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内镜钛夹治疗贲门粘膜撕裂症5例分析

    作者:刘恩

    目的验证金属钛夹治疗贲门粘膜撕裂症伴出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奥林巴斯HX-5LR-1型钛夹置放操作器及HX-600-135型金属钛夹,在内镜直视下对准条状撕裂带两端置放钛夹,确认完全止血后结束治疗.结果5例贲门粘膜撕裂症经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治疗后均成功止血.结论金属钛夹治疗贲门粘膜撕裂症是一种简单有效、止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并能使一部分病人免除手术治疗.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268例分析

    作者:刘海臻

    自1989~1999年,我们对我院及县第二医院内科消化室因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急诊内镜检查的19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出血48小时后进行内镜检查的69例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68例,男性196例,女性72例,年龄16~75岁,平均45.5岁。其中黑便125例,呕血伴黑便86例,单纯呕血51例,仅有血压下降而无呕血及黑便6例。估计出血量<400ml 61例,400~800ml 16例,800~1 000ml 68例,>1 000ml 23例。  结 果  急诊内镜检查组有199例在48小时内进行检查,检出病变188例,检出率为94.4%;有69例在48小时后进行检查,检出病变45例,检出率65.2%,两者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199例急诊内镜检查出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105例(52.8%),急性胃粘膜病变54例(27.1%),上消化道肿瘤20例(10.05%),食管静脉曲张11例(5.53%),贲门粘膜撕裂症2例(1%),不明原因7例(3.52%)。  69例出血>48小时内镜检查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35例(50.71%),上消化道肿瘤7例(10.1%),食管静脉曲张4例(5.79%),不明原因23例(33.4%)。  本组内镜检查见出血已经停止192例(71.6%),活动性出血76例(28.3%),包括溃疡底部附有血痂或血管显露,均给予内镜下止血治疗。72例观察1周未再出血,有效率94.7%。有4例出血不止,转外科手术。本组内镜检查中,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

  • 内镜诊断贲门粘膜撕裂症96例分析

    作者:

    腹内压力的突然增加,如呕吐和剧烈咳嗽,可导致食管、胃连接处发生粘膜撕裂,称贲门粘膜撕裂(Mallory-Weiss Syndrone MWS)[1].总结1985~2003年来共诊断的96例MWS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 Dieulafoy病1例报告

    作者:王秀兰;周琪;张泽福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病,但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Dieulafoy病)临床少见,现将1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8岁,因饮酒后呕血400ml,于1997年10月25日入院。既往无消化系统疾病,查体:P120,Bp14/6。轻度贫血貌。双肺无异常。心率120次/min,律齐。剑突下轻度压痛。血常规:RBC:2.4×1012,Hb80。胃镜检查:胃粘膜全部被鲜血覆盖,水冲洗检查:胃窦、胃体、胃底未见溃疡、肿物及出血点,镜头返转视贲门时见有新鲜血流动。查找出血点困难,考虑贲门粘膜撕裂症。内科保守治疗24h,出血不止,转外科手术。术中见:胃小弯侧近贲门处直径约0.5cm小糜烂灶,中央有搏动性出血。取病理后行缝扎动脉及粘膜术。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a未见出血。病理报告:送检粘膜为糜烂性胃炎,符合胃粘膜下小动脉恒径不变。2 讨论 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是一种上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我国1981年就有专家报道,1988年Dieulafoy报告3例,认为该病是胃粘膜浅表溃疡引起胃动脉破裂出血。1989年Dieulafoy病正式列入美国胃肠病学。 Dieulafoy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由于本病患者的动脉分支达粘膜下,管径不减小,保持恒径,故称恒径动脉。一般认为恒径动脉是先天发育异常。本病由两种因素构成:粘膜下恒径动脉和浅表粘膜糜烂或溃疡。导致粘膜糜烂、溃疡的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恒径动脉破裂出血。 Dieulafoy病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性呕血和黑便,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而诊断比较困难,目前胃镜及术中诊断是有效的方法。故作者认为:①如遇原因不明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术前必须做胃镜检查,可帮助诊断或提示出血大致方位;②Dieulafoy病出血点多位于贲门附近,本例与黄俊报告7例中5例相一致(黄俊.Dieulafoy病7例.中华消化杂志,1997;6:181),故胃镜发现贲门附近出血时,应想到此病。另外,当术中出血点或病灶不能明确时,切不可盲目行胃大部切除术,如出血点在贲门处,必然会再度出血;③如已确诊此病,应立即行外科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无效。

  •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76例病因分析

    作者:李杏芬;俞峻

    上消化道出血是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的急症之一,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现将我院1989年9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经急症内镜检查的76例病因分析如下.男48例,女28例,年龄6岁~14岁,病程1天~3年.临床表现:黑便63例,呕血伴黑便13例.肝功能正常72例,HBs Ag阳性6例,凝血系统检查正常67例;血红蛋白<60g/L 7例,~90g/L14例,~120g/L 55例.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溃疡34例,胃溃疡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1例,慢性胃炎9例,十二指肠炎7例,贲门粘膜撕裂症3例,食管静脉曲张2例,返流性食管炎2例,胃息肉1例,胃粘膜脱垂1例.近年来由于新诊断技术的开展,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率已高达75%~95%.本文通过急症内镜检查,均找到了出血原因.其中消化性溃疡占52.6%,急性胃粘膜病变占14.5%,慢性胃炎占11.8%,十二指肠炎占9.2%,食管静脉曲张占2.6%,贲门粘膜撕裂症占3.9%.检查结果表明:消化性溃疡仍占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并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多数,为消化性溃疡病的85%.其次为急性胃粘膜病变、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与国内资料相符合.而食管静脉曲张、贲门粘膜撕裂症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中比较少见.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都是由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吗?

    作者: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颇为常见的急症,多数由消化道本身的疾病所致,少数是由于全身疾病(如出血性和代谢性疾病)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及胰腺疾病所致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其常见的原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和胃癌.对于一位肝硬化患者来讲,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但决不能忽视胃粘膜病变和消化溃疡,极少数可有贲门粘膜撕裂症(Mallory-Weiss综合征)和异位静脉曲张的可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