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泄泻的中医护理

    作者:张春红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物如水样的病症,以湿邪偏胜和脾胃功能障碍为本症产生的重要因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二季多见.我们根据证型进行辨证施护,介绍如下.

  • 冠心病临床常用中成药分析

    作者:白宇明;张爱琴;郝近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统称冠心病,中医对冠心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出了一些冠心病的新证型和治疗新方法,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基于灰色聚类方法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文献分析

    作者:刘宾;王付;黄明宜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辨证分型的文献报道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探讨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收集近10年CHF辨证分型的文献报道,采用灰色系统理论计算证型数据序列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并进行聚类.结果:将得到的13个证型,聚类为心气阴两虚,阳虚水泛,阴竭阳脱,血瘀,痰阻.结论:探讨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为进一步制定CHF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从肝论治失眠的文献研究

    作者:马捷;李峰;宋月晗;刘晶;刘晓萌;杨先照;毛萌

    目的:研究失眠从肝论治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涉及肝脏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文献,将纳入的425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与评价.结果:出现频率在3%以上的证型共计7种,分别为肝郁化火、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郁血瘀、肝血亏虚、肝肾阴亏、肝郁脾虚.其中以实证为主,并涉及除肝脏外的其他病位有6个.结论:失眠从肝论治具备理论依据及临床实践基础,且也成为本病的主要临床证型.在以情志失调为主因所致失眠的患者群中,均可从肝辨证论治.

    关键词: 失眠 中医 证型 文献
  •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生物学基础研究

    作者:周丽波;李敏;李修洋;仝小林

    目的:结合现代研究进展,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不同证型的生物学基础.方法:从人体测量学、血液代谢学、脂肪因子等3个层次进行探讨.结果:肥胖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组(25例)与阴虚热盛证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某些代谢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如抵抗素分泌水平显著增高,与阴虚热盛证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抵抗素可作为区分两个证型的指标;脂联素、瘦素、IL-6、E-选择素、TNF-α、GLP-1、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水平、胆同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糖蛋白和β 2-微球蛋白,血压、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各项指标中痰热互结证组较阴虚热盛证组虽无统计学差异,但皆有明显变化趋势.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中医从脾瘅来认识,其代谢存在异常,其不同证型生物学基础可能存在差异,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脾气虚证基础研究的理论探讨

    作者:陈易新;陈家旭;季绍良

    有关脾虚证本质的现代研究至今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其问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其中,脾气虚证作为脾虚证的基本证型以及其它脾虚证发生的前提基础,故对于脾虚证本质的研究大多数情况下是针对脾气虚证的实质研究.

  • 基于因子分析的非传染性痉病证素提取及证型分布研究

    作者:谭子虎;陈延;吴永贵;李贤炜;柳泓汉;杨琼

    目的:借助因子分析提取非传染性痉病的证素,区别非传染性痉病与传染性疫痉的临床常见证型.方法:多中心收集痉病患者t共237例,填写《痉病病例调查表》,录入四诊信息等资料,采用因子分析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降维研究,提取证素.结果:共得到公因子8个,初步提取证素32个;选取积分靠前的病性及病位证素各5个,包括湿(严重)、痰与阴虚(明显)、阳亢与气虚(较轻),病位主要涉及肝,次为经络、脾、肾.结论:非传染类痉病以气阴亏虚为本,湿痰及阳亢为标,临床多见脾虚痰湿证、肝肾阴虚证及肝阳上亢证.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证型变化及防治策略

    作者:何佩珊;杨公博;潘国凤;冯兴中

    目的: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证型变化,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共收集患者77例,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进行辨证,总结证候类型变化规律.结果:77例患者在4个时点共出现20个中医证型,主要以气虚血瘀、气虚血瘀+其他要素、血瘀+其他要素3种形式为主.术后气虚血瘀+其他要素、血瘀+其他要素的例数均比术前例数逐渐增多,术后2周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证型虚实方面,实证和虚实夹杂证较多,单纯虚证一直处于较少水平.结论:血瘀合并其他要素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科切除术后主要的证型.

  • 慢性肾脏病病理与中医辨证动态变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凌波;何立群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病理和中医证型动态变化的关系,为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及为该疾病合理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提供研究依据.方法:收集并调查研究2010年-2012年曙光医院慢性肾脏病肾穿刺活检病例78例,研究并分析慢性肾脏病病理和中医证型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结果:慢性肾脏病病理类型的中医证型呈动态变化,并具一定的规律性.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型的动态变化符合中医传统理论证型的传变规律,与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 151例糖耐量低减患者中医证候及聚类情况分析

    作者:柴可夫;慎知;马纲;孔丽娅

    目的:探讨糖耐量低减( IGT)人群中医证候及证型特点,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OGTT试验筛选IGT病例,记录包括腰臀比、体质量指数等一般项目;采用设计的中医证候问卷,专人采集四诊资料,累计积分,聚类分析,归纳证型.结果:151例IGT患者在纳入调查的症状中,出现频数居前10位的依次是:健忘(62.3%)、夜尿频多(55.6%)、自汗(53.0%)、神疲乏力(51.0%)、脘腹胀满(49.7%)、口干咽燥(45.7%)、痰多(42.4%)、口渴喜饮(41.1%)、眼睛干涩(37.7%)、大便干结(35.8%).聚类分析结果151例IGT患者患者中,气阴两虚型78例(51.7%),脾虚痰湿型52例(34.4%),阳虚血瘀型21例(13.9%).结论:IGT的发病多与脾虚、气虚、阴虚、血瘀等因素有关;IGT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多见.

  • 常见病理舌形的定量研究及与高血压病和证型相关性的分析

    作者:龚一萍;陈海燕;卜佳俊;连怡绍;陈素珍

    目的:探讨常见病理舌形的定量方法及定量值、与高血压病及证候的相关性.方法:用尼康5000数码相机拍摄304例患者舌象,输入计算机,建立舌形及疾病、证型数据库,作定量分析.结果:裂纹长短、多少、深浅的变化,齿痕浅深、多少,芒刺多少,胖舌与瘦舌、老舌与嫩舌,其定量值均不同,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01).94例高血压病患者虚证舌形占88%,实证舌形占12%.结论:裂纹的长度和深度与边界值有关;定量化的裂纹舌值与裂纹多少、深浅有关.依据齿痕幅度的大小可以定量齿痕的程度;用TAMURA纹理法测定发现老舌的值较大,而嫩舌的则较小;边缘较粗的表示舌体较厚,是胖舌;反之,边缘细的则为瘦舌.芒刺、舌点刺数量越多,这个定量化值也越大.裂纹舌、齿痕舌的定量值与人体气阴盛衰成正相关;高血压病虚证舌形较多;高血压病不同证型,其舌形构成比是不同的.

  • 复发性口疮内服法与外治法用药比较及主要"证素""证型"的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赵艳青;李青松;项敏泓;符之瑄;张兴儒;缪晚虹

    目的:比较复发性口疮不同治法用药的不同,总结主要证素、证型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1958年1月至2016年12月736篇治疗口疮的文献为依据,运用统计软件对两种治法的高频中药进行频次、聚类、因子、关联规则分析,并对常见证型的高频药物、证素与药物使用关联规则分析,探索各自的用药规律.结果:复发性口疮两种治法用药多注重性味的阴阳平衡;证型分布中内服法以阴虚火旺为主,外治法以心脾积热多;内服法不同统计得到药物组合分别是13个、6类、26条,外治法则是11个、5类、18条;内服法病位证素10个、病性证素15个,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阴虚、火热证素与高频药物之间关联规则分别是10条与25条,阴虚火旺证与心脾积热证则分别为14条、17条.复发性口疮内治法用药和合,虚实兼顾,虚证为主,阴虚火旺证多,外治法用药寒凉,多泻实,心脾积热为主,多用实火口疮.病位证素以脾与心为主,病性证素以阴虚与火热为多,对于阴虚证素的药物组合主要以六味地黄丸加减为配伍思路,火热证素则有实火与虚火类组合;证素的用药思路也在阴虚火旺证与心脾积热证中得以体现.结论:复发性口疮的用药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应当重视对滋阴降火药与清泻心脾实火药的运用.同时,加入具有修复疮面、促进溃疡愈合作用的单味中药,能更有效的治疗复发性口疮这一病症.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作者:梁惠卿;许诗霖;毛乾国;张嘉挺;杨嘉恩;吴春城;钟群燕;连开伟;蔡洋;罗晨;庄鸿莉;陈少东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表达模式与中医证型及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等指标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相应的机制.方法:选择CHB患者556例,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肝组织活检,测定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炎症、纤维化程度及ALT、AST、HBV DNA水平.结果:①556例患者按中医辨证标准分为6组:瘀血阻络证44例、肝肾阴虚证42例、肝郁气滞证48例、肝郁脾虚证282例、湿热蕴结证140例、脾肾阳虚证0例;按HBcAg表达模式分HBcAg阴性组42例、胞浆型HBcAg组186例、胞浆优势型HBcAg组290例、浆核各半型HBcAg组38例.②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均呈负相关;经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相关性.结论: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与中医证型、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均有相关性;HBcAg阴性组、胞浆型HBcAg组及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多处于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正气未伤,免疫功能较强,为抗病毒治疗的较佳时机.

  • 慢性萎缩性胃炎藏医证型分类与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作者:仁青东主;斗周才让;尕藏多吉;多杰措;周加太;华青措;张艺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是胃癌前的状态之一.该病在藏医中归属于"普如病""胃剑突培根症""胃铁锈症""胃火衰症"等范畴.目前,藏医学把CAG分类为隆培根性(寒性)普如病和赤巴性(热性)普如病两种证型.但在全国藏医范围内对该病证型的分类尚存在异议,认为仅有的两种证型分类无法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CAG的诊疗标准起着很大的阻碍.笔者从CNKI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数据库中的CAG藏医证型与证候分布规律文献进行剖析,结合藏医理论,分析了藏医药关于本病的证型与证候分布规律,为进一步规范化该病的藏医诊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 经穴反应/效应特异性与证型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刘玉祁;苑鸿雯;李春华;张鹏;李静;辛思源;林驰;薛立文;李淳

    目的:探讨经穴反应/效应特异性是否与证型相关.方法:总结分析古今经穴反应和效应特异性及证型研究相关文献.结果:经穴具有生理和病理反应特异性及治疗疾病的效应特异性,证型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病位、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本质概括.结论:证型不同则机体的病理状态不同,故经穴的特异性反应及刺激经穴所产生的特异性效应也不同,即经穴反应/效应特异性与证型相关.

  • 脉胀病辨证分型规律的文献研究

    作者:周明超;王清海

    目的:统计近10年来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探讨脉胀病的证型分布特点,为脉胀病的规范化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5年1月-2015年12月)高血压病证型研究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统计脉胀病(高血压病)的证型分布规律.结果:检出符合研究标准文献36篇,涉及病例23 285例,证型构成比在前8位的依次为痰湿壅盛、阴虚阳亢、肝火亢盛、肝阳上亢、阴阳两虚、瘀血阻窍、肝肾阴虚、痰瘀阻络;证素构成比在前8位的依次为阴虚、阳亢、痰湿、火/热、血瘀、气虚、阳虚、内风,涉及脏腑依次为肝、肾、心、脾.结论:脉胀病(高血压病)所涉及的证型、证素虚实夹杂,实证以痰湿为多见,虚证以阴虚为多见,脏腑分布以肝肾为多见,可为脉胀病的临床辨证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基于文献调研的中医临床研究主要病证分析

    作者:姚明龙;黄文金;陈湘筠;叶云金;李灿东;杨雪梅

    目的:基于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总结中医临床研究的主要病证.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VIP)数据库检索2007年1月-2013年6月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文献中研究的中医和西医病名、证型、证素规范化整理后,进行频数统计.结果:共纳入2 771篇文献.主要中医疾病依次为胸痹、眩晕、胃脘痛等;主要西医疾病依次为冠心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血压等;主要中医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血瘀、肝肾阴虚等;主要病位证素依次为肾、脾、肝等;主要病性证素依次为气虚、血瘀、热等.结论:当前中医临床研究以西医辨病结合中医辨证为普及;中医辨证参考标准不一是大的难题;而证素辨证执简驭繁,能有效避开标准证型问题,将为中医临床诊疗与科研带来新的契机.

  • 慢性胃炎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文献分析

    作者:韩木龙;林雪娟;甘慧娟;高施

    目的:基于近10年的文献报道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方法,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重庆维普)2002年11月-2012年11月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将文献进行二次录入核对,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其病性、病位证素的分布及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75篇文献慢性胃炎的病位证素出现频次依次为胃>脾>肝>中焦>大肠>胆;病性证素出现频次依次为气滞>热(火)>气虚>阴虚>湿>血瘀>阳虚>寒>食积>痰>毒>血虚>饮;常见证型15个,其中肝胃不和证、胃阴虚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瘀阻胃络证频次居前5位.结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临床分布类型较多,证素辨证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规范临床辨证.

  •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Th1/Th2漂移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俊杰;张以来

    目的:观察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证型与Th1/rh2漂移关系.方法:60例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证、肝气郁滞证、脾胃虚弱证,西医诊断为PI-IBS的患者按证型分为3组,各20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对各组患者分别检测Th1[γ-干扰素(INF-y)、白介素-2(IL-2)]、Th2[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指标.结果:Th1、Th1/Th2指标,肝气郁滞证组>肝郁脾虚证组>脾胃虚弱证组>对照组(P<0.05);Th2指标,对照组>脾胃虚弱证组>肝郁脾虚证组>肝气郁滞证组(P<0.05).结论:PI-IBS患者相对健康人Th1/Th2左偏;PI-IBS证型与Th1/Th2漂移相关,就虚实证型而言,实证患者的细胞免疫较强,Th1/Th2左偏;而虚证患者则偏向于体液免疫,Th1/Th2右偏.

  • 高血压病的辨证施膳

    作者:陈晓凡;黄少桐;刘红宁

    目的:系统分析目前我国中医食疗干预高血压病的特点,为我国高血压病患者食疗干预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计算机检索CBM、Wanfang Data、CNKI、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库建库起至2014年10月 31日.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和提取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文献的基本信息、高血压病的辨证施膳特点.结果:初检文献1 342篇,终纳入高血压病辨证施膳文献89篇.①针对高血压病的食疗方主要有16种证型:实证:风痰证、血瘀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内扰证、肝火炽盛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心火炽盛证;虚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虚实夹杂证:阴虚阳亢证、气虚血瘀证、脾虚痰湿证;②高血压病食材原料的分类有12种:清热解毒类、祛风除湿类、开胃消食类、利水消肿类、祛痰止咳类、活血化瘀止血类、平肝熄风类、益气健脾类、补血养营类、滋阴生津类、补阳强壮类、滋补肝肾类等;③食材形态分类有5种:菜肴类、粥食类、糖点类、饮料类、其他类.结论:高血压病证型较多,中医食疗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辨证论治.

918 条记录 4/46 页 « 12345678...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