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RI 化学位移成像对脂肪肝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颖;薛晶

    目的:MRI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e)也称同相位(in phase)/反相位(out of phase)成像技术基于脂肪和水分子中质子的化学位移效应,可在同一次扫描中同时获得反相位和同相位图像,所获图像更具可比性。同相位图像即普通的 T1WI,反相位图像的衰减程度(60%)一般超过频率选择饱和法脂肪抑制技术的衰减程度(30%),水脂混合组织信号可以得到明显衰减,其目前临床上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多用在腹部脏器中。本文探讨MRI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e)对脂肪肝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怀疑脂肪肝患者的MRI资料,与超声结果对照,比较化学位移成像对脂肪肝的诊断能力。结果:36例患者均行3.0T的MRI常规上腹部平扫和化学位移成像序列扫描,检出脂肪肝发生率80.5%(29/36),与超声结果相符率为100%,图像显示脂肪肝在常规T1WI和T2WI序列上均呈等信号,而在化学位移成像反相位图像上信号明显降低。结论: MRI化学位移成像序列能有效地显示脂肪肝病变,且对比优于常规T1WI及T2WI序列,对脂肪肝病变的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化学位移成像在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雪;靳二虎

    目的:描述16例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患者的CT平扫加增强和MRI化学位移成像的影像表现并且评估CT和MRI成像在胰腺局限性脂肪浸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16例.除T2WI FS、DWI、同反相位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外,加扫磁共振IDEAL-IQ检查,测量胰腺脂肪分量值(F值).首先观察同、反相位图像组织信号变化情况,以确定有无脂肪浸润情况,其次观察IDEAL-IQ脂肪分量值在脂肪浸润区及非脂肪浸润区的平均值的比较.分析了16例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在CT和MRI上的影像表现.结果:16例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患者,在IDEAL-IQ序列上脂肪浸润区比非脂肪浸润区的脂肪分量值明显增高.结论: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主要累及胰头和钩突或以此区域更明显,MRI反相位上较同相位信号衰减、在IDEAL-IQ序列上脂肪浸润区比非脂肪浸润区的脂肪分量值明显增高具有典型表现,因此化学位移成像MRI对诊断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较CT具有更重要的诊断价值.

  • 化学位移MRI对人体脂肪沉积量化研究的现状

    作者:柴军;靳二虎

    肥胖引起多余的脂肪沉积在非脂肪组织中,如肝脏、胰腺、心脏及骨骼肌等器官的组织,进而影响正常的器官功能.MRI化学位移成像利用脂肪质子和水质子进动频率的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两者对组织信号贡献大小的差别,通过计算脂肪分数,评估器官及组织中异位脂肪沉积的程度.这种无创的脂肪量化方法有可能代替传统的组织活检技术.文章就MRI化学位移成像对人体异位脂肪沉积的量化方法、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做一综述.

  • 31P磁共振频谱成像研究及应用的进展

    作者:陈耀文;沈智威;黄静霞;王慧;林月娟;吴仁华

    磷是能量代谢的重要要素,人体内许多化合物都含有磷.磁共振频谱成像(MRSI)是将磁共振成像(MRI)提供的空间信息和MRS提供的频谱信息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成像技术,是目前无创伤研究活体组织器官代谢、生化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能显示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的不同代谢,能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病理情况,同时,可获得多个体素的频谱信息和代谢物的空间分布图像,是21 世纪分子水平的重要检测工具之一.本文就 31P磁共振频谱成像研究及应用的近况进行综述.

  • 表面线圈接受信号对磁共振波谱化学位移成像分析的影响

    作者:范明霞;田建明;李建奇

    目的探讨表面线圈接受信号对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采用含有0.1% Gd-DTPA(0.5 mmol/ml)的500 ml 生理盐水模型:一是将其直接放置在柔性线圈表面上,横断面、冠状面T1加权成像,然后对中心层面图像Profile测定;MR检查后对同一模型进行多体素化学位移成像氢波谱检查.二是将同一模型包绕在线圈内,采用上述同样方法进行检查.另对1例人体肩背部脂肪瘤进行活体多体素化学位移成像氢波谱检查,柔性表面线圈贴近肩背部病灶部位进行信号采集.结果水模型直接放在表面线圈上,等中心层面横断面图像Profile显示中心明显低于左右两侧,远离线圈侧明显低于靠近线圈侧,波谱亦显示感兴趣区内远离线圈侧波谱信号幅度明显低于靠近线圈侧.水模型包绕在线圈内,等中心层面横断面图像Profile在左右、前后方向基本均匀分布;MRS波谱信号幅度大小分布与距离线圈远近无关.水模型冠状面Profile显示靠近线圈中心明显高于两侧.人体脂肪瘤波谱图像示感兴趣区内靠近表面线圈侧波谱信号幅度明显高于远离线圈侧.结论表面线圈接受信号不均匀性会对磁共振波谱定量分析产生直接影响;将检查对象放置在线圈中心并包绕在柔性线圈内可以基本排除其对波谱定量分析的影响.

  • 脑梗死后代谢产物演变的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研究

    作者:杨振燕;靳令经

    目的:采用化学位移成像(CSI)研究脑梗死区代谢产物的演变,分析梗死不同区域间代谢产物浓度变化的差异.材料和方法:完成57例次非腔隙性脑梗死CSI检查,在不同时期及不同部位(梗死核心、内缘、外缘及正常)比较各代谢产物相对浓度.结果:(1)梗死区NAA持续下降;Lac上升迅速,急性期以后开始下降;Cr、Cho在亚急性期才较明显下降,慢性期Cho略回升,以边缘较明显.(2)NAA下降与DWI所示病变范围一致;Lac上升于急性期可超出该范围,亚急性期这一现象消失.结论:CSI反映出脑梗死灶不同区域之间物质浓度的差异;急性期Lac升高范围超过NAA下降区域,可能预示着缺血半影区.

  •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化学位移成像在良恶性椎体骨折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作者:王春凯

    目的:对良恶性脊椎体骨折早期诊断使用磁共振擴散加权成像(DWI)与化学位移成像(CSI)的诊断价值和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的40例椎体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化学位移成像2种检查方式,根据检查的结果,我们开展了此次研究对比.结果:CSI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为65%,敏感性为91.67%,特异性为46.43%,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DWI鉴别的准确性为57.5%、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50.0%,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CSI对椎体骨折良恶性诊断的IP/OP信号强度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DWI的ADC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骨折的良恶性诊断分析可以使用化学位移成像技术来诊断,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降低了误诊几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对使用糖皮质激素类风湿患者骨量评价的研究

    作者:常飞霞;樊敦徽;和建伟;黄刚;何建宏;马小梅

    目的 通过利用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技术对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类风湿患者椎体脂肪含量的测定,来评估不同年龄段类风湿患者随着激素应用时间的延长,椎体脂肪含量的变化,从而间接评估椎体骨质量.方法 纳入40例类风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30~40岁组20例、40~50岁组20例,不同年龄组在治疗前DXA行骨密度值( BMD值)与MR所测腰椎脂肪分数(FF)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不同年龄组治疗前、激素治疗3个月后及6个月后腰椎椎体脂肪分数进行比较;骨髓脂肪FF计算公式:FF=[Mfat /(Mfat + Mwater) ]*100%,式中Mwater、Mfat分别指水像及脂像ROI总像素信号强度值.结果 不同年龄组类风湿患者治疗前BMD均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7);所有患者椎体BMD值与FF值呈显著相关性;用药3个月后脂肪分数上升的程度明显高于用药6个月组,且40~50岁年龄组脂肪分数增加的程度要高于30~40岁年龄组.结论 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类风湿患者椎体内脂肪分数明显增加;发病年龄较大及用药时间长的患者腰椎脂肪分数呈逐渐上升趋势,提示使用激素治疗的类风湿患者椎体脂肪含量增加,椎体骨量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 采用MR高分辨同反相位成像诊断少脂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作者:王朝君;姚旬;杨正汉

    腹部脏器的多种肿瘤中可含有脂质成分,但不同肿瘤的含脂类型差别较大,如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及肝细胞腺瘤通常为脂肪变性;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myolipoma ,AML)则含有不同量的成熟脂肪组织。因此,确定病灶内的含脂类型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MR化学位移成像( chemical shift imaging ,CSI)也称同反相位成像技术,对于组织中少量脂质的探测敏感,合理应用CSI技术能准确区分病灶内少量脂质的类型,有助于肿瘤病变的定性诊断[1-2]。笔者采用高分辨率CSI技术诊断少脂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 , EAML)一例,报道如下。

  • 新型磁共振波谱技术的进展和应用

    作者:王祖强;冯凡哲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MRS)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进行系列特定原子核及其他合物定量分析,在临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除了常用的质子谱(1H)外,碳谱(13C)、磷谱(31P)、钠谱(23Na)等也逐渐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 T1WI双回波化学位移成像在腹部含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延海;王佳冰;翁霄

    目的 探讨T1WI双回波化学位移成像序列在腹部含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8例腹部含脂病变患者(其中肝细胞肝癌24例,局灶性脂肪肝12例,肝腺瘤4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肾上腺腺瘤16例,肾透明细胞癌8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例),分析病灶在T1WI同相位、反相位上的信号变化.结果 病变中脂肪变性和小脂肪块在反相位图像上信号明显降低,大块成熟脂肪在反相位上信号无明显改变,小块成熟脂肪在适当缩小体素后,反相位图像可出现低信号病灶中心见点片状高信号核心的特殊改变.结论 T1WI双回波化学位移成像序列在腹部含脂病变检出上非常敏感,对病变含脂类型鉴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化学位移成像在良恶性椎体骨折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作者:翟锦添;刘准液

    目的 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化学位移成像(CSI)在良恶性椎体骨折早期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在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椎体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化学位移成像的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于良恶性椎体骨折鉴别斩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 定性分析方面:CSI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0%、91.67%、46.43%,经双尾检测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鉴别诊断则分别为57.5%、75.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分析上:CSI鉴别诊断良恶性上发现良恶性患者的IP/OP信号强度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在鉴别诊断良恶性上发现ADC值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在良恶性椎体骨折早期鉴别诊断中采用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的定量分析有助于临床医师获取准确的信息,减少误诊,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 对比分析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椎体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张梅舜;曾桂华;张竞成

    目的 比较良恶性椎体骨折采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良性椎体骨折28例和恶性椎体骨折20例行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比较鉴别良恶性椎体骨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恶性椎体骨折诊断化学位移成像反相位信号敏感性93.3%,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敏感性86.76%;化学位移成像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在良恶性椎体骨折鉴别中诊断中采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定量分析具有更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 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研究新进展

    作者:王庆兵;汪登斌

    嗜铬细胞瘤可以分泌大量儿茶酚胺,使病人出现高血压危象等许多临床危急表现.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临床上发现的肾上腺肿瘤越来越多,就CT、MR及核医学等新技术在嗜铬细胞瘤检查中的应用策略、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综述.

  • 005 海马单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和化学位移成像的可重复性

    作者:尹建忠;祁吉

  • 化学位移反相位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作者:孙浩然;白人驹;吴恩惠

    化学位移反相位成像是一种可显示肿块或组织内同时含有脂肪和水成分之特性的技术.它通过显示病变的上述特征,提高了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反相位成像技术较其它脂肪抑制技术简单、快速、敏感性和准确性高,在腹部和盆腔病变的MRI检查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MRI所见

    作者:于满

    作者对确诊原醛症(Conn综合征)的20例病人作了回顾性研究,男7例,女13例,年龄14~67岁.用标准的生物化学检查作出原醛的诊断.后确诊腺瘤(APA)和双侧肾上腺增生(BAH)各10例,前者经手术和组织学证实,后者根据静脉血、临床资料及治疗后随访确诊.用1.5T MRI机,相控阵线圈行横断面成像,层厚5~7mm,间隔1mm,自旋回波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T2WI.化学位移成像17例(7例为APA),视野32~35cm,T1WI用TR/TE=400~600/14~16,T2WI用5 000~6 500/95~120.矩阵256×192~256,两次或三次激励.

  • MR弥散加权成像和化学位移成像对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薇;梁伟;过哲;张玉;程晓光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 DWI)和化学位移成像( CSI)对于鉴别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放射科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共112例,其中68例为骨质疏松所致,44例为转移瘤所致。观察骨质疏松和转移瘤所致压缩骨折在常规MRI ( T1 WI、T2 WI)上的表现、DWI的表现、CSI的表现、ADC值和SIR值。结果骨质疏松和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T1 WI和T2WI信号、DWI信号和CSI信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b=300 s/mm2时,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ADC值为(2.04±0.368)×10-3 s/mm2,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ADC值为(1.48±0.163)×10-3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500 s/mm2时,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ADC值为(1.83±0.291)×10-3 s/mm2,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ADC值为(1.12±0.238)×10-3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DC值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均显著高于SIR值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P均<0.05)。结论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DWI的信号类型与CSI的信号类型之间无明显差异,不能根据信号类型鉴别两种疾病;DWI优于CSI鉴别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

  • 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玄东春;裴庆梅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CT证实和1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化学位移成像表现.结果 目测法,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16例在反相位信号明显下降,5例病灶在反相位信号无明显下降,但脂肪抑制后信号明显下降,1例病灶在反相位和脂肪抑制序列信号都无明显下降.结论 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结合MRI脂肪抑制序列对病灶内是否含有脂质、脂肪有极高敏感性,有助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氢质子MRI波谱成像鉴别老年脑内胶质瘤和炎性病变的影像学价值

    作者:池琦;张国安;申国强;张玲玲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成像(MRI)波谱(1H-MRS)方法分析脑内胶质瘤组织与炎性病变间代谢物差别及对脑内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26例胶质瘤老年患者,20例炎性病变的1 H-MRS图像进行分析,得到 N-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肌酸( Cr)、胆碱复合物( Cho)峰值并计算 NAA/Cr、Cho/Cr、NAA/Cho 比值,比较各组数据。结果脑内肿瘤组织1 H-MRS 与炎性病变脑组织比较 NAA 降低( P<0.01),Cho升高(P<0.05)。结论1H-MRS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胶质瘤和炎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5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