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脑室系统积血3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芳

    目的总结双侧侧脑室引流、脑室内尿激酶灌洗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全脑室系统积血经验,提高对全脑室系统积血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04-05以来的30例,采用侧脑室引流治疗全脑室系统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全脑室系统积血存活19例(63.3%),死亡11例(36.7%),死亡分别为小脑出血2例,脑叶出血1例,基底节出血3例,丘脑出血4例,内囊出血1例.结论全脑室系统积血采用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洗、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综合治疗和密切监护不可忽视.

  • 脑室外引流并发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范卫庆;汤永洋;陈会召

    脑室外引流在脑室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脑室外引流后颅内感染率为17.24%~27.2%[1],是常见并发症之一,而颅内感染病死率高达27.4%[2].因此对并发颅内感染的疗效直接影响预后.我科自1999-05~2006-10进行脑室外引流76例,其中13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感染率17.11%,现对这13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脑室引流 颅内感染
  • 脑出血脑室置管引流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一民;王广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脑出血脑室置管引流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 试验分研究对照组,颅内感染病例组,每组38例.颅内感染病例组(疑诊颅内感染后24~48 h)及研究对照组收集脑脊液及静脉血,集中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含量,留取脑脊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鉴定.结果 脑室置管引流时间1~7 d,颅内感染发生率3.40%;脑室置管引流时间7~14 d,颅内感染发生率11.06%;脑室置管引流时间14 d以上,颅内感染发生率83.33%.脑室引流患者革兰阳性细菌感染发生率42.11%,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发生率55.26%,真菌感染发生率2.63%.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发生率31.58%.颅内感染病例组血清及脑脊液CRP、PCT、TNF-α、NO含量均明显高于研究对照组(P<0.05).结论 随着脑室置管引流时间的延长,颅内感染发生率逐渐增高,脑室引流患者颅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革兰阳性细菌为常见;同时监测血清与脑脊液中CRP、PCT、TNF-α及NO含量,有助于脑室引流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早诊断,为早期治疗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 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35例分析

    作者:刘勇;陶宏韬;董万利

    脑室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以往多采取保守疗法,预后很差,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脑室出血经常造成脑室填塞,继发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目前头颅CT扫描已较普及,其检查快速,对脑室出血确诊率达100%,若能早期解除脑室填塞,预后应能改观.近年来,我们用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

    作者:王鹏;薛德友;张赛;马铁柱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策略.方法 7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38例和综合治疗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入院后立即实施脑血管造影并使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介入术后行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每日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促进引流血块.观察组入院后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前先进行侧脑室穿刺术,暂不引流脑脊液,在动脉瘤栓塞成功后立即开始引流血性脑脊液,术后规律注入尿激酶,并持续监测颅内压,辅以亚低温等综合治疗措施.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系统评价并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轻残6例,中残9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6例,恢复良好率为15.79%;观察组轻残15例,中残10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4例,恢复良好率为37.50%,与对照组相比其恢复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介入栓塞动脉瘤并行脑室引流术,尽早引流脑室内血块,再辅以亚低温等综合治疗,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室出血铸型的有效方法.

  • 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32例

    作者:段国庆;陈小兵;高明

    目的 探讨双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及腰穿置换脑脊液对重症脑室出血的作用.方法 应用双侧脑室置管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腰穿置换脑脊液,对32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治愈好转27例,死亡5例,死亡率15.6%,21例随访3个月以上,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恢复日常生活(ADL1)8例,日常生活能自理(ADL2))6例,生活需要帮助(ADL3)3例,卧床但保持意识(ADL4)4例.结论 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腰穿置换腰脊液能明显降低重症脑室出血病人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脑室引流
  • 体位变化对脑室引流术患者颅内压和平均动脉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作者:周薇

    目的 探讨脑室引流患者的体位变化对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 对60例接受过脑室穿刺术并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监测其抬高床头0°、15°、30°、45°时的颅内压(ICP)和平均动脉压(MAP),再计算出脑灌注压(CPP),比较不同体位状态下患者的MAP、ICP和CPP.结果 ICP随着床头的抬高而显著降低(均P<0.01);CPP在0°与30°、45°体位,以及15°与45°体位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脑室引流患者床头抬高30°既能有效降低ICP,也可有效保证CPP.

  • 双侧脑室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自勉;宋治;付林;袁光雄;陈大胜;许俊

    目的 评价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作为治疗组,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每天2次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2~4万u,夹管2 h后开放引流血性脑脊液.术后每2~3 d 复查头部CT,脑室内积血基本清除后拔管.将以往单侧脑室引流的3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48 h,治疗组神志清楚27例,占61.0%;对照组神志清楚17例,占4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 d,治疗组31例脑室内血肿基本清除,占86.1%;对照组23例脑室内血肿基本清除,占63.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引流时间2~7 d,平均4 d;对照组引流时间2~15 d,平均9 d,治疗组引流时间明显缩短.1月后GCS评分,治疗组优良11例,轻残18例,重残4例,死亡3例;对照组优良6例,轻残14例,重残9例,死亡7例.以优良和轻残视为有效,治疗组有效率80.6%,对照组有效率55.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双侧脑室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综合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措施.

  • 持续性脑室引流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金升;张新江;石向群;石莉;周虹梅;张志强

    目的针对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主要并发症如高颅压症、持续高热及蛛网膜下腔粘连等问题治疗的困难性,对59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例进行了连续性脑室引流治疗.方法常规方法完成脑室引流术.均取非优势半球(右侧56例,左侧3例)行额角穿刺,引流管留置.床旁穿刺完及留置成功后连接无菌引流瓶,保持引流管脑室压力梯度为200 400 mmH2O.结果引流拔管时间和脑脊液检查转阴时间脑膜炎组为18.1±3.6 d,脑膜脑炎组为25.9±7.3 d,脊髓脑膜炎为22.4±2.6 d.就拔管时间及脑脊液转阴时间与非引流组进行了比较,表明引流组脑脊液转至正常时间明显短于非引流组;且引流组的治疗及显著好转率较非引流组为高.除无变化及病情恶化者外,对好转以上病例的比较中可以看到,引流组的神经机能缺陷较非引流组低.结论TBM连续脑室引流的主要优点有以下3点:①缓解急性高颅压症,为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缓冲时间过程.②经脑脊液连续引流加速清除炎性产物.③减轻炎性粘连引起的永久性损害.

  • 急诊脑室引流并钻孔减压治疗外伤性后颅窝血肿致枕骨大孔疝

    作者:姚益群;刘莉萍;傅丹;荣亮;汪凌;裴永恩

    目的 探讨外伤性枕骨大孔疝常规开颅手术前,急诊行颅内压干预的方法和必要性.方法 对11例外伤性枕骨大孔疝患者,急诊行脑室引流并钻孔减压后,再行常规开颅手术.结果 脑室引流后,9例患者自主呼吸明显增强或好转;术后死亡1例;其余10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良好5例,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急诊行脑室引流并钻孔减压术,可快速有效降低颅内压,缓解脑疝症状,有助于降低脑疝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

  • 脑室出血继发脑梗塞的临床救治

    作者:熊国田;杨立富;袁先厚;周何生;陶康;曾文良;张定国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并发脑梗塞的救治方法,以期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方法脑室出血早期采用双侧脑室引流和其他综合治疗,并发脑梗塞后有手术指征者急诊去骨瓣减压.结果7例患者死亡3例,4例存活良好.结论疏通脑室梗阻及使用其他综合治疗可有效预防脑梗塞.急诊手术减压可降低脑梗塞的死亡率.

  • 单、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对比研究

    作者:段继新;谢宏;王昌适;杨雄国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5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术(双侧引流组)治疗,另对32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单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放液脑脊液置换术(单侧引流组)治疗.结果双侧引流组总有效率、死亡率、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单侧引流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双侧侧脑室引流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术操作简便,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

  • 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救治

    作者:郑兆聪;王如密;王守森;赵琳;张小军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救治方法,以期降低重症脑室出血的死亡率.方法早期采用双侧脑室交替或同时尿激酶灌注引流及早期改善脑血液循环等综合措施治疗.结果本组救治50例重症脑室出血病人(GRAEB评分>5分),存活率72%(36/50),死亡率28%(14/50),36例存活患者中5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尽早疏通脑室梗阻,改善脑脊液循环与脑微循环是重症脑室出血救治成功的关键,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重症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 重症自发性脑室出血67例治疗体会

    作者:程华东

    1995年5月至2003年5月我科共收治重症自发性脑室出血67例,采用经侧脑室额角(单、双侧)钻孔置管引流和尿激酶灌注治疗,取得了一些临床治疗经验,现分析报告如下.

  • 脑室引流及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树华;于金三;李桂芳

    目的探讨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单纯内科治疗(非手术组)和侧脑室引流并脑脊液置换并加内科治疗(手术组)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结果手术组血肿清除时间缩短,总有效率(86.7%)、治愈率(46.7%),明显高于非手术组(P<0.01),而病死率低于非手术组(P<0.01).结论侧脑室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是一种治疗有效的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方法.

  • 微创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与护理脑室出血26例

    作者:方小琴;郭剑英;胡迎春;童翠云;汪春红

    脑室出血是指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约占自发性颅内出血的20%-60%[1],死亡率高.于2002年9月以来,我院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室出血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 硬膜外及脑室引流的护理

    作者:邹碧娥

    为清除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硬膜外血肿,调整颅内压,通常放置硬膜外或脑室引流装置,在引流过程中,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 重型脑室出血的治疗(附35例分析)

    作者:田青;胡伟;邹泽炎;周滨音

    本研究用双脑室引流联合纤溶冲洗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35例,现报告如下.

  • 不同方法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光明;袁先厚;楚胜华;江普查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8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单纯单侧侧脑室引流治疗,对24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1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另37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3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结果双侧侧脑室引流加3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组总有效率、死亡率、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双侧侧脑室引流加1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组和单纯单侧侧脑室引流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侧侧脑室引流加3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方法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

  • 脑室外引流器在脑室引流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燕琴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器在脑室引流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50例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脑室引流分别使用传统引流袋和脑室外引流器,分为传统引流袋组(传统组)和新型脑室外引流器组(新型组).结果:新型组病人治愈率明显增高,发生颅内感染的几率明显减少.结论:新型脑室外引流器对脑室引流病人的使用安全有效.

192 条记录 7/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