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肉桂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作者:王波;龚伟;陈国宝;宋桂萍;金俊杰;秦昆明;蔡宝昌

    目的 研究分析肉桂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共分离出36个化学成分,其中21个化学成分匹配度都在85%以上,占挥发油总量的80.67%.其中含量高于1%成分的有14个,以桂皮醛含量高(41.86%),其次是棕榈酸(7.66%)、亚麻酸(7.65%)、甲氧基肉桂酸乙酯(5.36%)、d-杜松烯(2.82%)、亚油酸(2.22%)、香豆素(2.14%)、肉桂醛(1.92%)、丹皮酚(1.87%)、油酸(1.71%)、α-蒎烯(1.49%)、α-毕橙茄醇(1.48%)、去氢白菖烯(1.40%)和苯丙醛(1.09%).结论 肉桂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以芳香醛类、芳香酯类、脂肪酸类和萜类化合物为主,且多是15个碳以下的小分子化合物.

  • 东风痤康凝胶剂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作者:马小娟;樊东升;冯振宇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东风痤康凝胶中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作为评价包合工艺的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佳包合工艺条件,用显微镜观察法、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并考察包合物的稳定性.结果 挥发油与β-环糊精之比为1:8,包合温度50 ℃,包合时间1 h为佳包合工艺,β-环糊精用量是影响挥发油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 该工艺方法简单,效率较高,适合东风痤康凝胶中挥发油的包合.

  • 结合抗炎指标优化东北铁线莲挥发油提取工艺

    作者:李长艳;田淑霞;张婧娴;肖霄;郭澄;杜江;韩永龙

    目的:结合抗炎指标优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东北铁线莲挥发油的工艺.方法:选取东北铁线莲.以挥发油提取率、NO抑制率和两者的加权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过筛目数、药液比和回流时间对东北铁线莲挥发油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的影响,优选佳试验方案.结果:各因素对挥发油提取率、NO抑制率和加权评分的影响顺序为过筛目数>药液比>回流时间;佳提取工艺为过筛目数3#,药液比1:10,回流时间12 h;挥发油提取率0.072%,NO抑制率117.411%,加权评分97.979.结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东北铁线莲挥发油抗炎作用明显,优化的工艺稳定可靠.

  • 龙脑樟枝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作者:黄慧莲;林涛;熊梅;邵峰;任刚;刘丽莎;杨敏娟;刘荣华

    目的:研究龙脑樟Cinnamomum.caraphora(L.)Presl枝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龙脑樟枝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提取物,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挥发性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首次从挥发油中鉴定出了3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53%,其中龙脑的含量高,达到67.17%.结论:新鲜龙脑樟枝叶中龙脑含量很高,可以作为提取天然冰片的良好资源.

  • 圣愈超微粉颗粒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冯善涛;张媛媛;任利

    圣愈超微粉颗粒系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古方圣愈汤(含白芍、生地黄、当归、川芎、黄芪、人参)制成超微粉颗粒.鉴于方中当归、川芎所含挥发油具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为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成分,将其制为超微粉入药,制得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相比,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可明显提高制剂的药效学活性[1].临床研究发现,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疗效[2-3].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 江西武宁产白术药材及其饮片质量研究

    作者:谌瑞林;吴蜀瑶;何浪;费俗青;柴艳承

    目的:对浙江、江西、安徽等6个产地的白术药材及其白术饮片的浸出物、挥发油、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根据《中国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白术标准中薄层鉴别和浸出物测定法、《中国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附录挥发油测定法。结果:江西武宁产白术药材及其饮片各项质量指标不仅远远高于药典规定的标准,甚至还优于道地药材及其饮片。结论:江西武宁产白术药材及其饮片质量上乘。

  • 藿香蓟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黄宏妙;郭占京;潘为高;周丽霞;付丽

    目的:观察藿香蓟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95%乙醇将藿香蓟挥发油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0.4,0.8,1.2,1.6,2.0 g·L-1)溶液,采用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法、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不同浓度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不同浓度的藿香蓟挥发油对ABTS+·,DPPH·的清除能力及对铁离子还原能力强弱顺序为:2.0 g·L-1>1.6 g·L-1>1.2 g·L-1>0.8 g'L-1 >0.4 g·L-1,其中对ABTS+·的清除能力较强,高可达64.63%,但对DPPH·清除能力较弱,仅为19.61%.结论:藿香蓟挥发油具有较强的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但清除DPPH·能力较弱,同时其抗氧化能力均与其浓度有关,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资源.

  • 云木香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猛;郭建生;王小娟;刘红艳;聂子文;陈君

    目的:研究云木香3种提取物对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云木香影响胃肠道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酚红含量测定法观察云木香3种提取液对正常状态下、新斯的明所致的亢进状态下、阿托品所致的抑制状态下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结果:挥发油能够显著降低正常小鼠胃酚红排空率(P<0.01),能够显著提高阿托品所致抑制状态下的小鼠胃酚红排空率(P<0.01),能够显著降低新斯的明所致亢进状态下的小鼠胃酚红排空率(P<0.01),并降低小肠酚红推进率(P<0.05).结论:云木香挥发油能够抑制正常小鼠胃排空,改善阿托品所致抑制状态下的小鼠胃排空障碍,拮抗新斯的明所致的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亢进.挥发油是云木香对小鼠胃肠道起作用的物质基础.

  • 满药赤雹果不同成分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张兴;杨慧波;李亚洲;佟继铭

    目的:研究赤雹果不同提取物体内、外抗菌活性,筛选抗菌活性提取物.方法:体外抗菌实验采用营养肉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4个菌株进行试管连续稀释法和营养琼脂扩散法测定赤雹果不同提取物的低抑菌浓度和低杀菌浓度.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2-6标准株感染昆明种小鼠作为模型测定赤雹果不同提取物对该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赤雹果挥发油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1-26、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2-6、大肠杆菌44102-3a3、白色葡萄球菌26069-5、甲型副伤寒杆菌50001-25、乙型副伤寒杆菌50076-1、伤寒杆菌50071-10的MIC分别为0.17,0.08,0.33,0.17,0.33,0.33,0.66 g·L-1,MBC分别为0.17,0.17,0.33,0.33,0.66,0.66,1.32 g·L-1;对临床分离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0415、大肠杆菌0416、粪肠球菌0318、奇异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0207、肺炎链球菌09030813的MIC分别为0.66,0.66,0.66,0.66,0.08,0.66,1.32g·L-1,MBC分别为1.32,1.32,1.32,1.32,0.08,1.32,2.64 g·L-1.赤雹果水提物和赤雹果多糖仅对部分细菌有作用.赤雹果挥发油和赤雹果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小鼠平均存活天数为(5.90±1.79),(4.89±2.03)d;赤雹果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保护作用较弱.结论:赤雹果抗菌活性部位为挥发油及多糖类成分.

  • 3味山姜属中药不同提取物对胃实寒证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作者:柳俊辉;秦华珍;刘磊;王晓倩;余腾飞;刘颖;李文强

    目的:研究山姜属中药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对胃实寒证模型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揭示它们所含挥发油与温中散寒功效的相关性,以及以水煎剂入药的科学性.方法:将22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Ⅰ、Ⅱ组,阳性对照组,受试药物(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挥发油高、低剂量组,水煎液高、低剂量组,去挥发油水液高、低剂量组,共22组,每组10只.采用灌服寒凉药(石膏、知母、黄柏、龙胆草)的方法造模,给药剂量为30 g·kg-1,每日2次,连续给药2d.分别予以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挥发油、水煎液、去挥发油水液灌胃,分高(60 g·kg-1)、低(20 g·kg-1)剂量组,每隔12h给药1次,连续给药3次.阳性对照药选用附子水煎液8g·kg-1.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良姜挥发油高、低剂量组,水煎液高剂量组,去挥发油高剂量组,草豆蔻3种提取物各剂量组,红豆蔻3种提取物各剂量组对炎细胞浸润有显著改善作用(P<0.01或P<0.05);高良姜挥发油高剂量组、水煎液高剂量组、去挥发油高剂量组,草豆蔻挥发油高、低剂量组,水煎液高剂量组,去挥发油高、低剂量组,红豆蔻挥发油高、低剂量组,水煎液高、低剂量组,去挥发油高剂量组对腺体减少或破坏有显著改善作用(P<0.01或P<0.05);高良姜挥发油高、低剂量组,水煎液高、低剂量组,草豆蔻3种提取物各剂量组,红豆蔻挥发油高、低剂量组,水煎液高剂量组,去挥发油高剂量组对黏膜充血水肿有显著改善作用(P<0.01或P<0.05).结论: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各给药组对胃实寒证大鼠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这3味药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挥发油,水煎液、去挥发油水提液中也含有有效成分,以水煎液入药具有科学依据.

  • 马缨丹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郭占京;王勤;黄宏妙;程世贤;周丽霞;尧昊秋

    目的:对马缨丹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方法:用95%乙醇将马缨丹挥发油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0.4,0.8,1.2,1.6,2.0 g·L-1)溶液,采用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法、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检测各不同浓度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马缨丹挥发油对ABTS+·的清除能力较强,清除率可高达52.50%;但对DPPH·清除能力较弱,清除率仅为21.05%;同时其还原能力也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马缨丹挥发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较弱,但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能力和还原能力,其能力强弱与其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资源.

  • 石菖蒲-远志药对不同组分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智华;王秀莲;吴建红;吕银娟;柳琳

    目的:探讨石菖蒲-远志药对不同组分(挥发油、水提物)对阿尔兹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组、痴呆模型组、石菖蒲-远志挥发油低、中、高剂量组和石菖蒲-远志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用D-半乳糖(D-gal)制成亚急性衰老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大鼠分别给予石菖蒲-远志不同组分0.6,1.2,1.8 g·kg-1(生药用量)体重ig,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相应生理盐水ig,给药28 d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突触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潜伏期延长(P<0.01),药物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潜伏期缩短(P<0.01),石菖蒲-远志药对水提物高剂量组潜伏期短于其低剂量组和挥发油中、低剂量组(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水提物高剂量组目标象限时间明显优于其低剂量组(P<o.o1),且优于挥发油各治疗组(P<0.05);石菖蒲-远志药对两种组分均可使AD模型大鼠海马内突触蛋白突触素(Synaptophysin),突触蛋白1(Synapsin1),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PSD-93蛋白表达高于D-gal模型组(P<0.05),并呈—定的剂量依赖性,但挥发油组分的Synapsin1表达却随着剂量的增加而递减.结论:石菖蒲-远志药对能促进AD模型大鼠海马内突触蛋白的表达,尤以水提物组分效果明显.

  • 土荆芥果实挥发油GC-MS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李植飞;唐祖年;戴支凯

    目的:研究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抗菌活性和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同时采用连续二倍梯度液体稀释法和转染法测定其抗菌活性,MTT法观察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土荆芥果实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1种成分,主要为3-异丙基-6-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2-酮(66.93%),1-甲基-4-(1-甲基已烯基)环已烯(15.67%)及邻甲基异丙苯(12.96%);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对白色链株菌、表皮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和变形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P<0.01),孵育48,72 h后的IC50分别为0.0341,0.069mg·L-1.结论:荆芥果实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及抑制HepG2细胞增殖作用.

  • 藁本、辽藁本和新疆藁本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血管活性观察

    作者:张迎春;陈畅;李韶菁;许海玉;李德凤;吴宏伟;杨洪军

    目的:分析比较藁本、辽藁本及代用品新疆藁本共7个样品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观察对离体血管的舒张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个藁本样品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离体血管实验观察不同品种藁本挥发油对KCI预收缩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从7个藁本样品中共鉴定出82个成分,其中含共有成分14个,各样品所鉴定成分平均占其总挥发油的94%.离体血管实验显示,各样品挥发油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均有不同程度的舒张作用,且量效曲线呈非线性关系;半数有效量(ED50)30.4~400.1μg·mL-1.结论:不同品种藁本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差异显著,对大鼠离体血管的舒张活性明显不同.

  • 6味山姜属中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胃组织PDE,cAMP,cGMP,cAMP/cGMP的影响

    作者:黄燕琼;秦华珍;柳俊辉;王晓倩;刘磊;余腾飞;刘颖;李文强;谭喜梅

    目的:研究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大高良姜、建砂仁、益智6味山姜属中药对胃实寒证模型大鼠胃组织磷酸二酯酶(PDE)、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cAMP/cGMP的影响,揭示6味山姜属中药所含挥发油与温中散寒功效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2批进行,第1批取SD雄性大鼠160只分为16个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阳性对照组,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3味药物各个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去挥发油水液高、低剂量组;第2批除了观察药为大高良姜、建砂仁、益智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去挥发油水液高、低剂量组外,其余分组均同第1批.采用灌服2~3℃寒凉药(石膏、知母、黄柏、龙胆草,给药剂量为36g·kg-1,2次/d)加冷冻的方法制造大鼠胃实寒证模型;分别予以6味药物挥发油、去挥发油水液,低剂量组给药剂量为20g·kg-,高剂量组给药剂量为60 g·kg-1,阳性对照药选用附子水煎液,剂量为8 g·kg-1;每隔12 h给药1次,连续给药3次.测定大鼠胃组织PDE,cAMP,cGMP含量,计算cAMP/cGMP.结果:①对磷酸二酯酶(PDE)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第1,2批模型组胃组织中PDE明显升高(P<0.05或P<0.01),分别为32.27,52.80 nmol·L-1.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大高良姜、益智的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对于模型组大鼠胃中PDE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5或P<0.01),大高良姜去挥发油高剂量组对其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②对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第1,2批模型组胃组织中cAMP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0.68,0.81 nmol·L-1.6味中药挥发油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cAMP浓度均明显升高(P <0.05或P<0.01),cGMP无明显变化,cAMP/cGMP增大(P<0.05或P<0.01);高良姜、草豆蔻、建砂仁去挥发油高剂量组对cAMP浓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6味中药所含挥发油可升高胃组织中cAMP的含量、cAMP/cGMP及降低PDE的含量,其中部分中药的去挥发油高剂量组也有相似的影响,揭示了6味山姜属中药所含的挥发油与温中散寒功效有密切的相关性,且发现此6味药的去挥发油提取液对部分检测指标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揭示其功效也与其所含的其他成分有关.

  • 野菊花挥发油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蒋征奎;李晓;罗彬

    目的:研究野菊花挥发油抗炎镇痛的药理活性.方法: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5 g·kg-1),野菊花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0.8,0.4,0.2 g·kg-1).应用小鼠耳肿胀、足肿胀及棉球肉芽肿等实验评价野菊花挥发油的抗炎活性,采用热板法、扭体法实验考察野菊花挥发油的镇痛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肿胀明显,小鼠棉球肉芽肿明显,小鼠足趾肿胀明显,扭体次数明显增加,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野菊花挥发油高、中、低剂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棉球肉芽肿、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给药后,与正常组比较,野菊花挥发油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P<0.05).结论:野菊花挥发油有较强的抗炎镇痛活性.

  • GC-MS法分析黄皮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作者:唐冰;王成芳;费超;杜树山

    目的:研究黄皮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黄皮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了4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81%.结论:主要成分为β-水芹烯(9.56%)、石竹烯(14.29%)、(S)-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12.35%)、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二环[3.1.1]庚-2-烯(22.25%)等.

  • 茶梅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徐文晖;梁倩

    目的:研究茶梅Camellia sasanqua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茶梅花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9个峰,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质量分数,并鉴定出全部茶梅花挥发油中19种化学成分.结论:茶梅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包含有机酸、烷烃、萜类及其衍生物,萜类主要为倍半萜,其衍生物则主要为酮类,含量高的是十六烷酸(25.154%),其次是正二十七烷(22.310%),正二十五烷(19.612%),正二十九烷(9.673%)和丁香酚(4.049%).

  • 不同干燥方法对龙脑樟叶品质的影响

    作者:荔淑楠;王引权;徐名刷;李建文;张卫平;樊秦;雒军;夏琦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龙脑樟叶品质的影响,为确定天然龙脑樟工业化提取工艺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然阴干、恒温干燥、真空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4种干燥方法分别处理龙脑樟鲜叶,观察干燥叶的外观形态及粉末显微结构;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纯化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右旋龙脑、樟脑及异龙脑含量.结果:自然阴干叶组织中存在较多的类椭圆形油滴,直径0.29~1.04μm,单位面积数目1~5个/μm2,挥发油提取率和右旋龙脑含量低,分别为2.20%和97%;恒温干燥叶组织内存在大量类方形或长方形油滴,挥发油提取率显著高于自然阴干29.28% (P<0.05),真空干燥叶组织内存在大量不规则或椭圆形油滴,单位面积数目显著多于自然阴干(P<0.05),挥发油提取率及右旋龙脑含量分别显著高于自然阴干23.42%和0.63%,真空冷冻干燥叶组织内存在大量类圆形油滴,单位面积数目多,挥发油提取率及右旋龙脑显著高于自然阴干56.76%和1.44%.结论:不同干燥方法对龙脑樟叶中油滴数目、挥发油提取率及化学成分含量等有较大影响.干燥效果以真空冷冻干燥好,其次为真空干燥、恒温干燥和自然阴干.综合分析设备投资、生产成本及干燥效果,表明天然龙脑樟工业化提取采用恒温干燥方法是可行的.

  • 不同产地白豆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冯旭;梁臣艳;牛晋英;郭蕊;张玄薇

    目的:分析与比较不同产地白豆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NIST08和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白豆蔻挥发油中均含有桉油精、α-律草烯、β-蒎烯、α-蒎烯、α-荜澄茄烯、百里香素等19个化合物,但含量不同.结论:不同产地白豆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3530 条记录 4/177 页 « 12345678...17617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