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孝纯

    目的 探讨R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8例,根据不同术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R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的Cobb角,以评价R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Cobb角[(5.89.±1.34°)、(9.33.±1.66.)]都明显低于术前[(17.56.±3.44.)、(17.30.±5.20.)](P<0.05),且观察组术后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更加微创、安全的特点,能有效促进患者脊柱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腰椎骨折伤椎置短椎弓根螺钉治疗的作用

    作者:周崇勇;张大闯;李学伟;陈栋;张翔

    目的 探讨伤椎置短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采用伤椎置短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患者共24例,均为单椎体骨折,采用6钉三椎体固定,患者手术前、后及术后12个月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测量伤椎前缘压缩率、Cobb角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 所有伤椎均完成置钉,不仅术中未出现伤椎螺钉松动不稳或椎弓根骨折现象,而且患者切口无感染问题发生.术前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比情况优于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P<0.05),而术后即刻与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的治疗非常显著,24例患者中,除了1例(4.17%)A级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外,其他23例(95.83%)患者均有1~2级不同程度的恢复.根据术后12个月的数据统计,共有1例(4.17%)A级患者,2例(8.33%)C级患者,3例(12.50%)D级患者,18例(75.00%)E级患者.结论 伤椎置短钉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骨折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价值评估与分析

    作者:白小帆;贺宝荣;惠华;刘仲凯;闫亮

    目的 研究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保守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恢复优良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的伤椎高度、脊柱侧弯Cobb角、椎体疼痛评分、自主活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伤椎高度、脊柱侧弯Cobb角、椎体疼痛评分、自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伤椎高度、脊柱侧弯Cobb角、椎体疼痛评分、自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价值较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恢复伤椎高度和脊柱侧弯Cobb角,改善患者活动能力,缩短下床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贾本治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严重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入路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后路手术治疗)与观察组(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各2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Cobb角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总引流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后,两组Cobb角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3 d总引流量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效果更为可观,值得广泛推广.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作者:索志臻

    目的 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85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VAS评分、BI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Cobb角显著下降,B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显著增加,且上述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PKP治疗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疗效显著,术后患者疼痛、Cobb角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高猛;刘克勤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52例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的观察组(n=26)和接受后路手术治疗的对照组(n=26).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好转率、治疗后Cobb角和椎体压缩率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严重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前后联合入路手本的方法具有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恢复压缩椎体高度的临床研究

    作者:袁冰;张浩

    目的:研究应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恢复压缩椎体高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65个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60例术后压缩椎体高度得到恢复;50例术后Cobb角得到矫正;患者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前及术后压缩椎体高度及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能有效恢复压缩椎体高度,矫正Cobb角,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胡兵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54例胸腰椎爆裂骨患者,治疗组采用前后路联合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后路固定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椎板减压椎体植骨.术后记录患者椎体角、cobb角的变化值.结果 治疗后,均骨性愈合,短期内无Cobb角丢失.治疗组的椎体角、cobb角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与对照组,同时两组神经症状完全恢复,无顽固性腰痛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相对于后路固定手术,前后路联合固定椎板减压椎体植骨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主弯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及腰椎前凸角仰卧位MRI与站立位X线测量的对比研究

    作者:史本龙;林子平;毛赛虎;刘臻;孙旭;郑振耀;邱勇;朱泽章

    目的:探讨仰卧位MRI与站立位X线全脊柱片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IS)患者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 TK)及腰椎前凸角( LL)测量上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月行外科支具治疗或手术治疗且密切随访的120例AIS患者的站立位X线全脊柱片和仰卧位MRI全脊柱重建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站立位X线全脊柱正侧位片上分别测量主弯侧凸Cobb角、TK及LL。于患者仰卧位MRI全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重建片上的相同节段测量侧凸Cobb角、TK和LL。应用配对t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两组之间测量值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120例站立位X线片上和仰卧位MRI上主弯侧凸Cobb角分别为33.8°±20.1°和24.9°±18.3°,TK分别为15.2°±9.7°和10.5°±7.7°,LL分别为43.6°±13.8°和37.1°±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站立位X线片上和仰卧位MRI上主弯侧凸Cobb角、TK和LL均有相关性, r 分别为0.920、0.706和0.565( P 值均<0.01)。线性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为:^Y站立位X线侧凸Cobb角=0.901× X仰卧位MRI侧凸Cobb角+12.517、^Y站立位X线TK =1.055× X仰卧位MRI TK +3.865、^Y站立位X线LL=0.718× X仰卧位MRI LL +17.135。结论仰卧位MRI与站立位X线片在AIS患者主弯侧凸Cobb角、TK及LL的测量具有差异且呈线性相关,利用仰卧位MRI可计算出站立位X线片上患者的侧凸Cobb角、TK和LL。

  • Cobb法测量先天性脊柱侧凸角度的可信度研究

    作者:杨卫周;陶惠人;黄景辉;李涛;沈超;陈博;张涛;刘明;沙鑫

    目的 评价Cobb法测量先天性脊柱侧凸角度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方法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脊柱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标准前后位全脊柱X线片.由5名医生利用Digimizer软件对全脊柱X线片测量Cobb角度,每人测量2次,2次测量间隔3周.记录测量的Cobb角度以及两次测量的差值.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判定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结果 Cobb法测量先天性脊柱侧凸角度的可信度范围为0.84 ~ 0.98,5名测量者两次测量间大差值的范围为20°~57°,其中差值>10°的例数范围为13~ 46例,同一测量者两次测量间的误差约8.5°;测量者之间的可信度为0.947,5名测量者在81°~ 110°组和>110°组之间的ICC为0.623和0.822.结论 Cobb法测量先天性脊柱侧凸可以获得较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但是测量者内部以及测量者之间仍然出现较多且较大的误差,尤其在侧凸角度较大时,Cobb法测量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准确性缺乏稳定性.

  • 胸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脊柱前路手术的比较研究

    作者:曾捷;唐接福;张斌;彭湘霖

    目的::探讨传统脊柱前路手术与胸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8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传统脊柱前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6例,采用胸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Cobb角矫正度和丢失度、椎管侵占率下降值及ASIA改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脊柱前路手术的疗效相似,但其手术的切口小、出血少,临床治疗更安全。

  •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

    作者:柳立民

    目的:观察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行跨伤椎固定,观察组38例行经伤椎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术后7 d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当日、术后6个月的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体高度丢失率为(1.47±0.24)%,明显小于对照组的(6.28±1.03)%(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跨伤椎固定治疗疗效.

  • 脊柱侧凸的X线诊断与评估(一)

    作者:张堃;朱璐

    脊柱侧凸是青少年常见病,X线是诊断和评估脊柱侧凸的主要手段. X线对侧凸程度、侧凸类型、躯干平衡、进展风险等方面的评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 悬吊过伸复位治疗AO-A、AO-C1型胸腰椎骨折

    作者:赵鸿声;靖光武;黄吉利;张建军

    目的 观察悬吊过伸复位法治疗AO-A、AO-C1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探讨简单、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AO-A、AO-C1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腰背过伸悬吊复位加过伸支架固定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胸腰椎骨折局部垫高和腰背肌功能锻炼复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椎体复位的情况及6、12个月疗效.结果 两组伤椎丢失高度复位、Cobb角的改变,各组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差值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良率94.11%,优于对照组(79.41%),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悬吊过伸复位法治疗AO-A、AO-C1型胸腰椎骨折效果良好,配合过伸位支架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疗效肯定,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有推广价值.

  •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再骨折原因分析

    作者:李健;张宪彧;双鸥;吴国保;江建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因OVCF行PVP术后失败21例的临床资料,术后5~10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腰部疼痛及活动受限,比较首次住院手术前后及再次住院后伤椎前缘改变、矢状位Cobb角改变,2次住院期间骨密度改变,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结果 患者首次住院手术前后及再次住院后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0.95±0.08)、(0.96±0.09)、(0.79±0.07)cm,首次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住院后伤椎前缘高度与首次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明显减少(P<0.05);患者首次住院手术前后及再次住院后矢状位Cobb角分别为(17.94±1.21)°、(18.01±1.01)°、(24.02±0.94)°,首次手术前后矢状位Cobb角并无明显改变(P>0.05),再次住院后矢状位Cobb角较首次术后矢状位Cobb角明显变大(P<0.05);2次住院期间骨密度分别为-2.9±0.32、-3.4±0.42,再次住院期间骨密度较首次住院期间骨密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OVCF行PVP术后再骨折与患者骨密度变化、脊柱应力改变相关.

  • 长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跳跃性胸腰椎骨折

    作者:苏权;魏若晔;王文亮

    目的 探讨经后路应用长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跳跃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跳跃性胸腰椎骨折经后路应用长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置钉固定,合并脊髓损伤时行椎管减压并进行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横突间植骨愈合良好;X线片显示内固定物无松动及断裂,伤椎高度恢复良好,无脊柱后凸畸形,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长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跳跃性胸腰椎骨折可有效地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及稳定性,临床疗效可靠.

  • 比较椎体支柱块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李;丁亮华

    目的 分析椎体支柱块植入术(Pillar)和微创经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09-2013-05采用Pillar植入和PKP 2种方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61例,包括Pillar组23例,25个椎体,PKP组38例,42个椎体.结果 61例获得随访14~22(18.2±6.3)个月.Pillar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失血量均大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在术前、术后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在术前、术后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术后的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作比较,Pillar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illar和PKP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均能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两者均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较少、有效缓解疼痛等优点,能明显恢复伤椎高度,但Pillar在Cobb角的矫正及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方面优于PKP.

  • 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型损伤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贤坤

    目的:探究为发生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型损伤的患者实施后路手术后所能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这3年间于本院骨科门诊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型损伤的患者共60例,回顾分析其治疗方式,并依照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分组:30例接受了前路手术的患者归入对照组,30例接受了后路手术的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预后结果。结果:2组患者在疗效上较为相近,研究组治疗效果稍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无差异。但对照组的并发症率均要高于研究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相较于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在治疗结果与并发症率上都要优于前路手术,故临床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型损伤,多选择后路手术。

  •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骨折临床治疗效果及Cobb角改变情况分析

    作者:陈伟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者临床以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患者骨折治疗效果以及Cobb角改变情况.方法:以2015年3月-2018年1月期间医院确诊为胸腰段脊柱骨折入院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X线、CT等确诊后,均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此术式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门诊随访3个月,比较入院时、术后1个月、3个月患者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改变、椎管狭窄率情况,采用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对患者入院时、术后3个月神经缺损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平均(402.85±57.36)ml,手术时间平均(128.35±40.16)分钟,随访3个月,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较入院时明显改善,且Cobb's角、椎体高度压缩率、椎管狭窄率较入院时明显减少,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者临床手术治疗选择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患者近期骨折恢复较好,椎体高度、Cobb's角、椎管狭窄均有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 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椎间融合对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沈壮迎

    目的:探讨在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应用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椎间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按照入选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分组.观察组实施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对照组实施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跨伤椎融合内固定手术.对比手术所用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测量并对比术前与术后即刻Cobb角、伤椎及其上位椎间隙高度变化,并对比随访期间(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前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者(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即刻Cobb角均较术前远远减小(P<0.05),且2组术后即刻伤椎及其上位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远远升高(P<0.05),且术后即刻研究组Cobb角远小于对照组(P<0.05),而伤椎及其上位椎间隙高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Denis B型熊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椎间融合手术能够减轻创伤,还可减小Cobb角,促进伤椎及其上位椎间隙高度的恢复,安全性高.

159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