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尿激酶在雄性生殖中的作用

    作者:明钰;熊承良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存在于许多动物的生殖系统, 在雄性生殖系统精子和精浆中都可以检测到.关于uPA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uPA是通过与uPA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在雄性生殖系统,uPA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参与精子发生、成熟、运动、获能、顶体反应、受精以及精液液化等生殖生理过程.现就uPA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对小鼠精子体外授精能力的影响

    作者:丁晓芳;张帆;官黄涛;田永红;熊承良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分子量约55×103,能广泛水解细胞外基质,与其抑制剂以及受体(uPAR)一起参与体内多项生理与病理过程.其中uPA与生殖系统的关系日益受关注.熊承良等[1,2]报道人精子膜表面存在uPA和uPAR,受精卵培养液内的uPA含量明显高于未受精卵培养液内的uPA含量.

  • 补肾化瘀解毒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uPA及PAI-1的影响

    作者:钟安朴;许维毅;曹勇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解毒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及其抑制因子-1(PAI-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9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TP方案化疗,对照组加用补肾化瘀解毒方内服,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血浆uPA及PAI-1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3.26%,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40.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uPA及PAI-1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瘀解毒方可以通过降低中晚期NSCLC化疗患者血浆uPA及PAI-1,控制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及其受体与阿尔茨海默病

    作者:向绍通;徐书雯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是一种多效细胞因子,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uPA系统可通过调节纤溶酶的活性降解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 protein,Aβ)及降低其神经毒性.目前研究认为Aβ神经毒作用是多种因素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共同通路.该文就uPA及其特异受体(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的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以及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浓度的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向绍通;徐书雯;李东风

    目的 探讨血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浓度与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5例LOAD患者和61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清uPA的浓度,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plau基因P141L多态性基因分型,进一步对不同基因型的uPA浓度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uP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重度LOAD组及对照组3组血清uPA的浓度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C/C组与C/T组血清uPA浓度显著高于T/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OAD患者外周血清uPA的浓度不能作为AD诊断的标志物,也不能反映患者痴呆的程度;plau基因第6外显子上的错义C→T突变可减少血清uPA的浓度,对探讨A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基因P141L多态性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作者:向绍通;徐书雯;李东风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基因(PLAU)P141L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的关系.方法 采用DSM-Ⅳ诊断标准和NINCDS-ADRDA诊断标准中"很可能AD"的标准,选择67例LOAD患者,与 71例年龄、性别与AD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PLAU基因P141L多态性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LOAD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7 8,P=0.848 8);两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3 8,P=0.636 1).结论 PLAU基因P141L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LOAD未发现存在关联.

  • 原发性肝癌TACE前后血清uPA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陈济铭;郑山;陈仲武;陈一平

    目的 探讨uPA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术前3天、术后3天、7天、2周及4周血清uPA的含量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uPA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清中uP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癌患者血清uPA含量在门脉癌栓组、已发生转移组、肿瘤多发组中显著增高(P< 0.01、P<0.01、P<0.05),而在不同肿瘤大小、肝功分级和AFP含量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TACE术前3天比较,实验组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2周血清中uP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术后4周血清中uPA含量与术前3天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uPA含量的高低与肝癌的侵袭性高低有关.TACE前后血清uPA的检测有助于更好的掌握再次TACE治疗的时机.

  • uPA在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抗原表达

    作者:井激扬;朱艳

    目的 为了探讨uPA在子宫内膜增殖症的子宫内膜和癌变的子宫内膜中的分布及表达.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例增殖症的子宫内膜、5例癌变的子宫内膜、5例正常增生期的1子宫内膜中uPA的分布和表达情况. 结果 uPA抗原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子宫内膜的腺体上皮细胞l中,uPA主要分布在内膜腺体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浆和核膜中;uPA的表达在癌变的子宫内膜组织的I腺体细胞中强,有显著性差异(P<0.005),在不典型增生、复杂增生、简单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中l的表达依次减弱;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正常子宫内膜中uPA的表达弱. 结论 uPA 1的抗原分布及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增生程度及子宫内膜癌变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uPA对增殖症l内膜腺体的过度增生及癌变可能有促进作用,可考虑作为临床预测子宫内膜进一步病变的筛选指标I之一.

  • 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系统与肿瘤标记物检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

    作者:王虹虹;陈月新;牛义凯;张英凯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系统与肿瘤标记物检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经病理确诊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48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血浆uPA及其受体(uPAR)、抑制因子(PAI-1)水平及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癌相关抗原(SCCAg)含量.结果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uPA、uPAR和PAI-1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清CEA、SCCAg的水平亦均显著升高,其中CEA在腺癌患者中明显增高,SCCAg在鳞癌患者中明显增高.血浆uPA、uPAR、PA I-1水平与TNM分期相关,与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而血清CEA、SCCAg的水平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均相关.血浆uPA、uPAR、PA I-1之间及uPAR与CEA、SCCAg之间均呈直线相关.结论 血浆uPA、uPAR和PA I-1可作为肿瘤标记物用于老年NSCLC的疾病诊断、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血清CEA、SCCAg含量的检测对老年NSCLC的诊断及病理类型有重要临床意义.

  • uPA、PAI-1、bFGF的表达和MVD计数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

    作者:苗壮;董震;赵兴利;高荫荣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及其抑制因子(PAI-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D)的表达和血管形成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垂体腺瘤手术标本41例,分为侵袭组21例,非侵袭组20例,正常垂体标本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uPA、PAI-1、bFGF在各组中的表达并进行微血管记数.结果 uPA、PAI-1、bFGF在侵袭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非侵袭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记数在侵袭组和非侵袭组分别为30.67±7.47、20.30±8.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侵袭组中uPA与PAI-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uPA、PAI-1、bFGF可作为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对小鼠获能精子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作者:丁晓芳;商学军;李红钢;官黄涛;熊承良

    目的:检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体外对小鼠获能精子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染料JC-1,利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分别与uPA(实验组)和BWW液(对照组)共孵育0、5、15、30 、60 min的小鼠获能精子线粒体膜电位状态.结果:①在uPA作用第5、15 min时,精子体内平均荧光强度较作用前显著增加,高膜电位的精子数量百分率相应增加(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uPA作用5、15 min时的高膜电位精子数量百分率,以及作用15、30、60 min时的精子线粒体膜电位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uPA在体外可以增加小鼠获能精子的线粒体膜电位,并使高膜电位状态维持一段时间,为获能精子提供充足的能量供应.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对雄性大鼠生育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明钰;商学军;熊承良;庞雪冰;熊芬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对于奥硝唑所致的雄性不育大鼠生育力的影响.方法:10~12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奥硝唑模型组、uPA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奥硝唑模型组和uPA各剂量组给予奥硝唑400 mg/(kg·d)灌胃,同时uPA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uPA 3 000 IU/(kg·d)、1 000 IU/(kg·d)、334 IU/(kg·d).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同时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连续处理20 d后,观察动物的精液常规、睾丸和附睾功能以及与雌鼠交配情况.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奥硝唑模型组精子活动力和平均胚胎数显著降低(P<0.01).②与模型组相比,uPA高剂量组精子活动力和平均胚胎数显著增加(P<0.01),而uPA中、低剂量组虽有所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③uPA高剂量组精子日产量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PA对奥硝唑引起的雄性大鼠不育起到改善作用.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在精子趋化运动中的作用

    作者:丁晓芳;熊承良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是否能诱导精子产生趋化性运动,从而探讨uPA在治疗男性不育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精子聚集毛细管内的方法来检测精子趋化性.根据毛细管内自下而上uPA浓度梯度的方向将实验分为递增浓度A组、递减浓度B组和对照C组.A组毛细管内的趋化液以及精子培养皿内的处理液分别是不同浓度的uPA和Ham's F-10;B组相反,分别为Ham's F-10和uPA;C组毛细管和精子培养皿内的液体均为Ham's F-10.然后检测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组毛细管内聚集的精子密度.结果:①精子顺递增的uPA浓度梯度进行趋化运动.A组毛细管内液体对精子的聚集作用明显大于B组和C组(P<0.05).②20 IU/ml的uPA对精子趋化作用强.③3组中的精子密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趋于增加,但在20、30 min 2个时间点,3组的精子密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uPA除了对精子有趋化作用外,还能增加精子活力,促进精子运动.结论:uPA在体外既能诱导精子产生趋化性运动,又能增加精子的活力,推测此为uPA治疗男性不育的作用机制之一.

  • 三氧化二砷对人胆管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作者:李光明;雷康;刘国文;黄长文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黏附、侵袭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QBC-939,之后加入As2O3培养.MTT 法检测细胞黏附力,Transwell趋化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力, RT-PCR检测细胞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结果 加入As2O3培养后,QBC-939细胞黏附力、穿膜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 ,其u-PA、MMP-9 mRNA表达减少( P均<0.05),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 As2O3可抑制QBC-939的黏附和侵袭力,其机制与降低该细胞u-PA、MMP-9 mRNA表达有关.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UPA及TGF-β1含量变化及意义

    作者:周仲元;王晓娟;许雅娟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变化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7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患者24例,重度患者33例)和30例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胎盘UPA和TGF-β1含量.结果 对照组胎盘UPA含量为(32.62±2.85) ng/g,子痫前期组为(11.42±4.67) ng/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度组[(8.11 ±4.25)ng/g]明显低于轻度组[(15.83±3.07) n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胎盘TGF-β1含量为(0.83±0.21)ng/g,子痫前期组为(1.12±0.37)ng/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为(1.33±0.35) n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重度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患者胎盘UPA和TGF-β1含量呈负相关(r=-0.652,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UPA含量异常下降、TGF-β1含量异常升高与其发病及严重程度有关.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cDNA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作者:邱峰;刘振杰;陈富

    目的 构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uPA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逆转录RT-PCR,从人肝细胞cDNA中扩增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基因序列,与原核表达质粒pET32a重组,获得表达质粒uPA-pET32a.用氨苄青霉素平板筛选转化子,双酶切与DNA测序进行鉴定,用IPTG诱导表达,并用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结果 从肝细胞cDNA中扩增的uPA基因片段长1296 bp,酶切及DNA测序证实uPA-pET32a重组质粒构建正确,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68900Mr,经Western blotting证实为目的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uPA-pET32a.并能在大肠埃希菌内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大小与预期的相一致,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uPA和PAI-1在人脑胶质瘤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张文敏;黄纲雄;黄爱民;高凌云;高美钦;陈碧芬

    目的探讨uPA、PAI-1和VEGF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和侵袭行为的关系及各因子间的相互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42例人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uPA、PAI-1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12例中低度恶性胶质瘤中,uPA、PAI-1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50.0%、33.3%,30例高度恶性胶质瘤的阳性率分别为96.7%、86.7%、93.3%,两组间各指标相比较,uPA和VEGF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Al-1差异有显著性(P<0.05).uPA、PAI-1和VEGF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和瘤细胞胞浆,以肿瘤侵袭边缘和坏死组织周围多见.uPA与VEGF、PAI-1与VEGF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8例正常脑组织除1例有PAI-1微弱表达外,其余均为阴性.结论随脑胶质瘤恶性度增高,uPA、PAl-1和VEGF表达增强,三者协同作用,可作为胶质瘤恶性度高和侵袭能力强潜在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 凝血与纤溶因子蛋白高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关系

    作者:周奇;梁力建;彭宝岗;甄宇洋;张亮

    [目的]检测TF、uPA、uPAR在肝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westernblot法对肝癌、癌旁、正常组织各27例进行TF、uPA、uPAR蛋白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TF、uPA、uPAR在肝癌组织中用性率分别为74.07%(20/27)、74.07%(20/27)、74.07%(20/27);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4.093±1.256、1.376±0.403、1.314±0.440均较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升高,显著有差异性(P<0.05).肝细胞癌患者中TF、uPA、uPAR相对表达强度在部分侵袭转移指标表达升高,显著有差异性(P<0.05).[结论]TF、uPA、uPAR在肝癌组织及部分侵袭转移指标中表达升高,提示三者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