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脉血管内栓塞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吴少芳;周爱芳

    目的:探讨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管痉挛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9例SAH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闭夹组41例和栓塞组38例,比较两组脑脊液氧合血红蛋白(Hb02)含量、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术后第30天对两组预后进行评估.结果:两组脑脊液HbO2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其中栓塞组脑脊液Hb02含量明显低于闭夹组(P<0.05).两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管痉挛指数(LDGI)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至发病后第7天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发病后第5、7、14天栓塞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LDGI显著低于闭夹组(P<0.05).栓塞组大脑中动脉血管痉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闭夹组(P<0.05).结论: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对ASH患者短期预后优于动脉瘤夹闭术.

  • 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21例急诊治疗体会

    作者:沈建国;田和平;褚闻来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的急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2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的检查和治疗方案,术后6月随访GOS分级评价预后。结果21例患者总体预后良好率为61.9%(13/21),死亡率14.3%(3/21),病死率随Hunt-Hess分级增加升高。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血肿者应根据病情选择不同治疗方案。病情稳定、Hunt-Hess低分级、血肿量较少者行急诊DSA检查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急诊行血肿清除术治疗;病情危重、Hunt-Hess高分级、血肿量较多者行3D-CTA检查,急诊行动脉瘤夹闭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

  • 27例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护理

    作者:张国霞;张晓燕;谭丽萍

    本文就27例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护理进行探讨,根据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特点,着重从保持血压平稳、预防脑血管痉挛、防止急性心衰、预防肺部感染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护理,认为护理中掌握疾病相关理论知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扎实做好基础护理,对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动脉瘤夹闭术后行脑脊液引流对患者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及血清类胰岛素1号生长因子、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

    作者:张自发;陈来照;仝海波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后进行脑脊液引流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4例,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动脉瘤夹闭术后不放置腰大池引流,研究组动脉瘤夹闭术后在腰大池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比较分析两组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类胰岛素1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脑积水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χ2=9.743,P<0.05);研究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χ2=11.802,P<0.05);两组颅内感染及切口脑脊液漏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74、2.125,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GF-1、sV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17、0.603,均P>0.05);术后第8天,研究组患者血清IGF-1、sVCAM-1水平明显均低于对照组(t=7.335、6.856,均P<0.05).结论 动脉瘤夹闭术后在腰大池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有益于减少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抑制血清IGF-1、sVCAM-1的表达,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动脉瘤夹闭术对不同Fisher分级患者蛛网膜下腔积血量及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影响

    作者:赵志远

    目的 探讨动脉瘤夹闭术对不同Fisher分级患者蛛网膜下腔积血量及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60例,根据Fisher分级(其中Ⅰ级患者20例,Ⅱ级患者25例Ⅲ级患者15例)分为动脉瘤性SAH(A组,20例),非动脉瘤SAH(B组,18例),同期未出现破裂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患者为C组(22例),比较手术效果.结果 以C组为标准,A、B、C组术前CT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05).治疗后,A、B两组脑痉挛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Ⅰ级和Ⅱ级患者下降水平较Ⅲ级患者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5,P<0.05);C组血流速度在第7天和第13天明显升高(x2=7.05,P<0.05),而A、B组患者中Ⅰ、Ⅱ级患者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Ⅲ级患者血流速度(t=8.75,P<0.05).结论 对于Fisher分级Ⅰ和Ⅱ级患者而言,行动脉瘤夹闭术增加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脑血管痉挛加重,对Ⅲ级患者起到的效果较明显.

  •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全麻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姜闽英;彭旭桦;罗文伟

    在脑血管异常情况下,会出现脑血管瘤样凸起,称之为颅内动脉瘤.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情况下,患者往往会残疾或死亡.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颅内动脉瘤瘤颈手术的难度较高,同时存在巨大的风险,围手术期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概率为1%~2%,破裂24 h内死亡率高达20%以上[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在术前麻醉时为了防止动脉瘤破裂,对麻醉方式有着特殊要求,必须尽量减轻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笔者对我院40例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全麻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比较

    作者:欧阳卫东;尹世平

    目的 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Ⅱ-Ⅲ级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2组病例术中均持续静脉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S组在气管插管后持续吸入0.5%~1.5%七氟醚,R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分别记录术前(T1)、气管插管(T2)、切皮(T3)、钻颅骨(T4)、动脉瘤夹闭(T5)、缝皮(T6)、拔管(T7)等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BIS等.结果 2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CVP、BIS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2组患者麻醉后MAP均显著低于T1(P<0.05).术中高血压、降压药物的使用率和S组均低于R组(P<0.05).结论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都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而在降低血压、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清S100B的影响

    作者:欧阳卫东;尹世平;郑娜;梁礼权

    目的 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术中S组在气管插管后持续吸入0.5%~1.5%七氟醚,C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术前(t1)、气管插管(t2)、切皮(t3)、钻颅骨(t4)、动脉瘤夹闭(t5)、缝皮(t6)、拔管(t7)共7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于麻醉诱导前(T1)、动脉瘤夹闭即刻(T2)、夹闭后2 h(T3)、夹闭后4 h(T4)、夹闭后24 h(T5)共5个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ELISA)检测S100B蛋白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中BIS值维持在55左右,术中生命体征平稳,SpO2维持在99%~100%,PErCO2维持在30%~35%,心电图(ECG)无明显异常,术中无躁动.2组各临床监测时间点MAP、HR、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MAP均显著低于术前(t1)(P<0.05);HR、CVP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100B蛋白在T1、T2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夹闭后2 h(T3)后S组明显低于C组(P<0.05);2组患者S100B蛋白术前(T1)处于正常水平,T2后明显高于术前,持续升高到T4达到峰值(P<0.01),T5时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并且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还能降低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手术室麻醉前血压控制42例临床护理

    作者:杨燕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血压控制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夹闭术治疗,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致麻醉前的一段时间内密切观察,并对血压进行控制性护理.结果:本组患者血压均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所有患者顺利进行全身麻醉及手术夹闭术治疗.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血压控制进行护理,有效降低了患者颅内动脉瘤术前破裂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79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秦川;冯丹;邱丽娜

    目的:探讨和分析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9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的术中配合和妥善的术后护理.结果:在手术医生、护士的密切配合下,79例均手术顺利.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风险大,技术要求高,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关键.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40例护理配合

    作者:王波;张凤萍;王静

    对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本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无一例因护理配合失误而延长手术时间、无电灼伤、压疮及术后感染的发生.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周密默契的术中配合,加强术后监测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比较

    作者:张茂林

    目的 对比颅内动脉瘤行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栓塞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我院在2010年12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中26例行动脉瘤夹闭术,24例行血管内栓塞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费用、完全闭塞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观察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GOS和mR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夹闭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显著低于栓塞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的完全闭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并发症如短暂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破入脑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瘤夹闭术可以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术式,疗效显著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曾黎明;裴皓;李君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4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予异丙酚联合异氟醚复合麻醉。比较两组血压、HR、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躁动及再出血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动脉瘤夹闭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麻醉前及气管拔管后降低(P均<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1天躁动发生率分别为4.8%(2/42)、30.9%(13/42),P<0.01;术后3天内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14.0%,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降压效果与异丙酚联合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相近,但术后复苏快、再出血率低。

  • 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夹闭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郑锦亮;官测林;阙双林;高振文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夹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11-2012-05收治的8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动脉瘤破裂72 h内进行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选择翼点作为手术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已有效夹闭动脉瘤,预后不良32例,预后良好48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无术后再出血,其中2例死亡。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进行显微镜下的动脉瘤夹闭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防止再次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大脑中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任登鹏;周新管

    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类型之一,占到整体颅内动脉瘤的40%左右[1]。根据MCA动脉瘤的病理、解剖特征,多数需采取直视手术治疗,很多大脑中动脉瘤患者发现时动脉瘤已破裂出血,一旦破裂则会形成颅内血肿,从而对脑组织产生较大的损伤,导致该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2]。显微手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手术方式,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能够快速、准确地夹闭动脉瘤,不仅缩短手术时间,还能避免对患者造成颅内血管损伤,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3]。我院以26例大脑中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显微手术在治疗MCA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效果观察

    作者:马现启

    前循环动脉瘤是颅内常见的动脉瘤,位置较深,周围有重要的穿支血管,且载瘤动脉细小,实施介入栓塞术相对较困难,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难度较大。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广泛开展,微侵袭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锁孔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尽管有一些争论,但随着神经外科手术照明设备和操作器械不断改进和提高,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接受并掌握了这种手术方法[2]。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3‐4]。锁孔手术主要有眶上入路和经眶上入路,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等优点[5],其中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是目前临床应用为广泛的锁孔入路方式之一。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采取单侧眉弓为入颅点,通过颅内的自然间隙即可到达鞍前、鞍上以及鞍后的部分区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前循环动脉瘤、鞍区占位的手术治疗以及视神经管减压术、外伤性额叶血肿清除术等[6]。我院2012‐01—2014‐01收治25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均采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夹闭动脉瘤,手术均在发病后1~3d内进行,本文对手术技巧、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3D-CTA对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作者:杨致远;高鹏;陈静;任向阳

    目的 探讨3D-CTA检查对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对出血性脑血管病中DSA检查阳性的46例病人与之前所做的CTA结合三维重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3D-CTA对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检查顺利,无1例出现异常情况.与DSA及介入栓塞、动脉瘤夹闭术中所见作比较,3D-CTA能够清晰显示38个动脉瘤病灶,可以观察到瘤体大小、瘤颈宽度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完全吻合率达到100%;5例DSA显示动静脉畸形,3D-CTA显示4例,检出率80.0%;2例在DSA检查中未发现,3D-CTA诊断为动脉瘤,检出率91.6%,其中小脑下前动脉1例,大脑前动脉A2段1例.结论 3D-CTA具有无创伤,检测迅速,定位准确,检查费用较低等优点,可作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筛选的方法,尤其可作为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 动脉瘤夹闭术对不同Fisher分级患者的蛛网膜下腔积血量及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影响

    作者:岑立勉;薄金红;姜洪刚;叶海泉;全斌;覃祚加

    目的 探讨动脉瘤夹闭术对不同Fisher分级患者的蛛网膜下腔积血量和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8-06-2014-11 9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Fisher分级分为FisherⅠ组、FisherⅡ组和FisherⅢ组,选取同期30例未破裂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术后血量和脑血管痉挛程度状况.结果 FisherⅢ组第3天和第7天及第13天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的高于Fisher Ⅰ组、FisherⅡ组,且FisherⅡ组和FisherⅢ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FisherⅠ级和FisherⅡ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后积血量会增加,加重血管痉挛.而FisherⅢ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后血量降低,减轻脑血管痉挛.

  • 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近期效果观察

    作者:张天祥

    目的 观察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n=48)与B组(n=48),A组予以动脉瘤夹闭术,B组予以血管内介入术,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恢复优良率、完全闭塞率、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恢复优良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13.74±2.36)d,长于B组(11.59±2.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复发率2.08%,低于B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效果相当.介入术可减少术后住院时间,但复发率相对较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30例麻醉处理

    作者:郝海宁;王浩;边步荣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全身麻醉的管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全身麻醉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30例患者的麻醉方法和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夹闭手术,其中3例术中血管破裂,1例术后因脑血管痉挛严重脑水肿死亡,其余均康复;所有患者均麻醉诱导平稳,诱导期无动脉瘤破裂,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8%~100%,控制性降压时间平均16.8 min,期间维持平均动脉压55 ~75 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随访未见麻醉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麻醉诱导平稳、保持循环的稳定、适度控制性降压防止麻醉诱导及手术过程中动脉瘤破裂,预防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升高是保证颅内动脉瘤麻醉和手术成功的关键.

88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