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模式介绍

    作者:严春泽;杜雪平

    复兴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以三级医院为依托,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管理模式.医院专门制定了双向转诊的指征、方法以及医务人员交流模式,保证了转诊渠道畅通便捷及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 病人转诊
  • 二、三级医院间三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双向转诊建议

    作者: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双向转诊建议制订组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社区获得性肺炎3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讨论制定了二、三级医院双向转诊的指征和实施建议.希望通过尝试落实双向转诊、分级治疗,使各级医院的医护人员各尽其职,节省医疗资源,减轻政府和群众医疗负担,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

  • 杭州市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准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评价

    作者:钱芳;戴文芸;谢文倩

    杭州市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开展了竞争化签约、建立区域医联体、配备医生助理的精准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取得初步效果.与2014年比较,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签约率从56.1%(2 680/4 777)提高至81.6%(5 602/6 863)、区域医联体转诊率从26.1% (2 678/10 259)提高到44.4%(5 589/12 589)、固定医生就诊率从47.1% (54 603/115 986)提高到56.3%(93 219/165 725)、续约率从41.3%(5 794/10 822)提高到67.2%(7 282/10 838)、居家特殊护理服务率从9.5%(47/495)提高到61.5%(392/637).提示精准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助于提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率约率,提供连续性诊疗、便捷的转诊和居家护理服务,是提高居民续约率的有效模式.

  • 上海市长宁区双向转诊制度优化效果初探

    作者:严纬;江萍;洪春荣;乔莉华;缪栋蕾;吴琼

    本文基于对长宁区卫生系统现有的双向转诊体系的总结,从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及社区患者3个主体的角度出发,阐述长宁双向转诊工作的制度建设、路径设计、信息化平台支撑及改革后取得的成果.长宁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有长宁特色的双向转诊服务流程和运行机制,有助于引导形成患者社区首诊、分级诊疗的有序就医秩序.

    关键词: 病人转诊 全科医生
  • 贵州省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不到位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玮;杜雯;雷世光;李杨;杨敬源;潘建敏;叶贤伟

    目的 为提高我省肺结核病患者发现,探讨转诊不到位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高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0年5-7月在我省遵义市遵义县和黔西南州兴义市2个县(市)招募60例转诊到位和60例转诊不到位的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成组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病例诊断分类(X2=13.61,P值<0.001)、是否曾怀疑结防机构的诊疗水平(X2=31.75,P值<0.001)、是否怀疑免费抗结核药的疗效(X2=27.77,P值<0.001)、是否知道结防机构是结核诊治专业机构(X2=9.6,P值<0.01)、是否知道结防机构位置所在(X2=26.73,P值<0.001)是转诊不到位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条件的综合医疗机构要对患者做出明确诊断,对患者及时转诊,加大健康促进力度,同时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是提高转诊到位率的重要手段.

  • 2010-2012年武汉市汉阳区社区及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情况调查

    作者:周利;张建群;周美兰

    目的 了解武汉市汉阳区2010-2012年社区及综合医院(简称“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的转诊追踪情况,提高患者发现效果.方法 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2010-2012年汉阳区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转诊、追踪及核查报表,对1 376例需转诊患者的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到位后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及非结防机构对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汉阳区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未查痰者占80.7%(1 111/1 376),转诊到位率分别为38.7%(160/413)、58.3% (266/456)和60.6%(306/507),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性=49.93,P =0.000);追踪到位率分别为96.8%(245/253)、92.1%(175/190)和89.6%(180/201);总体到位率分别为98.1%(405/413)、96.7% (441/456)和96.1%(486/507);到位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30.9%(412/1 332),涂阳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14.2%(189/1 332);非结防机构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率为39.3%(412/1048),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率为37.1%(189/510).结论 2010-2012年汉阳区的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到位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使得结核病防治工作得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 产科急重症

    作者:林其德

    叙述产科急重症所涉及的范围,并分别介绍产科急症、产科重症的处理原则,以及急重症患者转诊的相关程序和注意事项.

  • 田间作业农药中毒的院前救治与转诊分析

    作者:张瑞

    目的:分析田间作业农药中毒的院前救治和转诊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黔东南州台江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救治的田间作业农药中毒患者28例,整理并分析其转诊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运转途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27例痊愈出院,出院后无并发症以及后遗症发生。结论正确采用救治措施、药物拮抗剂等是救治田间作业农药中毒的关键,若患者出现明显的中度中毒现象,生命体征下降,需及时转诊治疗。

    关键词: 中毒 病人转诊
  • 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看法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东霞;杜雪平;李放

    目的 调查参与双向转诊的医生和患者对双向转诊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看法.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3月随机抽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的医院医生75名及患者166名,月坛地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医生44名及患者103名,采用自行设计的<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站双向转诊调查问卷>,对医患双方对双向诊管理的看法、医生认为必要的转诊指征、接受过转诊的患者对转诊过程的看法及医患双方认为影响向下转诊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对于转诊的决定权,有73.3%(55/75)的医院医生、88.6%(39/44)的社区医生及65.8%(177/269)的患者认为转诊终应由医生决定.66.7%(50/75)的医院医生、70.5%(31/44)的社区医生和56.9%(153/269)的患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专门负责转诊的机构和人员对双向转诊工作进行协调和管理.医院医生与社区医生对转诊指征的看法基本一致,居前3位的向上转诊指征为:诊断不明确需进一步治疗;急危重症;条件所限无法治疗.居前3位的向下转诊指征是: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完善的常见病;病情稳已定,处于康复期或恢复期;仅需定期复查的慢性病.83.8%(109/130)的接受过转诊的患者对转诊过程满意.医院医生和社区医生均认为缺乏有效激励和监督机制;没有明确的转诊标准;医疗机构间缺乏信息沟通的平台是影响向下转诊工作的前3个因素,但对首位影响因素的看法不一致.患者愿意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原因是离家近,就医方便;不愿意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原因是不信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结论 医生和患者对转诊决定权的看法一致,社区医生与医院医生对转诊指征把握一致,医生和患者对影响向下转诊的因素看法不一,故今后还需要从医患双方的角度出发完善转诊管理.

  • 镇静方案不同控制目标在机械通气患者长途院间转诊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黄飞月;张克标;古满平

    目的 探讨镇静方案不同控制目标在机械通气患者长途院间转诊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需长途转诊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患者117例,按照转诊日期进行分组,奇数日转诊者为对照组(60例),偶数日转诊者为观察组(57例).患者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转诊过程中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镇静方案,对照组控制目标为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4分,观察组控制目标为SAS 2分,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不良事件(气管移位、导管滑脱、坠床、呕吐、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前及开始转诊后0、30、150 min两组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转诊后60、90、120 min观察组心率较对照组减慢(P<0.05).用药前两组呼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转诊后0、30、60、90、120、150 min观察组呼吸较对照组减慢(P<0.05).用药前及开始转诊后0、30、120、150 min两组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转诊后60 min观察组MAP较对照组升高,开始转诊后90 min观察组MAP较对照组降低(P<0.05).用药前及开始转诊后0、30、60、90、120、150 min两组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移位、导管滑脱、坠床及总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呕吐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转诊时控制目标为SAS 2分的镇静方案既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又有效地控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我国患者双向转诊行为决策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高阔;甘筱青

    目的:探讨我国患者双向转诊的行为决策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通过查阅《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关于居民就诊行为的调研数据,分析患者选择就诊单位的影响因素。通过对2013年我国12个省份30多家医院2006例患者的调查,分析患者双向转诊的影响因素,同时构建患者就诊单位的选择行为模型和患者下转的选择行为模型。结果患者选择就诊单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距离近(占56.7%)、质量好(占15.8%)、有熟人/信赖医生(占10.7%)、定点医院(占6.3%)和价格低(占5.6%)。508例转诊患者中,上转467例(占91.9%),下转41例(占8.1%)。患者上转的影响因素有:基层医疗条件限制(占31.8%,162/508)、疑难杂症(占19.1%,97/508)、急危重症(占19.1%,97/508)、急诊抢救(占17.9%,91/508)、患者家属要求(占12.1%,61/508),各因素构成间差异有统计意义(χ2=127.369, P<0.001)。患者不愿下转的影响因素有:对基层医院医技水平不满意(占28.0%,142/508)、转诊手续繁琐(24.0%,122/508)、医生和医院对转诊的不支持(占21.0%,107/508)、对基层医院药品品类不满意(占17.9%,91/508)、对基层医院服务态度不满意(占9.1%,46/508),各因素构成间差异有统计意义(χ2=96.248, P<0.001)。结论患者双向转诊行为中存在上转容易下转难现象。针对基层医疗条件、转诊流程、医生和医院对转诊的态度等方面问题,应加大政策支持,制定转诊指征,明确医疗体系中各医疗主体单位的功能,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

  • 我国高血压双向转诊标准的研究现状

    作者:巩昕;石建伟;肖月;刘娜娜;薄小杰;徐康捷;王春旭;王朝昕

    目的 了解我国高血压双向转诊标准的研究现状.方法 于2017年6月20—30日,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主,辅以其他数据库和网站,进行计算机检索,以获取与高血压双向转诊标准有关的文献.将纳入文献分为指南类和论文类,对不同时间发布的指南类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转诊标准指南的发展情况;对论文类文献中采用的转诊标准进行汇总分析,以了解转诊标准的应用现状.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指南类文献3篇、论文类文献8篇.3篇指南分别为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版指南》)、2014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版指南》)、《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2017版指南》).其中,《2009版指南》与《2014版指南》中的高血压双向转诊标准一致,《2017版指南》对前2版指南中的部分条目进行了量化和细化、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的急诊转诊标准、删除上级医院的转回标准.指南类文献和论文类文献均未给出转诊标准的拟定依据,论文类文献未采用指南中发布的转诊标准且采用的转诊标准不统一,论文类文献中缺乏专门针对转诊标准拟定和应用的研究且未重视对转诊标准的评价.结论 指南中发布的高血压双向转诊标准尚未得到充分认可,目前针对高血压双向转诊标准的研究匮乏,建议拟定循证化、系统化、可操作性强的双向转诊标准,以保证分级诊疗工作的顺利推行.

  • 眼科急诊的处理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探讨

    作者:焦剑;华文

    眼科学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组成部分,通过培训提高全科医生的眼科临床能力,尤其是处理眼科急诊能力,对患者获得有效、正确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眼科急诊病例分析,提出眼科急诊的院前急救与转诊应成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并从全科医生角度把可能遇到的眼科急诊进行分类讨论,同时对全科医生接诊眼科急诊后如何快速有效地转诊进行初步探讨.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通过提高全科医生对于眼科急诊的处理能力,培养出更高水平的全科医学人才,使全科医生能更好地胜任"健康守门人"的工作.

  • 1997—2017年我国双向转诊现状和效果及问题的系统评价

    作者:申颖;黄为然;纪舒妤;于佳;李慕军

    目的 了解我国1997—2017年双向转诊的发展历程、实施现状及效果,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我国双向转诊制度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1月,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以"双向转诊+现状""双向转诊+效果"及"双向转诊+问题"等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百度学术及谷歌学术等主要中文数据库,以及国家及各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获取1997—2017年发表的关于双向转诊现状、效果及问题的中文文献.结果 共纳入232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文献显示,我国双向转诊发展势头良好,转诊人次逐年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稳步提升,但双向转诊质量存在较大问题,其中,向上转诊人次数远超向下转诊,缺乏转诊标准及配套的医保政策、激励和监管制度不完善、基层医疗人员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较为突出.结论 我国双向转诊制度尚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应从统筹全局出发,着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基层人员合理使用和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医疗队伍能力,扭转各医疗机构间不同利益驱动.

  • 社区医师在脑卒中早期识别与转诊中的作用

    作者:郭吉平;黄久仪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时间窗内的治疗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而我国的脑卒中早期识别与转诊水平明显滞后.建立脑卒中早期识别与转诊机制,通过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水平,加强社区医师脑卒中早期识别培训,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及时转诊是提高早期识别与转诊水平的有效措施.社区医师是脑卒中早期识别与转诊的主力军,在脑卒中早期识别与转诊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巨大的潜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优化双向转诊模式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为例

    作者:闫巍;杜雪平;黄璇;宋炎;李倩;张洪波;吴薇;王斐;王杰萍

    我国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形势下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双向转诊作为基层医院与三级综合医院上下联动的衔接,是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双向转诊制度已经建立,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信息化的双向转诊模式,更加优化了双向转诊的流程,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因此应不断优化双向转诊制度,从而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为签约居民提供高质量的连续性医疗服务,真正实现分级诊疗.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以下简称复兴医院)信息化双向转诊模式为例,对其效果进行分析.2015—2017年复兴医院双向转诊平台逐步趋于完善,完成5400例患者双向转诊.3年内双向转诊人次有增加,但回转人次所占比例却未见明显增加,说明双向转诊平台还需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优化双向转诊模式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回转人次有一定增加.

  • 北京市三里河一区卫生站外院带药转入情况分析

    作者:王会兰;亓海萍;王丽

    目的 分析北京市三里河一区卫生站的外院带药转入情况,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诊外院带药患者提供经验.方法 运用典型调查方法,对2012-06-01-2013-05-31三里河一区卫生站的外院带药治疗的患者690例进行分析,记录转入医院、转入诊断、转入用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外院带药满意度的因素.结果 转入医院为复兴医院374例(54.2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86例(12.46%)、北京大学人民医院62例(8.99%)、宣武医院57例(8.26%)、其他医院111例(16.09%).转入诊断为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痛)187例(27.10%)、循环系统疾病(心脑血管)130例(18.84%)、呼吸系统疾病95例(13.77%)、代谢系统疾病(骨质疏松)78例(11.30%)、消化系统疾病18例(2.61%)、其他182例(26.38%).转入用药为腺苷钴胺187例(27.10%)、抗生素172例(24.93%)、中药(活血化瘀)130例(18.84%)、降钙素78例(11.30%)、其他用药123例(17.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诊态度、治疗水平、治疗环境是影响患者外院带药满意度的因素.结论 外院带药以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居多,药物以维生素、抗生素、中药(活血化瘀)为主.应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转入患者的接诊态度、提高其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 转诊类型学和驱动力辨析

    作者:杨辉;Christ Anderson;Shane Tomas

    分析和讨论转诊的定义、内涵和相关因素是确定转诊行为的评价指标及确定转诊管理和政策的重要前提.本文把转诊行为根据行为的客体划分为使用者转诊和提供者转诊,并讨论了各种转诊行为的驱动力.任何医疗服务行为及其管理制度均建立在对激励行为的理解上.政府如欲推动双向转诊制度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应该对各种转诊行为的驱动力和阻力予以深刻的理解,并采用适宜的政策措施培育适宜转诊的驱动力,减少适宜转诊的阻力.

  • 香港转诊制度对内地实施分级诊疗的启示

    作者:蔡利强;侯进;陆新建

    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疗改革推进过程中必要的改革举措.笔者通过在香港公立医院和社区医疗中心普通科实训,与香港社区医疗管理人员和家庭医生深入访谈交流,结合相关文献总结香港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和基层卫生服务的概况,分析香港有效落实转诊制度的原因,并结合内地实施分级诊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建议在政府指导下健全分级诊疗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推动各级医疗机构上下联动、建立统一医疗信息系统、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深化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内涵、提升全科医生接诊服务能力、提高居民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保障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实.

  • 国内外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现状及其对应用互联网促进分级诊疗的启示

    作者:潘莹;陆媛;于德华

    本文基于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解读了国家《"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和《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通过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和研究,分析今后全科医生多点执业和分级诊疗的发展方向和政策释放点,借鉴英、德、美三国全科医学发展经验,探索我国全科医学发展新模式,并结合互联网科技提出促进分级诊疗的途径.提出在我国积极发展全科医学的大背景下,抓住全科医生可以多点执业的契机,利用居民易于接受的互联网新科技,推行分级诊疗,解决就医难的现实状况,利民利国地实现医疗改革新步伐.

82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