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活动性肝硬化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静华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活动性肝硬化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62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阿德福韦酯、门冬氨酸钾镁、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进行治疗,出现并发症患者采取积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扶正化瘀胶囊.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有效率为AST88.9%、ALT87.7%,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治疗有效率为AST80.2%、ALT79.0%,治疗组的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在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纤维化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易修珍扶正化瘀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

    作者:李晓丹;邵瑞萌;高俊华;金凤丽

    文章介绍云南名中医易修珍教授应用扶正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疾病经验.易教授认为胞宫、胞脉瘀阻是该病主要病机之一,离经之血瘀阻胞宫胞脉,瘀久不散,病程绵长,正气进一步耗伤,引发瘀滞日重,反复投医不愈,正气耗损,终成难治顽疾.“扶正化瘀”治疗本病,消除病症治标,促进女性生理恢复正常治本.治疗予专病专方专药,临证配伍实现个性化治疗,内外合治提高疗效.

  • 扶正化瘀法防治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秦军燕;王琛

    正虚血瘀是肾纤维化的主要病机,贯穿于肾纤维化始终.文章将近5年来中医药扶正化瘀法防治肾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行归类,主要为:益气与活血兼施、益气与破血兼施、益气与活血泄浊兼施、温阳与活血兼施、补脾肾与活血解毒兼施.这些组合均可不同程度抑制肾脏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其作用途径为多靶点,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性.但药物选择、配伍比例等因素的差异使得各研究之间疗效缺乏可比性,因此开展各种配伍方案比较研究,进一步精化药物选择、确定药用比例,仍然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柔肝抗纤颗粒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李旭东;戴军平

    柔肝抗纤颗粒由丹参、黄芪、五味子等中药组成,具有扶正化瘀之功效,临床上用于肝纤维化的治疗.为了考察其疗效,我们对柔肝抗纤颗粒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扶正化瘀胶囊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作者:高国瑗;郑希元;彭渊;陶艳艳;刘平;杨涛;刘成海

    探讨扶正化瘀胶囊(Fuzheng Huayu capsules,FHC)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分别建立对照组、模型组和FHC组的大鼠血清代谢图谱,并定量分析各组内源性代谢物——氨基酸和胆汁酸水平.实验结果表明,FHC组大鼠的血清代谢指纹谱与模型组存在显著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小二乘法(PLS-DA)初步鉴定了潜在5种溶血磷脂胆碱类生物标记物.再通过定量分析各组大鼠血清氨基酸和胆汁酸的水平,发现FHC治疗4周后血清中失调的14种氨基酸和5种胆汁酸水平明显有回归正常水平的趋势.由此可见,FHC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溶血磷脂胆碱类、氨基酸和胆汁酸的代谢过程.

  • 从“虚损生积”论治肝硬化

    作者:刘崇敏;徐列明

    中医药在抗肝纤维化、肝硬化方面体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古今很多著名中医在治疗积证时都从“瘀”、从“虚”论治.许多在临床运用的具有扶正化瘀功效的中药也被现代的科学研究证明具有改善肝硬化程度的功效.基于多年的临床、实验研究,从以方测证的角度提出“虚损生积”的肝硬化病因病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来阐述.

  • 扶正化瘀方对DMN肝硬化模型大鼠门静脉压力的影响

    作者:顾杰;周扬;洪嘉禾;徐列明

    目的:研究扶正化瘀方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响.方法:以5 g/L的二甲基亚硝胺(DMN)ip 4 wk 建立大鼠肝硬化的动物模型,中药治疗3 wk后,肠系膜上静脉插管测定门静脉压力,测定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和内皮素(ET-1)的含量,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白蛋白(ALB)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门静脉压力显著升高,升高幅度为正常组的2.4倍:肝组织ET-1含量较正常大鼠增加明显(344.48±71.42 pg/mg vs 247.00±49.51 pg,mg,P<0.01);肝硬化大鼠此2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675,P<0.01).而经扶正化瘀方治疗的大鼠,门静脉压力较模型组下降约67%(P<0.01),ET-1含量为292.13±52.07 pg/mg(P<0.05).治疗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水平及肝组织Hyp和ET-1含量与模型组比较也都有显著下降,病理观察显示治疗组大鼠肝脏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肝硬化时大鼠门静脉压力升高与肝组织ET-1含量的增高呈正相关.扶正化瘀方通过抗肝纤维化显著降低肝硬化模型大鼠升高的肝组织ET-1含量和门静脉压力.

  • 中药扶正化瘀法薰洗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永梅

    目的 探讨中药扶正化瘀法薰洗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该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西医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中西医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扶正化瘀法熏洗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92.06% vs 79.37%),中西医组患者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患者ABI和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而中西医组患者ABI和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 中药扶正化瘀法薰洗不仅有助于提高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患者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改善其裸肱指数,其值得推广借鉴.

  • 扶正化瘀复方药物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金萌;孔丽

    肝纤维化既是肝脏对各种急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也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的必经病理过程,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肝硬化和肝衰竭.因此,抗肝纤维化治疗是控制慢性肝病发展的重要手段.药理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扶正化瘀复方主要成分对防治肝纤维化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对有关药物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和机制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扶正化瘀片调节肝纤维化miR-122基因相关因子表达研究

    作者:张巍;邵明亮;张海丛;吴宗耀;苗同国;郑欢伟;谢星童;王蕊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片联合抗病毒治疗肝纤维化患者的软坚散结作用,以及是否与微小基因-122/白细胞介素-10/活性氧(miR-122/IL-10/ROS)通路调节作用有关.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5)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0.5 mg/d)以及甘草酸单铵(0.1 g/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扶正化瘀片(4.5 g/d),疗程为48周.治疗结束后,常规病理评价ISHAK纤维化评分;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活性;RT-PCR测定肝组织治疗前后各组miR-122和IL-10 mRNA的表达;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炎症因子四项,即III型前胶原(PCIIINP)、IV型胶原(IV-C)、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试验组Ishak纤维化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试验组ISHAK纤维化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治疗改善纤维化ISHAK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较治疗前均下降,其中试验组PCIIINP、HA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前ROS、SOD无差异,治疗后2组ROS含量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后试验组抑制ROS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SOD含量增加(P<0.05).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IL-10和miR-122 mRNA表达较治疗前均有降低,试验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扶正化瘀片直接降低胶原蛋白和HA水平,降解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调节胶原蛋白动态平衡.扶正化瘀片有效地拮抗IL-10、-122基因表达,减轻细胞间质炎症反应,控制肝纤维化进展.

  •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兴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年并随访3个月.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行腹部彩超观察治疗前后的门静脉主干直径、脾脏厚度变化,行FibroScan测定并记录治疗前后的肝硬度值(Stiffne值);统计两组治疗后HBeAg及HBV DNA转阴率;比较两组治疗后的Child-Pugh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除对照组的清蛋白(ALB)指标外,两组治疗后1年及随访3个月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及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等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另两组治疗后的门静脉主干直径、脾厚度、Stiffne值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HBV DNA阴转率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Child-Pugh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能明显改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肝功能,有效抑制甚至逆转肝纤维化的进展,相对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临床疗效更佳,预后更为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喜庆丰收再攀新高--对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有感

    作者:吴咸中

    2003年,对于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学术领域来说,是一个丰收之年,也是一个深受鼓舞之年.在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完成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迄今为止这是本领域获得的高奖项.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完成的<栝楼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完成的<扶正化瘀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和由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通里攻下法在腹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与基础研究>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很可能是获奖项目多的一年.在欢欣鼓舞之余,也深感这些大奖来之不易,在简要回顾中西医结合的历程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想,愿与同道们共同讨论.

  • 扶正化瘀治疗小儿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20例

    作者:裘东霞;郑黎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越来越普遍.笔者2007年8月-2008年8月,采用纯中药制剂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小儿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扶正化瘀葫芦素片治疗小儿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作者:陈雪华;郑黎明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葫芦素片治疗小儿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患儿60例,给予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胡萝卜素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Ⅲ型前胶原( PCⅢ)、Ⅳ型胶原(Ⅳ-C)。同时观察治疗前后ALT、AST、三酰甘油和铁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60例患儿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LT、AST、三酰甘油和铁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葫芦素片治疗小儿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扶正化瘀法在药物流产中的疗效体会

    作者:陈育颖;郑向阳;王铎

    目的 探讨应用扶正化瘀中药针对药物流产中不良反应、流产后失血量多、流血时间长,气血不足等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药流条件自愿服药终止妊娠患者36例,其中素体气血不足者22例,在药物流产第一天开始配合扶正祛瘀中药口服,连续7天,观察药流中不良反应,及药流后完全流产、不全流产率、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等指标,判断疗效.结果 36例中35例完全流产,34例服药中无不良反应或减轻,29例流血量少于经量,4例血量近似月经量.33例7天内血净,1例不全流产行清宫术.结论 运用扶正化瘀法配合药物流产能减轻药流过程中恶心、呕吐、腹痛、乏力等不良反应,减少流血量,缩短流血时间,降低不全流产发生率,减少清宫风险,并使体力较快恢复.

  • 扶正化瘀法治疗前列腺增生60例

    作者:张达才

    自1999年8月~2003年9月,笔者运用自拟扶正化瘀方治疗前列腺增生6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 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硬化患者内分泌激素紊乱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芳;李士辉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硬化患者内分泌激素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4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服用维生素C.对有腹水及感染者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含量上升,γ-球蛋白有所下降,T3、T3/γT2及尿17-ks水平不同程度地提高,γT3、E2/T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硬化部分激素紊乱有调节作用.

  • 扶正化瘀方对DMN肝纤维化模型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谭春雨;谭善忠;蒋健;徐列明

    探讨扶正化瘀方(主药:丹参、桃仁、蝙蝠蛾青霉菌、绞股蓝、松花粉、五味子)对DMN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造模组及正常对照组.其中52只隔日腹腔注射0.5%DMN造模,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扶正化瘀方组、秋水仙碱组,各组分别以自来水、3.69 g·100ml-1扶正化瘀方、0.1%的秋水仙碱按10 ml·kg-1灌胃,每周6次,共4周;正常对照组8只,前4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4周用自来水灌胃.8周时处死动物取材,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扶正化瘀方组大鼠死亡率、腹水发生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肝功能好转;肝组织Hyp含量以及肝组织胶原分期下降,纤维化程度减轻;肝组织α-SMA表达明显降低,HSC凋亡增多,肝细胞凋亡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促进活化HSC凋亡、抑制肝细胞凋亡是扶正化瘀治疗肝纤维化的机理之一.

  • 扶正化瘀中药体外对大鼠纤维肝肝细胞白蛋白合成、分泌的影响

    作者:李旭东;王树槐;蒋家道;李登銮;朱海杭;朱瑞锦;王逢民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中药体外对大鼠纤维肝肝细胞白蛋白合成、分泌的影响.方法:苦杏仁甙,丹参水溶性提取物,冬虫夏草,秋水仙碱作用于体外原代单层培养的大鼠纤维肝肝细胞,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除水仙碱外,苦杏仁甙+冬虫夏草,冬虫夏草,丹参水溶性提取物具有明显提高大鼠纤维肝肝细胞合成、分泌白蛋白的作用(P<0.05),以苦杏仁甙+冬虫夏草组作用明显.病因是否去除,对大鼠纤维肝肝细胞合成、分泌白蛋白功能和药物对其作用有明显影响(P<0.05-0.01).结论:苦杏仁甙+冬虫夏草,冬虫夏草,丹参水溶性提取物能促进大鼠纤维肝肝细胞合成、分泌白蛋白.

  • 扶正化瘀方中多种组分的定量测定

    作者:马诗瑜;沈岚;翟宇;林晓;冯怡;阮克峰;徐列明

    目的 对扶正化瘀方(丹参、虫草菌丝、绞股蓝、五味子及松花粉)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旨从效应组分层面、有效成分层面,多维地体现其内涵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扶正化瘀方君药效应组分中丹酚酸B和原儿茶醛;采用比色法测定绞股蓝总皂苷、绞股蓝总多糖及虫草总多糖.结果 3批扶正化瘀方中总皂苷平均质量分数为0.148 mg/g,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为2.67%;总多糖平均质量分数为73.24 mg/g,平均回收率为96.45%,RSD为1.05%;丹酚酸平均质量分数为52.98 mg/g,平均回收率为101.59%,RSD为1.87%;原儿茶醛平均质量分数为1.05 mg/g,平均回收率为100.87%,RSD为2.40%.结论 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重复性及稳定性均良好,可用于扶正化瘀方的质量控制.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