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型糖尿病患者脑硫脂、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作者:刘波;陆强;王锐;马春明;秦春梅;尹福在;吴广飞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硫脂、胰岛素抵抗(I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对104例T2DM患者进行血糖、血脂、血尿酸(UA)、真胰岛素(TI)及脑硫脂检测,并行B超检查测量其CIMT.结果 CIMT正常58例,CIMT增厚46例.与CIMT正常者比较,CIMT增厚者的脑硫脂明显降低,年龄、血清T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的自然对数[In(TI)、In(HOMA-IR)]、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IMT与脑硫脂呈负相关,与年龄、In(TI)、In(HOMA-IR)、UA呈正相关.结论 脑硫脂与IR有密切相关性,脑硫脂降低、IR是T2DM患者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文安;罗晓;付群;林文武;郑映开;韦丽花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经过临床检测,所有患者均测定IMT,其中IMT增高组42例,IMT正常组48例,另外按照相关条件选取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的Hcy、hs-CRP及IMT进行检测,分析Hcy、hs-CRP分别与IMT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值越高,IMT越厚,两者呈显著正相关;hs-CRP值越高,IMT也越厚,两者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呈正相关,其可以作为全身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为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水平正常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作者:王晶;耿清;刘永泉;曲延民;王忠卿;林淑芝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水平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血脂水平正常、首次发生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口服,疗程均为12个月.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不同斑块类型,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脂质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入院时减少,而纤维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入院时增加(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慢性肾脏病患者Fractalkine/CX3CR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作者:曹慧霞;牛福坤;阎磊;朱清;邵凤民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清Fractalkine(FKN)及其受体CX3CR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CKD 3~5期患者97例(CKD组)与非CKD患者50例(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FKN浓度、CD4+T细胞CX3CR1阳性表达率,对CKD患者FKN/CX3CR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CKD组血清FKN浓度及CD4+T细胞CX3CR1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校正了传统心血管混杂因素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后,年龄(β=0.289,P<0.01)及CD4+T细胞CX3CR1阳性率(β=0.194,P<0.01)仍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结论 FKN/CX3CR1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心血管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

  • 坎地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重构的影响

    作者:姜坚

    目的:观察以坎地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内中膜厚度/血管内径的影响.探讨坎地沙坦降血压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方法:63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声检测其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和内径,给予以坎地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根据患者血压的反应加用小剂量的氢氯噻嗪,6个月后超声复查颈动脉情况.结果: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在治疗前为(155.08±7.926)mm Hg.治疗6个月后为(128.44±3.509)mm Hg;舒张压治疗前(96.06±4.586),治疗6个月后(81.24±4.257)mm Hg;心率治疗前为(77.21±7.565)次/min,治疗6个月后为(72.79±3.976)次/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内中膜厚度较治疗前减少(0.088±0.046)mm,内径较治疗前增加(0.138±0.069)mm,内中膜厚度/血管内径较治疗前减少(0.032±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坎地沙坦为基础,加用小剂量利尿剂的降压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确切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高敏C反应蛋白对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国玲;李宜川;尤丽菊;芦琨;胡灵卫;孟凡良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价值.方法 测定96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11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hs-CRP及IM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s-CRP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测.

  • 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檀国祥;许啟伍;丁婷;李其英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59例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同时检测血尿酸、血脂水平、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其分叉处的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数,将其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对影响动脉硬化发生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各组间血尿酸水平.结果 动脉硬化组92例,无动脉硬化组67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SUA、T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及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SUA水平与BMI、LDL-C、TC、Cr及IMT呈正相关,与BG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SUA水平是AS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相关性,血尿酸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 高敏 C 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

    作者:孙纪军;马红玲;刘力峰;薛新红;夏章勇;郭栋;亓立峰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3‐10—2014‐12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发病72 h以内的12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既往是否有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 CIM T ),入院时同时检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 FB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水平。了解CIM T和hs‐CR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探讨hs‐CRP与FBG及HbA1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CIM T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FBG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479,P<0.0001), HbA1c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410,P<0.0001)。结论 CIMT和 hs‐CRP均可以预测2型糖尿病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损害程度。

  • 代谢综合征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脂代谢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

    作者:席胜红;李娟;白瑞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与酒精性脂肪肝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脂代谢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合并症不同进行分组,单纯高血压组30例,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30例,高血压合并酒精性脂肪肝组30例.观察3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舒张压、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情况.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和高血压合并酒精性脂肪肝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及高血压合并酒精性脂肪肝组体质量指数、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及空腹血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高血压合并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与酒精性脂肪肝均会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作者:蒋钰;李春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为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5例,按空腹甘油三酯和脂肪餐试验4 h后甘油三酯水平分为餐后正常组、餐后增高组、空腹高脂组,所有患者均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压,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因变量,其他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餐后增高组、空腹高脂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别为(1.23±0.64)mm、(1.12±0.63)mm,均高于餐后正常组[(0.75±0.63)mm](P<0.05),而餐后增高组与空腹高脂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餐后4 h血甘油三酯水平、空腹血胰岛素、体质量指数、腰臀比有相关性(P<0.01).结论:2型糖尿病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导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作者:王宏雁

    目的 探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73例男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M组)和42例男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hs-CRP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无症状HUM患者血清hs-CRP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 HUM组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增高,颈动脉IMT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381 (P <0.01).结论 无症状HUM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

  •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初步探讨

    作者:谢月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T)的变化.方法 检测2型糖尿病并发和不并发脂肪肝的患者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餐后2 h胰岛素(2h PINS)、餐后2 h C肽(2 h PC)、胆固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胰岛素抵抗指数(IR)、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同时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MT.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比较:IR、血清INS、TG、APO-B及MT明显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脂肪肝组腹型肥胖、冠心病发病率高.结论 伴有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较非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肪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加,常与冠心病合并存在.伴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腹型肥胖、脂质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脂肪肝和冠心病的共同病因.因此,减肥、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肝脏脂肪沉积对防治糖尿病脂肪肝,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冠心病有着重要意义.

  • 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抵抗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作者:王先梅;李旭亮;武力勇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关系.方法:入选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例组),另选32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瘦素、抵抗素水平;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病例组的瘦素(t=-2.530,P=0.013)和抵抗素水平(t=-2.077,P=0.041)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的颈动脉IMT(t=-3.115,P=0.003)和颈动脉大IMT(t=-3.271,P=0.002)均大于对照组.Pearson相关分析示,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与IMT(r=0.311,P=0.012)和大IMT(r=0.308,P=0.013)呈显著正相关;血清抵抗素与IMT(r=0.335,P=0.006)和大IMT(r=0.284,P=0.022)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瘦素、抵抗素水平显著升高,且它们和颈动脉IMT存在相关性.

  • 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合成份与颈动脉内膜的关系

    作者:吴天凤;谢海宝;俞晓映;江缨;袁放;叶萌;钟诚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合成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79例、年龄60岁以上,按组成成份不同分为老年伴糖尿病组41例,老年非糖尿病组38例,同时选年龄<60岁年轻伴糖尿病组37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老年伴糖尿病组与老年非糖尿病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年轻伴糖尿病组明显增厚,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老年伴糖尿病组又较老年非糖尿病组增厚明显,二组统计有显著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年龄(r=0.300,P<0.01)、高血压病程(r=0.255,P<0.01)呈显著正相关,斑块发生率以老年伴糖尿病组高(73.2%),其次为老年非糖尿病组(50%),年轻伴糖尿病组少(21.6%)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0.01).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明显增厚,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又较非老年患者增厚明显.

  • 立普妥不同剂量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分析

    作者:杨丽青

    目的 分析立普妥不同剂量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均为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90例,将所有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4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立普妥治疗,其中一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小剂量(20mg/d)立普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30mg/d)立普妥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HDL-C、LDL-C、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治疗前改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30mg/d)立普妥以及小剂量(20mg/d)立普妥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有改善效果,但改善程度并无显著差异,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剂量.

  • 鼻咽癌放疗后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吴小红;黄海威;苏丽丽;周桂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RILBI)患者伴随的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2例鼻咽癌放疗后RILBI患者,以其中无卒中病史、缺血性心脏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或吸烟史者50例作为RILBI组,以同期体检中心健康查体的40例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病史并测定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根据CIMT值将RILBI患者分为无斑块形成组和斑块形成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结果 排除动脉斑块形成主要危险因素的50例RILBI患者中斑块检出率为32.0%.正常对照组斑块检出率为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RILBI患者中斑块形成组和无斑块形成组患者年龄、距离放疗后的时间及卒中史的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RILBI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3,95%CI:1.046~1.163,P=0.000). 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RILBI患者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形成,年龄是其重要危险因素,需定期随访及早发现伴随的放射性颈动脉损伤.

  • 血清胆红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作者:黄祺;石维;卜瑞芳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的T2DM患者共349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CIMT的结果将颈动脉硬化和(或)斑块视为病变组(n=111),反之为无病变组(n=238),比较两组间3种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同时分析CIMT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变组的CIMT较无病变组明显增厚(P<0.001),而TBIL及IBIL的水平低于无病变组(P<0.05).进一步按男女性别分层比较两组3种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关系,发现在男性中,病变组血清TBIL及IBIL的水平较无病变组明显降低(P<0.05).CIMT相关因素的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IMT与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及HbA1C呈正相关,而与血清IBIL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作为内源性的抗氧化剂胆红素在T2DM患者中同样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指标,因此应重视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预防,关注胆红素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 高原地区藏族和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作者:钟欣;李英兰;李鸿娟;孙海霞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藏、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青海玉树市(海拔3800m)藏族H型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相关条件选取移居青海玉树市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测定IMT、叶酸、维生素B12、Hcy,并分析Hcy、叶酸、维生素B12与IMT之间的关系.结果 藏、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Hcy值越高,IMT越厚,两者呈正相关(r =0.367,P<0.01),叶酸水平与IMT值呈负相关(r=-0.581,P<0.01);维生素B12与IMT无显著相关性(r=1.688,P>0.05).藏族H型高血压比汉族IMT增厚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高原藏、汉两民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叶酸均是IMT增加的影响因素;高原藏族H型高血压患者IMT增厚高于汉族H型高血压人群.

  • 老年人踝臂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作者:凌龙;周思朗;谢潮鑫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静息踝臂指数以及运动后踝臂指数的关系.方法:89例老年人根据IMT不同分为IMT增加组(≥0.8 mm)和IMT正常组(<0.8 mm),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一般情况,并测量所有病例静息与运动后踝臂指数.结果:IMT增加组老年人与IMT正常组老年人比较,静息踝臂指数与运动踝臂指数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IMT与静息踝臂指数与运动踝臂指数均呈负相关性(r=0.783,-0.820,P<0.05).结论:运动后踝臂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IMT情况,对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筛查具有一定意义.

  • 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德祥;王晶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经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证实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降压、降糖、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观察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钙以及普罗布考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长径及斑块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TC、TG及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IMT、斑块长径及斑块厚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IMT、斑块长径及斑块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有效缩小斑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16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