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免疫学特征分析

    作者:梁兰青;列才华;黄海;冯维;阿孜古丽;王建平

    目的:分析180例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特点、肾脏病理类型和免疫学异常的联系.方法:1995年8月-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经临床检查及肾活检病理诊断为LN的患者共180例.肾活检病理类型按照2003年ISN/RPS分型方案,临床资料来自病史记载,实验室指标取自首次肾活检时的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理类型分布、各病理类型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结果:180例患者LN患者肾外脏器损害临床表现中,以发热症状常见,共124例(68.9%);合并高血压者56例(31.1%),血肌酐升高者(Scr≥133umol/l)47例(26.1 %).病理以Ⅳ型常见,共76例(42.2%);Ⅱ型70例(38.9%),Ⅲ型16例(8.9%),Ⅴ型12例(6.7%),Ⅰ型4例(2.2%),Ⅴ型2例(1.1%).LN不同肾脏病理类型的肾外表现中,Ⅱ型患者发热、皮肤粘膜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病理类型(P<0.05),Ⅳ型浆膜炎发生率高于其它病理类型(P<0.05).血清ANA阳性与发热、低C3血症相关(P<0.05),血清A-sm阳性与皮肤粘膜损害相关(P<0.05),血清A-dsDNA阳性与贫血显著相关(P<0.05).结论:本组LN病理类型以Ⅳ型为主,Ⅱ型患者肾外表现较为突出,以发热、关节痛、皮肤损害等多见,LN不同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反映了不同的免疫发病机制.

  • 通过临床肾脏病理讨论提高进修医师肾病诊治水平

    作者:余荣杰;赵洪雯;吴雄飞;李敛;刘宏;干磊;孙岩;刘刚

    临床肾脏病理讨论制度有利于提高肾病专科的诊治水平,同时为肾科进修医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使其能够将肾病临床表现与具体的肾脏病理相结合,临床诊治综合能力大大提高,达到了较高的进修学习质量.我们通过实践有了一些经验,在此介绍供同行参考.

  • 肥胖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杜娟;马俐儒;罗萍;田昕

    目的:回顾分析肥胖患者肾脏组织病理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999年8月至2005年5月肾穿刺活检病例中,体重指数(BMI)>28kg/m者26例为肥胖组(Ob组),随机抽取同期BMI<24kg/m2者28例作为对照组(Con组),比较二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表现.结果:Ob组BMI明显高于Con组(p<0.01),且伴发脂肪肝的较多(P<0.05).Ob组血糖异常及肝功酶学改变者明显多于Con组(P<0.05),Ob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Con组(P<0.05).肾脏病理免疫荧光结果为Ob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Con组(p<0.05),Ob组肾小球硬化者多于Con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肥胖伴肾脏损害患者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增加,同时合并高血糖和脂肪肝者较多,肾脏病理改变以肾小球的硬化纤维化为主.

  • 迟发型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病例特点及其对肾移植预后的影响

    作者:郑卫萍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巴西单中心1998年至2008年间5758例肾移植,其中有病理活检证实的迟发型急性排斥反应(LAR)335例次。采集LAR发生前、中、后不同时间点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LAR的病程与治疗经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LAR与随后出现的患者死亡或移植肾功能丧失的相关性。结果:215例患者发生过1次LAR,57例发生过2次,13例发生过3次。肾移植术后1年未发生LAR的比例为97.4%,5年未发生LAR的比例为93.7%。每次发生LAR后eGFR都会较前降低,第一、第二、第三次分别降低56±21、44±18、(36±11)ml/(min·1.73 m2)(P<0.01)。大部分排斥反应的Banff分级为ⅠA或更低,但每次LAR发作后肾脏病理慢性化指数和浆细胞浸润都加重。所有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终都出现移植肾功能丧失。多因素分析发现组织学评分严重程度〔相对危险度(RR)=3.5,95%可信区间(95%CI)=1.58~7.87,P<0.001〕、LAR需要血液透析治疗(RR=3.31,95%CI=1.44~7.59, P<0.001)和甲泼尼龙治疗(RR=2.31,95%CI=1.07~4.94,P=0.03)是肾移植术后5年移植物功能丧失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他克莫司联合霉酚酸酯治疗可降低移植物功能丧失风险(RR=0.46,95%CI=0.25~0.87,P<0.001)。结论:肾移植术后LAR具有一定的发生率并可多次发生,与移植物功能丧失比例升高相关。LAR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出现移植肾衰竭的风险较高,应密切监测。

  • IgA 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和牛津病理分型特点

    作者:李晓华

    目的:探讨 IgA 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牛津分型特点。方法:对2013-2014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 IgA 肾病的141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尿酸升高组与尿酸正常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及牛津病理特点。结果:141例 IgA 肾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48.2%,高尿酸血症组患者Scr、24小时尿蛋白水平、血脂、体重指数(BMI),以及高血压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高尿酸血症组肾脏病理小管间质纤维化比尿酸正常组更明显,且尿酸水平越高,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越重。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影响 IgAN 肾功能的重要因素,牛津分型显示伴有高尿酸血症的 IgA 肾病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更明显。

  •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文华

    目的 研究和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相关性.方法 我院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西医诊断中,主要通过肾穿刺加以诊断,中医诊断主要是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为诊断这种疾病的标准.结果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医辨证本虚证以脾肾阳虚居多,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脾肾气虚证与水湿证、湿浊证呈正相关,脾肾阳虚证与水湿证呈正相关,气阴两虚证与血瘀证呈正相关.三种证型间病理分期的构成比不全相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示,脾肾气虚型患者病理分期以Ⅰ期为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组、气阴两虚型患者则以Ⅲ期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将10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有效地分型,为临床治疗奠定扎实的基础.

  • 尿液硷性磷酸酶及同工酶与肾脏病理改变的关系

    作者:吴晓岩;柳滨;韩月菊

    [目的]探讨尿液硷性磷酸酶(ALP)及同工酶与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硷性磷酸酶活性含量,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及扫描定量测定硷性磷酸酶同工酶含量.[结果]按肾脏病理改变分为肾小球损伤组、肾小管损伤组和重度弥漫病变组.各疾病组血液总硷性磷酸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液总硷性磷酸酶活性肾小球损伤组和肾小管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组织非特异型硷性磷酸酶同工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尿液小肠型硷性磷酸酶同工酶活性肾小管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严重病变组尿液中总硷性磷酸酶及同工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液硷性磷酸酶和同工酶可以作为肾脏不同部位损伤的指标.

  • 血清生化指标与老年肾病患者肾脏病理的相关性

    作者:张林

    目的:探讨血清生化指标与老年肾病患者肾脏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1例老年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进行门诊体检的健康者21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IgA、IgG、C4、C3水平,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评分,以及24h尿蛋白、Alb、TC、TG、C3、IgA、IgG免疫荧光强度评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IgA、IgG、C4、C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h尿蛋白、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C3荧光强度评分和IgA荧光强度与IgA、IgG评分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3荧光强度评分、IgA荧光强度评分和IgG荧光强度评分与C43和C4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IgG荧光强度评分与IgG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膜增生评分与C3和IgA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对象的IgA、IgG、C4、C3水平均明显优于观察组患者,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肾病患者中,尿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血脂等血清生化指标均与其肾脏病理存在密切相关性,对于指导老年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 48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肾脏病理与尿相关指标的关系

    作者:王锦丽;徐炳侠;武文斌

    目的:对48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肾脏病理与部分尿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以了解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肾脏病理的变化及与部分尿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观察48例确诊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伴有血和/或蛋白尿患者,进行右侧肾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同时留尿检测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24h蛋白定量(PRO)、红细胞计数(RBC)、免疫球蛋白G(IgG).结果:48例中有21例肾脏病理异常(IgA-肾病15例、系膜增殖性肾炎6例)占;尿RBC、NAG、RBP、β2-M、两组均有升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RO、IgG病理异常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0.05).结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中有43.75%存在肾脏病理改变;尿PRO、IgG可作为鉴别是否存在肾脏病理改变的指标.

  • 高血压危象患者肾脏病理分析

    作者:王湘川;左菊英;刘宏

    目的了解高血压危象患者肾脏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心肾内科近2年收治的高血压危象患者的血压、眼底、尿和肾功能变化,对其中9例采用166弹射针在B超引导行肾脏穿刺活检,标本分别进行光镜、免疫荧光检查.结果高血压危象患者的病理改变表现多样,多数表现为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肾小动脉玻璃样变,管壁增厚.病情严重者表现为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症:肾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内膜重度增生,呈现典型的洋葱样改变.结论高血压危象患者行肾穿刺活检安全可行,其病理改变与临床病情有关.

  •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作者:迟雁青;李英;林海英;王秀芬;刘茂东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模型组(B组)、氟伐他汀治疗组(C组),分别于4、6周末称体重,收集各组大鼠24小时尿液、血清及肾脏组织标本,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尿白蛋白、肾重/体重比值,并在普通光镜及电镜下对肾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B组大鼠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尿白蛋白、肾重/体重比值均明显高于同期A组,C组较B组明显下降(P<0.05);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B组银染区及PAS红染区明显扩大,基底膜不规则增厚,足突部分融合,系膜区基质增多,C组较B组减轻.结论:氟伐他汀可能通过降脂、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271 条记录 14/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