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穿膜肽介导的NY-ESO-1155-163诱导CTL对黑素瘤A-375细胞的杀伤活性

    作者:李文丽;贾原;赵晴;李芳;靳保利;张俊萍

    目的:探讨穿膜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CPP)Tat49-57携带NY-ESO-1155-163抗原肽致敏DC后诱导获得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并体外检测其对黑素瘤细胞株A-375的杀伤效果.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50 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细胞因子诱导,获得DC和T淋巴细胞.实验组用Tat49-57-NY-ESO-1155-163致敏DC,待DC成熟后与T淋巴细胞混合诱导产生CTL,并设PBS组和NY-ESO-1155-163组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致敏前后DC的表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抗原肽疫苗致敏DC后诱导的CTL对黑素瘤细胞株A-375的体外杀伤活性,同时与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行比较.结果:Tat显著提升NY-ESO-1155-163进入DC的穿膜能力.与NY-ESO-1155-163致敏的DC相比,Tat49-57-NY-ESO-1155-163致敏后DC的CD80/CD86[(54.9±3.3)%vs (43.8±5.7)%,P<0.05]和CD40[(42.1±1.9)%vs (23.7±2.8)%,P<O.05]的表达率显著升高.Tat49-57-NY-ESO-1155-163刺激DC后诱导培养的T细胞亚群主要以MHC-Ⅰ类分子介导的CD3+ CD8+细胞为主.Tat49-57-NY-ESO-1155-163组CTL对A-375细胞的杀伤能力显著高于NY-ESO-1155.163组,且随着效靶比的增加,杀伤活性逐渐增强(P<0.05).A-375细胞高表达NY-ESO-1,Tat49-57-NY-ESO-1155-163组CTL对A-375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杀伤作用显著强于A549和K562细胞(均P<0.05).结论:Tat49-57可以增强NY-ESO-1155-163抗原多肽的免疫原性,Tab49-57-NY-ESO-1155-163多肽致敏DC能有效诱导CTL抗黑素瘤细胞A-375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 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偶联纳米胶束药物载体系统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作者:郑毅;于洋;瞿秋霞;黄沁;邱利焱;张学光

    目的:将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5C11与3种含有不同反应基团的聚合胶束(polymeric micelle,PM)偶联,构建相应5C11偶联的聚合胶束(5C11 coupled polymeric micelle,PM-5C11),筛选出其中适合与5C11偶联的PM,并观察该偶联物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合成3种不同化学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制备相应PM,与5C11偶联后制备PM-5C11,选择其中偶联率和生物安全性均较高的作为适PM-5C11.将适PM-5C11与人Burkitt淋巴瘤Daudi细胞株作用,观测其生物学活性及其被Daudi细胞摄取的能力.结果:成功制备了分别含对甲苯磺酸酯基、丙烯基、羧基的3种PM,其中含对甲苯磺酸酯基和羧基的PM与5C11的偶联率均明显高于含丙烯基的PM的偶联率[(28.08±2.24)%、(29.06±1.37)% vs (21.26±1.04)%,P<0.05];由于含羧基的PM在制备过程中易残留细胞毒性物质,故选取含对甲苯磺酸酯基的PM作为适PM.相应的适PM成功偶联5C11形成PM-5C11,适PM-5C11显示出5C11原有的生物学活性,并且可被Daudi细胞摄取.结论:构建的3种PM中,含对甲苯磺酸酯基的PM在生物安全性、偶联率及相应PM-5C11的生物学活性方面优,可作为构建纳米药物载体的佳选择.

  • 紫杉醇与肿瘤疫苗联合应用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秀娟;张镭;林怡;张毅;胡红明;储以微

    目的: 评价化疗药物紫杉醇联合应用肿瘤疫苗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编码有GM-CSF的腺病毒感染Lewis肺癌细胞3LL,制备肿瘤疫苗3LL/GM-CSF.以2×104个3LL瘤细胞皮下注射C57BL/6(H-2b)小鼠腹股沟部,制备小鼠皮下移植瘤.检测体内、外应用紫杉醇对Lewis肺癌细胞3LL的杀伤敏感性.在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体内首先以紫杉醇化疗,随后以肿瘤疫苗3LL/GM-CSF免疫;或反之,首先以肿瘤疫苗免疫,随后以紫杉醇化疗,观察肿瘤生长和小鼠生存状况,以及检测小鼠体内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效率和免疫应答记忆反应.结果: 紫杉醇体外作用于3LL肿瘤细胞,24 h后在浓度为100 nmol/L时可使32.10 %的3LL肿瘤细胞发生死亡;但体内注射紫杉醇(5、10和25 mg/kg)不能使所有3LL荷瘤小鼠肿瘤消退.体内使用紫杉醇后应用3LL/GM-CSF肿瘤疫苗,70%的荷瘤小鼠发生显著的肿瘤消退,与单纯化疗的小鼠相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70.0 vs 27.5 d); 化疗后应用肿瘤疫苗诱导了体内对3LL的特异性杀伤,第3天体内杀伤率达41.35%;同时,存活小鼠能抵抗2×104 3LL肿瘤细胞的再次攻击.接种3LL/GM-CSF肿瘤疫苗后应用紫杉醇化疗却不能使肿瘤消退.结论: 化疗后应用肿瘤疫苗免疫可诱导出抗原特异性免疫效应,使荷瘤小鼠肿瘤消退并延长生存时间,为临床开展化疗后的肿瘤疫苗主动免疫提供了实验依据.

  • 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曾榃伦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方法存在一定副作用,而免疫治疗为攻克乳腺癌提供了新途径,尤以晚期乳腺癌及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PD-1/PD-L1抑制剂治疗具发展前景.随着乳腺癌免疫治疗相关临床试验的开展,以HER2/nue疫苗、MUC-1疫苗等为代表的肿瘤疫苗已观察到可以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DM1、MM-111等单克隆抗体也显示出较好疗效,CIK、TIL、CAR-T等过继性细胞治疗具有较强的肿瘤杀伤能力且安全性良好,而抗PD-1/PD-L1抗体、抗CTLA-4抗体、抗LAG-3抗体等免疫负调控抑制剂能够抑制肿瘤逃逸,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这些突破性的成果推动了乳腺癌治疗实现“个体化”的进程.

  • CAR-T细胞治疗肿瘤的脱靶效应及其预防策略

    作者:郝贺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是单链抗体的可变区(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s,scFv)和T细胞信号分子的重组融合蛋白,它使T细胞可以通过非MHC限制性方式识别特异性抗原.近的临床研究证明,CAR-T细胞在治疗B细胞肿瘤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限制,尤其是当肿瘤抗原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时会造成脱靶效应.本文就靶抗原的选择、脱靶效应及相应的预防策略作一综述,期望这些策略的实施,将会提高CAR-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使更多肿瘤患者从中获益.

  • T细胞基因转导方法及其在肿瘤临床研究中应用的进展

    作者:潘鹏宇

    T细胞基因转导方法的快速发展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近年来取得的颠覆性治疗效果让人们对它充满期待.T细胞的基因转导具有挑战性,以逆转录病毒、慢病毒、转座子和mRNA电穿孔为代表的技术进步,释放了T细胞的治疗潜能,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精准、高效、持久地杀伤,大大提升了临床级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临床效果;但仍面临插入突变、转导效率、成本等方面的问题.相信随着相关基础研究的深入,T细胞基因转导“完美载体”的出现将会助力免疫治疗成为一线主流的肿瘤治疗方法.

  • 肿瘤基因突变组学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郑晓

    肿瘤基因突变的研究为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对基因突变的深入探索改变了肿瘤的诊断、分类和预后评估方式,显著提高了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为个体化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奠定基础并提供了新策略.本文对近年来这些领域的研究和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予以介绍,并提出“突变组学(mutanome)”的概念,就基因突变组学与肿瘤的发生、与肿瘤疫苗治疗和过继免疫治疗的关系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 NY-ESO-1抗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虞淦军

    NY-ESO-1是癌-睾丸抗原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目前已经发现了20多个抗原表位,并在多种肿瘤患者体内检测到自发性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NY-ESO-1的表达及体内自发性免疫应答被证实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关联.NY-ESO-1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抗原,以NY-ESO-1抗原为靶点的肿瘤治疗性疫苗、TCR基因修饰的T细胞、CAR修饰的T细胞等临床研究相继开展,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 CD137介导的共刺激途径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芳;叶迅;陈红专

    应用免疫调节分子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是治疗癌症的新策略.CD137介导的信号通路是一重要的共刺激途径.CD137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表面,通过连接其天然配体CD137L或用CD137激动性单克隆抗体激活CD137,既能提供共刺激信号激活T细胞,使T细胞活化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同时它介导的反向共刺激信号诱导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ting cell,APC)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动物实验表明,干预CD137共刺激途径可调节T细胞和APC的功能产生抗肿瘤免疫作用,单独干预CD137共刺激途径或与其他治疗方式联用将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式.

  •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性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作者:刘容枝;张叔人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是体内重要的CC亚族趋化因子成员,能趋化体内多种淋巴细胞到外周组织或器官,与淋巴细胞归巢和DC向淋巴组织的迁移有密切关系.SLC还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募集淋巴细胞和成熟DC;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SL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以端粒酶逆转录酶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

    作者:林晓燕;张叔人

    端粒酶是迄今已知广泛的肿瘤标志物,根据反向免疫学和免疫学实验验证的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抗原肽与限制性的HLA结合后,可诱导特异性的CTL生成,杀伤MHC限制性的hTERT+肿瘤细胞.体内实验证明靶向hTERT的肿瘤免疫治疗不会对正常器官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热休克蛋白与肿瘤免疫治疗

    作者:陈晓虹;曹雪涛;余海

    热休克蛋白(HSP)与肿瘤免疫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HSP肽复合物携带有多个T细胞表位,通过与APC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内化,经MHC I类途径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HSP与抗原的融合蛋白也能激活抗原特异性的CTL反应.HSP肽复合物和HSP融合蛋白可用于肿瘤的特异性免疫治疗,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CD3和CD28单克隆抗体联合作用对CIK细胞及其亚群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玉;韩娇玲;张震;王菲;李红;黄建敏;赵璇;杨黎;黄岚

    目的:探讨CD3和CD28单克隆抗体联合作用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eed killer,CIK)细胞及其亚群增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生物细胞治疗的20例肿瘤患者(肾癌6例,肺癌5例,肝癌、乳腺癌和恶性黑素瘤各2例,胆囊癌、淋巴瘤和卵巢癌各1例)的外周血,每例外周血均分为4组(对照组,单用CD3单抗组,单用CD28单抗组,CD3和CD28单抗联合作用组)进行CIK细胞的诱导培养.用CFSE染色检测CIK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检测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2的水平;磁珠分选CIK细胞亚群CD4+、CD8+和CD56+细胞,然后用ELISA检测对CIK细胞亚群分泌IFN-γ、TNF-α和IL-2能力的影响.结果:CD3/CD28单抗联合作用(PI =59.35)对CIK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与单独使用CD3单抗(PI =64.4)相比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可以刺激CIK细胞分泌较高水平的IFN-γ和TNF-α[IFN-γ:(384.6 ±263.1)vs(201.5 ±271.5) pg/ml,P=0.0361;TNF-α:(4.795±1.251) vs(2.835±0.443) pg/ml,P=0.0265];进一步分析发现,两单抗的联合作用可增强亚群细胞CD8+分泌IFN-γ、CD56+分泌IL-2和TNF-α的活性,从而起到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增强作用.结论:CD3与CD28单抗联合作用不能增强CIK的增殖能力,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CIK细胞的功能,在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 实体肿瘤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日兰;崔久嵬

    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飞速发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多种晚期肿瘤的首选疗法.但由于其激活抗肿瘤免疫系统的独特作用模式,多种非常规缓解模式相继出现,如延迟反应和假性进展等,给传统疗效评价标准带来挑战,进而促使人们不断探索应对免疫治疗特殊反应的评价指南.本文主要对实体肿瘤多种免疫治疗相关疗效评价标准的探索进程、研究进展及各指南间异同进行系列阐述,并对其目前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以PD-1/PD-L1为靶点的肺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郭寒菲;於宇;崔久嵬

    免疫检查点的研究在近几年实现突破性进展,PD-1/PD-L1信号通路与免疫逃逸机制密切相关,针对阻断PD-1/PD-L1通路免疫检查点的治疗在肺癌中取得明显效果.从Checkmate-017、Checkmate-057研究到KEYNOTE-010研究和OAK研究,逐步奠定了PD1/PD-L1抑制剂作为化疗失败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的地位;PD-1/PD-L1抑制剂可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其他免疫治疗等方式,在肺癌综合治疗中起到协同作用,从而提高了疗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带来了肺癌治疗模式的改变,也对肿瘤疗效评价模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带来挑战.另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发也有力地推动了精准医疗的进展.

  • 靶向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应用的现状和展望

    作者:张敏;李佳;俞德超

    随着对抑制肿瘤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相关血管生成通路以及活化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作用等靶向抗肿瘤方法研究的不断进展,抗肿瘤抗体药物已经成为肿瘤领域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临床批准的靶向抗肿瘤抗体药物主要包括分子靶向单克隆抗体(单抗)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以及靶向免疫检验点药物.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越发火热,上述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抗体药物,或能增加肿瘤抗原性,或能促进肿瘤T细胞浸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临床收益;单抗药物的联用是未来的一大发展重点,无论是与肿瘤免疫疗法联用、与分子靶向抗体药物联用、与放化疗和小分子抑制剂药物甚至手术的联用,都将进一步提高抗体类药物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实用价值.

  • 从肿瘤微环境角度解析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作者:於宇;崔久嵬

    以程序性死亡因子1 (programmed death 1,PD-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研究将肿瘤免疫治疗推向新的高度,其表明操纵免疫负性调控途径可以创建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同时也提示肿瘤微环境在抑制或增强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剖析免疫应答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提供新的免疫治疗方案,并为个体化精准医疗奠定基础.本文从肿瘤微环境如何影响免疫应答的角度,总结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肿瘤免疫治疗提出新的治疗策略.

  • 实体肿瘤靶向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的现状和展望

    作者:董坚

    近几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于基因水平的肿瘤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及特异性靶向药物的应用,推动了癌症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新时代.传统的肿瘤治疗评价体系如WHO或RECIST标准不能准确地对靶向药物治疗进行疗效评价,无法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生存获益,因此,探索并建立适用于肿瘤靶向药物的疗效评价标准迫在眉睫.本文将回顾抗肿瘤药物疗效评价标准发展历史,介绍针对各类肿瘤的不同靶向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的发展及演化历程,并重点介绍结合免疫指标评价的新标准,对该新标准的具体定义、指导原则和临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有理由相信,随着肿瘤靶向药物疗效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会给个体化肿瘤治疗带来新的进展.

  • 肿瘤免疫学的热点与潜在方向——第98届美国免疫学年会相关报道之启示

    作者:黄波

    第98届美国免疫学年会于2011年5月13 - 17日在美国旧金山市成功召开,年会在抗体、B细胞免疫、疫苗、肿瘤免疫学、免疫细胞代谢学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讨.聚焦年会上肿瘤免疫学相关的报道,其热点集中在肿瘤免疫抑制、肿瘤免疫治疗新的理念及exosome在肿瘤免疫中的两面性等方面.综观年会众多热门话题,免疫细胞代谢学极有可能成为今后免疫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与之相呼应,肿瘤细胞的代谢改变被认为是肿瘤的第8大特征,可能是未来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潜在方向.

  • CAR-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临床转化现状

    作者:杜鹏;任秀宝;蒋敬庭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s,CAR-T细胞)是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修饰后培养的T细胞,因其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限制,具有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可减少免疫耐受及免疫逃逸的发生,针对某种肿瘤抗原构建的CAR-T细胞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目前已在一些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205 条记录 5/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