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枢神经系统着色真菌病(附一例报告)

    作者:谢卉;王柠;林红;陆曦

    着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CM)是指由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和内脏的感染,包括暗色丝孢霉病(phaeohyphomycosis,PHM)和着色芽生菌病(chromblastomycosis,CBM),前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已有报道,后者引起的脑损害国内外尚未发现.现将近来我们诊治的一例报告如下.

  • 色汗症3例

    作者:冯冬梅;温丽英;郜贺荣

    例1,男性,57岁,因汗液呈黄色10d来我院就诊.10d前患者因发热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口服"克拉霉素注射液"等药物,无意中发现出汗后白色内衣被染为黄色,可洗净,而来我科就诊.体格检查:巩膜无黄染,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其运动出汗后,用纸巾擦拭额头部纸巾呈黄色,其前胸、腰腹部白色内衣亦呈淡黄色.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超检查正常.患者既往体健.患者饮食与往常一样,生活、工作环境无改变.诊断:黄汗症.未给予特殊治疗.1个月后患者复诊,依然有黄汗,但较前已明显减轻.

  • 国家基本药物用药指导(十)抗真菌药物

    作者:

    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抗真菌药物共有6种.伊曲康唑[适应证]临床主要应用于深部真菌所引起的系统感染,如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类球孢子菌病、着色真菌病、孢子丝菌病、球孢子菌病等,也可用于念珠菌病和曲菌病.

  • 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的分离

    作者:田亚萍;钟淑霞;张朝英;金学洙

    目的:研究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生态学.方法:从吉林地区自然环境中采集腐木、土壤、陈玉米秸、陈麦秸等标本70份,用含放线菌酮的改良沙氏培养基分离菌株,沙氏培养基传代培养,通过观察菌落的外观形态、显微镜下菌丝和孢子的生长形态等方法,鉴定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结果:70份标本中鉴定出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共37株,分离阳性率为52.86%,其中申克孢子丝菌6株(8.57%),外瓶霉属14株(20%),链格孢3株(4.29%),着色真菌5株(7.14%),疣状瓶霉4株(5.71%),待定5株(7.14%).同时还分离出镰刀菌、念珠菌、曲霉、青霉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研究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孢子丝菌病、皮肤着色真菌病及暗色丝孢霉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着色真菌病的发病机制及其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作者:柴宝;刘维达

    着色真菌病是由一大组着色真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真菌感染,对健康危害大,全球分布,有些地区为流行区,发病率逐渐增高.近年来对着色真菌病的重视程度增加,其发病机制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均有进展.

  • 皮肤着色真菌病1例

    作者:宿斌;闫岩;渠涛;王宝玺;方凯

    着色真菌病又名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少见的由不同种类暗色真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偶可侵犯脑组织及其他脏器,仅累及于皮肤者称为皮肤着色真菌病.

    关键词: 着色真菌病
  • 着色真菌病1例

    作者:林挺;陈永忠;秦春玲;游书焱

    患者女,58岁.因左手背疣状增生5年于2003年4月来广州军区总医院就诊.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左手背出现一绿豆大淡红色丘疹,质地中等,未予处理.随后丘疹逐渐增大,表面粗糙呈疣状,无明显自觉症状.息处用鸡眼膏外贴后出现糜烂,患者自行用烧红的铁棍烧灼局部,皮损未见好转.患者曾数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寻常疣",给予激光治疗1次,冷冻治疗4次,皮损均未见好转,且逐渐扩大.皮损时常破溃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溢出.1个月前到广州某医院就诊,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考虑为"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合并感染".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史.

  • 面部裴氏着色芽生菌病

    作者:徐晓容;李希清;席丽艳;鲁长明

    报告1例裴氏着色芽生菌所致的面部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男,54岁.面部反复浸润性斑块1年,表面覆有鳞屑及黑色痂皮.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见淡褐色厚壁孢子.痂皮直接镜检见圆形厚壁暗棕色孢子及棕色分隔菌丝.真菌培养出黑色菌落,小培养见喙枝孢型及瓶型分生孢子梗,鉴定为裴氏着色芽生菌.口服伊曲康唑,疗效良好.

  • 伊曲康唑联合蜡疗治疗高龄皮肤着色真菌病1例

    作者:杨连娟;李佳琳

    皮肤着色真菌病在我国并非罕见,随着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对于高龄、广泛、伴有瘢痕形成的着色真菌病病人的治疗经验较少.

  • 疣状瓶霉引起皮肤暗色丝孢霉病一例

    作者:胡素泉;李筱芳;吕桂霞;沈永年;陈浩;张晓利;刘维达

    患者男,19岁,耳后、面部红斑、结节6年.取皮屑10%KOH镜检,见有棕黄色分隔菌丝;沙堡弱培养基(SDA)培养出局限性、绒状、黑色菌落;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小培养,瓶梗生于菌丝顶端或侧生于菌丝上,领口结构清晰,顶端喇叭状,瓶孢子半内生呈圆形或椭圆形,由黏液包裹聚集于瓶梗顶端如花朵状.体外药敏实验对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耐药.皮损组织病理检查,PAS染色及银染色均见真皮内棕色菌丝和芽生酵母孢子.分子生物学检查与疣状瓶霉的ITS1-ITS4片段序列比对,结果98%符合.诊断:疣状瓶霉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治疗:口服伊曲康唑胶囊400 mg/d有效.

  • 小鼠皮肤卡氏支孢霉感染动物模型的构建

    作者:柴宝;吕桂霞;沈永年;陈伟;刘维达

    目的 构建卡氏支孢霉感染小鼠模型.方法 ICR小鼠分为4组,A组为健康小鼠,足垫皮下接种1 × 108孢子数/mL卡氏支孢霉悬液组;B组为免疫抑制小鼠,足垫皮下接种1 × 108孢子数/mL卡氏支孢霉悬液组;C组为免疫抑制小鼠足垫皮下接种1 × 106孢子数/mL卡氏支孢霉悬液组;D组为对照组,健康小鼠足垫皮下接种生理氯化钠溶液.接种后第7、30、60天时测量各组小鼠足垫厚度,处死并进行足垫病理及真菌检查.结果 A、B、c组小鼠接种处均出现肿胀、发黑、溃疡、结痂,感染发病率均为100%.A组足垫厚度在接种后第7天、30天分别为(2.85±0.47)mm、(2.40±0.45)mm,后者较前者显著下降(P<0.05);第60天为(1.64±0.13)mm,较第30天显著下降(P<0.05).B组在接种后第7天、30天分别为(1.80±0.21)mm、(2.19±0.27)mm,后者较前者显著增厚(P<0.05);第60天为(1.86±0.22)mm,较第30天显著下降(P<0.05).C组在接种后第7天、30天分别为(1.51±0.11)mm、(1.98±0.06)mm,后者较前者显著增厚(P<0.05),第60天为(1.82±0.09)mm,较第30天显著下降(P<0.05). D组则无显著改变(P>0.05).实验组基本病理改变为坏死、脓肿、慢性肉芽肿形成.HE、PAS染色可见硬壳小体,皮损处脓液直接镜检可见硬壳小体,培养为卡氏支孢霉生长.对照组未感染卡氏支孢霉.结论 卡氏支孢霉鼠足垫皮下接种免疫抑制和健康小鼠均可成功建立皮下着色真菌病模型.

  • 疣状瓶霉致皮肤着色真菌病一例及致病菌的辅酶Q和DNA序列测定

    作者:周冼苡;Paride Abliz;龙泽香代子;席丽艳

    目的报告1例疣状瓶霉致皮肤着色真菌病,并探讨其致病菌的实验室特征.方法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学检查,分离株辅酶Q检测、DNA序列鉴定.结果该病表现为慢性疣状增殖性斑块,病程长,外伤后易发病.真皮层可见棕色厚壁孢子.菌落生长缓慢,需观察4周.小培养沙氏琼脂培养基无特殊结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见瓶梗多生长于短侧枝或气生菌丝顶端,玉米粉琼脂Ⅰ见瓶梗多侧生于菌丝,后两者其他结构相同.辅酶Q系统检测及LSU rDNA D1/D2区域碱基序列测定,与标准菌株比较完全相同.结论我国该病较少见,确诊需作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应同时采用沙氏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玉米粉琼脂Ⅰ 3种培养基培养.辅酶Q检测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可排除表型不同的干扰,有利于进一步鉴定菌种.

  • 卡氏支孢霉系统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柴宝;刘军;崔凡;吕桂霞;沈永年;陈伟;刘维达

    目的采用卡氏支孢霉建立着色真菌病动物模型,并探讨卡氏支孢霉对小鼠的致病性.方法小鼠分为健康和免疫抑制组,腹腔接种卡氏支孢霉,30 d时处死进行肉眼观察、病理及真菌检查.结果健康组和免疫抑制组小鼠感染发病率均为100%,腹腔内脏及系膜均见多发性黑色结节,组织病理H-E染色、PAS染色及真菌直接镜检均可见棕色菌丝及硬壳细胞,培养见卡氏支孢霉生长.健康组炎症反应较免疫抑制组强.结论卡氏支孢霉无需经动物转种恢复毒力,直接腹腔接种免疫抑制和健康小鼠均可成功建立着色真菌病模型;本模型可以作为研究着色真菌病发病机制的一个手段.

  • 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引起面部皮肤暗色丝孢霉病一例

    作者:冯雨苗;吴丽娟;王淼淼;孙澜;曾学思;沈永年;吕桂霞;刘维达

    患者男,55岁,面部斑块20余年,未发现合并免疫缺陷疾病.皮肤科检查:鼻部、双面颊、口唇上方大片淡红色斑块,少量脱屑,鼻背部疣状增生,鼻尖1个黄豆大小的疣状突起物.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角质层中可见菌丝样结构.真皮内弥漫炎症细胞浸润,主要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以及多核巨细胞.在多核巨细胞内见孢子样结构,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皮损组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出灰褐色绒毛状菌落.玻片小培养(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见内含大量孢子的分生孢子器及分隔分支的暗色菌丝.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Microsphaeropsisarundinis.诊断为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所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治疗:CO2激光去除鼻尖部位疣状突起,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 mg,每天2次,3个月后皮损消退停药,随访6个月无复发.

  • 特比萘芬治愈皮肤着色真菌病伴双手甲癣1例

    作者:韩宝康

    患者男,76岁,农民.因右小腿被木柴刺伤后出现皮疹、表面结痂疣状增生40年余,伴双手指甲变灰增厚10年余,于2003年2月来我科就诊.

  • 皮肤着色真菌病1例

    作者:王建美

    着色真菌病是由不同着色真菌侵犯皮肤深部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较为少见,现将我科门诊遇到1例报道如下.

  • 特比萘芬治愈皮肤着色真菌病伴双手甲癣1例

    作者:韩宝康

    临床资料 患者,男,76岁,农民.因右小腿被木柴刺伤后出现皮疹,疣状增生,上覆痂皮样增生40余年,伴双手指甲变灰增厚10年余,来我科就诊.患者40年前上山砍柴不慎右小腿内踝部被刺伤,自用消炎粉包扎,创面糜烂后出现皮疹,皮损逐渐向四周及向上扩散,呈现疣状增生上覆痂皮,无明显自觉症状,有轻度痒感.

  • 伊曲康唑联合碘化钾治疗着色芽生菌病1例

    作者:查锦东;刘冬先;李慎秋;文莉;王国友

    患者,女,53岁.右前臂出现结节、斑块、溃破,增大1 a余.结合局部组织真菌培养和病理诊断为着色芽生茵病(着色真菌病).给予伊曲康唑100 mg,po,bid;同时外用10%碘化钾溶液,bid,连用4个月.结节渐变平消退,停药后半年随诊无复发.

  • 皮肤着色真菌病1例护理体会

    作者:刘碧秀;吴昕;陈颂卿;綦娜;王颖

    着色真菌病是由不同种着色真菌侵犯皮肤深部组织所引起的疾病,常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后造成肢体残废,重症患者可危及生命.我科于2009年2月3日收治着色真菌病患者1例,经过治疗和护理病情取得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胡碧清

    目的 报道2例皮肤着色芽生菌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2例皮肤着色芽生菌病进行临床表现、组织形态、特染等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病,病理形态学主要表现为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化脓性肉芽肿性炎及机化现象,直接镜检或组织学找到具特征性棕黄色厚壁孢子为其明确诊断依据.结论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较少见,易误诊为皮肤疣状结核,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掌握.

    关键词: 皮肤病 着色真菌病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