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止点重建技术治疗半月板后根撕裂

    作者:刘广炼;盖卫东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止点重建技术治疗半月板后根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白2012-08-2016-06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止点重建技术修复治疗的31例半月板后根撕裂.对于外侧半月板后根撕裂合并前交叉韧带断裂者,先建立胫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6(12~16)个月.术后复查MRI显示半月板周缘性脱位已复位,间室应力恢复平衡.末次随访时改良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88.3±6.8)分,较术前(46.5±6.8)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止点重建技术治疗半月板后根撕裂能有效恢复半月板后根的正常解剖结构,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延缓了膝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 经胫骨隧道与经附加内侧入路单隧道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作者:区永亮;黄华扬;郑小飞;李凭跃;张涛;陈帅;沈洪园;王庆

    目的 对比研究经胫骨隧道(TT)与经附加内侧入路(AM)钻取单股骨隧道膨胀界面钉内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生物力学.方法 将6对新鲜冰冻尸体膝关节随机分为2组,一侧为经胫骨隧道组(TT组),对侧为经附加内侧入路组(AM组).依次测试ACL完整、断裂及重建后3种状态下的胫前位移及胫骨内旋角度2个参数.结果 中立位134 N载荷下胫前位移的比较:膝关节屈曲60°、90°时,AM组胫前位移比TT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立位5N·m旋转载荷下胫骨内旋角度的比较:膝关节屈曲60°、90°时,TT组胫骨内旋角度比AM组和ACL完整状态下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M组与ACL完整状态下胫骨内旋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附加内侧入路单隧道膨胀界钉内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前后及旋转稳定性.

  • 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并发症

    作者:程良礼;陈廖斌

    笔者于2009年10月收治1例前交叉韧带断裂,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术后出现螺钉断裂.报告如下.1病 例报告患者,男,22岁,因车祸致右小腿受伤23 d入院.查体:右膝关节肿胀,浮髌征阴性,Lachman征阳性,抽屉试验阳性,侧方应力试验阴性,麦氏征阳性.MPI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断裂,外侧半月板破裂,行关节镜下外侧半月板部分切除,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测8股韧带直径9 mm,股骨隧道用9mm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螺钉尾部平股骨皮质,胫骨隧道另加爱惜邦缝线于胫骨皮质上悬吊牵引,关节镜下螺钉尖部刚露出胫骨近端.

  • 未成年人前交叉韧带体部完全断裂的修复方法

    作者:刘洪亮;许树柴;李敏龙

    未成年人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占同期住院未成年人膝关节病的26.9%[1]。有人认为,未成年人骨骺未闭合,韧带重建用传统的方法,胫骨隧道钻孔势必损伤骨骺生长板,造成对未成年人的生长影响、旋转及成角畸形[2]。因此对于未成年人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主张先保守治疗,待骨骺闭合完全后,再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也有人认为,保守治疗会有造成半月板损害和软骨损伤的风险[3],因此主张对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的未成年患者,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现就目前未成年人前交叉韧带体部完全断裂的修复方法作一综述。

  • 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中的应用

    作者:熊健斌;赵劲民;沙轲;程建文;韦庆军

    背景:后交叉韧带重建中胫骨隧道的定位一直是手术的难点,把计算机导航技术运用到后交叉韧带重建中,希望能提高胫骨隧道定位的精度.目的:采用计算机导航系统在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中准确定位胫骨隧道的方法,评价其在后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甲醛防腐成人下肢标本50侧,切断标本后交叉韧带后分别用聚氨酯海棉粘贴包裹模拟软组织覆盖的完整标本.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导航组)及传统关节镜(对照组)定位胫骨隧道.观察两组标本胫骨隧道的出口位置,透视后测量胫骨隧道的矢状角度及长度,记录透视次数.结果与结论:导航组胫骨虚拟隧道矢状角度和长度术中定位及术后实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导航组术后实测胫骨隧道矢状角度为(61.88±0.94)°、透视次数为(3.0±0.5)次,对照组分别为(52.63±1.04)°及(9.0±2.7)次;导航组隧道出口位于后交叉韧带生理附着区23例,对照组为15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提示透视导航技术可以辅助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胫骨隧道的定位,具有隧道定位准确性高、辐射及手术污染机会减少的特点.

  • 带血管蒂髌韧带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的应用

    作者:张凯;王伟伟;王向青

    背景:目前,前交叉韧带重建过程中定位胫骨隧道标准为隧道冠状位和关节面水平呈65°-70°,角度过大容易引起撞击,而角度过小则会损伤胫骨内侧平台关节面。
      目的:分析计算机联合关节镜利用带血管蒂髌韧带修复交叉韧带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4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定位胫骨隧道标准,传统手术组术中凭借医师经验进行重建,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术中采用计算机联合关节镜利用带血管蒂髌韧带修复,修复后患者行CT连续断层扫描并测量前交叉韧带胫骨隧道,比较两组重建效果。
      结果与结论:①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治疗后股骨隧道位置、胫骨隧道位置,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②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治疗后3,6个月以及治疗后1年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③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治疗后透射次数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④CT矢状位断层及三维CT显示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治疗后隧道后壁与胫骨近端后方皮质均紧密贴近,贴合距离在2 mm内;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隧道近端1/3后壁出口部位出现轻度破裂。⑤结果提示,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效果理想,使得术中股骨隧道定位更加准确,通过导航虚拟探针能准确预测隧道长度、角度,避免了凭借医师肉眼进行主观定位,实用性较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导航系统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作者:李青;周正宏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关节镜下重建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标准.绝大多数医生都认为股骨和胫骨隧道的精确定位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成败的关键.

  • 由后向前建立胫骨隧道的全内后交叉韧带重建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近期疗效

    作者:陈垍航;顾海峰

    目的 探讨由后向前建立胫骨隧道的全内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技术治疗PCL损伤的近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15例(15膝)PCL损伤患者资料.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46.3岁(23 ~60岁);左膝8例,右膝7例;平均受伤至手术时间33.6 d(4~120 d).合并伤:内侧半月板损伤3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例,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外侧副韧带损伤1例.术前查体及MRI检测均显示PCL完全断裂,均采用由后向前建立胫骨隧道的PCL重建技术治疗.手术前、后均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进行评定. 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8.3个月(6~ 12个月)随访.手术时间平均为55 min(45~70 min).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不稳症状均消失,后抽屉试验和胫骨后沉征均呈阴性,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达到110°~130o,平均118°.末次随访时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为(88.1±3.3)分,与术前[(52.3±2.1)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0.6±3.1)分,与术前[(43.1±2.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由后向前建立胫骨隧道的全内PCL重建技术,无需定位器、倒打钻等特殊工具即可完成全内PCL重建手术,术中可获得良好的PCL足印区视野,胫骨隧道内口定位准确,有效避免了血管、神经损伤,操作方便,术后近期疗效良好.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胫骨侧止点无撞击区的定位研究

    作者:Aljaberi Mohammed;曾炳芳;赵金忠;张经纬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胫骨隧道无撞击重建区的定位.方法选用10具正常新鲜冷冻尸体膝关节标本,膝关节完全伸直时,标记髁间窝顶延长线和ACL胫骨附着处的交点.膝关节屈曲90°时,测量ACL胫骨附着处上标记点与ACL前缘间的距离及标记点与胫骨棘间区后缘间的距离.然后,再测量标记点前部分的前后径、后部分的前后径和内外径,并计算后部分的面积.结果由ACL胫骨附着处前缘到胫骨棘间区后缘的前后径平均为(21.40±1.17)mm.ACL胫骨附着处标记点前部分的前后径平均为(8.90±0.74)mm(占总前后径的41.59%).胫骨附着处标记点后部分的前后径平均为(12.50±0.85)mm(占总前后径的58.41%),内外径平均为(10.65±0.97)mm,面积平均为(133.80±21.01)mm2.结论ACL胫骨附着处上标记点的后部分是胫骨隧道无撞击区,位于胫骨棘间区的后缘中点与该点前12.50mm之间,在该区域行ACL重建可以避免移植物与髁间窝顶部的撞击.绝对撞击区位于ACL胫骨附着部前缘与其后8.90 mm之间,应尽量避免在此区域内定位胫骨隧道.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