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病毒颗粒治疗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徐波;冉红兵;程进强

    目的:探究抗病毒颗粒治疗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牙龈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来分析,平均分为两组,每个组别4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抗病毒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牙龈指数评分及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的所有患者,身体状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龈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55.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病毒颗粒治疗慢性牙龈炎临床效果更佳,患者的牙龈指数明显下降,疼痛感消失较快。

  • 山香圆颗粒联合抗病毒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秦庆寅;王晋星;宋飚;杨荣;宋志梅;褚晓青

    目的:观察山香圆颗粒联合抗病毒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方法:将81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406例,给予山香圆颗粒联合抗病毒颗粒治疗;对照组406例,给予抗病毒颗粒治疗;疗程均为3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其流涕及鼻塞停止时间、退热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以及咳嗽停止时间。结果:治疗组各项临床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显著( P<0.05)。结论:山香圆颗粒联合抗病毒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华法林与抗病毒颗粒联用对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影响

    作者:王连红;张莉;李金;吴艳;曾莉;贾朝菊;龙乾

    [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为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提供健康指导.[方法]选取接受过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或双瓣置换任一种手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且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征兆或已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20例,给予抗病毒颗粒治疗,并于服用前、服用后第3天、停用后第3天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服药后第3天与服药前、停药后第3天IN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与停药后第3天I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5%,其中小范围皮肤瘀斑2例,牙龈出血1例.[结论]华法林与抗病毒颗粒联用可导致INR升高,提示长期口服华法林的病人应慎用抗病毒颗粒.

  • 抗病毒颗粒中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测定分析

    作者:杨慧萍;李轩

    目的:对市场上销售的抗病毒颗粒中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以考察其质量差异,为能够正确辨别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量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绿原酸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ODS C18,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15:8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5nm,柱温:30℃,进样量:10ul.连翘苷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ODS C18,流动相:乙腈-水(37:6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柱温:30℃.结果:对市售的绿原酸及连翘苷的含量测定,其结果差异较大:绿原酸高含量为4.15%,低含量为2.38%;连翘苷高含量为3.89%,低含量为1.5%.结论:不同厂家生产抗病毒颗粒中绿原酸、连翘苷存在较大差异,与药典中的标准有差异,因此,有必要进行质量控制.

  • 抗病毒颗粒治疗流感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诚光;许家骝;罗霄山

    目的:研究观察抗病毒颗粒对流感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分3组实验分别观察抗病毒颗粒的3个作用.(1)采用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造模各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抗病毒颗粒、板蓝根冲剂、病毒唑及蒸馏水(下同),观察不同组小鼠存活时间及存活率;(2)采用2,4-二硝基苯酚使大鼠体温升高,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测定给致热剂后不同时间大鼠体温,观察抗病毒颗粒对高热大鼠体温的影响;(3)各组先灌胃给药,然后在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致炎剂,测定给致炎剂后不同时间大鼠足肿胀值,观察抗病毒颗粒对致炎后大鼠足跖体积的影响.结果:在第1个实验中,抗病毒颗粒组小鼠存活率明显提高,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在第2个实验中,抗病毒颗粒组高热大鼠给药后体温也明显下降;在第3个实验中,抗病毒颗粒组大鼠足跖肿胀值明显缩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病毒颗粒具有很好的抗病毒解热及抗炎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利巴韦林联合抗病毒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艳

    目的:观察用利巴韦林联合抗病毒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6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31例/组).为对照组患儿单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儿联用利巴韦林和抗病毒颗粒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其退热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的时间、皮疹消退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用利巴韦林联合抗病毒颗粒治疗手足口病可明显缩短患儿的病程,促进其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颗粒中射干苷、绿原酸和苦参碱

    作者:沙东旭;郝延军;康强;孙苓苓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抗病毒颗粒(鱼腥草、川射干、山豆根、忍冬藤、板蓝根、贯众、白芷、重楼和青蒿)中射干苷、绿原酸和苦参碱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Diamonsil C18(20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20∶80)(射干苷)、甲醇-0.4%磷酸溶液(35∶65)(绿原酸)和乙腈-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8.0)(20∶80)(苦参碱)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5 nm(射干苷)、327 nm(绿原酸)和210 nm(苦参碱),柱温30℃,体积流量0.8mL/min.结果 射干苷、绿原酸和苦参碱分别在0.04 ~2.01 μg(r =0.999 9)、0.08~4.05 μg(r=0.999 9)和0.20 ~5.01 μg(r =0.999 8)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RSD为1.64%)、99.9%(RSD为1.86%)和99.0%(RSD为1.81%).结论 本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无干扰,可用于抗病毒颗粒的质量控制.

  • 抗病毒颗粒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车碧英

    目的:探讨抗病毒颗粒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病毒颗粒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流涕鼻塞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抗病毒颗粒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可靠,可以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抗病毒颗粒的薄层鉴别

    作者:孙晓英

    目的:建立抗病毒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抗病毒颗粒中的川芎、牛蒡子等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与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鉴别方法稳定可靠,能较为合理地对处方中各组分进行定性鏊别,重复性强,可作为抗病毒颗粒的鉴别方法.

  • 抗病毒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连翘鉴别

    作者:程鑫

    目的:建立抗病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氯仿-甲醇(5∶1)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来鉴别抗病毒颗粒中的连翘.结果:本文所采用的鉴别连翘的方法操作简单,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结论:本文所建立之方法可靠、灵敏、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抗病毒颗粒的质量.

  • 阿昔洛韦联合中药抗病毒颗粒治疗生殖器疱疹

    作者:陈碧云;谭雪玲;李达仁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抗病毒颗粒治疗生殖器疱疹(GH)的疗效.方法将7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应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加用抗病毒颗粒,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抗病毒颗粒能够有效地抑制疱疹病毒复制,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细胞代谢,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确切,能降低复发频率.

  • 抗病毒颗粒的药理作用研究

    作者:卢华;陈晓宇

    目的 研究抗病毒颗粒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体内抗病毒实验及各种动物模型实验,观察抗病毒颗粒的药理作用.结果 抗病毒颗粒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有保护作用;对致热大鼠体温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小鼠耳廓炎症;对小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抗病毒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解热及抗炎作用.

  • 抗病毒颗粒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实验研究

    作者:肖四飞;陈生;曲敬来;高雪;刘晓香

    目的 探讨抗病毒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观察抗病毒颗粒在人喉癌传代细胞(Hep-2)中对RSV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Hep-2细胞中,抗病毒颗粒CC50为9.05,EC50为0.62,TI为2.085,且对RSV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抗病毒颗粒在Hep-2细胞中对RSV有明显抑制作用.

  • 两种不同辅料的抗病毒颗粒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临床观察(附:124例病例报告)

    作者:梁超;谭漪;余洁

    双盲、随机、对照观察了两种不同辅料的抗病毒颗粒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24例分为A、B两组,A组(以甘露醇为辅料)总显效率为85.48%,总有效率为96.77%.B组(以糊精为辅料)总显效率为88.71%,总有效率为98.39%,未发现服用抗病毒颗粒有明显不良反应,仅A组有一例患者(0.81%)出现腹泻.

  • 复方贯叶金丝桃抗病毒颗粒剂的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康小龙;孙玉华;何承辉;薛桂蓬

    目的:观察连续给予复方贯叶金丝桃抗病毒颗粒对大鼠产生的长期毒性反应.方法:健康大鼠分别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小、中、大剂量(复方贯叶金丝桃抗病毒颗粒剂三个剂量10g/kg·d、20g/kg·d、30g/kg·d,分别相当于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用量的33、66、100倍)和溶剂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80天.每日检查大鼠精神状态、粪便、皮毛,每10天称一次体重,计算进水量、进食量.90天、180天及停药14天后检查体重系数、脏器系数、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并作脏器病理检查.结果:复方贯叶金丝桃抗病毒颗粒各剂量组,动物的外观、行为、体质量、脏器系数、血液学和生化指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毒性反应.结论:复方贯叶金丝桃抗病毒颗粒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

  •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氨溴索口服液与抗病毒冲剂治疗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王莉丽

    目的 了解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氨溴索口服液在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甲流)方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符合诊断标准的甲流患者31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各156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抗病毒冲剂,治疗组采用奥司他韦联合氨溴索口服液,询问、记录效果,主要症状的改变时间,病情发展情况等,统计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85.30%(P=0.009);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发热、痰咳、咽喉肿痛无汗四类主要症状缓解时间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 相较于传统中药,奥司他韦用药联合氨溴索的方案优于传统中药冲剂且不良反应少.

  • 板蓝根、抗病毒颗粒和安慰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蔺娟;蔺萍

    目的 观察板蓝根颗粒、抗病毒颗粒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108例临床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在3天以内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接受阿莫西林胶囊和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的基础治疗;其中板蓝根组的患者加用板蓝根颗粒1袋.tid;抗病毒颗粒组加用抗病毒颗粒1袋.tid;对照组加用自制安慰剂2粒.tid.疗程三天.结果 板蓝根组总有效率93.9%,愈显率69.7%;抗病毒颗粒组总有效率97.1%,愈显率76.5%;安慰剂组愈显率97.1%,愈显率82.9%.三组间,总有效率,及分症状的有效率均相当.三组均出现嗜睡、恶心、上腹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 本试验中板蓝根颗粒和抗病毒颗粒均没有被发现比安慰剂更能给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带来益处.

  • 观察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联合抗病毒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 染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正益

    目的 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氨酚黄那敏颗粒与抗病毒颗粒联合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63例)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32例)的药物主要为氨酚黄那敏颗粒与抗病毒颗粒,对照组(31例)的药物主要为利巴韦林,对比分析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鼻噻流涕、退热、咳嗽消失的时间分别为3.24±0.24d、2.14±0.18d、2.17±0.21d;实验组分别为2.05±0.25d、1.35±0.31d、1.61±0.54d,两组对比,对照组对照组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均比实验组长;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4.19%;经比较发现,对照组比实验组低(P<0.05).结论 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氨酚黄那敏颗粒与抗病毒颗粒联合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预后恢复,建议推广.

  • 华法林与抗病毒颗粒同服致INR异常升高的药学监护体会

    作者:韩晶晶;张雪晓;张建东;张永玲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并开展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通过对1例服用华法林的肺栓塞患者INR异常升高的情况开展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特点给出药学意见,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后患者INR逐渐达标,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对患者治疗过程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协助医生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抗病毒颗粒的薄层鉴别

    作者:徐军;李凤

    目的 建立抗病毒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抗病毒颗粒中的金银花、牛蒡子、川芎、虎杖、防风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鉴别方法稳定可靠,能较为合理地对处方中各组分进行定性鉴别,重复性强,可作为抗病毒颗粒的薄层鉴别.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