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癌症杂志

中国癌症

中国癌症杂志

China Oncology 중국암증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影响因子: 2.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639
  • 国内刊号: 31-172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57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癌症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沈镇宙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靶向尿激酶受体uPAR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王静;陈健;马铭;赵媛;张洁

    背景与目的:尿激酶受体(uPAR)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抑制uPAR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的转移.本研究构建uPAR基因短发夹RNA(shRNA)的表达质粒,为舌鳞状细胞癌RNA干涉(RNAi)介导的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uPAR基因序列,选择设计合成能转录shRNA的DNA序列,将它们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WH1构建重组质粒,用酶切的方法进行鉴定;后将构建成功的特异性表达载体(pWH1-uPAR)转染至舌鳞状细胞癌,通过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观察其对舌鳞状细胞痛uPAR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利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uPAR shRNA表达载体;与Ts细胞和转染空载体pWH1的Ts细胞相比,转染pWH1-uPAR表达载体的Ts细胞uPA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MTT结果显示uPAR shRNA对Ts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32.9%.结论:设计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可以特异性干扰uPAR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uPAR基因的功能和舌鳞状细胞癌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 黄连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与黏附的影响

    作者:史海岭;刘芬;郭晓军;吴国江;朱宝成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黄连素在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同时,还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但近的研究认为黄连素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扩散.为了进一步探讨黄连素对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对黄连素作用后的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及黏附能力进行了检测.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连素作用后细胞增殖情况;通过划痕试验和黏附试验测定黄连素作用前后细胞迁移和黏附能力;半定量RT-PCR法检测MMP2、MMP9的mRNA表达;明胶酶谱法测定MMP2、MMP9的活性.结果:黄连素能显著抑制A549增殖,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P<0.05);细胞的迁移率和黏附率明显降低,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经黄连素作用后的A549细胞,MMP2和MMP9的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MMP2和MMP9降解明胶的能力下降,尤以100 μg/mL的作用为明显(P<0.05).结论:黄连素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和黏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和MMP9的mRNA表达,从而降低其活性有关.

  • ~(125)I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腹腔内恶性肿瘤的探讨

    作者:吴同胜;韩潞;谭卫林

    背景与目的:~(125)I组织间植入术主要应用于前列腺癌治疗,近来研究表明该治疗方法在其他实体肿瘤中的治疗中亦具有一定疗效.本研究拟探讨腹腔内恶性肿瘤~(125)I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技术及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2月-2009年1月本院治疗的腹腔内恶性肿瘤20例,其中肝转移灶7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病灶8例,胰腺癌3例,直肠癌盆腔复发2例.结果:治疗结束后2个月采用CT复查评价,局部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7例,稳定(SD)3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CR+PR)70%.结论:~(125)I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是腹腔内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近期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以接受,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 U251源性脑肿瘤干细胞的耐药性及耐药酶的表达

    作者:杨转移;邓永文;方加胜;王延金;张明宇;伍军;刘劲芳;陈风华;霍雷

    背景与目的:从胶质瘤中分离的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胶质瘤的种子细胞和复发的源泉,它们不能被有效的杀死导致胶质瘤的预后不理想.本研究旨在探讨胶质瘤来源的肿瘤干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酶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磁珠法从U251细胞中分选肿瘤干细胞(U251-CSC)后继续培养;MTT比色试验法观察化疗药物替尼泊苷(Vm-26)、卡莫司汀(BCNU)和顺铂(DDP)对U251和U251-CSC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种化疗药物引起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3种耐药酶LRP、MGMT和Topo Ⅱα的表达.结果:在3种药物作用下,U251的生长抑制比LU251-CSC明显,U251的细胞凋亡率高于U251-CSC;U251-CSC表达LRP、MGMT和Topo Ⅱα的强度高于U251.结论: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对化疗药物Vm-26、BCNU和DDP有高耐药性,原因可能是肿瘤干细胞高表达耐药酶LRP、MGMT和Topo Ⅱα.

  •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与K-ras状态的关系

    作者:庄荣源;刘天舒;周宇红;金文;崔越宏;陈勇;王志明

    背景与目的:随着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不断应用,预测其治疗疗效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旨在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表达状态(野生型或突变型)及其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2006年3月-2008年6月期间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27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表达状态.分析K-ras基因表达状态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全组27例患者中,K-ras野生型15例(55.6%),K-ras突变型12例(44.4%).在K-ras野生型中,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总有效率(ORR)为66.7%,其中CR 2例(13.3%),PR 8例(53.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8个月.在K-ras突变型中,总有效率为25.0%,PR 3例(25.0%),中位PFS 4个月.在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明显优于K-ras突变型患者.结论:K-ras野生型是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疗效良好的预测指标.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前明确患者的K-ras基因状态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患者,获得佳疗效.

  •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β-链接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阳云;刘庚勋;李正贤;孙正良;周光华;江文

    背景与目的:关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与β-链接素(β-catenin,β-cat)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中的表达及其与NPC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观察iNOS与β-cat在NP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的表达及其联合表达在NPC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50例NPC石蜡标本和15例正常鼻咽黏膜标体中iNOS、β-cat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鼻咽组织中,iNOS均无表达,而β-cat呈膜表达,胞质无表达;NPC中,iNOS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阳性率为74.0%(37/50),所有切片中β-cat均可见胞质表达增强而胞膜表达减弱或缺失,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者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年龄及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的胞质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394,P=0.005).结论:iNOS和β-cat在胞质内的高表达均与NPC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相关;两者呈正相关,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促进NPC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

  • 肾包膜侵犯状况对于肾癌临床症状及分期的意义

    作者:秦晓健;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朱耀;张海梁;戴波;沈益君;朱一平;施国海;马春光

    背景与目的:肾细胞癌是致死率高的泌尿系统肿瘤,肾包膜侵犯状况可能与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但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本研究探讨了肾包膜侵犯状况对于肾癌临床症状及分期的意义.方法:根据肿瘤与肾包膜之间的关系把肾包膜侵犯状况分为浸润而未穿透包膜和浸润且穿透包膜.回顾分析2006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经病理确诊的101例连续肾痛病例的临床症状、术后病理显示的肾包膜侵犯状况以及TNM分期(AJCC 2002年版),并比较3者之间的联系.结果:55例为体检发现,24例诉腰痛,18例有肉眼或镜下血尿,14例有恶液质等全身症状或者伴有转移症状.大体标本77例肿瘤直径≤7 cm,50例≤4 cm.病理T_1期68例,T_2期9例, T_2期24例,其中N_(1-2)或M_1期的有19例.24例主诉腰痛的病例,肿瘤均未穿透肾包膜;而11例穿透肾包膜的,患者均无腰痛主诉.对于≤4 cm的肾癌,腰痛与肾包膜穿透与否无明显相关;当肿瘤>4 cm时,29%(10/35)例无腰痛主诉的病例肿瘤已穿透.肾包膜;当肿瘤>7 cm时,53%(8/15)例无腰痛主诉的病例中肿瘤穿透肾包膜:有转移症状或全身症状的病例,43%(6/14)肿瘤穿透肾包膜;无转移症状或全身症状的病例中,6%(5/87)肿瘤穿透肾包膜.40%(40/101)的病例出现肾包膜浸润,其中11例穿透肾包膜:在肿瘤>7 cm的病例中,71%(17/24)出现肾包膜浸润.当肾癌局部未穿透肾包膜时,是否有包膜浸润对于肿瘤的淋巴结或内脏器官的转移无影响(4/29 vs 9/61,P>0.05);当肾癌浸润肾包膜时,如无进一步的肾包膜穿透,则肿瘤转移显著减少(6/11 vs 4/29,P<0.01).结论:就诊时腰痛主诉提示肾癌可能尚为局限性病变,对于较大的肾脏占位,如无腰痛主诉,则肿瘤可能已穿透肾包膜.肾包膜侵犯状况与肾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分期有关联.肾包膜浸润在肾癌中比较常见,尤其对于较大的肿瘤,但穿透肾包膜的肿瘤很少.仅仅肾包膜浸润而不穿透不增加肾癌诊断时出现转移的概率,肾包膜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肿瘤的转移,在限制肿瘤扩散中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 系统的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决策中的价值及可行性分析

    作者:单波儿;孙织;王华英;任玉兰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价值一直有争议,国内多数医院仅对部分高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淋巴结活检或选择性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罕有妇科医生对子宫内膜癌行系统的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本文探讨系统的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决策中的价值以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8年7月在我院行系统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128例子宫内膜癌,对其临床病理特点、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治疗决策改变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28例患者中19例(14.8%)出现淋巴结转移,其中盆腔淋巴结转移15例(11.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1例(8.6%),7例患者同时出现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例患者仅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以及淋巴血管间隙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15例患者因淋巴结转移分期升级,术后需要辅以化疗和/或放疗;另50例中危、中高危早期患者因手术排除了子宫外转移免去术后辅助治疗.8例(6.3%)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盆腔感染3例,阴道残端出血2例,不全性低位肠梗阻、深静脉血栓伴淋巴囊肿和腔隙性脑梗塞各1例.中位手术时间为150 min,中位出血量为300 mL,其中27例(21.1%)患者接受输血治疗.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行系统的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通过全面的手术分期可以明确淋巴结转移情况,准确提供预后相关信息,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 重组人activin A对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柏丁;宁允叶;冯玉麟;文富强

    背景与目的:活化素(activins)是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超家族成员.有研究表明,活化素可以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的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activin AM人肺腺痛细胞系A549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以不同浓度activin A处理A549细胞不同时间后,用MTT法检测其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及Annexin V-FITC试剂盒检测activin A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活化素Ⅱ型受体(ActR Ⅱ和ActR ⅡB)的表达情况.结果:aetivin A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activin A能促进A549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activin A浓度的增加,活化素Ⅱ型受体的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结论:activin A能在体外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推测是通过诱导活化素Ⅱ型受体的表达,激活其下游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 超声在评价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中的应用

    作者:李瑞芬;周爱霞;吕淑娟;张冬艳

    背景与目的:转移癌与淋巴瘤是引起颈部恶性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本研究通过两者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不同表现,探讨超声在颈部恶性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99例颈部恶性淋巴结肿大患者和40例健康人为观察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54例转移癌组和45例淋巴瘤组.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观察,包括肿大淋巴结的形态、长短径比值(L/S)、内部回声、淋巴门的情况、血流分布特征,并对测量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和良性淋巴结比较,恶性淋巴结的形态趋于圆形,L/S值小于对照组,以低回声为主,形态多样,易于融合,淋巴门缺失或移位,转移癌组可钙化和液化.转移癌组和淋巴瘤组声像图和血流特征存在差异,并可与良性淋巴结进行鉴别.结论:超声可作为评价颈部肿大恶性淋巴结的手段之一.

  • 逐步判别分析在星形细胞瘤分级中的应用

    作者:赵忠鑫;刘艳辉;贺民;肖家和;徐鹏;兰凯;贾禄;张瑜

    背景与目的:旱形细胞瘤是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其术前分级对治疗和预后影响很大.本研究根据星形细胞瘤相关因素建立逐步判别分析模型,探讨逐步判别分析在星形细胞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09年4月,收治111例首发星形细胞瘤患者.根据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资料按照评分标准分别对每位患者的肿瘤所在部位、平扫T1信号强度、平扫T2信号强度、增强扫描后是否增强、肿瘤周围是否有水肿、肿瘤边界是否清晰、肿瘤囊性情况和肿瘤有无占位效应等进行评分.连同年龄评分以及病理分级评分后,使用Fi sher逐步判别分析和Logistic逐步判别分析进行预测,并分析对比两种模型的结果.结果:Fisher逐步判别分析对星形细胞瘤分级的预测准确率为87.7%,灵敏度80.0%,特异度为91.5%,ROC曲线下面积0.942;Logi stic判别的预测准确率为84.9%,灵敏度80.0%,特异度为86.8%,ROC曲线下面积0.940;两种模型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33(P=0.665). 结论:两种逐步判别分析对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预测均有意义,且Fisher判别分析的应用更为简单.

  • 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加同步化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兴祥;崔林;董洪敏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发病率高,预后差,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成为这种疾病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营莫唑胺同步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术后有残留的脑胶质瘤患者前瞻性分组: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单放组)及三维适形放疗加同步化疗(放化组),各31例.两组均接受j维适形放疗,6 MV-X射线,2.0 Gy/f,1次/天,5次/周,处方剂量50~60 Gy/5~6周.放化组加用替莫唑胺75 mg/(m~2·d),从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到放疗结束,随后继续给予替莫唑胺150~200 mg/(m~2·d),治疗5 d,每28 d为1个周期,共3~6个周期.结果:单放组总有效率35.5%(11/31),放化组61.3%(19/31),统计学差异显著(P=0.042);两组生存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63).分层分析显示:病理Ⅲ级脑胶质瘤同步放化疗生存优于单纯放疗组(P=0.043).结论:病理Ⅲ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可以取得较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更好的疗效.

  •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3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诚;吴标;庄武;徐振武;张晶;黄韵坚

    背景与目的: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观察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4例病理确诊的不愿或不能接受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每日1次,持续用药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吉非替尼的有效率为29.4%,疾病控制率为61.8%,症状改善率为47.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2个月,1年生存率为35.3%.其中不吸烟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吸烟患者(P=0.023).出现皮疹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无皮疹患者(P=0.005),Logistic回归提示皮疹是疾病控制的独立因素(P=0.003).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结论:对于不愿或不能接受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为这些患者提供了另一个选择.

  • 洛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汪晓洁;寿涛;陈庆;周博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顺铂(DDP)和卡铂(CBP)的毒性较大,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及依从性较差.洛铂(LBP)是第3代新型铂类抗癌药,国外研究表明LBP与DDP的抗癌活性相似,但肾毒性和胃肠道反应较轻,且可能对部分DDP耐药的肿瘤患者有效.本研究观察国产LBP联合长春瑞滨(诺维本,NVB)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4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NSCLC初治患者,临床分期Ⅲ_B~Ⅳ期,随机分为NL组(NVB+LBP)和NP组(NVB+DDP);NL组LBP 30mg/m~2静滴,第1天,NVB25 mg/m~2快速静滴,第1,8天;NP组顺铂(DDP)30 mg/m~2静滴,第2~4天,NVB 25 mg/m~2快速静滴,第1,8天,2组均21~28 d为1个周期,连用3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中位生存时间.结果:NL组34例中,CR1例,PR 13例,NC 15例,PD 5例,有效率(RR)41.2%,疾病控制率(DCR)85.3%;NP组RR 43.3%,DCR 83.3%(X~2=0.05,P>0.05);中位生存时间NL组8.6个月,NP组8.9个月(P>0.05).NL组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如食欲不振(X~2=4.69,P<0.05)及恶性、呕吐较NP组为轻(X~2=7.43,P<0.01),未发现明显的肝肾毒性、周围神经毒性等.结论:国产LBP联合NVB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与DDP联合NVB相当,但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 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作者:张萍;顾史洋;覃文新;胡夕春

    CYP2D6是细胞色素P450的一种同工酶,代谢许多临床常用药物.其基因的多态性可以影响他莫昔芬的代谢,从而导致携带不同基因型的乳腺癌患者对他莫昔芬的反应性不同.本文简要综述了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他莫昔芬代谢和疗效的关系,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对他莫昔芬代谢的影响,以及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内分泌治疗方案.

  • 乳腺癌骨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陈慧;沈赞

    乳腺癌是一种容易发生骨转移的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乳腺痛细胞的特异性、骨微环境及两者间相互作用是形成骨转移的共同因素.乳腺癌细胞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整合素、溶骨因子和成骨因子等使肿瘤细胞易于扩散到骨,而骨微环境可以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丰富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一旦乳腺痛细胞侵入骨质,肿瘤细胞分泌的因子就会作用于骨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如造血干细胞、T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等),使骨质破坏且分泌相关因子反作用于癌细胞,从而引起转移的级联反应和恶性循环形成.

  • 21基因Oncotype Dx对乳腺癌预后研究的进展

    作者:廖宁;张绪超

    目前为有效的乳腺癌治疗模式是多学科综合标准化治疗.然而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预后预测手段来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化疗获益甚少的低风险患者也不得不接受化疗.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已有数个基因系列的检测结果被证实可以用于乳腺痛预后的预测,进而判断测患者从化疗中的获益,避免过度治疗.21基因Oncotype Dx检测正是其中之一,其有效性及准确性已在各种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本文就21基因Oncotype Dx对乳腺癌预后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中国癌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