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直肠癌中Runx3和C-myc基因的表达

    作者:郑玮;郑克鸿;钟林;李强;黄宗海

    目的:探讨Runx3和C-myc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8例结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缘>5 cm)中Runx3 mRNA和C-myc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63例结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unx3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将实验数据按照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层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了解Runx3、C-myc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主要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提示:Runx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C-my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二者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rotein levels,r=-0.398,P=0.001)。且其各自的表达在不同Dukes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及病理分化类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越晚、病理分化越低,Runx3表达下调、C-myc表达上调越明显。结论 Runx3和C-myc基因表达异常,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与病员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

  • 胃癌中RUNX3、β-catenin和E-cadherin表达的关系

    作者:姜帆;孟紫薇;孙建国

    目的 检测RUNX3、β-catenin和E-cadherin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意义,以期为研究胃癌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6例胃癌标本作为观察组,60例胃黏膜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RUNX3、β-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中RUNX3、β-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RUNX3、β-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Ki67的表达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三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RUNX3、β-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结论 RUNX3、β-catenin和E-cadherin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协同作用,联合检测RUNX3、β-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可能与判断预后有关.

  • 联合检测大肠癌中RUNX3和Ki-67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薛军;武雪亮;贾光辉;屈明;王立坤;史永兴;赵秀芳

    目的:探讨RUNX3和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和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RUNX3和Ki-67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 RUNX3蛋白、Ki-67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8.33%(23/60)、80.00%(48/60),30例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 RUNX3蛋白、Ki-67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86.67%(26/30)、10%(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UNX3的表达与大肠癌的 TNM 分期、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呈负相关(P <0.05),而 Ki-67的表达与大肠癌的TNM分期、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呈正相关(P<0.05),二者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 >0.05)。结论: RUNX3和 Ki-67的异常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RUNX3和 Ki-67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监测大肠癌进展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

    作者:梁华

    目的:探讨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98例肝细胞癌组织标本,以正常肝脏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UNX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RUNX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肝脏组织(P<0.01);肝细胞癌中RUNX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有无肝硬化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包膜不完整、出现门静脉癌栓、分化未成熟、临床Ⅲ~Ⅳ期的肝细胞癌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有完整包膜、未出现门静脉癌栓、分化较成熟及临床Ⅰ~Ⅱ期的组织(P<0.05).结论:RUNX3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浸润、转移有关,是评价肝细胞癌恶性程度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鼻咽癌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初探

    作者:张勇;秦娜;曹骥;于斌

    目的:初步探讨RUNX3基因在鼻咽癌中的失活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对50例鼻咽癌和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1例鼻咽癌组织中检测到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所有黏膜慢性炎组织中未检测到甲基化改变,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0).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可能不是RUNX3基因在鼻咽癌中转录失活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鼻咽癌 RUNX3 甲基化
  • 抑癌基因RUNX3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分期的关系

    作者:张勇;秦娜;李祖云;于斌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RUNX3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鼻咽癌和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中RUNX3的表达状况,并分析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RUNX3在鼻咽癌组织和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28/50)、100%(20/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咽癌Ⅱ期、Ⅲ期、Ⅳa期、Ⅳb期病例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9/13)、64.7%(11/17)、50.0%(8/16)、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和Ⅳb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UNX3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明显下调,可能是个保护性因子;表达下调可能与临床分期有关.

  • 人Runx3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张毅;臧国庆;汤正好;江红;奚敏;余永胜

    目的 构建人Runx3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方法 PCR扩增Runx3基因,应用In-Fusion技术将Runx3基因PCR扩增产物交换进入线性化慢病毒载体pGC-FU以构建重组慢病毒质粒pGC-FU-Runx3,并转化大肠杆菌DH5 α感受态细胞.对长出的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并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将构建成功的重组慢病毒质粒pGC-FU-Runx3与包装质粒pHelper 1.0、包膜质粒pHelper 2.0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慢病毒质粒pGC-FU-Runx3转染293T细胞后细胞内绿色荧光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Runx3与EGFP融合蛋白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重组慢病毒质粒pGC-FU-Runx3经测序和比对分析证实目的基因序列正确.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Western blot证实Runx3与EGFP融合蛋白在293T细胞内稳定表达.浓缩病毒后测定滴度为2.0×108TU/ml.结论 成功构建携带人Runx3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pGC-FU-Runx3,为进一步研究Runx3过表达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细胞分化的影响奠定基础.

  • 骨肉瘤外周血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融;陈令斌;张勇

    目的:研究骨肉瘤患者外周血 Runt 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骨肉瘤患者及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并比较其差异,分析骨肉瘤患者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骨肉瘤患者外周血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57.1%)显著高于健康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病理类型的骨肉瘤患者之间,外周血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同 KPS 评分、肿瘤大径、病理性骨折、组织学分级和 Enneking 分期的骨肉瘤患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KPS 评分低于70 分、肿瘤大径大于或等于10 cm 、有病理性骨折、组织学分级 G3+ G4及 Enneking 分期晚的骨肉瘤患者,其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 KPS 评分大于或等于70分、肿瘤大径小于10 cm 、无病理性骨折、组织学分级 G1+ G2及 Enneking 分期早的骨肉瘤患者。结论 骨肉瘤患者外周血 Runx3基因启动子呈高甲基化状态,与 KPS 评分、肿瘤大径、病理性骨折、组织学分级和 Enneking 分期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骨肉瘤患者病情及预后。

  • 肝细胞癌RUNX3基因甲基化与杂合缺失的分析及其意义

    作者:肖文华;刘为纹

    目的通过筛查肝细胞癌(HCC)RUNX3遗传学和表遗传学异常,拟明确RUNX3基因在HC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杂合缺失(LOH)分析、测序以及DNA甲基化特异的PCR技术对90例HCC RUNX3基因突变、LOH及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对RUNX3基因缺失、甲基化结果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未发现突变病例;但发现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别存在于外显子1和4;LOH分析表明30.6%(11/36)的病例存在LOH;54.4%(49/90)的病例存在RUNX3基因高甲基化;RUNX3 LOH与HCC门静脉癌栓、肝内转移和微血管受侵差异有显著性(χ2值分别为4.729、4.581、4.581,P值均<0.05).结论HCC RUNX3基因存在高频率的LOH和高甲基化;RUNX3基因的异常可能在HC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Runx3基因对HepG2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

    作者:郭元红;陈伟庆;房殿亮

    目的 探讨Runx3基因对HepG2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在1.6 μg/ml顺铂(CDDP)下生长良好的HepG2耐药细胞(HepG2/CDDP-1.6),建立耐药HepG2/CDDP的动态变化模型HepG2/CDDP/2.0,并予以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 '-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将Runx3-shRNA表达载体转染HepG2/ CDDP-1.6细胞,RT-PCR检测处理及转染前后细胞Runx3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Hoechst 33258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gp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动态变化模型中随CDDP诱导时间的延长,Runx3 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5-Aza-CdR处理后Runx3 mRNA的表达增加,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S期细胞逐渐增加,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内P-gp的表达减少.转染Runx3 -shRNA载体后HepG2/CDDP-1.6细胞对CDDP的耐受性增强,G1期细胞增加,P-gp的表达增加.结论 Runx3基因的表达可抑制HepG2/CDDP耐药的形成,提高HepG2/CDDP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 抑癌基因RU NX3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关系

    作者:薛军;武雪亮;王立坤;屈明;贾光辉;赵秀芳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U NX3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0例结直肠腺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 RUNX3蛋白及 RUNX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RU NX3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33%,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86.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直肠腺癌组织中RUNX3 mRNA的表达率为40.00%,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9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UNX3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 TNM 分期、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肝转移呈负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均 P>0.05)。结论 RUNX3蛋白的特异性低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其基因功能的下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 RUNX3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及其临床特征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德吉;郭天娇;苏畅;朱林林;杨锦林;王一平

    目的 系统评价RUNX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9期)、EMbase、MEDLINE (Ovid)、CNKI、VIP、WanFang Data和CBM,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的RUNX3表达与结直肠癌及其临床特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10月1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7个病例-对照研究,共计804例,其中结直肠癌病例521例,对照3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UNX3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OR=0.05,95%CI(0.03,0.08),P<0.000 01];高中分化组结直肠癌的RUNX3表达高于低分化组结直肠癌[OR=4.77,95%CI (2.88,7.90),P<0.000 01];浸润深度T1~T2期结直肠癌的RUNX3表达高于T3~T4期结直肠癌[OR=8.13,95%CI (4.15,15.92),P<0.000 01];伴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RUNX3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OR=0.23,95%CI (0.14,0.36),P<0.000 0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年龄、性别及不同部位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RUNX3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RUNX3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及其不同临床特征有显著相关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 RUNX3蛋白表达与胃癌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刘青青;王利静;王超;张驰;刘芬

    目的 系统评价RUNX3蛋白表达与胃癌及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VIP、WanFang Data和CBM,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关于RUNX3蛋白表达与胃癌及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2月28日,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共纳入6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胃癌组405例,正常胃黏膜组1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的RUNX3表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07,95%CI (0.04,0.12),P<0.000 01];胃癌伴淋巴结转移组的RUNX3表达低于胃癌无淋巴结转移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7,95%CI (0.23,0.61),P<0.000 1];胃癌浆膜以内浸润组的RUNX3高于胃癌浆膜及其外浸润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92,95%CI (2.29,6.71),P<0.000 01];胃癌高分化组的RUNX3表达高于胃癌中低分化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6,95%CI (0.22,0.58),P<0.000 1].结论 RUNX3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及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有显著相关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 CpG-ODN对肺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与Runx3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赵阳;苏兆亮;沈培;刘嫣芳;韩清珍;仝佳;王胜军;夏圣;邵启祥;许化溪

    目的 探讨CpG-ODN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及其抑癌基因Runx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表达的影响,探讨TLR9与肺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基于TLR9的肿瘤治疗寻找理论依据.方法 不同浓度CpG-ODN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unx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针对Runx3基因的特定靶位,采用化学合成法合成Runx3 siRNA,并瞬时转染A549细胞,用MTT法检测CpG-ODN对转染前后的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结果 CpG-ODN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不同浓度CpG-ODN刺激A549后,细胞中Runx3基因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Runx3 siRNA的瞬时转入对CpG-ODN刺激的A549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TLR9的配体CpG-ODN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同时正向调控Runx3的表达.由此推测,CpG-ODN可能通过上调Runx3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

  • 膀胱癌T24细胞中RUNX3基因对Smad4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竞;李利军;邱明星

    目的 观察RUNX3基因重组质粒转染人膀胱癌T24细胞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变化以及Smad4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RUNX3基因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Smad信号通路在膀胱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pIRES-EGFP-RUNX3质粒,将T24细胞分空白对照组(不转染)和空载体质粒组以及重组质粒组.空载体质粒组和重组质粒组细胞分别转染pIRES-EGFP和pIRES-EGFP-R UNX3,转染24 h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各组细胞RUNX3、Smad4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pIRES-EGFP-R UNX3重组质粒,显微镜观察发现转染组均出现细胞死亡,重组质粒组出现凋亡细胞;转染24 h后空白对照组凋亡率为(3.23±0.45)%,空载体质粒组为(8.98±1.62)%,重组质粒组为(43.61±2.69)%;RUNX3 mRNA仅重组质粒组有表达(2.79±0.36),重组质粒组Smad4 mRNA较另两组表达上调(P<0.05).结论 转染RUNX3基因可上调膀胱癌T24细胞中Smad4 mRNA的表达,且能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抑癌基因RUNX3可能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参与对膀胱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

  • 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意义

    作者:唐莉菲;陈海伦;杨慧艳

    目的:探讨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作为预测宫颈早期癌变生物学标志的可能性。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4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1:1个体配对的方式选择同期就诊的4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因其他原因切除正常宫颈组织的患者为对照,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ethylation specific PRC,MCP)方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宫颈癌组织及其对应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组织与血浆两者RUNx3启动子甲基化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检出1例(2.5%,1/40)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在血浆中未检出在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组织标本中检出13例(32.5%,13/40)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在血浆中检出在10例(25.0%,10/40)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宫颈癌患者组织标本中检出34例(85.0%,37/40)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在血浆中检出在29例(72.5%,29/40)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三组患者组织标本中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分期、肿瘤大小宫颈癌患者组织及血浆中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织及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62)。结论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表现和组织RUNx3启动子甲基化表现具有一致性,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提示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望作为宫颈癌早期预测的生物学标志。

  •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转录因子Runx3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

    作者:白文栋;张瑞;孟艳玲;曹云新;王涛;赵晶;杨安钢

    目的:制备含有融合Flag标签的Runx3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感染神经胶质细胞瘤U251,观察外源Runx3在细胞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方法:用PCR的方法扩增Runx3基因,并将Flag标签蛋白的编码基因与RUNX3基因进行融合,构建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CMV-Runx3,经Kpn Ⅰ/Xho Ⅰ双酶切鉴定并测序.利用电转化方法将经Pme Ⅰ线性化的pShuttle-CMV-Runx3穿梭载体导入BJ5183重组细菌,获取重组腺病毒质粒Ad-Runx3,再将经Pac Ⅰ线性化的Ad-Runx3重组病毒骨架质粒转染293A包装细胞,包装并扩增病毒.利用该病毒感染神经胶质细胞瘤U251,用免疫印迹法观察外源Runx3在细胞中的表达,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其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构建并包装表达Runx3蛋白的重组腺病毒,用重组腺病毒感染U251细胞后,经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可见外源导入的Runx3蛋白在细胞核内的特异性定位.结论:成功制备了含有融合Flag标签的转录因子Runx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U251细胞,在细胞中观察到该分子表达后定位于细胞核中,为研究Runx3在神经胶质瘤发生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 EZH2和RUNX3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国栋;秦卫军;郑甲;魏铭;周幸春;王禾;温伟红

    目的 检测EZH2和RUNX3蛋白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肾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的表达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肾细胞癌标本及对应的癌旁正常肾组织(各56例)中EZH2和RUNX3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ZH2和RUNX3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9%和37.5%,在癌旁正常肾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6%和67.3%;EZH2和RUNX3在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细胞癌中EZH2的高表达和RUNX3的低表达均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病理分化程度、性别、年龄等的关系无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在肾癌中的表达没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EZH2和RUNX3可能共同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成为肾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 RUNX3依赖的维生素D3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的研究

    作者:杨奕;娄未娟;孙文娟;王瑞梅

    目的:探讨维生素D3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为临床有效防治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低氧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细胞中E-cadherin,α-SMA的表达.不同浓度维生素D3作用于HKC细胞,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 检测的HKC细胞中Runx3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构建RUNX3基因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染HKC 肾小管上皮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维生素D3对转染后的低氧处理的HKC细胞EMT的影响.结果:低氧处理后的HKC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而间皮标志物α-SMA的表达显著增加,提示HKC细胞发生EMT.不同浓度的维生素D3作用HKC中Runx3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逐渐增加.成功构建了RUNX3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染HKC细胞;筛选到稳定的敲除RUNX3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系.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维生素D3不能抑制敲除RUNX3的HKC细胞的EMT的发生.结论:维生素D3通过翻译水平正性调控RUNX3的表达进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从而抑制肾脏纤维化的发生.

  • Runt相关转录因子3依赖的维生素D3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苗雨;赖娅芳;白飞虎

    目的:探讨维生素D3在结肠癌中的抗肿瘤机制及其与抑癌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的关系, 为临床有效治疗结肠癌提供依据.方法:不同浓度维生素D3作用于SW480结肠癌细胞系, 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UNX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构建RUNX3基因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染SW480结肠癌细胞, 经G418 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系.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维生素D3对转染前后的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结果:随着维生素D3作用浓度增加, SW480细胞中RUNX3基因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成功构建了RUNX3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染SW480细胞;筛选到稳定的敲除RUNX3的结肠癌细胞系.与其他对照组相比, 维生素D3对RUNX3敲除的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减弱.结论:维生素D3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正性调控RUNX3的表达而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159 条记录 7/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