巢功能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在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2,20,200 mg·L(-1)四物汤及其各药对的样品,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观察其对卵巢颗粒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四物汤对于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上升了36.73%;各药对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强弱顺序为:当归-川芎(66.86%)>当归-白芍(58.52%)>白芍-川芍(47.03%)>白芍-熟地黄(41.43%)>当归-熟地黄(23.67%);对归芎药对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其水提物中当归-川芎1:2配比,50%醇提物中1:1配比和先水提再醇提物中1:1.5配比药对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较为显著.结论:四物汤及其5个药对均有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中归芎药对在四物汤调节卵巢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不同的配伍比例、不同的提取方法对于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贡献.

  • 麻黄-苦杏仁药对减轻大鼠气道损伤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分析

    作者:周开放;黄刚;肖雄;张颖;敖波;李文宏

    目的:探究麻黄-苦杏仁药对减轻大鼠气道损伤的物质基础,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3d,筛选合格后随机分为9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麻黄-苦杏仁药对不同配比组(N1 ~ N6组)].上午9:00开始灌胃相应药物,灌胃1h后立即用2%氯化乙酰胆碱+0.4%磷酸组胺引喘并记录引喘潜伏期,连续给药7d.末次引喘后即刻麻醉,取出主气管,一部分气管用10%甲醛固定,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病理学特征,另一部分气管匀浆处理,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素-1(ET-1)的质量浓度.同批6只大鼠适应性饲养后分离出空肠、回肠肠段,制备含药肠吸收液,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分析麻黄-苦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中主要差异性成分及其含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效应指标与主要差异性成分的相关性.结果:N1 ~N6组肠吸收液的差异性成分为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和苦杏仁苷;效应指标分别为引喘潜伏期,ET-1,iNOS,EGF质量浓度以及气道病理学总评分.结论:麻黄-苦杏仁药对延长引喘潜伏期和修复气道损伤的主要物质基础为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其减少iNOS和ET-1含量、抑制EGF生成及维持较低水平NO/ET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甲基麻黄碱,说明麻黄为主要药味,苦杏仁辅助其修复气道损伤,其中N3组治疗效果佳.

  • HPLC测定知母-黄芪药对中芒果苷、毛蕊异黄酮苷和毛蕊异黄酮

    作者:陈沛鑫;李卫民;高英;帅颖

    目的:建立知母-黄芪中芒果苷、毛蕊异黄酮苷和毛蕊异黄酮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Phenomenex Luna C18(4.8 mm ×250 mm,5μm)色谱柱,加预柱(Security Guard,C18,3.0 mm×4.0 mm,Phenomenex);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结果:芒果苷、毛蕊异黄酮苷和毛蕊异黄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6.733 ~550.999 ng,33.376 ~166.88 ng,44.544~ 222.72 ng,相关系数(R2)均>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47%,102.38%,100.20%,其RSD分别为2.23%,2.86%,2.0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知母-黄芪中芒果苷、毛蕊异黄酮苷和毛蕊异黄酮的含量测定.

  • 黄连、连翘抗炎作用的佳配伍比例研究

    作者:于天禹;张振秋;李伟铭;张鹏;庄丽

    目的:探索黄连、连翘药对抗炎作用的佳配伍比例.方法:对黄连、连翘药对不同配伍比例采取测量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的方法进行抗炎研究,分别给予黄连、连翘、各比例药对、阿司匹林以及生理盐水,分别于5,30 min,1,2,4,6h测量足趾体积,计算肿胀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比例药对中咖啡酸、连翘酯苷、芦丁、连翘苷、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含量,计算综合评分.结果:黄连、连翘药对配伍各比例均有一定抑制肿胀的作用,经过分析比例为1∶1的药对各时间点肿胀率低,抗炎效果好;将各比例药对按照设定好的权重计算综合评分,得到黄连、连翘药对配伍比例为1∶1时指标性成分的综合评分高.结论:黄连、连翘药对抗炎作用的佳配伍比例为1∶1.

  • 石膏-知母药对不同配伍比例中新芒果苷含量变化研究

    作者:杨素德;孙洪胜;傅春升

    目的:建立测定中药药对石膏-知母中新芒果苷的方法,探索不同配伍比例中该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用HPLC法测定新芒果苷含量,色谱条件Waters C18柱(4.6mm ×250 mm,5μm);乙腈-0.2%醋酸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8.0 nm.结果:中药药对石膏-知母在配伍时,新芒果苷含量变化规律随配伍比例增加其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在3:1时含量大.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药对石膏-知母中新芒果苷测定,并印证了“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之说,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 白术-茯苓不同配比药对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岳美颖;于海艳;周勤梅;潘媛

    目的:研究白术、茯苓单味药及其药对的挥发油成分,并考察白术、茯苓不同配比药对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茯苓单味药及其不同配比药对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质谱库检索、文献资料比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结果:在白术,茯苓,药对(1∶1),药对(1∶2),药对(2∶1)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6,22,30,29,41种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3种,分别是亚油酸、棕榈酸和α-柏木烯.白术与3个药对挥发油共有成分共计有16个,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苍术酮,(-)-g-榄香烯,β-人参烯;而茯苓挥发油中仅有6个成分能被3个药对检测到,仅占茯苓成分的27%.结论:从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来看,3个药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来自于白术,不同配伍比例药对挥发油的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以药对(2∶1)为明显,这可能与白术的用量增加有关.3个药对挥发油均有新的成分被检测到,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煎煮过程中发生了某些物理或化学的变化.

850 条记录 3/43 页 « 12345678...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