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9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黎君君;梁正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临床及其肾穿活检的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29例PNS并发ARF患者的临床及肾穿活检病理特点、治疗及其预后情况.结果 29例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血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升高,肾穿活检病理检查提示以微小病变型肾病多见(18例占62.1%).经治疗后25例肾功能恢复正常,占86.2%.19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结论 PNS并发ARF常见于微小病变型肾病,部分病例有轻度系膜增生与肾小管损害及间质病变,早期进行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 IgA肾病免疫病理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作者:米存东;廖蕴华;赵铖;杨桢华;谢凯庆;黄莉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肾脏免疫病理检查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IgA肾病患者肾活检免疫组化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Ciq)在肾脏内沉积量与尿红细胞(RBC)、尿蛋白(pro)和尿N-乙酰-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之间的关系.结果:IgA与IgG、IgM、C1.的沉积量呈正相关(r=0.324,0.430,0.359,P<0.01);尿RBC定性与IgA沉积量呈正相关(r=0.224,P<0.05);尿pro定性、尿pro定量与IgA沉积量呈负相关(r=-0.256,-0.203,P<0.05);尿pro定量与C3、C4沉积量呈正相关(r=0.200,0.192,P<0.05);尿NAG与尿pro定性、尿pro定量呈正相关(r=0.642,0.655,P<0.01).结论:IgA肾病可同时伴有多种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的沉积.临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者IgA沉积量大,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者IgA沉积量小.大量蛋白尿和免疫球蛋白沉积可能通过介导炎症细胞与炎性介质的产生造成肾小球损害.

  • 56例蛋白尿患者临床与肾脏病理分析

    作者:唐朝辉;李达蔚;叶燕琼

    目的:了解蛋白尿患者肾脏病理特点,为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56例蛋白尿住院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肾活检术,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对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病占82.14%,继发性肾小球病占17.86%,无小管间质性病变.原发性肾小球病中,轻微病变发病率高15例(32.61%),继发性肾小球病中以狼疮性肾炎(LN)多,为7例(70.00%).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病仍为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以肾小球轻微病变为常见,IgA肾病位居第二.继发性肾小球病中以狼疮性肾炎(LN)多见,其他少见的肾脏病如肾淀粉样变等也有检出.

  • 102例IgA肾病临床与病理特征相关分析

    作者:苏明;姜松青;石晓峰;梁灼源

    目的 研究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评价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 对300例有肾穿刺活检适应症的患者行B超介导下肾活检,并作光镜、免疫组化检查,对其中确诊为IgA肾病者作病理及临床特点分析. 结果 102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21例,急性肾小球肾炎者3例,血尿者12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者2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者37例,妊娠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者1例,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不全者1例.而病理类型轻微病变型为18例(17.65%);系膜增殖型为19例(18.63%);系膜增殖型伴局灶节段性硬化为31例(30.39%);增生硬化型为9例(8.82%),FSGS型为13例(12.75%). 结论 IgA肾病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病理表现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相符,肾活检对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成人与少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许向青;卜平凤;刘映红;莫双红;姜文玲

    目的比较成人与少儿HBV-GN的HBV抗原、免疫荧光、组化及病理分型,探讨二者之间的异同.方法将经肾活检确诊为HBV-GN患者按年龄分为成人组与少儿组,分析二组的临床、病理特点. 结果临床表现成人组以蛋白尿(19例)和肾病综合征(17例)为主,少儿组则以肾病综合征为主.当血清中HBsAg、HBcAb阳性时,少儿组的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MN)和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MsPGN)为主(58.8%),其比例明显高于成人组(40%),少儿组免疫荧光呈"满堂亮"及肾组织中HBsAg、HBeAg、HBcAg三项均为阳性的比例(82%)明显高于成人组(64.7%).结论在HBV-GN患者中,肾活检组织的免疫荧光大多表现为"满堂亮"(70.2%).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HBV抗原的检出和免疫荧光"满堂亮"的现象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HBV-GN.少儿的HBV-GN主要以MN为主,而成人的病理分型逐渐多样化.

  • 六味地黄丸方对IgA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彭亚军;李旭华;何泽云;廖春来;何雅琴;胡淑娟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方对IgA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六味地黄丸方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均采用运用牛血清白蛋白+脂多糖+四氯化碳方法建立实验性IgAN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4周,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均采用蒸馏水灌胃;雷公藤多苷片组以6 mg/(kg·d)溶于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六味地黄汤组以大鼠及人体质量与相应体表面积比值计算给药量.分别在每周末检测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第4周末处死各组大鼠,进行肝肾功能检测,IgA免疫荧光检测,肾脏组织石蜡切片进行HE、PAS染色,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及半定量评估.结果 六味地黄丸方组IgA肾病大鼠食欲、精神及毛发情况均较模型组相对较好,但仍较正常对照组差,从六味地黄丸方组尿蛋白及红细胞计数与模型组比较,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六味地黄丸方组较模型组血肌酐及尿素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上升(P<0.05);雷公藤多苷片组及六味地黄丸方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情况较模型组减轻(P<0.05);电镜下观察各治疗组系膜增生、系膜基质增多及足突融合较模型组轻;六味地黄汤组大鼠免疫荧光IgA沉积较模型组弱,但较雷公藤多苷片组强(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IgA肾病大鼠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数,改善其肾功能及升高血浆白蛋白,病理上可减轻IgA在肾脏的沉积和改善肾脏病理病变程度.

  • 肾衰合剂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保护及加速修复作用的动态研究

    作者:周瑾;涂晋文;邵朝弟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大鼠肾脏功能、肾脏病理的改变及复方中药肾衰合剂对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均肌注甘油造模;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西药组予维拉帕米、中药组予肾衰合剂灌胃.观察各组大鼠1~5d肾功能、肾脏病理改变.结果造模24h后模型组大鼠BUN、SCr显著上升,第2日仍未降,第3日开始明显好转,至第5日仍未完全恢复正常,BUN、SCr时相均高于正常组;造模24h后中药组、西药组大鼠SCr显著低于模型组,中药组第3日SCr低于模型组及西药组,第5日接近正常组;ARF各期中药组肾组织病变均轻于模型组,尤其是ARF第3日(约在中期)可见部分肾小管细胞再生,至恢复期(约第5日)时肾组织重建良好,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肾衰合剂、维拉帕米对初发期ARF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肾衰合剂能加速ARF后肾脏的修复,而维拉帕米无此作用.

  •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陈晓辉;刘珊珊;刘晶;苑腾;侯秀竹;周剑锁;王天成;崔丽艳

    目的 探讨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该院近3年来确诊的22例抗GBM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患者平均年龄(63±21)岁,其中12例为男性;(2)16例患者同时进行了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测,其中2例为抗GBM抗体和ANCA双阳性;(3)8例患者有完整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8例患者均有贫血及血肌酐的升高,7/8例患者有血尿和蛋白尿;(4)4例患者行肾活检,3/4例为新月体肾炎.免疫荧光呈典型的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线性沉积或颗粒样分布;(5)经免疫抑制治疗后,1例患者病情得到完全缓解,2例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脱离透析,2例患者肾功能部分缓解,仍需进行透析治疗,2例因并发终末期肾病仍需进行透析治疗,1例患者因合并肺出血而死亡.结论 抗GBM病多发于老年人,免疫抑制疗法对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肾脏病理结合肾功能显像评价慢性肾病残余肾功能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祖莲;余荣杰;吴雄飞;李宁

    目的 探讨肾脏病理结合肾功能显像综合评价慢性肾病(CKD)残余肾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10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慢性肾炎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时进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及99Tcm-DTPA肾动态显像(ECT)检查,对CKD残余肾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治疗方案,动态观察CKD进展情况,回顾性验证两种检查方法对CKD残余肾功能判断的可靠性.结果 105例CKD患者中,肾脏病理显示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慢性化程度,多数情况下(92%)与ECT对于CKD残余肾功能的判断是相符的,但8%的患者二者并不相符.根据形态学及功能学检查结果,所有2~5期的CKD患者共105例进行相应的治疗,随访2~3年,共35例进入透析.结论 对于各种CKD的诊断除病因诊断外,肾组织病理形态学诊断及肾脏功能诊断两者间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密不可分.仅根据CKD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判断CKD残余肾功能具有局限性.结合肾功能显像进行综合评价,正确评估保护CKD残余肾功能的治疗价值,对CKD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 ApoE-/-小鼠肾动脉狭窄及肾损害特点观察

    作者:黄朝晖;吴雄飞;赵洪雯;刘宏;王汉民

    目的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 ARAS)小鼠动物模型,并观察其肾损害特点.方法 取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25~51周龄)的肾动脉和肾脏,动态观察肾动脉病变进展各阶段相应的肾脏病变.根据ARAS程度分3组(A组:<50%;B组:50%~70%;C组:>70%).A组又根据斑块是否破裂分为A1(未破裂)和A2(破裂)亚组.结果 建立了ARAS小鼠动物模型.肾动脉和肾脏的变化是:① A1组未发现其下游肾脏病理改变;②A2组其下游肾内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电镜下可见细胞内线粒体肿胀;③B组和C组已发生斑块破裂,其肾内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明显,与A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脱落、坏死;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结论 ApoE-/-小鼠建立的ARAS模型易行、稳定、重复性好.

  • 具有肾小球弥漫结节样改变的肾脏病理诊断

    作者:李敛;余荣杰;赵洪雯;吴雄飞

    目的 探讨肾小球弥漫结节样改变的病理学诊断特征.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27例肾小球以弥漫结节样改变为主的肾活检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 肾小球弥漫结节样改变在糖尿病肾病、淀粉样变性肾损害、膜增生性肾炎、Ⅳ型狼疮性肾炎中为常见,还可见于轻链沉积病、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等少见疾病中.结论 肾小球弥漫结节样改变可有多种不同的肾脏病理诊断,我们应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数据进行相应的鉴别诊断.

  • 肾脏病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原发性肾脏病的诊治意义

    作者:卓燕;赵洪雯;吴雄飞;申兵冰;李敛

    目的 探讨肾脏病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原发性肾脏病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 我科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49例合并肾脏损害行肾活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肾脏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入选标准:糖尿病病程小于5年;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功能快速恶化;短期内出现大量蛋白尿;明显血尿;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肾损害的继发性疾病者.根据其不同的病理类型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 ①49例患者中43例(87.76%)伴发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脏病;②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肾脏病患者相同的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肾脏病理类型;③根据患者不同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予不同的激素和/或特殊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患者多可得到有效缓解.结论 通过肾活检明确肾脏病理类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原发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发病机制进展

    作者:徐志泉;何小解;易著文

    过敏性紫癜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表现为弥漫性小血管炎,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学异常(体液免疫异常为主,也涉及细胞免疫,有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参与);凝血与纤溶机制紊乱;基因多态性改变.肾脏病理上存在微血管与间质损害.

  • 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及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显红;汤水福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搜集狼疮性肾炎患者120例,搜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分型,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结果:120例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型多,肾脏病理分型以Ⅳ型多,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热毒炽盛型和脾肾阳虚型狼疮活动评分(SLE-DAI积分)高于气阴两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型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型;脾肾阳虚型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明显低于肝肾阴虚、脾肾气虚、风湿内扰型,脾肾阳虚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A)和胱抑素C (Cys-C)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型.结论: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分型、临床分型、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与狼疮活动评分(SLE-DAI积分)和实验室指标(FIB、ALB、BUN、CREA和Cys-C)可能有关,说明西医相关指标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

  • 肾安颗粒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肾脏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

    作者:杨可新;刘金凤

    目的:研究肾安颗粒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肾脏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54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肾安颗粒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连续给药8周后观察各组的肾指数和肾脏病理的改变.结果:肾安颗粒能有效降低CRF大鼠肾脏指数和改善肾脏病理变化(P<0.05或0.01).结论:肾安颗粒可改善CRF大鼠的病理组织形态,从而改善肾功能.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作者:曾华松;高岩;徐家喻;张小铃;万根平;陈峥嵘;郭仁寿;陈重义

    目的 研究难治性肾病综合征(steroid-resistant idiopathic nephrotic syndrome, SRINS)患儿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为临床上正确选择合适的脂质代谢紊乱病例进行降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酶法测定了60例SRINS患儿及80例健康儿童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3种物质共7个脂质代谢指标,用PCR-SSCP法检测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并行肾穿刺活检术检查肾病综合征患儿病理类型。结果 SRINS患儿存在明显脂质紊乱,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诊半年后仍有绝大多数SRINS患儿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难治性肾病综合征apoε2等位基因显著多于健康儿童(P<0.05)。结论 SRINS患儿脂质代谢紊乱持续的时间较长,这类患儿,尤其携带ε2等位基因者,更易发生进行性肾脏损害,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应考虑给这类患儿使用降脂药物。

  • 肾脏病理改变对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影响

    作者:章林;汪学群;张桦

    目的:探讨肾脏病理改变对肾病综合征(NS)高脂血症的影响作用.方法:对26例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NS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apo)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微小病变型和非微小病变型NS患者均有显著的脂代谢紊乱,但两组脂质异常的类型相似,apo异常的发生率相近,高脂血症的程度和apo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肾脏病理改变对NS患者的高脂血症和载脂蛋白异常不起主要影响作用.

  • 20例儿童狼疮性肾炎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冯仕品;王莉;谢敏;罗苇;张伟;金梅;杨胜

    目的 探讨儿童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特点与肾脏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狼疮性肾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资料.结果 临床分型以肾病综合征型为常见,占8例(40%);孤立性血尿或(和)蛋白尿2例(10%),急性肾炎型4例(20%),急进性肾炎型2例(10%),慢性肾炎型1例(5%),肾小管间质损害型2例(10%),亚临床型1例(5%).肾外症状以发热(65%)、贫血(35%)、皮肤损害(50%)、关节炎(35%)等多见;实验室检查:补体C3降低17例(85%),抗核抗体(ANA)阳性16例(80%),抗ds-DNA阳性13例(65%),血浆白蛋白降低8例(40%),转氨酶增高4例(20%),Hb降低13例(65%),白细胞减少11例(55%),血小板减少9例(45%),BUN增高7例(35%),D二聚体阳性9例(45%),Coob's试验阳性3例(15%),球蛋白增高4例(20%).ESR增高3例(65%).20例肾活检均异常,病理类型以Ⅳ型LN多,10例(50%),其次是V型3例(15%),Ⅰ型、Ⅱ型和Ⅲ型各1例(分别占5%),Ⅳ+V型2例(10%),Ⅲ+V型2例(10%).大多数患儿免疫荧光多呈“满堂亮”,2例呈寡免疫复合物沉着.结论 儿童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有其自身特点,肾脏病理学检查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 肾小管间质病变在成人PNS患者中的病理与临床特点

    作者:李培睿;王铁萍;杨彦强

    目的分析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肾活检中不同程度肾小管间质病变与临床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成人PNS的临床与病理,按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比较三组的高血压、血红蛋白、血尿、血肌酐、肾小球病变程度及激素的疗效,并观察重度病变组的病理特点.结果重度病变组其高血压、贫血、血肌酐升高的发生率较高,激素疗效差,与轻度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尿较常见,仅少数患者对激素联合CTX等免疫抑制剂有效;重度病变组均伴有明显的肾小球硬化,部分还有血管病变,病理类型以弥漫性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Ⅱ~Ⅲ期、IgA肾病Ⅳ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居多.结论对有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的PNS患者应正规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减少尿蛋白,积极控制血压,保护肾功能;而对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疗效差的,应以保护肾功能为主,不可过分强调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应用其他药物减少尿蛋白.

  • 强的松联合依那普利对实验性IgA肾病小鼠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作者:万启军;何永成;石成钢;洪国保;栾韶东

    目的 探讨强的松联合依那普利对IgA肾病(IgAN)小鼠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及肾脏病理的影响是否优于单用强的松或单用依那普利.方法 用"口服牛血清清蛋白加葡萄球菌肠毒素B尾静脉注射"法复制小鼠IgAN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强的松组、依那普利组、强的松联合依那普利组.实验结束时,比较各组小鼠血尿、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肌酐、肾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荧光半定量的差异.结果 模型组小鼠24h尿蛋白定量、血尿定性、血尿素氮及肌酐、肾脏系膜区IgA荧先强度、肾脏系膜基质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强的松组、依那普利组和强的松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上述指标分别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的松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上述指标分剐低于单用强的松组或单用依那普利组(P<0.05);强的松组上述指标低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 在减少IgAN小鼠的血尿和蛋白尿、改善小鼠系膜基质的沉积,稳定小鼠的肾功能方面,单用强的松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合用强的松和依那普利疗效优于单用强的松或单用依那普利.

271 条记录 12/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