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盆入射角和腰椎前凸角失匹配机体矢状面平衡代偿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立飞;孟宪中;徐佳欣;李显博;欧阳一雪;王春雷

    目的 探讨骨盆入射角(PI)和腰椎前凸角(LL)失匹配时,机体维持矢状面平衡的代偿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以"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平衡""代偿机制"和"pelvic incidence""lumbar lordosis""sagittal balance""compensatory mechanism"为中英文关键词,查阅2000年1月—2017年10月有关PI和LL关系的研究文献,对PI与LL失匹配机体维持矢状面平衡代偿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脊柱-骨盆矢状面力线参数主要包括LL、PI、骨盆倾斜角(PT)、胸椎后凸角(TK)等,各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量化关系,但因种族、年龄等差异,不同群体间参数的量化关系存在差异.PI值存在性别、种族差异,适合国人的PI-LL差值的范围尚有争议.PI和LL失匹配矢状面失平衡的代偿机制主要包括胸椎段过伸代偿、骨盆后倾代偿、膝关节屈曲代偿.矢状面失平衡时,三种代偿机制相继进入代偿状态,并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矢状面平衡.结论 PT和LL失匹配时脊柱、骨盆、下肢三者共同维持机体矢状面平衡. 然而脊柱参数、骨盆参数及下肢参数之间的具体量化关系尚未明确. 适合国人的PI-LL差值范围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主弯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及腰椎前凸角仰卧位MRI与站立位X线测量的对比研究

    作者:史本龙;林子平;毛赛虎;刘臻;孙旭;郑振耀;邱勇;朱泽章

    目的:探讨仰卧位MRI与站立位X线全脊柱片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IS)患者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 TK)及腰椎前凸角( LL)测量上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月行外科支具治疗或手术治疗且密切随访的120例AIS患者的站立位X线全脊柱片和仰卧位MRI全脊柱重建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站立位X线全脊柱正侧位片上分别测量主弯侧凸Cobb角、TK及LL。于患者仰卧位MRI全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重建片上的相同节段测量侧凸Cobb角、TK和LL。应用配对t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两组之间测量值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120例站立位X线片上和仰卧位MRI上主弯侧凸Cobb角分别为33.8°±20.1°和24.9°±18.3°,TK分别为15.2°±9.7°和10.5°±7.7°,LL分别为43.6°±13.8°和37.1°±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站立位X线片上和仰卧位MRI上主弯侧凸Cobb角、TK和LL均有相关性, r 分别为0.920、0.706和0.565( P 值均<0.01)。线性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为:^Y站立位X线侧凸Cobb角=0.901× X仰卧位MRI侧凸Cobb角+12.517、^Y站立位X线TK =1.055× X仰卧位MRI TK +3.865、^Y站立位X线LL=0.718× X仰卧位MRI LL +17.135。结论仰卧位MRI与站立位X线片在AIS患者主弯侧凸Cobb角、TK及LL的测量具有差异且呈线性相关,利用仰卧位MRI可计算出站立位X线片上患者的侧凸Cobb角、TK和LL。

  • 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患者脊柱矢状面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全修;陈晓东;梁鹏展;孙志刚;杨学军;赵海波

    目的 观察胸腰段(T11~L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患者脊柱矢状面参数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自2010-01-2016-03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87例(观察组),未出现相邻椎体骨折的120例纳入对照组.测量并比较2组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局部后凸角(LK)、胸腰联合角(TLJ)、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VA).结果 观察组TK值为43.75°~48.16°,TLJ值为19.89°~23.29°,SVA值为27.81~32.12mm,且三者均为正值;LK值为6.56°~10.08°,LL值为42.97°~50.8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K、TLJ、SVA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LK、L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矢状面参数TK、TJL、SVA与胸腰段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存在密切的关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中减小TK、TJL、SVA值,矫正脊柱矢状面过度正平衡,可减少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

  • 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对腰椎生理前凸的影响

    作者:喻任;张玉发;杜亮;刘汉伟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BAK融合手术治疗低度(Ⅰ~Ⅱ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与放射学结果的变化.方法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融合器BAK融合者共26例.峡部不连性18例,退变性8例.L4滑脱14例、L5滑脱12例.测量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后一次随访的站立位侧位x线片,测量项目包括腰椎曲线指数(index of 1umbarspinal curvature,LCI)、L4、5、L5S1节段前凸角、全腰椎前凸角.结果排除1例未融合数据,术后融合节段的节段前凸角明显改善,且经随访后无明显丢失.术前、术后、随访时全腰椎前凸角与LCI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BAK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可以有效改善并维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线.

  • 腰椎前凸角和活动度与马尾神经根松弛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金水;林松庆;徐皓;王本海;张慧浩;郑明声;卢桥平

    目的 研究腰椎前凸角度和腰椎活动度与马尾神经根松弛症(RNR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3-12行腰椎后路椎板全切减压手术的93例腰椎管狭窄症,依据磁共振T2序列腰椎椎管内迂曲团状的信号影,分成马尾神经根松弛组(RNRs组)和非马尾神经根松弛组(NRNRs组).比较2组JOA评分和改善率,背伸位、屈曲位、中立位腰椎前凸角及腰椎活动度.结果 93例均获得平均17.4(12~26)个月随访.NRNRs组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均高于RN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屈曲位腰椎前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Rs组中立位和背伸位腰椎前凸角及腰椎活动度大于NRN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为RNRs可能产生了一些不可逆损伤,所以合并RNRs的腰椎管狭窄患者手术疗效较差.腰椎前凸角度和腰椎活动度的改变是导致RNRs的2个因素.

  • 后路椎间融合术式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秦生

    目的:比较微创( TLIF)术式与后路椎间融合术式( PLIF)对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改变。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分别施行TLLIF与PLIF的治疗,采用PACS系统分析测量滑脱度( SP)、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结果:TLIF组与 PLIF组的滑脱复位率(ΔSP)分别为(37.34±24.11)%、(68.05±35.19)%,PLIF组的ΔSP显著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7,P=0.016)。结论:PLIF组的滑脱复位率显著高于TLIF组。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李松;孙旭;陈曦;陈忠辉;徐亮;朱泽章;王斌;邱勇

    目的:评估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pper lumbar disc herniation,ULDH)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影像学表现,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在ULDH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6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29例ULDH患者,其中L1/2椎间盘突出9例,L2/3椎间盘突出16例,L1/2和L2/3双节段椎间盘突出4例;正常无椎间盘突出志愿者58例为对照组.ULDH组年龄20~56岁,女10例,男19例;对照组年龄22~56岁,女21例,男37例.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两组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junctional angle,TLJ)、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ULDH组测量突出节段椎间盘前、后缘高度和椎间盘角度,对照组测量L1/2、L2/3椎间盘;观察两组是否存在滑脱及椎体楔形变,测量滑脱距离及楔形变角度.根据矢状面形态进行Roussouly分型并比较两组间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和Roussouly分型结果.结果:ULDH组的PI、PT、SS和LL分别为36.0°±8.8°、12.5°±6.7°、23.4°±9.6°、36.1°±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6°±8.6°、15.4°±6.7°、28.0°±9.1°、48.1°±9.0°(P均<0.05);ULDH组的TK、TLJ和SVA分别为33.3°±11.0°、17.0°±6.6°、5.6±20.1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7°±12.1°、6.2°±5.8°、-18.2±16.6mm (P均<0.05).ULDH组的L1/2椎间盘前、后缘高度分别为6.1±1.9mm和5.1±2.1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1.8mm和8.5±2.4mm (P<0.05);L2/3椎间盘前、后缘高度分别为7.1±2.1mm和5.1±2.7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1.9mm和8.3±2.6mm(P<0.05).ULDH组L1/2和L2/3椎间盘角度分别为4.9°±3.0°和5.2°±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7°和3.1°±2.6°(P<0.05).ULDH组中后滑脱患者10例(34.5%),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5).ULDH组后滑脱距离5.3±1.9mm,24例(82.8%)椎间盘突出节段邻近椎体存在明显楔形变(8.7°±2.4°);而对照组仅2例(3.4%)存在腰段椎体楔形变,比例明显低于ULDH组(P<0.05).ULDH组Roussouly分型Ⅰ、Ⅱ、Ⅲ、Ⅳ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8.3%、31.0%、17.3%和3.4%,对照组分别为10.3%、46.6%、32.8%和10.3%,其中Ⅰ型在ULDH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分型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LDH患者以Roussouly分型Ⅰ型居多,PI较低,且较正常人群相应节段椎间盘高度显著降低、椎间隙角度增加.

  • 解剖学因素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中的意义

    作者:张剑刚;丁文元;申勇;徐佳欣;安志辉;杨少坤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解剖学危险因素.方法:以2009年7月-2010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60例DLS患者为观察对象(滑脱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51~75岁,平均65.3±7.8岁,L4滑脱42例,L5滑脱18例.以性别和年龄匹配无DLS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对照组).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骶骨水平角(sacral horizontal angle,SHA)及滑脱节段(对照组取相应节段)的椎体指数(lumbar index,LI)、椎间盘角度(disc angle,DA)、椎间盘高度(disc height.DH),在腰椎正位X线片上测量L5横突的长度(the length of transverse process of L5,TPL)和宽度(the width of transverse process of L5,TPW).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应用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解剖学危险因素.结果:滑脱组患者LLA、SHA、LI、DA、DH分别45.83°±10.42°、28.35°±11.16°、0.85±0.13、7.24°±3.83°、9.12±2.73mm:对照组分别为47.48°±10.75°、23.16°±10.68°、0.96±0.10、9.68°±5.54°、10.54±2.48mm,两组间SHA、LI、DA、DH有显著性差异(P <0.05),LLA无显著性差异(P>0.05).滑脱组TPL、TPW分别为2.15±0.43cm、1.64士0.41 cm,对照组为2.06±0.39cm、1.57±0.32cm,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LS与LI、DA有显著性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1.693、-1.406.结论:DlS患者的LI下降,DA减小,其可能是DLS的危险因素.

  • 正常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拟合关系研究

    作者:孙卓然;李危石;陈仲强;于淼;赵文奎

    目的:建立国人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与骨盆矢状位序列间的拟合关系.方法:采用影像学分析,对171例正常青年志愿者进行影像学研究,男94例,女77例,年龄23.0±1.8岁(18~28岁).均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检查,利用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测量脊柱与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利用Pearson检验进行LL与其他各参数间相关性分析,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LL与其他各参数间线性拟合关系.根据既往研究LL=PI+9,以PI测量值为基础,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LL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间对比.结果:PI为44.6°±9.5°,LL为48.4°±10.8°,SS为34.4°-±8.0°,TK为24.2°±9.6°,CL为7.9°±9.6°,SVA为-20.5 ±30.1 mm; LL与PI、SS、TK、CL、SVA呈显著相关(P<0.05).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L=2.958+0.760 SS+0.323 TK+0.198 PI+0.122 CL-0.118 SVA;运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LL=0.623 PI+20.611.根据既往文献报道LL=PI+9,以此计算出的LL预测值53.7°±9.5°与实际测量值差异显著(t=7.025,P<104).结论:以PI为自变量的简单线性回归LL=0.623 PI+20.611能准确估计个体的LL,在西方人群中得到的LL=PI+9结果并不适用于国人LL的估计.

  • 中老年人群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及其序列拟合关系

    作者:马清伟;李危石;孙卓然;费晗;姜帅

    目的:测量我国中老年人群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并分析其相关性,建立腰椎前凸角与相关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拟合关系.方法:采用影像学测量方法,对106例中老年志愿者进行研究,其中男48例,女58例;年龄62.4±5.2岁(55~76岁).所有志愿者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摄片,利用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er lordosis,LL)、上腰弯前凸角(upper arc of total lumbar lordosis,UALL)、下腰弯前凸角(lower arc of total lumbar lordosis,LA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参数,按照脊柱矢状面解剖定义和形态特点分析脊柱-骨盆矢状位形态参数及其相关性,并与青年人群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中老年人群LL与PI、TK的拟合关系.结果:我国中老年人群的PI为46.5°±7.6°,PT为13.1°±6.6°,SS为32.3°±9.5°,LL为49.2°±9.1°,UALL为15.9°±5.9°,LALL为32.3°±9.5°,TK为34.0°±10.7°,SVA为-5.0±30mm;LL与SS、TK、PI、PT、SVA呈显著性相关(P<0.05),PT与TK、SS呈显著性相关(P<0.05),UALL与TK、SVA相关,LALL与PI相关.中老年人群与青年人群比较PI、SS、LL、LALL无显著性差异(P>0.05),PT、TK、SVA、UALL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老年人群LL预测值=0.6PI+0.4TK+ 10°,R2=0.375.结论:中老年人群中LL与其他相关脊柱-骨盆各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我国中老年人群LL的理想预测值为LL=0.6PI+0.4TK+ 10°;TK、UALL、PT、SVA与青年人群有显著性差异.

  • 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参数改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泓;吕国华

    近些年来,腰椎滑脱患者的脊柱力线重建过程中的矢状位平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评价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的参数有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1~3],其中PI为固定解剖参数,不随人体的体位改变, PT、SS为体位相关性参数,一般取站立位的侧位片测量。腰椎滑脱发生后,人体为了维持站立姿势产生了一系列代偿机制,脊柱-骨盆平衡序列发生改变,相关研究[4~7]发现,腰椎滑脱的发生、进展、转归与矢状位平衡参数密切相关,同时腰椎滑脱患者的矢状位平衡参数数值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过去大多数学者认为手术的基本原则是:植骨融合加相应的内固定,而在是否实行复位这个问题上存在有较大争议[8、9]。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就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参数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意义综述如下。

  • 不同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对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长节段内固定术后效果的影响

    作者:孙祥耀;海涌;张希诺

    目的 探讨后路长节段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术后即刻不同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PI-LL)对术后脊柱侧凸矫正度、生活质量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的79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资料,男性21例,女性58例,年龄55~72岁,平均(63.4±4.8)岁.将患者按照术后即刻PI-LL的大小,分为<10°组(25例)、10°~20°组(32例)和>20°组(22例).比较手术前后Cobb角、PI-LL、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分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僵硬功能障碍指数(LSDI).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非连续变量采用χ2检验;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术后PI-LL与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45~310 min,平均(235.3±42.0)min,出血量300~5 300 ml,平均(1 021±787)ml,住院时间12~18 d,平均(14.5±1.3)d.共4~10个节段进行固定融合,平均(7.0±1.1)个.与术前相比,术后脊柱侧凸Cobb角[(4.2±1.8)°比(20.1±2.7)°]、PI-LL [(16.1±8.6)°比(36.0±4.3)°]、JOA(3.0±1.3比5.5±1.2)、ODI(24.4±8.1比62.9±2.7)、VAS(3.0±1.0比6.8±1.3)均降低(t=18.539~53.826,P值均<0.01).与术前相比,<10°组、10°~20°组和>20°组患者术后脊柱侧凸Cobb角[(4.1±2.7)°比(19.5±2.7)°、(4.0±1.4)°比(20.2±2.4)°、(4.7±0.9)°比(20.6±3.0)°](t=21.148~45.355,P值均<0.01)和PI-LL[(5.2±2.8)°比(35.8±4.9)°、(17.9±2.9)°比(37.2±3.9)°、(25.8±2.7)°比(34.5±4.0)°](t=7.227~38.250,P值均<0.01)均降低,三组PI-L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163,P<0.01).与术前相比,<10°组、10°~20°组和>20°组患者末次随访时ODI(27.7±4.9比63.3±2.6、17.7±5.9比63.1±2.8、30.6±6.5比62.3±2.5)(t=21.218~50.858,P值均<0.01)、JOA(2.8±1.2比5.2±1.2、3.3±1.1比5.7±1.1、2.8±1.7比5.7±1.2)(t=9.042~16.025,P值均<0.01)、VAS(2.9±1.2比7.0±1.3、3.3±0.9比7.0±1.4、2.9±0.8比6.3±1.2)(t=16.073~22.214,P值均<0.01)均降低;三组之间末次随访时ODI和LSD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477,P<0.01;F=37.063,P<0.01).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PI-LL与LSDI呈负相关(B=-5.838,P<0.01).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1±0.7)年.术后3年出现近端交界性后凸形成(PJK)19例,内固定松动6例;8例患者因明显局部疼痛及下肢症状进行了翻修手术;<10°组、10°~20°组和>20°组三组之间PJK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4,P=0.039).结论 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后将术后PI-LL矫正至10°~20°疗效好,可明显降低PJK的发生.为了矫正PI-LL而使术后LL过大,可能加重术后腰椎僵硬程度.

  • 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冯强;周誉

    目的:探讨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在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两个指标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随机筛选29名高中生作为受试对象,其中14名男生,15名女生.使用侧位全脊柱X线片作为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测试的金标准,分别使用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脊柱测量尺(Flexible ruler)对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进行测量.检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和脊柱测量尺测量脊柱矢状面角度的效度与信度,并检验两种仪器的重测信度.结果: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测量的胸椎后凸角与X线片一致性高,ICC为0.803(0.622,0.902),脊柱测量尺测量的胸椎后凸角ICC值为0.753(0.538,0.876);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测量的腰椎前凸角与X线片的测量结果相比,ICC值均低于0.4,一致性不高.在重复测量分析方面,使用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和脊柱测量尺测量胸椎后凸角的ICC均高于0.8,使用Spinal Mouse测量腰椎前凸角的ICC为0.809(0.633,0.906),而使用脊柱测量尺测量腰椎前凸角的ICC为0.704(0.459,0.849).结论: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和脊柱测量尺在测试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中均具备良好的重测信度.与X线片对比,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和脊柱测量尺测量胸椎后凸角具备一定的效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X线片作为测量方法,且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优于脊柱测量尺.但两种测试方法测量腰椎前凸角效度不佳.

  • 经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畸形

    作者:何江;唐国庆;陈中荣;兰宗江

    目的 研究在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畸形中采取经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7年4月纳入的25例退变性腰椎侧凸畸形患者,均实行经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术,观察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数据统计显示,术后退变性腰椎侧凸畸形患者的腰椎前凸角、Cobb's角、ODI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经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应用在退变性腰椎侧凸畸形中效果较为突出,可显著改善患者腰痛的临床症状.

  • 磁共振测量腰骶椎矢状面参数与L5/S1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作者:丁慕晨;石志才;卢春闻;吴锦辉;王超;袁佳滨;周振

    背景:以往已有一些关于腰骶椎矢状面参数与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相关性的报道,但试验对象多是笼统的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试验数据也多是在X射线片或CT上测得,而从磁共振成像得的腰骶段矢状面参数与出现腰骶椎间盘脱出的手术病例的相关性报道则较少见。
      目的:磁共振测量和评价出现腰骶椎间盘脱出患者的腰骶矢状面参数变化,分析腰骶矢状面参数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18-35岁腰痛患者90例,按有无L5/S1椎间盘突出分为无椎间盘突出组69例和脱出组21例,其中因L5/S1椎间盘脱出并行手术治疗的21例,其他69例为无椎间盘突出组;无椎间盘突出组按有无L5/S1椎间盘退变又分为退变组和对照组,其中仅有L5/S1椎间盘退变的35例作为退变组,剩余34例无椎间盘病变的作为对照组。测量的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骶骨平台角、腰骶关节角。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退变组腰椎前凸角虽有减小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而骶骨平台角及腰骶关节角均有明显减小(P<0.05)。与无椎间盘突出组对比,椎间盘脱出组腰椎前凸角、骶骨平台角及腰骶关节角均显著减小(P<0.05)。结果说明,腰椎前凸角仅在出现椎间盘脱出的年轻成年男性病例中显著减小,而在椎间盘退变的病例并不明显;骶骨平台角和腰骶关节角的减小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密切相关,是临床评价腰骶矢状面平衡的重要参数。

  • 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变化与椎间盘摘除及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的关系

    作者:汪凌骏;顾勇;冯煜;张弛;车纯庆;陈亮

    背景:腰椎间盘摘除后患者复发风险较高,再次手术治疗的方式有多种,但目前对复发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研究并不多。目的:对比研究椎间盘摘除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对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61例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摘除后再发病例,按再次修复方式分为2组,椎间盘摘除组30例;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组31例。在站立位脊柱侧位X射线片上测量两组治疗前后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骨盆投射角,并对两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摘除组治疗后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及骨盆投射角未见明显变化(P>0.05);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组治疗后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及骨盆投射角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5);治疗前两组间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骨盆投射角未见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组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骨盆投射角较摘除组明显增加(P <0.05)。结果证实,椎间盘摘除不能显著改变再次手术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较椎间盘摘除对再次手术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更大。

  • PLIF与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效果及对腰椎前凸角变化的影响

    作者:何伟平;何值芬;宁康生;钟克宣

    目的 为探究单节段后路椎间融合术和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效果,以及对腰椎前凸角变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TLIF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PLIF进行治疗,手术前后测量两组患者腰椎前凸角(1umbar lordosis,LL)和融合阶段腰椎前凸角(segmental lumbar lordosis,SLL),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如治疗前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腰腿疼痛VAS评分,测量腰椎正侧位和伸过去屈侧位X线片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椎间隙高度等.随访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发生率.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LL和SLL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LL和SL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术后两组患者的腰3~4节段活动度比手术前有显著增加(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腰3~4和腰5骶1椎间隙高度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显著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随访期间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LIF和TLIF手术均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PLIF效果更佳,术后对患者中期效果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显著恢复腰椎前凸角的畸变程度,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不匹配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作者:薛荣;季祝永;陈余庆;杨鸿锋;张文祥;邹春锦;王斌;韩乃付

    目的 探讨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骨盆入射角(PI)与腰椎前凸角(LL)不匹配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73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角匹配情况,将患者分为匹配组与非匹配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测量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LL、下腰椎前凸角(lower LL)和腰椎前凸分布指数(LDI);同时记录术后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rASD)发生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部和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末次随访时共20例患者被诊断为rASD,其中匹配组9例、非匹配组11例,2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影像学指标无显著差异,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非匹配组患者SS、LL、LowerLL及LDI均显著低于匹配组,而PT显著高于匹配组(P<0.05).2组患者术后ODI、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但末次随访时非匹配组ODI、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匹配组(P<0.05).结论 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PI与LL不匹配是导致邻近节段退变的重要因素,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退行性脊柱侧弯的X线特点及与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周立建;吴树华;蒋波逸;王遥伟;王树金

    目的:了解退行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scoliosis,DS)的X线特点及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丹阳地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按人群的年龄构成比以及居委会为单位抽取研究对象,排除糖尿病、慢性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严重创伤或肿瘤患者。对符合条件的DS患者,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Cobb角、旋转度、侧方滑移、骶骨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测量L2~4椎体骨密度。以1∶2比例同条件收集对照组。采用SPSS 18.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例脊柱侧弯对象中, Cobb 角10°~<20°52例(71.3%),20°~<30°18例(24.6%),≥30°3例(4.1%);右侧弯33例(45.2%),左侧弯40例(54.8%);椎体无旋转21例(4.1%),Ⅰ度旋转38例(52.1%),Ⅱ度旋转14例(19.1%);椎体侧方移位>4 mm 4例(5.5%)。性别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9);侧弯组的腰椎前凸角小于对照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骶骨倾斜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结论:DS以单弯、腰弯、无神经症状的居多,侧弯角度多数<20°。腰椎前凸角偏小和骨质疏松是DS发生的危险因素,老年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于绝经后的女性。

  • 药物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作者:许海晨;周忠

    目的 探讨药物配合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腰椎前凸角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口服塞来昔布和复方夏天无治疗4周,4周后若疼痛发作加服塞来昔布,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飞燕式腰背肌功能锻炼8周.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2组腰椎前凸角、疼痛程度VAS评分、JOA腰痛评分、加服塞来昔布的次数.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腰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腰椎前凸角度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背肌锻炼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并使腰椎前凸角增大.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