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智治疗妇科病药对经验

    作者:黄鑫;高培雄;柏江锋;高智

    药对,又称对药,一般由两味中药配伍组合而成。在“七情和合”的理论基础上,古今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创制了很多简单有效的药对。本文选取高智名老中医治疗妇科病常用的七组药对,整理其性味功效和主治用量,分析其配伍特点及作用机理,以便更好地研究中药七情配伍的临床应用及方剂组合的规律特点,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经验,供广大中医师参考借鉴。

  • 骨质疏松症内服中药使用情况文献分析

    作者:李沛;潘富伟;陈玉琦

    目的:收集、整理近10有关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来分析该病内服中药的一般规律。方法检索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院知识总库的有关中药内服治疗OP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频数统计法,得出符合标准文献的药物和药对使用频次。结果检索出符合标准的文献547篇,包括518位中药、25个药对。频次高的前10位中药是:淫羊藿、熟地黄、黄芪、鹿角胶、杜仲、骨碎补、当归、牛膝、白术、肉苁蓉。药对使用频次是905次,前10位药对为:黄芪-淫羊藿、熟地黄-当归、杜仲-牛膝、当归-黄芪、白术-黄芪、肉苁蓉-当归、吴茱萸-党参、续断-杜仲、菟丝子-枸杞子。结论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内服中药和药对主要以温补肝肾、壮筋骨,养血活血及益气健脾药类药物为主。

  • 活血化瘀药对之研究

    作者:谢佳军;杨小春

    1药对的含义
      药对又称对药,是临床用药中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在方剂配伍中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药对”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单味药在复方中中的真实作用,另一方面对复方中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有一个切入点,以便对其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科学地指导临床应用。

  • 相反药对应用举隅

    作者:牛海松;周瑜

    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包括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相反是其中一种关系。相反药对是中药的特殊配伍方法之一,用二种药性或功效相反的药物配伍,产生特殊的效果,取其相互持抗、制约之意。现特以7对相反药对临床应用疗效说明其合理应用的理想疗效。

  • 小方大用

    作者:陈华;刘胜

    余有幸跟随多位名家抄方,发现医家药效之精准,无非用药之精量。回去总结温习之后,发现他们都擅于运用小方来治疗临床上出现的症状,达到满意的效果。所谓小方,即药物组方很简单,一般以两位药多见。这些方子易于掌握,药理明确,且药效专一,临床上运用起来非常得心应手,不同疾病的相同症状都可用于治疗,只要辨证相同即可,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异病同治”之法,为诸多医家喜欢。以下是本人总结的部分小方,并且查阅大量资料后进行了方解分析,希望可以对初学的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 经方 药对 名家经验
  • 李吉彦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药对经验

    作者:迟伟;李吉彦;周航

    药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两味中药的有机结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基本的形式,是经临床验证确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两味中药配伍.两味药物通过合理的配伍,可以达到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不同的效应.因此,在临床辨证施治时合理应用相须、相使的药对,可以增强功效,提高疗效;巧妙应用反类相制的药对,可以去弊留效.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李吉彦主任医师为辽宁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熟读经典,擅长脾胃病的诊治.在辨证施治时,尤注重药对的应用.现将李老师治疗脾胃病运用药对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 李吉彦 脾胃病 药对
  • 孙桂芝主任常用药对撷英

    作者:王逊;孙桂芝

    孙桂芝主任从事肿瘤研究5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或合并症,擅长运用药对治疗.本文对孙主任临证常用药对"桔梗-牛膝""天冬-麦冬""生黄芪-防风""白芍-柴胡""赤芍-白芍""鳖甲-龟甲""旋覆花-代赭石""橘皮-竹茹""枳实-竹茹""瓜蒌-黄连""天南星-旋覆花""紫菀-款冬花""人参-苏木""露蜂房-僵蚕"进行整理,并给出药对配伍的常用剂量,以期指导临床遣方用药.

  • 李海松教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药对浅析

    作者:马健雄;马凰富;王继升;祝雨田;刘洋;王彬

    勃起功能障碍属于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医称之为“阳痿”,历来多以肾虚立论,治疗多用补肾壮阳之法。李海松教授提出“阴茎中风”概念,将其基本病机归纳为“瘀血阻滞,络风内动”,兼夹肝郁、湿热、痰浊、肾虚等病理变化。李海松教授对本病的辨治经验丰富,见解有独到之处,临床上善用药对组合灵活加减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对其具体药对做一浅析,以拓展本病的治疗思路。

  • 魏玮教授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浅析

    作者:宋熠林;苏晓兰;郭宇;李依洁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具有组成结构简单、配伍取效特点明确的优势,有着内在的组合变化规律与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优势。魏玮教授临证近三十载,继承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疾病论治方面“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学术思想,在脾胃病的诊治方面学验颇丰,治病用药以培固脾胃阴阳正气为基础,着眼整体,注重调畅气机,顾全润燥,气血并调等,擅用经方化裁,遣方讲求配伍严谨、精简有道、尊古而不泥古,其常用药对体现着其学术思想和用药原则,具有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特点。

    关键词: 魏玮 药对 脾胃病 经验
  • 周德生教授脑病专科药对举隅

    作者:李中;吴兵兵;周颖灿;王洪海;邓龙

    列举周德生教授临床常用的重楼和白花蛇舌草、蓝布正和鹿衔草、蒲黄和鸡冠花、苏木和小通草、木蝴蝶和炙麻黄、石楠藤和忍冬藤、人参和水蛭、马钱子和甘草、蔓荆子和鬼箭羽、首乌藤与合欢花、雪莲花和玫瑰花、臭梧桐和海风藤12个药对组合,分别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后循环缺血、脑出血、脑水肿、球麻痹、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运动神经元病、偏头痛、失眠障碍、焦虑状态、神经痛以及疼痛症状的12个脑病专科常见病,通过辨病论治及辨证论治,分析其遣药配伍规律,发展了脑病专科药对,以供脑病专科临床用药之借鉴.

  • 刘如秀治疗心系疾病应用药对经验

    作者:刘签兴

    药对是医家临床经验的精华,精通于药对的配伍应用,就能在临床上游刃有余.刘如秀教授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对心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有着丰富经验,在临床上善于使用柴胡-白芍、杏仁-茯苓、吴茱萸-黄连、当归须-柏子仁等药对,其处方之剂加减化裁,取精用简,收到良好效果.

  • 李海松教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药对浅析

    作者:马健雄;马凰富;王继升;祝雨田;刘洋;王彬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中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也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主要原因,中医称之为“精癃”,其基本病机是“肾虚为本,瘀血为变”,兼夹湿热、痰浊、气滞等病理变化。李海松教授对本病的辨治经验丰富,见解有独到之处,临床上善用药对组合灵活加减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对其具体药对做一浅析,以拓展本病的治疗思路。

  • 李海松教授治疗不射精症药对浅析

    作者:马健雄;祝雨田;王继升;李霄;董雷;王彬

    不射精症在临床上属于男科的疑难杂症之一,也是引起性功能障碍所致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原因。中医对本病虽无单独记载,却对其认识较早。李海松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是“精气亏虚为本,瘀血阻窍为标”,兼夹肝郁、痰浊、湿热等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对本病的辨治经验丰富,见解有独到之处,善用中药药对灵活加减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对其具体药对做一浅析,以拓展本病的治疗思路。

  • 朱跃兰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撷菁

    作者:杨帆;徐江喜;韦尼;侯秀娟

    介绍朱跃兰教授运用药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朱教授积累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以下几组具有养阴生津、活血通络等功效的药对如:生地黄、熟地黄;青风藤、海风藤;石斛、菊花;莲子心、灯芯草;焦山楂、焦槟榔;穿山甲、制鳖甲;骨碎补、补骨脂;炙百合、酸枣仁.将药对按患病严重程度、病位、病性等不同特点进行辨证加减,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朱教授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灵活运用药物进行加减化裁充分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可资借鉴和参考.

  • 栀子-连翘药对清热、利胆作用研究

    作者:孟祥乐;李红伟;韩永龙;李颜;万丽丽;郭澄

    目的:观察栀子-连翘药对配伍前后对发热型大鼠清热、利胆方面的影响,证明其配伍可以明显增强清热、利胆作用。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法建立大鼠发热模型。制备栀子、连翘、栀子-连翘药对水提取物冻干粉,临用前水溶解灌胃给药。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中药给药组,中药给药组分为栀子、连翘单药给药组及栀子-连翘药对给药组。中药提取物溶液浓度为10 mL·kg-1(相当于单味药生药量3 g·kg-1),阳性药对照组给药浓度为10 mL·kg-1,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除正常组大鼠外,各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15%的干酵母悬液10 mL·kg-1,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电子体温计记录大鼠0、1、4、5、6、7、8 h体温,同时收集1-1、1-2、2-4、4-6、6-8、8-12、12-24 h胆汁,观察配伍前后发热大鼠的体温和胆汁量变化。结果:栀子、连翘及其药对配伍均具有一定的降低大鼠体温的作用,二药配伍后降温效果优于单用栀子或连翘;栀子-连翘药对能够降低发热大鼠的体温(P<0.05或P<0.01),对正常大鼠的体温有一定影响;栀子与连翘配伍具有一定的促进发热大鼠胆汁分泌的作用,二药配伍后胆汁分泌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栀子(P<0.05)。结论:栀子与连翘配伍在大鼠发热模型上的降温能力优于单药应用,但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促进胆汁分泌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该药对配伍后利胆作用增强。

  • 基于“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思想的桂枝-白芍药对配比的液质联用分析

    作者:裴艳玲;吴志生;史新元;潘晓宁;刘晓娜;乔延江

    目的:桂芍等量配伍(1:1),一辛散一酸收,一治卫强一治营弱,解表和里,调和营卫。芍药倍用(1:2),酸甘化阴以滋阴养血。基于桂枝-白芍药对1:1和1:2的中医临床用药特点,探讨桂芍药对不同配比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乙腈-0.1%乙酸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毛细管温度350℃,气化温度300℃,考察桂芍配比1:1和1:2及其单味药水煎液,比较1:1和1:2配比成分及含量差异。结果:桂枝中前花靛B2,2-羟基桂皮醛有明显峰,其中2-羟基桂皮醛在桂枝当量的混煎液中基本无峰,前花靛B2含量在1:1配比高于1:2配比;白芍中白芍酮、芍药苷亚硫酸酯、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芍药苷、芍药苷同分异构体、苯甲酰芍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同分异构体有明显的峰,其中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1配比高于1:2配比,而白芍酮、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2配比高于1:1配比。结论:在桂芍药对不同配比中,前花靛B2、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1配比高于1:2配比,而白芍酮、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2配比高于1:1配比。研究不同配比桂芍药对的成分含量差异,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合理用药提供支撑。

  • 基于单味药及药对HPLC指纹图谱探讨小青龙汤组方特性

    作者:张玉苹;王青青;邓秀兰;张晓晶;钟相根

    小青龙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组成为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对单味药以及麻黄-甘草药对、麻黄-桂枝药对、白芍-桂枝药对、白芍-甘草药对、五味子-细辛药对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研究逐渐深入.本文从此角度出发分析小青龙汤组方特性,探讨中医方剂配伍科学内涵.

  • 血脂异常中成药配伍规律研究

    作者:赵桂芳;何庆勇

    目的:分析血脂异常中成药配伍规律.方法:参考1949--2013年出版的有关中成药制剂的文献,经筛选,纳入《国家中成药标准汇内科心系分册》等17本书.采用双人双机独立录入方法,WPSOffice2013版WPS表格数据录入,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然后导入SAS 6.12软件,进行变量的聚类分析.结果:中成药常见的主治证候有气滞血瘀证(33.33%)、痰浊瘀阻证(9.26%)等,常见的单味药有山楂23次(42.59%)、何首乌15次(27.78%)、三七12次(22.22%)等;常见的药对配伍有山楂配伍丹参8次(14.81%)、山楂配伍何首乌7次(12.96%)等;常见的角药配伍有山楂-何首乌-决明子5次(9.26%)、山楂-葛根-丹参4次(7.41%)等.主要的配伍方式有消食类+活血类+利水渗湿类(方差解释比例为0.3920)、益气类+补肾益精类(方差解释比例为0.365 7)、清热通便类+利湿类(方差解释比例为0.7243).结论:血脂异常中成药的配伍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后研发血脂异常中成药可从以下5方面考虑:①在主治证候方面可优先考虑选择气滞血瘀证、痰浊瘀阻证等;②单味药可优先选择山楂、何首乌、三七等;③药对可优先选择山楂配伍丹参、山楂配伍何首乌等;④角药可优先选择山楂-何首乌-决明子、山楂-丹参-葛根等;⑤在配伍方面,优先考虑消食类+活血类+利水渗湿类、益气类+补肾益精类、清热通便类+利湿类3种中药配伍方式.

  • 龙骨牡蛎不同剂量配比的适用性模型构建研究--基于博弈论模型构建的海洋中药药对研究思路与方法

    作者:王慧美;王安娜;韩雅丽;王振国;付先军

    海洋中药是祖国中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研究量效确切的海洋中药配伍,扩大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是现阶段海洋中药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论文提出“文献检索-提取关于海洋中药方剂医案-建立医案数据库-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构建药对博弈模型-研究固定剂量配比的药对功用”的研究构想,探索结合博弈理论研究海洋中药药对的新思路。通过文献检索和文本提取,获得应用龙骨牡蛎药对的病案458例,构建了合伙人博弈模型,采用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迭代剔除次优策略,假设龙牡等量使用且剂量30 g时为佳策略,趋近纳什均衡。结果显示,30、25、24、20、18、15 g龙牡等量的剂量为可理性化的策略;30 g等量使用次数为数理统计频次之;30 g龙牡等量使用时多取其重镇潜敛之功,对眠差、纳少、畏寒、耳鸣、神疲乏力、自汗盗汗等症状有治疗作用。关联规则分析、数理统计、博弈模型三方结果互为验证和补充,说明运用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博弈论理论研究海洋中药药对思路具有可行性。

  • 大黄复方配伍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臻;周媛;陈勇;李怡萱;麦蓝尹

    大黄为泻下通便之良药,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见于多种复方配伍中。测定配伍前后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是目前研究大黄配伍机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对大黄复方及药对配伍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其配伍机制和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850 条记录 2/43 页 « 12345678...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