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继发神经损害的机制和防治措施研究

    作者:王辉;王茂德

    目的:探讨在完全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用激素局部治疗,能显著减轻术后脑水肿,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手术完全清除,激素缓释微粒用止血纱布固定后贴敷于血肿残腔壁。术后按时复查颅脑CT ,测量术后脑水肿的变化。使用ELISA免疫检测脑脊液中6-酮-前列腺素F1ɑ(6-K-PGF1ɑ)、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介素-4(IL-4)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 ),术后生活能力水平用Barthel指数(BI )评定3月时的生活质量。结果:在血肿腔置入激素缓释微粒,能减轻炎性反应,减少炎性细胞因子释放,降低脑出血后灶周继发脑水肿的发生,减轻脑神经的继发损伤,为防治继发神经损害提供了依据。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手术完全清除加激素血肿腔局部治疗具有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继发神经损害轻,预后良好等特点。

  • 不同分级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

    作者:于海杰;关启刚;程颖;高远;赵卫华;于波;孙英贤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的不同分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高血压1级(1组)33例,高血压2级(2组)34例,高血压3级(3组)33例,分别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并记录。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中SNK检验结果提示3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严重,其次为2级高血压和1级高血压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行线性趋势检验结果提示随着血压的不断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r=0.5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级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与颈动脉内皮细胞与斑块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临床上应从控制血压出发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恶化。

  • 青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分析

    作者:刘艳丽;王雅静;王晶;刘丽静;刘冬梅

    目的: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及各项心率变异性(HRV )检测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近期来我院就诊的青年高血压患者200例,180例青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其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指标,掌握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猝死风险,及早发现其对靶器官的损害,从而积极进行干预和治疗。结果:200例青年高血压患者,135例24h动态心电图S T‐T改变阳性或各种心律失常;65例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无明显变化。180例青年健康体检组18例偶发室性及房性心律失常,162例正常。高血压组SDNN、SDANN、rMssD、和SDANNindex测量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以及H RV降低,早期作出诊断,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 高血压患者血浆 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分析

    作者:张艳;刘露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按照超声表现测定斑块积分状况的不同分为A、B、C三组,记录各组与高血压有关的各项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筛选出干扰因素及疑似高危因素,再利用Logistic分析方法确定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各组之间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DL )、性别构成比及低密度脂蛋白(LD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率、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分析法显示吸烟率、年龄(OR值=1.067,P=0.023)、SBP、DBP及 Hcy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且各因素之间具有独立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 H cy是除外吸烟率、年龄、SBP、DBP等传统因素外,导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另一高危因素。

  • 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加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作者:高树旺;刘泳

    目的:讨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加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了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以及术后给予尿激酶灌注引流,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而且术后并未给予尿激酶灌注引流,根据多田公式计算术后2~4h内以及经过尿激酶灌注引流7d后的血肿量。结果:观察组手术后活动能力Ⅲ级以上的概率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50.82%;观察组血肿清除率81.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0%,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明显,而术后进行尿激酶灌注引流能够提高血肿清除率,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 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和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及逆转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孙双喜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和厄贝沙坦对高血压逆转左室肥厚(LV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LVH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均为40例.第一组为对照组,每日口服一次辛伐他汀,每次20mg;第二组为G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服一次厄贝沙坦,每次150mg.第三组为G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服一次氯沙坦,每次75mg;治疗6个月后,观察和比较各组LVH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和心功能参数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G2组和G1组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2组和G1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等无显著差异(P>0.05);G2组和G1组治疗后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对照组左室后壁厚度(LVPWT)未达到显著水平外(P>0.05),其余血压和心功能参数均显著降低(P<0.05),G2组和G1组各参数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G2组和G1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50%和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2和G1组比较,G2组失眠、呕吐、皮疹和总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G1组(P<0.05),其余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和厄贝沙坦对LVH患者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辛伐他汀,其中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不良反应率更低,综合疗效更为显著.

  • 黄芪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防治作用

    作者:黄新忠;张定武;范亚平;陈晓岚;施辉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每组均加服厄贝沙坦,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静滴,疗程四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肌酐、尿素氮、血清Cys-C、尿mALB、β2-MG、NAG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四周后Cys-C、mALB、β2-MG、NAG均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血压,血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差异.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能有效减轻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厄贝沙坦.

  • 氯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31例

    作者:张群力;杨俊武

    目的:观察氯沙坦单用和与氨氯地平合用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3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氯沙坦;观察组联合用药,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血压、血尿酸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排尿酸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能达到降压、排尿酸的双重功效,耐受性好,疗效确切.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25例

    作者:罗晓华;胡慧华;马宇;于辉;张红娟;王亚娟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厄贝沙坦,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半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的作用.

  • 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滕秋叶;唐召力;覃碧云;吴修宇;廖立峰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左旋氨氯地平组39例,硝苯地平缓释片组37例.分别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用PHILIPS A33做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 0.01);但两组之间降压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左旋氨氯地平组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重量指数在治疗3个月后开始显著下降(P<0.05),6个月后下降更明显(P<0.01);而硝苯地平缓释片组除了左心室重量在治疗6个月后下降有显著意义(P<0.05)外,其它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在降压的同时能够显著逆转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舒张功能,效果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

  • 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疗效观察

    作者:王喜梅;张新萍;申存志;王爱英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降压及逆转LVH疗效.方法:选择42例原发性高血压并LVH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及IVST、LVPWT、LVDd、LVMI.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压、IVST、LVPWT、LVDd、LVMI值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有较好的协同降压及逆转LVH效果.

  • 氯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60例

    作者:高鸿山;高焕萍;杨万勇

    高血压所致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其心血管疾病死亡较无LVH者增加8倍[1].因此,在有效降压的同时逆转LVH应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目标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sion enzyme inhibitor, ACEI)苯那普利的降压疗效以及对LVH的影响.

  • 氯沙坦与苯那普利降压及降尿酸作用对比观察

    作者:樊广渊;许晓明

    目的:比较氯沙坦与苯那普利降压及降尿酸作用.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氯沙坦50mg/d和苯那普利10mg/d,疗程4周.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及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结果:氯沙坦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压、血尿酸均显著下降(P<0.05).苯那普利组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P<0.05),血尿酸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与苯那普利降压作用相似;氯沙坦除有降压作用外,还可降低血尿酸;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氯沙坦为首选药物.

  •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并发左室肥厚57例疗效观察

    作者:屈引贤;赵小丽;邓商智

    目的:观察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选择114例原发 性高血压病并发左室肥厚的病人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硝苯地平组.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测收 缩压、舒张压、心率、IVST、LVPWT.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 ,氯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1.2%.硝苯地平组总为89.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 IVST和LVPWT的变化,氯沙坦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硝苯地平组治疗后无明显 降低(P>0.05),两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氯沙坦不但能够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

  • 依那普利治疗65岁以上高血压左室肥厚72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晓阳;郭汉林;靳建旭;乔黎焱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65岁以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住院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经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检查确诊为左心室肥厚患者72例,服用依那普利24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厚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左心室重量对比及左心室重量指数对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长期服用依那普利能有效地逆转左心室肥厚.

  •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52例

    作者:李鸿儒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在及时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收治的52例该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所收集5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诊断均符合冠心病以及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其中,其中男35例,女l7例,年龄,39~86岁,高血压病史4~21年,冠心病史,6~28年,均为初次脑出血患者。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脑出血的护理

    作者:周淑敏;封瑞琴;谭书卓

    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脑出血的病人.年龄23~34岁,初产妇3例,经产妇1例;妊娠35~38周3例,39周1例;有偏头痛史1例,其它3例无脑血管病史.

  •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CNP水平的变化

    作者:黄一红;景宏美;丛辉;鞠少卿;秦晓同;王惠民

    目的:探讨单纯高血压病与高血压伴左心肥厚患者血中C型利钠肽(CNP)的变化.方法:用ELISA法测定56例单纯高血压病组(Ⅱ级以上)、48例高血压伴左心肥厚组患者血清CNP及B型利钠肽(BNP),并与96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单纯高血压病组和高血压伴左心肥厚组与健康对照组CNP浓度有显著差异(P<0.01);而单纯高血压病组与高血压伴左心肥厚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另外64例伴并发症组与40例无并发症组CNP值亦有显著差异(P<0.01);血清CNP的P25为9.35ng/L,P50为11.75ng/L,P75为18ng/L,血清各组CNP在各百分位点的分布与正常对照组在各百分位点的分布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CNP在高血压痛时增高,可作为临床监测治疗的一个良好指标.

  • 血浆LPA测定及MMSE评分对门诊头晕患者风险的判断分析

    作者:单睿君;刘启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 )测定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在门诊头晕患者风险的判断效果。方法:选择脑缺血导致头晕的对照组患者80例及高血压导致头晕的观察组患者80例 ,均行血浆 LPA 测定、MMSE 评分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 LPA 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 MMSE 总分、定点、记忆、注意、语言、抽象、执行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缺损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 LPA 与脑缺血是影响头晕门诊认知功能缺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血浆 LPA 测定及 MMSE 评分在门诊头晕患者的风险判断中有很好的价值,能有效区分头晕成因,联合检测两者水平可作为脑缺血与高血压的预测指标。

  •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负荷、昼夜节律改变与左室肥厚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丽先;李风原

    为了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负荷、昼夜节律改变与左室肥厚的关系,采用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方法,对103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负荷、昼夜节律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将103例高血压痛患者分为左室肥厚与元左室肥厚两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24h收缩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均有显著差异(P<0.001;P<0.005),两组24h舒张压负荷值无显著差异(P>0.05),昼间两组收缩压负荷值有显著差异(P<0.001),舒张压负荷值无显著差异(P>0.05),夜间两组收缩压负荷值和舒张压负荷值均有显著差异(P<0.001),高血压左室肥厚男女患者间血压负荷值、昼夜节律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血压负荷值和昼夜节律消失是高血压痛左心室肥厚的良好预测指标.夜间血压在左心室肥厚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强调改善血压昼夜节律、控制收缩压,特别是夜间血压对预防左心室肥厚的重要性.

385 条记录 19/20 页 « 12...1213141516171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