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层适宜的淋球菌检验技术

    作者:张树文;苏晓红;潘丽

    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体,学名淋病奈瑟球菌,主要引起男、女泌尿生殖道的化脓性感染.在男性主要表现为尿道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脓性分泌物.在女性为宫颈炎,典型表现为宫颈口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可因同时伴有尿道炎而出现尿道刺激症状.但60%的女性淋病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呈亚临床或带菌状态.无症状女性淋病携带者在传播淋球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也是引起新生儿淋病的主要原因.

  • 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临床结果分析

    作者:孙海录

    目的:探究荧光定量PCR技术性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指导临床实践中性病检测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收治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不孕症患者980例进行性支原体、衣原体及淋病奈瑟球菌的检测,统计其阳性率.结果:980例患者中检测阳性603例,阳性率61.53%.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阳性率,有助于患者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

  • 淋病奈瑟菌NG-MAST基因分型方法的流行病学应用

    作者:王惠榕;张春阳;颜苹苹;严延生

    目的 调查福建省三明市及泉州市淋病奈瑟菌基因型的分布状况,以获得更多的淋球菌的性传播网络信息.方法 收集2010-2012年三明、泉州淋病初诊者的共185株淋病奈瑟菌以及这些菌株的流行病学资料,用淋球菌多抗原序列分型法(NG-MAST)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85株样本中有112个不同的ST型,其中51个为新型别,占45.54%,39个ST型包含2~8株淋球菌.12对性伴侣间ST型一致并且与流行病学资料调查显示的性接触史相符.对185株菌株进行系统树分析表明临床株可分为两大群,尚未呈现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其中ST1766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均已发现,反映了淋病的全球传播趋势.结论 NG-MAST分型法对传染源的追踪提供了一种补充方法,有可能在性伴背景资料不全的情况下构建淋球菌的传播网络.

  •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分析淋球菌染色体介导的耐药相关核苷酸序列

    作者:季明春;陈红菊;严华;申厚凤

    目的克隆耐药性淋病奈瑟球菌菌株与标准参考菌株之间的差异核苷酸序列. 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耐药性淋球菌与标准参考菌株差异DNA消减文库. 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高特异性的淋球菌耐药菌株DNA消减文库.经对消减文库初步筛选,对其中5个克隆插入的DNA片段进行测序,经GenBank和淋球菌基因组序列库检索分析,证明5 个片段均为未知新序列. 结论淋球菌耐药性相关核苷酸序列的发现将为防治淋球菌感染和研究抗淋球菌抗生素提供新的实验工具.

  • 医院内淋病奈瑟球菌感染的监控

    作者:应群华;杨晓华

    女性感染淋病奈瑟球菌后多无症状或仅有少量分泌物,患者常忽视诊治,而在入院检查其他妇科疾病时查出淋病.加强这一部分患者的管理,做好预防措施,有助于防止医院内淋病奈瑟球菌感染的发生.我们对入院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了淋病奈瑟球菌感染的调查和分析,现总结如下.

  • 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支原体检测结果

    作者:陈世勇;袁远;吴春龙

    淋病奈瑟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支原体(UU)是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的病原体.我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对来自性病门诊及妇科门诊的患者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 76例男性STD者10种细菌性病原谱分析

    作者:吴青平;郑新永;李雯

    目的了解男性STD者7种支原体、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球菌(NG)、阴道加德纳菌(Gv)感染及合并感染状况. 方法收集76例男性STD者尿道拭子标本进行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生殖道支原体(Mg)、肺炎支原体(Mpn)、发酵支原体(Mf)、穿透支原体(Mpe)、梨形支原体(Mpi)、Gv、Ct和NG等10种细菌性病原核酸检测,并对NG阳性标本进行了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球菌(PPNG)型特异核酸检测. 结果 76例男性STD者尿道拭子标本10种细菌性病原检出状况分别为:Uu65.8%、Mh27.6%、Mg18.4%、Mpn26.3%、Mf2.6%、Mpe2.6%、Mpi 0%、Gv15.8%、Ct28.9%、NG34.2%;26例NG感染者中PPNG阳性5例占19.2%;76例STD者中55例检出1种以上支原体,即支原体总感染率为72.4%.多数为>2种病原合并感染. 结论鉴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为四环素类(Mh对红霉素天然拮抗)、阴道加德纳菌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为甲硝唑与克林霉素、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淋病治疗目前多数采用头孢菌素和大观霉素,因此对于具有>2类病原合并感染者在治疗上应注意联合用药.

  • 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者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病原菌感染研究

    作者:李琴;谢平;徐卓群;徐汇义;朱蕾芳;肖琛月

    目的了解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者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病原菌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03年10月~2004年8月,无锡地区682例(男459例,女223例)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患者的尿道和宫颈分泌物标本及115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进行阴道加德纳菌(GV)、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生殖道支原体(MG)、肺炎支原体(MP)、淋病奈瑟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检测,女性同时进行念珠菌和滴虫检测.结果男性生殖道患者GV阳性率为8.1%,居NG(37.3%)、Uu(22.7%)之后列第3位;女性Gv为28.3%,居念珠菌(42.6%)、Uu(38.6%)之后也列第3位.结论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患者GV阳性率较高,在检出的病原菌中居第3位,对STD患者应注重GV的检测及治疗.

  • 多重耐药淋病奈瑟球菌耐药基因的研究

    作者:李国明;陈群;陈军剑;樊翌明

    目的探讨淋病奈瑟球菌多重耐药与耐药基因的关系. 方法 应用K-B法与琼脂稀释法测定35株淋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煮沸法提取菌株DNA,PCR扩增TEM、tetM、erm和mefA基因. 结果 35株淋菌的敏感性测定显示:多重耐药现象明显,TEM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88.6%,tetM基因的携带率为11.4%,首次在国内从35株淋菌中检出mef、erm耐药基因,其中mefA基因2株阳性,erm基因1株阳性. 结论淋菌的多重耐药与各耐药基因型之间密切相关.

  • 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球菌耐药质粒的提取与酶切分析

    作者:邓启文;曾位森;钟艳

    目的了解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球菌(PPNG)在本地区的分布状况及其耐药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 方法用碘量法筛选PPNG株,碱变性法进行质粒抽提,回收7.4kb及5.4kb质粒进行酶切分析. 结果 68株临床分离株筛选出PPNG菌3株,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PPNG菌7.4kb及5.4kb质粒含有BamHⅠ的双酶切位点, 7.4 kb质粒含有PstⅠ及HindⅡ单酶切位点. 结论 PPNG菌株的筛选及耐药质粒的酶切分析为追踪耐药菌株的流行趋势提供了流行病学信息.

  • 淋病奈瑟球菌毒力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崔海燕;李国明

    目的 探讨淋病奈瑟球菌毒力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病奈瑟球菌的耐药性,碘量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病奈瑟球菌(PPNG);分别提取其染色体DNA和质粒DNA,采用PCR方法,检测淋病奈瑟球菌毒力岛中的atlA、traG和traH基因.结果 淋病奈瑟球菌的耐药现状非常严重;毒力岛基因广 泛存在,染色体DNA上atlA、traG和trail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60%、34.92%和68.25%;质粒DNA上atIA、traG和traH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60%、63.49%和63.49%.结论 淋病奈瑟球菌的毒力岛基因与耐药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染色体trail和质粒atlA多见于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而染色体traG则更多见于高水平耐四环素菌株(TRNG).

  • 4种方法检测男性尿道分泌物淋菌结果比较分析

    作者:安邦权;孙兆林;凌晓午;刘水和;李红梅;罗湘蓉

    目的 通过4种方法对尿道分泌物淋病奈瑟球菌(简称淋菌)检测结果比较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加简便和适用的检测方法.方法 瑞氏染色和革兰染色同时检测226份分泌物中的淋菌,其中部分标本加用培养法和(或)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鉴定.结果 瑞氏染色和革兰染色检查尿道分泌物淋菌阳性率分别为71.68%和73.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染色法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分离培养法(33.33%)(P<0.05),而较PCR法检出率85.71%低(P<0.05).结论 对于男性尿道分泌物淋菌检查,PCR法阳性率高;染色法阳性率较高,其中瑞氏染色法更简便、快速和廉价;培养法阳性率低,不适于常规检查.

  • 性病门诊就诊者泌尿生殖道性传播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作者:孙丽君;刘翠娥;王玉江;张可;刘安;孙欣;武彦宁;魏虹娟

    目的 了解门诊就诊者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05年7月~2006年5月门诊就诊者2 178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 2 178份标本中有642份检出病原体,患病率为29.48%.单一感染450份(70.09%),其中检出淋球菌34份(29.82%),沙眼衣原体48份(44.44%),支原体363份(71.18%);混合感染192份(29.91%),其中淋球菌合并Ct或Uu者90份(24.75%),Ct+Uu+Mh102份(11.85%).三种病原体在男女就诊者中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中青年就诊者的泌尿生殖道病原体阳性率较高,应重视病原学检查,进一步加强性病防治工作力度.

  • 连接酶链反应检测尿液中的淋病奈瑟球菌

    作者:郑和义;曹经江

    目的评价连接酶链反应(LCR)技术对尿液中淋病奈瑟球菌诊断的意义.方法对在性传播疾病(STD)门诊就诊的276例尿道/宫颈炎患者进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及尿液淋病奈瑟球菌LCR检测,对两项结果不符合的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确定细菌培养、LCR法检测尿液中淋病奈瑟球菌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276例患者中,24例LCR检测阳性(8.7%),21例培养阳性(7.6%),5例两项结果不符合者进行PCR检测.LCR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3%、100.0%.结论 LCR分析法检测尿液中的淋病奈瑟球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淋病奈瑟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马建飞;李刚;张薏女

    目的:对228例淋病患者淋病奈瑟球菌的耐药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淋病奈瑟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 -B 法)进行检测,对β内酰胺酶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进行检测。结果:228株淋病奈瑟球菌中,来自宁海县中医医院的有72株,其中β内酰胺酶检测阳性的有19株;来自湖州市妇幼保健院的有156株,其中β内酰胺酶检测阳性的有41株。所有检测为阳性的菌株在228株菌株中占26.32%。来自所有的淋病奈瑟球菌菌株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明显的区别,菌株对四环素、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比较高,对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耐药性比较低一些。结论:根据研究数据,在临床上应当避免使用四环素、青霉素等作为抗菌的首选药物,应适当选取头孢曲松、大观霉素作为临床治疗淋病奈瑟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 几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芯片的制备

    作者:石岗;文思远;陈苏红;王升启

    目的:为了同时多样本检测和鉴别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支原体3种重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制备了寡核苷酸检测芯片.方法:针对3种病原体和荧光素酶基因设计特异的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采用硫代和氨基双功能探针修饰技术制备寡核苷酸芯片,以荧光标记多重不对称PCR技术为基础,通过将单链PCR产物与芯片杂交实现对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对10种与待检病原体无关的菌及定量有限稀释的荧光素酶和3种病原体基因质粒模板进行芯片检测,结果表明芯片对待检病原体特异,其检测4种基因的灵敏度均为5×103拷贝质粒.对24份性传播疾病患者标本进行芯片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100%,与淋病奈瑟球菌混合感染率为83.3%(20/24),与传统PCR诊断结果完全一致.在24份标本中,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支原体三重感染病例芯片诊断为3例,混合感染率为12.5%(3/24);而传统PCR诊断为4例,混合感染率为16.7%(4/24),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75%.结论:该芯片是一种可靠检测3种病原体的方法,它可快速提供有关患者混合感染的情况,因而为指导个性化治疗提供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

  • 淋病奈瑟球菌对头孢曲松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袁柳凤;尹跃平

    头孢曲松作为淋病一线治疗药物之一,目前仍比较敏感,国内外尚未报道临床治疗失败病例,体外药敏试验也只发现少数散发头孢曲松耐药株.但是,淋病奈瑟球菌(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下降的趋势已很明显,而且中国少数地区淋球菌头孢曲松耐药株检出率>5%,故应密切监测淋球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变化.目前淋球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机制尚不明确,penA和mtrR等基因突变在耐药中的作用成为关注热点.

  • 淋病患者156例淋病奈瑟球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顾华爱

    淋病奈瑟球菌(简称淋球菌)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泌尿生殖器官产生急性或慢性炎性反应.该病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本地区淋病发病率增多,为了解本地区淋球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56例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淋球菌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头孢呋辛的合理用药指导

    作者:隋忠国

    头孢呋辛适用于:①敏感病原体所致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②不产青霉素酶的淋病奈瑟球菌引起的女性单纯性淋病性直肠炎;③预防手术感染;④博氏疏螺旋体引起的早期游走性红斑(Lyme病、莱姆病).

  • 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中penA基因的初步研究

    作者:其木格;张秀丽;塔娜;董磊

    目的:检测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中penA基因的改变,探讨其是否与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有关.方法:通过对5株头孢曲松低敏和1株头孢曲松敏感的淋球菌进行penA基因全基因测序,进一步了解penA基因的碱基置换或插入情况及青霉素结合蛋白2(PBP2)的结构模式.结果:5株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的penA基因中有多个碱基置换或突变,没有发现含有镶嵌状penA基因结构模式.结论:penA基因的多个碱基置换或突变可能与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相关.

4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