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肛袋在胆漏患者护理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潘银珍;粱智强;李凤棉;曾伟红;林幕贞

    目的 探讨人工肛袋对胆道疾病患者出现胆漏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30例胆道疾病患者出现胆漏后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一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方法 处理胆漏;另一组为观察组,使用人工肛袋处理胆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在患者舒适度、周围皮肤炎症发生率、更换敷料次数、准确观察和记录胆汁的情况都存在差异(P<0.05).结论人工肛袋用于胆漏患,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胆漏周围皮肤炎症发生率,减轻医护工作量,准确观察和记录胆汁的情况.

    关键词: 人工肛袋 胆漏 护理
  • 造口袋在人工肛清洁灌肠技术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廖红霞

    目的:研究两种人工肛门的灌肠方法在人工肛门患者的灌肠效果。方法将我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80例人工肛门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在人工肛袋上穿过吸痰管灌肠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肛管灌肠的方法,两组的灌肠液相同,均使用1000m l,分别在灌入200ml、500 mL、1000ml时记录灌注液体返流量。根据灌注液体返流量的多少,而比较灌肠效果。结果试验组在灌洗量≤500ml时,无液体反流;灌洗量1000ml时,反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人工肛袋接吸痰管灌肠的方法灌肠不仅效果好,还弥补了普通肛管灌肠液返流量较多的缺点。

  • 直肠癌保肛术后大便失禁患者人工肛袋使用及护理

    作者:石云

    目的:探究人工肛袋对于防治直肠癌保肛术后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破损、预防褥疮的临床效果及综合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肛肠外科64例行直肠癌保肛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锻炼其自主排便的控制能力,实验组术后使用人工肛袋.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密切关注并记录两组患者肛周的皮肤改变及褥疮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数据比较,实验组及使用人工肛袋的患者在保持皮肤完整性方面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 (P<0.05),而皮肤潮红及破损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大便失禁的患者使用人工肛袋后,可保护肛周皮肤,降低破损和褥疮的发生率,可减轻患者的病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 直肠癌造瘘术病人人工肛袋的改良及应用

    作者:陈琛琛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部分病人术后需永久性肠道造口而使用人工肛门袋.人工造瘘口术后病人由于肠道的生理作用,菌群与饮食发生变化,排出的大便为稀水样便.清理人工肛门袋费时、费力,倾倒粪便时易污染衣裤及被褥,刺激局部皮肤,且排放粪便时散发的气味易造成环境污染.为克服以上缺点,笔者对一次性粘贴式人工肛门袋进行了改良,经临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改良式人工肛袋在肠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朱新青;谢艳

    [目的]探讨改良式人工肛门袋在肠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的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5例应用改良式人工肛袋(带有多层带孔卫生纸垫),对照组58例应用一次性粘贴肛门袋,观察两组病人肠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发生率及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结果]病人手术后肠造口开放造口2周内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未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对照组有13例发生不同程度造口周围皮肤红肿感染,5例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短(P<0.001).[结论]改良式人工肛袋应用于肠造口病人护理中,可有效减少肠造口并发症,减少肠造口护理时间.

  • 浅谈人工肛袋的改进及皮肤护理

    作者:阳奇志;熊政纲;欧阳俊

    人工肛门的处理是否得当对病人的心理和生活影响很大[1].目前市场上提供的橡胶肛袋和一次性塑料肛袋在使用上存在一些缺点:前者固定位置困难,接口易磨损皮肤,且病人排便时气味难闻,人工肛门周围接触排泄物面积较大,长期使用可导致皮肤破损,甚至溃烂,肛袋清洗不易,虽用清洁剂和清水反复冲洗,残留异味仍难以清除;后者虽省去清洗之烦恼,但所用塑料袋品质较差,稍有排泄物即臭味溢出,且塑料袋直接接触皮肤的面积大,不透气,使下腹部潮湿,有明显不适感,粘贴人工肛门外口的橡胶系工业用双面胶,对皮肤有一定损害,袋型结构不适合腹部形状,长度超出腹股沟,致行动不便.加上病人及家属对护理人工肛门缺乏经验,难于满意.因此,探索一套较好的处理程序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将所得经验介绍如下,供同类病友交流和参考.

  • 人工肛袋在ICU患者大便失禁时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作者:周燕;孙君平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肛袋在ICU患者大便失禁的护理中的可行性.方法:对从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住我院急诊ICU的87例大便失禁重症患者,使用人工肛袋外接于肛门口,引流大便,定时清洁肛周,并观察肛周皮肤情况.结果:87例留置肛袋的患者,留置时间为1~7 d,平均3.2 d,肛周出现少许渗漏6例,肛周皮肤微红5例,留置肛袋前伴有Ⅰ~Ⅲ度压疮23例,留置肛袋后配合药物治疗压疮愈合良好.结论:人工肛袋用于ICU大便失禁的重症患者,能够保持患者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降低肛周皮肤破损的发生率,又利于骶尾部压疮的愈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 人工肛袋对大便失禁的ICU重症患者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

    作者:钱结桃

    目的 观察人工肛袋对大便失禁的ICU重症患者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46例大便失禁的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人工肛袋使用,并对患者皮肤进行护理.观察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结果 46例患者在接受人工肛袋的使用与护理后,人工肛袋留置时间在1~7d,其中3例出现肛周侧漏,3例出现肛周皮肤微红.12例在使用人工肛袋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疮,但使用人工肛袋与护理后,其压疮均愈合良好.结论 给予大便失禁的ICU重症患者人工肛袋使用,能有效的对患者肛周皮肤进行保护,减少患者肛周皮肤的受损情况,减轻患者的痛苦.

  • 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刘静;王英华;彭爱荣;张秀银

    由于直肠癌手术中行Miles手术者,切除乙状结肠下部及其系膜和直肠全部、所属淋巴结及被侵犯的周围组织,乙状结肠近端在左下腹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要终生用人工肛袋,给患者带来形体的改变及生活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改善Miles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对30例行Miles手术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塑料方便袋在结肠双腔造瘘术后的应用

    作者:冯曰珍;杨旻

    结肠双腔造瘘术后不仅造瘘口较大,而早期需用玻璃棒及橡胶管支撑,人工肛袋口较小不能应用,且术后早期排便规律未形成,粪便稀薄随时流出,污染较为严重.自1996年以来,我们对50余例该手术患者早期应用塑料方便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大便失禁管理套件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玲;岑泳莹;彭菊汝;胡惠玲;伍丽英

    目的:探讨大便失禁管理套件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粘贴人工肛袋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大便失禁管理套件进行护理。观察2组大便溢出情况、导管和肛袋脱落情况、放置大便失禁装置时间、每天护理时间和护理成本及更换床单数量。结果实验组大便溢出例数、导管和肛袋脱落例数、放置大便失禁装置时间、每天护理时间和护理成本、床单更换数量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大便失禁管理套件能有效收集大便和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 人工肛袋防治肠外瘘急性化学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苏洁玲;熊代兰;翟艳云

    目的:应用人工肛袋防治肠外瘘腹壁急性化学性皮炎.方法:使用一次性人工肛袋收集及计量肠外瘘病人瘘出液.结果:在防治腹部皮肤急性化学性皮炎中起到显著疗效.结论:人工肛袋可防治肠瘘急性化学性皮炎.

  • 人工肛袋防治病人下消化道大出血、大便失禁肛周皮肤破损的效果及护理

    作者:宋海燕;陈凤葵;卢慕荣

    目的观察人工肛袋防治消化道大出血、大便失禁病人肛周皮肤破损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7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使用人工肛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肛周皮肤情况.结果实验组肛周皮肤保持完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肛周皮肤破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肛袋用于下消化道大出血、大便失禁病人,可降低肛周皮肤破损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联合护理在脑血管意外后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梅珠

    目的:探讨3M皮肤保护膜和人工肛袋联合护理在脑血管意外后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脑血管意外后大便失禁患者200例,分别给予传统常规护理、3M皮肤保护膜、人工肛袋、3M皮肤保护膜+人工肛袋联合护理干预,比较各组患者皮肤愈合情况、护理工作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于其他组别,联合护理组的皮肤治愈率高,达90.0%,其护理工作量则低,同时获得高的护理满意度(9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M皮肤保护膜和人工肛袋联合护理可以提高脑血管意外后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治疗效果,减少护理工作量,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 人工肛袋在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周燕;孙君平

    ICU患者常因为昏迷、持续植物状态、脊髓损伤等,引起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大便失禁,每日排便多达数十次,每次量不等,粪便呈水样和稀糊状,而且无规律可循,每次排便很容易污染衣物、床上用品,刺激局部皮肤发红,引起刺痛感.临床上一般在病人排便后给予肛周清洗,保持干燥,外涂药膏或护肤品等,但由于大便次数多,局部刺激明显,加之反复擦洗,骶尾部很容易出现皮肤破损,甚至糜烂、坏死.Junkin[1]的研究显示,大便失禁患者的发生率为17.6%,其中42.5%的失禁患者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会阴部皮肤损害.大便失禁已成为引起ICU患者皮肤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2-3],值得引起重视.我科2009年1月~2011年6月将人工肛袋用于危重病人大便失禁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四种护理用具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比较研究

    作者:陈进文;陈幻;庞秋华;李玉梅;潘艳红;庞珊

    目的 综合比较人工肛袋、气管导管、气囊导尿管和纸尿裤在大便失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更好的大便失禁护理方法.方法 将160例大便失禁成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40例.甲组使用一次性肛门袋,乙组使用8~9号带囊气管导管接负压引流器,丙组使用24号气囊导尿管接负压引流器,丁组使用一次性成人纸尿裤,比较四组引流大便效果,所需护理人力、护理时数、护理成本以及肛周/骶尾部皮肤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一次性肛门袋在引流大便效果、平均护理人力、平均护理时数、平均护理成本、肛周/骶尾部皮肤损伤等方面均优予气管导管、24号导尿管和一次性纸尿裤(P<0.01或P<0.05);气管导管和24号导尿管在平均护理人力、平均护理时数、平均护理成本、肛周/骶尾部皮肤损伤等方面均优于一次性纸尿裤(P均<0.01),引流大便效果劣于一次性纸尿裤(堵塞及脱出P均<0.01;渗漏P>0.05);气管导管在堵塞、平均护理人力、平均护理时数等方面均优于24号导尿管(P均<0.01),肠道损伤劣于24号导尿管(P<0.05).结论 大便失禁患者应用一次性肛门袋,能有效收集大便和预防并发症,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患者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