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小结节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晓辉;陈成;张楠;宁卫卫;曾辉;黄建安

    目的:研究肺小结节(结节大径≤10 mm)的影像学特征在良、恶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肺小结节患者94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及胸部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4例患者中,肺癌18例(19.1%),其中腺癌14例(77.8%),鳞癌1例(5.6%);良性病变76例(80.9%),其中炎症38例(50.0%),结核14例(18.4%),肺内淋巴结12例(15.8%)。肺癌的结节大小为(7.74±1.45)mm,而炎症、肺内淋巴结等良性病变结节大小分别为(6.12±1.62)mm、(5.50±1.07)mm,与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核、错构瘤结节大小分别为(7.32±1.94)mm 及(8.85±0.84)mm,与肺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肺小结节的分析中,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及结节大径<6 mm 与良性病变相关(P <0.05),而分叶、毛刺、支气管充气征及结节大径≥6 mm 与恶性病变相关(P <0.05)。4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结节增大,病理均为腺癌;9例患者出现结节密度改变,由非实质性磨玻璃样改变为半实质性甚至实质性结节,腺癌7例,鳞癌1例,炎症1例。结论恶性肺小结节的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随访过程中密切关注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及时诊断恶性肺小结节。

  • 肺小结节微创术中CT引导下穿刺结合亚甲蓝定位的护理干预

    作者:杨丽莹

    目的:探究肺小结节微创术中CT引导下穿刺结合亚甲蓝定位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胸外科接收的60例术前实施CT引导定位下肺穿刺联合亚甲蓝定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实施穿刺治疗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探究相关结果.结果:本组案例患者的定位成功率为91.67%.就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气胸12例,咳血2例,痰中带血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3%.结论:对于实施肺小结节微创术中CT引导下穿刺结合亚甲蓝定位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肺小结节切除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低剂量CT在诊断肺小结节方面的应用

    作者:唐瑞;李育祥;朱玲玲

    目的:探讨CT对肺小结节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肺小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扫描剂量的不同分为常规剂量组(39例)和低剂量组(47例),比较不同剂量CT扫描的辐射参数[加权CT剂量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dose index weighted,CTDIW)、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DLP)]以及结节检出结果.结果:低剂量CT扫描中,DLP以及CTDIW值均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剂量CT扫描后,两组结节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小结节患者经低剂量CT扫描后,对结节检出结果影响较小,且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 什么样的肺小结节需做手术

    作者:杨跃

    很多患者体检时发现肺小结节之后,往往第一时间就想知道是不是肿瘤?要不要切掉?其实在临床上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从影像学上可以大致判断一个病变的性质,但这并不是绝对,因为病理才是确诊的金标准.那么患者和医生都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切可能永远不知道结节是不是恶性的.但是如果后结果是良性,会觉得挨一刀有点冤枉,如果再因为开刀不幸出现了并发症,就让医患双方更觉得“亏”了.

  • 孤立性肺小结节CT诊治的临床回顾研究

    作者:李彤;蔡春祥;刘兴明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小结节高分辨率CT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5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的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对于直径为≤1 cm、1 cm~2 cm及2 cm~3 cm的结节64排螺旋CT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0.01%,97.35%及100%;特异性分别为50.25%,70.45%及80%。其中≤1cm的结节恶性率为35.1%,1 cm~2 cm结节恶性率为52.3%,2 cm~3 cm结节恶性率为76.5%。孤立性肺小结节的CT诊断及治疗因其大小及性质而存在明显差异。结论≤2 cm的孤立性肺小结节CT不能明确为良性时应行胸腔镜手术切除,2 cm~3 cm的肺孤立性小结节可先行穿刺活检明确病灶性质,恶性结节则行胸腔镜手术切除。

  • CT导引肺内小结节(≤2cm)穿刺活检

    作者:孙传恕;边杰;王治华;初建国;钱永

    [目的]探讨CT导引肺内小结节(≤2cm)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1例,在CT导引下应用自动切割式活检针取材.所有病例均同时行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0.3%(28/31),恶性结节组织学准确率为84.2%(1 6/19),细胞学准确率为89.5%(17/19),二者结合准确率89.5%(17/19).良性结节分别为66.7%(6/9)和77.8%(7/9),二者结合准确率88.9%(8/9).气胸发生率为10/31(32.6%).[结论]CT导引肺内小结节穿刺活检安全可行.

  •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术在肺小结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发生因素分析

    作者:姜艳;郭维亚;齐一伟;初建国

    目的 分析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Hook-wire定位术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143例因肺小结节(small pulmonary nodule,SPN)行术前Hook-wire定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获取患者肺部薄层扫描CT图像,分析结节位置特点及性质,设计穿刺计划并对患者进行穿刺定位.定位术后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定位病灶166枚,手术前定位针脱出2例,定位成功率98.8%.共有62例发生了气胸,气胸发生率37.34%.52例发生了肺内出血,肺内出血发生率31.32%.影响气胸发生的因素包括:病变前缘距胸膜距离(P=0.002)、病变后缘距胸膜距离(P =0.006)、病变中心距胸膜距离(P =0.003).气胸的发生与定位体位的选择有关(P=0.014),其中仰卧位的气胸发生率较低为19.0%,左侧卧位的气胸发生率高为54.0%.气胸的发生与定位穿刺次数有关(P=0.001),穿刺次数增多,发生气胸发生率增大.气胸的发生与穿刺针是否贴近肋骨有关(P=0.000).影响肺内出血发生的因素包括:穿刺针进肺深度(P =0.002)和定位针留置入肺深度(P=0.043).结论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术并发症虽较常发生,但多较轻微或无明显临床症状,大部分无需进行特殊的处理.故Hook-wire定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定位方法.

  • 肺部小结节经皮穿刺CT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哲;李逢洲;王金;顾春东

    随着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在临床的逐渐广泛应用,肺部小结节诊断率明显上升.即使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或者经皮穿刺活检等技术,准确诊断肺部结节仍面临挑战.微创胸腔镜手术在肺部小结节的病理诊断和根治切除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胸腔镜本身的局限性,术中准确找到并切除肺内小结节是手术的难点,也成为限制胸腔镜手术开展的因素之一.目前,胸外科领域已有多种胸腔镜术前肺部结节定位技术,本文则对临床上常用的三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部小结节定位技术:经皮hookwire穿刺定位法、经皮穿刺碘油染色法以及经皮穿刺弹簧圈植入法进行详细介绍.

  • 34例肺小结节病例手术诊治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永华;迟英民;曹宏旭

    目的:总结和分析肺小结节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0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4例肺小结节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治疗在小结节诊疗过程中的疗效。结果:肺癌21例(62%),肺良性病变13例(38%),其中肺癌病例随访2-5五年,3例死于全身转移,余18例(86%)未发现癌症转移。结论:对于肺小结节病例应考虑到早期肺癌的高危因素,对于短期治疗或随诊无明显变化者,积极的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关键词: 肺小结节 手术 疗效
  • 多层螺旋 CT 定位下经皮细针穿刺联合病理免疫组化在肺小结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官彬;刘俊玲;鹏程;沈国洪

    肺部结节性病变指的是肺内呈弥漫性分布或孤立的实质性病灶,种类较多,大多数无特征性形态学表现,同一病变可呈多样性表现,影像学诊断较困难,特别是直径小于1 cm 的肺小结节病变,单纯影像学诊断的风险更大。近年来,临床诊断与鉴别肺部肿块的重要方式是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微创、准确、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1]。笔者通过对本院收治的80例肺小结节病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 CT 定位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联合病理免疫组化分析,并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做如下报告。

  • 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意义

    作者:李文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使用多排螺旋CT为1 248例进行肺部健康检查.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机,自胸廓入口至肺底部进行连续扫描.螺距为l,1.25 mm间隔重建,扫描参数为120 kV,30或50 mA,观察结节的分布、形态、大小、密度、内部特点和结节边缘等情况,必要时使用计算机肺结节分析软件辅助诊断.结果:本组共发现非钙化结节102个,其中诊断为良性结节的87个(85.3%),不能排除为恶性结节的11个(10.8%),恶性结节的4个(3.9%).有l例复查时发现结节,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早期肺癌.5个恶性结节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腺癌3例,鳞癌2例,均为早期肺癌.本次筛查早期肺癌检出率为0.40%(5/1 248),高危人群肺癌检出率为1.1%(2/182),非高危人群肺癌检出率为0.28%(3/1 066).结论: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对早期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在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浩哲;李文涛;何新红;李国栋;许立超;王英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在肺小结节(SPN)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6月170例患者191个SPN于VATS术前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并统计该技术的成功率、定位时间、并发症、VATS转开胸手术率、住院时间及所需费用、SPN平均大小及其距脏层胸膜距离、病理学检查等. 结果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为100%,平均定位时间为(11±4)min;平均VATS楔形切除术时间和肺叶切除时间分别为(16±2)min和(95±30) min;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77±2.1)d,平均治疗费用为(44 469.02±12 916.63)元;定位后无症状气胸发生率为10.0%,无症状出血发生率为35.9%,无症状气胸合并出血发生率为5.9%,7例(4.1%)患者由VATS转开胸手术,2例(1.2%)发生脱落;SPN平均大小为(13.5±6.4) mm,距脏层胸膜平均距离为(11.1±9.7) mm;恶性SPN占75.9%;磨玻璃密度影(GGO)的恶性率比实性结节大. 结论 CT引导下hook-wire术前定位降低了开胸手术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治疗经济负担,对不典型SPN具有巨大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 支气管镜新技术在肺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白冲

    肺结节为小的局灶性、类圆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孤立性肺结节无典型症状,常为直径≤3 cm、边界清晰且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单个高密度软组织影.直径<8 mm的肺结节可称为亚厘米结节,直径<4 mm的肺结节称之为微结节[1].目前,随着薄层CT检查的广泛应用,肺结节的检出率日益增高,虽然周围型肺癌一般表现为肿块或结节,但出现肺结节并不等于患肺癌.

  • 肺结节术中体表定位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斌杰;张永奎;乐涵波;陈志军;陈城;李武军

    背景与目的:关于肺结节手术的定位,目前报道较多的是在CT引导下的术前定位.我们通过研究,探讨一种更简便、安全、可靠的肺结节定位法,为需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的肺结节患者提供精确的定位.方法:56例肺小结节患者通过术前CT上测量肺小结节在胸壁体表可以定位的位置,进而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中麻醉成功摆置体位后,作好标记,消毒、铺巾后,于术前定位点用静脉套管针刺入,嘱麻醉师膨肺,用电凝烧灼套管针金属内芯外端,使肺表面留下电灼定位点,胸腔镜下根据电凝烧灼点,确定结节的位置.统计定位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统计该胸壁体表定位法肺小结节定位点与结节的距离,结果准确定位的成功率为94.6%.其中3例患者术中发现小结节与定位点出现较大偏差(大于1.5 cm),有2例出现穿刺点活动性出血(发生率为3.6%),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术中即时的肺结节体表定位法,区别于其他术前定位方法(如Hook-wire),该方法可以避免患者长时间暴露在放射线的辐射中,并减少患者疼痛及心理负担,减少术前定位环节.术中即时操作,并可避免其他有创定位法的各种并发症.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精准的胸腔镜肺结节术前定位的好方法.

  • 双针穿刺法在肺小结节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作者:蒋博民;陈为军;白志超;许洋

    目的 采用双针穿刺法提高肺小结节(≤2 cm)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的一针穿刺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方法 对65例肺内小结节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双针穿刺法及传统穿刺法,使用卡方检验对其一针成功率及并发症分别比较.结果 A、B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0.9%和50.0%(x2=11.24,P=0.000 8);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2%和59.4%(x2=9.97,P=0.001 6),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针穿刺法可以明显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缩短穿刺时间及X线下的暴露时间.

  • 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倪慧霞;赵卫;胡继红;王滔;潘文秋;宿敬存;李安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前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肺小结节(SPN)对精准切除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90例行VATS切除孤立性SPN患者的资料.其中45例患者术前行微弹簧圈定位(A组),45例患者未行术前定位(B组).统计分析两组VATS肺叶楔形切除时间、转开胸手术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微弹簧圈定位病灶的成功率、并发症等,评价术前微弹簧圈定位病灶的安全性及其对VATS术的增益价值.结果 A组VATS术成功率100%;SPN病灶定位成功率95.6%,术后出现气胸5例、肺表面出血6例、弹簧圈脱落2例等并发症.B组VATS手术成功率84.4%,中转开胸率15.6%.A组VATS手术时间(17.7±2.8) min、术后住院时间(6.2±1.7)d及中转开胸0例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可辅助VATS快速、精确切除肺内小病灶,能有效降低中转开胸率、缩短VATS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 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CT引导下双钩hook-wire定位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小燕;郑屹峰;潘锋;沈琦斌;邵国良

    目的 探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双钩hook-wire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54例患者共67个肺小结节病灶和63例患者共81个肺小结节病灶分别在胸腔镜切除术前行CT引导下双钩和单钩hook-wire定位,评价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双钩和单钩hook-wire定位技术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54例患者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肺小结节双钩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并发症有:气胸发生率29.6%(16/54)、出血发生率48.1%(26/54);63例患者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肺小结节单钩hook-wire定位成功率98.4% (62/63),并发症有:气胸发生率28.5%(18/63)、出血发生率25.4% (16/63).结论 胸腔镜术前肺小结节CT引导下双钩hook-wire定位能够降低定位脱钩风险,是对其他肺小结节定位技术的重要补充.

  • CT和DSA复合引导下弹簧圈定位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

    作者:刘丽;陈波;许健;曹建民;卢光明

    目的 探讨CT和DSA复合引导下弹簧圈定位技术在肺小结节(small pulmonary nodule,SPN)胸腔镜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高分辨CT发现的13例SPN患者,用飞利浦复合手术室,术前行CT扫描定位,穿刺置入弹簧圈,术中在DSA下行胸腔镜SPN楔形切除术.评价成功率、并发症、手术耗时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共13例患者14处SPN行VATS,手术皆获成功,2例(15.4%)出现并发症,手术耗时0.5 ~ 2h,平均(1.4±0.6)h,住院时间8~14d,平均(11.8±3.8)d.SPN术后病理诊断原发性肺癌9例(69.2%),转移瘤1例(7.7%),错构瘤1例(7.7%),不典型瘤样增生2例(15.4%).结论 本组不具有典型征象的SPN约76.9%组织学诊断是恶性病变,CT和DSA复合引导下弹簧圈标记定位胸腔镜SPN切除是一种介入微创手术,能高效、准确切除病灶并有效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SPN的诊断率,同时根治切除.

  • 直径10毫米及以下肺小结节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学类型的关系并经Hook-wire定位切除

    作者:冯明恺;徐旋里;周华;沈茜;王杰;周建英

    目的 分析直径≤10 mm的肺小结节(SPN)的临床和CT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学类型的关系,并探讨经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经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13年11月3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经VATS切除的SPN直径≤10 mm的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和CT影像学特征与SPN病理学类型的关系,并论证Hook-wire定位的临床应用.结果 共73例患者81枚SPN纳入分析,其中8例为双发结节.癌性SPN30枚(37.0%,包括腺癌27枚、鳞癌2枚、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1枚),慢性炎性反应24枚(29.6%),不典型腺瘤样增生27枚(33.3%).年龄≥60岁、男性、有吸烟史的患者癌性SPN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值分别<0.05、0.01),分别为68.8%、46.1%和45.5%;有无肿瘤病史、有否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升高的患者癌性SPN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T检查见边界模糊、有毛刺、有胸膜凹陷、位于肺上叶、直径≥6 mm的SPN恶性率显著增高(P值分别<0.01、0.05),分别为50.0%、61.9%、60.0%、48.8%、51.1%;纯磨玻璃影结节(GGO,42.8%)和部分实性GGO(52.6%)的SPN恶性率显著高于实性结节(26.8%,P值均<0.01);有无分叶、空泡、血管聚集的SPN恶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ook-wire平均定位时间为(12±5) min.81枚SPN中,80枚(98.8%)定位成功,仅1枚发生钩子脱落.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轻度疼痛、无症状少量血胸和无症状气胸各1例,均无需特殊处理.VATS平均手术时间为(38±9)min.结论 对于直径≤10 mm的SPN,年龄≥60岁、有吸烟史的男性患者的恶性率高,CT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模糊、有毛刺征、有胸膜凹陷征、位于肺上叶、直径≥6 mm者的恶性率高,亚实性结节较实性结节更倾向于恶性.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行VATS切除直径≤10 mm的SPN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安全性好,能降低VATS中转开胸手术的比例.

  • 孤立性肺小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轶;丁嘉安

    孤立性肺结节特别是小结节的鉴别诊断始终是胸外科的难题之一,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38例直径<1 cm的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的病例资料.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中,男17例(44.7%),女21例(55.3%),年龄32~77岁,平均为54岁.25例(65.8%)既往无吸烟史.20例(52.6%)出现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18例(47.4%)无临床症状.

145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