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度创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刀敏;高静波;赵弼武

    目的:提高对重度创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认识。方法: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SIRS患者300例,其中损伤严重度评分>16分MODS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符合SIRS 2项标准110例(36.7%),符合3项标准132例,符合4项标准58例;MODS并发2个器官功能障碍44例,3个器官功能障碍35例,4个功能障碍30例,≥5个功能障碍11例;患者符合SIRS标准的项目数愈多,器官功能障碍越多,其病死率越高(P<0.05),总体死亡率80.0%;MODS患者器官功能障碍发生频度及病死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系统、血液系统、肾脏、胃肠道、肝脏。结论:重度创伤后的休克、感染以及免疫功能障碍均可引发SIRS,病情严重时可导致MOD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和混合型对抗反应综合征可有效维持机体的内环境平衡。

  • 芩贝益肺免煎颗粒治疗急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2例

    作者:刘榕强;张慧

    急诊接收的患者多存在相对较重的基础疾病或突发的重度创伤,患者的免疫防御机制会受到损伤,加之重症监护(ICU)病房的环境相对特殊(生命支持更加严格、医院感染率和细菌耐药率较高),使该类患者在救治期间极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本文选取92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诊ICU患者,观察了应用芩贝益肺免煎颗粒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和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重度创伤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管理

    作者:谢晓玲

    目的 探讨重度创伤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管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2008年2月1482例重度刨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创伤后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并对所筛选病例的不同创伤类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总结.结果 1482例患者中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15例(1.01%),其中,重型颅脑损伤4例(4/15,26.67%);多发长骨、骨盘骨折6例(6/15,40.00%);重度胸外伤2例(2/15,13.33%);重度腹部闭合伤2例(2/15,13.33%);大面积烧伤1例(1/15,6.67%).15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中,死亡6例(6/15,40.00%),其中重型颅脑损伤2例,多发骨折3例,大面积烧伤1例;病程起始合并重度低血容量患者11例,脂肪栓塞2例,特发起病2例.结论 重型创伤患者易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多发长骨、骨盘骨折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病率为高,具有高病死率的流行病学特点.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补足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以及尽早开展替代治疗,是救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合理策略.

  • 黄芪注射液对重度创伤患者血清sIL-2R的影响

    作者:张喜平;董双槐;刘效恭

    1997年11月-1998年10月,我们观察了黄芪注射液对重度机械性创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1例重度创伤合并伤口感染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惠东;齐晓莹;石伟玲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在治疗重度创伤合并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ICU、胸外科、骨科、整形外科、营养科、麻醉科及伤口造口门诊,共同组成多学科协作团队,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营养支持、镇静镇痛等协同调控下进行伤口管理,包括清除坏死组织,控制细菌感染和管理渗液,待病情稳定后行植皮和修整缝合.结果:该例重度创伤感染伤口经17天创面床准备完成后行手术治疗,伤口愈合.结论:多学科协作可加速重度创伤感染伤口的创面床准备过程,缩短创面的治愈时间.

  • 重度创伤患者术前膳食分析

    作者:雷敏;王大维;冯东娟;张亚辉;张彩运;李晓红

    重度创伤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及免疫功能紊乱状态,直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和免疫抑制,尽早改善此类患者营养状况、恢复免疫功能至关重要.伤后合理的膳食营养可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本研究对重度创伤患者进行了术前膳食调查及分析,旨在发现患者存在的膳食营养问题,为尽早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恢复免疫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 不同剂量精氨酸对重度创伤患者术后免疫指标及结局的影响

    作者:雷敏;王大维;冯东娟;张亚辉;张彩运;李晓红

    重度创伤患者伤后机体的高分解代谢及免疫紊乱可直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和免疫抑制,因此必须尽早改善此类患者的营养状况,恢复其免疫功能.由于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如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等在免疫防御、免疫调节、促进创伤愈合、维持和保护肠道黏膜功能的非特异性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精氨酸已成为临床营养研究的焦点之一.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精氨酸强化的肠内营养对重度创伤患者术后免疫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 重度创伤后急性期体内锌含量及其抗氧化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祁秀敏;于晓军;徐小虎;张源;杨宏生

    目的:研究重度创伤对机体锌含量及其相关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其引发的急性锌缺乏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建立兔轻伤(ISS=13)和重伤(ISS=22)模型,检测伤前及伤后12h,60h,9d,14d,28d血清及肝Zn含量、Cu/Zn-SOD活性及肝MT含量.结果:轻伤后Id-6d血Zn值17.23umol/L±umol/L,与伤前23.8umol/L±15.08umol/L比较下降显著,P<0.05.重伤后Id-28d血Zn含量下降明显,其中Id-14d为7.78umol/L±2.29umol/L,p<0.01,28d为12.14umol/L±9.46umol/L,p,0.05.重伤组中死亡率为35%,死亡动物血Zn水平比未来死动物伤后Id下降显著,p,0.05.重伤组肝Zn含量伤后上升,血清Cu/Zn-SOD活性持续两周高于伤前,p,0.05,肝Cu/Zn-SOD及MT水平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结论:重伤后体内存在急性TE缺乏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失代偿性功能代谢变化,可能为重度创伤合并院内感染或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 重伤后肺组织Zn相关改变与继发肺损伤的关系

    作者:王典;赖小平;于伤表现;晓军;王广欢

    目的 观察重伤后肺脏Zn含量及Cu/Zn-SOD活性与MDA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与继发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参照ISS建立家兔重伤模型,检测伤后各组肺组织Zn水平、Cu/Zn-SOD活性、MDA含量变化,分析其与继发急性肺损伤的关系.结果 重伤后,家兔出现急性肺损伤改变,以死亡组为严重,肺Zn含量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以伤后3、6d低,死亡组显著降低(P<0.05); 肺Cu/Zn-SOD活性在伤后1d降低,6d致低谷,并持续到第9d,死亡组显著降低(P<0.05); 肺MDA在伤后3d升高,6d达高峰.死亡组MDA升高显著(P<0.05).结论 重伤可引发肺组织Zn水平及其Cu/Zn-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该变化与继发急性肺损伤及死亡相关.

  • 重度创伤患者的骨折愈合及手术治疗时机选择分析

    作者:刘晓川

    目的 探讨重度创伤患者骨折愈合的佳治疗方式及其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为临床有效抢救提供参考.方法 回归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重度创伤骨折的病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效果,判断治疗时机.结果 开放性骨折,行外部急诊手术加骨折收治治疗A组、行简单手法复位石膏固定B组和伤情严重,行骨折切开复位手术C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2.3%、87.6%和61.8%.A组与B组间差异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折早期治疗复位率高,用时短,效果明显.在生命体征基本的情况下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是治疗重度创伤患者骨折的佳时机.

  • 1 020例重度创伤早期急诊救治的回顾研究

    作者:杨欣;李能平;卢小兵

    目的 探讨重度创伤患者早期急诊救治,降低死亡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早期急诊救治1 020例重度创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重度创伤(ISS≥16分)病例共1020例,其中男性715例,女性305例.年龄16~92岁,以45岁以下为主,占68.8%.创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伤(67.2%)、坠落伤(17.5%),创伤部位以颅脑外伤(32.8%)居多,老年人脊柱四肢损伤明显升高,但不同年份间受伤者年龄、受伤部位、致伤原因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壮年是重度创伤的主要受害者,交通伤是严重创伤的主要原因.提高急救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重度创伤患者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侯文远

    目的 探讨重度创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重度创伤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12 h,3、7、14 d(ISS≥10)血中IL-4(IL-4)、IL-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多发性创伤后血中IL-4、IL-6及TNF-α水平早期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于伤后第3天后达到高峰(P<0.01),随后逐渐降低,于伤后2周仍显著高于正常.多发性创伤IL-4、IL-6及TNF-α水平升高幅度与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天.结论 动态观察多发性创伤患者细胞因子活性的变化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及预后判断.

  • 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救治的麻醉处理体会

    作者:王福宝

    目的:研究探讨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救治中的麻醉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重度创伤患者43例的麻醉处理方法,总结分析患者手术期间麻醉处理的要点与重要性。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进一步的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住院期间并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严重感染型呼吸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结论在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实行手术救治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麻醉处理方法与合适的麻醉药物,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保护好患者脏器功能,保持患者体内循环的通畅,促进术中止血的同时,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与治愈率。

  • 高级创伤护理在重度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作者:郭海云;崔会娟;高峰;吴雅楠;苏津蕊;凌鑫;李京;贾丽

    目的:探讨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技术,提高重度创伤患者的院内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我院急诊科实施高级创伤护理前、后各一年重度创伤病例救治资料,总结实施高级创伤护理组的救治程序:首先进行评估→对气道进行管理→进行呼吸支持→管理循环系统→评估神经系统→全面暴露并检查患者全身→采集AMPLE病史→护送患者进手术室(或住院)→后进行护理抢救记录的书写,总体采取诊断和救治同时进行,然后再诊断,再救治的程序。结果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技术在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未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技术。结论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技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降低病死率。

  • 大黄联合山莨菪碱对重度创伤患者胃黏膜酸度的影响

    作者:徐杰;邓梦华;张斌;冯锦昉;潘永;张兴胜;林旋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山莨宕碱对重度创伤患者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0例重度创伤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5分],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在第一次测定胃肠黏膜pH值(pHi)后开始给予山莨菪碱(静脉)和生大黄粉(灌胃),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观察入院时及入院后24、48和72 h的循环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pHi、血乳酸、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MAP、HR和pHi均呈升高趋势,且72 h治疗组MAP和pHi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动脉血乳酸值均降低,48 h开始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两组IL-6、TNF-α均升高,而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小,72 h时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大黄联合山莨宕碱对重度创伤患者胃肠道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乳酸、升高pHi以及抑制IL-6、TNF-α细胞因子的释放等作用有关.

  • 精氨酸对重度创伤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雷敏;王大维;冯东娟;张亚辉;张彩运;李晓红

    目的 探讨精氨酸强化的肠内营养对重度创伤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AIS-90创伤评分为16~25分的创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A、B、C和D 4组并依次给予精氨酸0,10,20和30 g/d口服,14d后观察和记录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感染并发症和胃肠道症状.结果 各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没有死亡病例.A组和B组的感染率与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间各种胃肠道症状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IS-90评分为16~25分的重度创伤患者,肠内使用精氨酸剂量20g/d或30g/d,能显著降低患者感染率,对患者胃肠道症状无明显影响.

  • 精氨酸对重度创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雷敏;冯东娟;常雅丽;李晓红;张亚辉;张彩运

    目的 探讨精氨酸对重度创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AIS-90创伤评分为16~25分的创伤患者37例,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17例.2组采用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A组患者未服用氨基酸,B组患者同时口服精氨酸10g/次,3次/d,连用14d.于术后第1,7,14天测定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和CD4+/CD8+).结果 2组患者术后第1-14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各种免疫指标(除CD8+降低外)均有改善,且B组患者增高程度更明显.结论 精氨酸应用14d似乎更能提高重度创伤患者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 120例重度创伤早期急诊救治的回顾研究

    作者:庄峰祥

    目的 研究重度创伤患者早期急诊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20例重度创伤患者早期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次研究的重度创伤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42例.有68.3%患者的年龄在45岁以下.致伤主要原因:有67.5%为交通创伤,17.5%为坠落伤,15%为其他致伤.比较本组患者的年龄、致伤原因、受伤部位,差异物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重度创伤患者中,青壮年是主要的受害者,且重度创伤的主要原因为交通致伤.通过急诊救治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患者生存率的增强.

  • 应激性溃疡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梅英

    应激性溃疡(SU)是指机体在应激状态下胃和十二指肠出现急性糜烂和溃疡.应激性溃疡多见于应激后5 d~10 d,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在重度创伤、感染及休克状态下出现消化道出血.

  • 重度创伤急救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晓明;刘丽敏

    随着交通、建筑业等的迅猛发展,我国创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已成为一种社会性疾病,是青壮年死亡的首位原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损失和痛苦.如何有效救治重度创伤、降低创伤死亡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4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