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王艳

    目的:探讨分析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在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患者,将全部的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n=28例)与试验组(n=28例).前者接受临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者受常规护理服务干预.对比两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都有明显上升,试验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参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秀9例、良好12例、一般7例,优良率为75.00%;试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秀20例、良好6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2.85%.两组数据资料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本次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帮助患者可以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刘茜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12月收治的106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且拟行ACL重建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Lysholm评分.结果 观察组膝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观察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ACL重建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康复训练护理

    作者:祝微

    目的 探析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Lysholm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还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可调节膝关节支具的应用

    作者:张钲坪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可调节膝关节支具的应用.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54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给予可调节膝关节支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不给予可调节膝关节支具,观察组给予可调节膝关节支具,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膝关节评分均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的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应用可调节膝关节支具可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 循证护理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于泓;袁晓燕;谯进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148例)和观察组(1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康复锻炼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康复锻炼中使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 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康复锻炼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李季;赵维彪

    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对影响ACL重建术效果的因素,从手术技术、固定设备和移植材料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在手术技术方面,无论是双束重建ACL还是单束重建ACL技术都可以为临床提供很好的结果,应着力于恢复接近正常膝关节的运动学和解剖关系.在固定设备方面,固定装置的选择并没有使临床结果或重建后前交叉韧带的稳定性有显著差异.在移植材料方面,重建移植物的选择是由不同因素决定的.指定年龄和活动水平,在研究中是非常必要的,不同的要求会决定移植物种类的选择.

  •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重建术围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

    作者:董青英;马凤青;段凤姣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前交叉重建术,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及中药熏蒸对保证功能恢复的意义.提示优质的围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可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其肢功能恢复.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的中医特色护理疗效观察

    作者:张美花;王开龙;黄永;周宾宾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的中医特色护理的要点和优势。方法对30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术后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中医特色护理组患者术后较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肿胀疼痛的效果更明显,半年后随访,患者关节活动度满意。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采用中医特色方法进行膝关节肿胀和疼痛消除的护理,对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明显帮助。

  • 补肾中药促进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杨伟毅;潘建科;谢辉;洪坤豪;曹学伟;刘军

    目的:观察中药干预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组织学变化,探讨中药对腱—骨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温补肾阳组、滋补肾阴组和空白对照组三组,每组12只。构建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模型,使用中药干预并制备组织标本,光镜下观察腱—骨愈合情况,评价各组腱—骨界面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HE 染色显示滋补肾阴组的腱—骨界面区内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的生长情况优于温补肾阳组,温补肾阳组优于空白对照组。Masson 染色显示滋补肾阴组的胶原纤维增生情况优,温补肾阳组次之,空白对照组的胶原纤维增生慢。结论补肾中药能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腱—骨愈合,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阐释。

  •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全程康复护理

    作者:缪传南;彭雯;方秋娜;陆瑞征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的全程康复护理.方法:对31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除一般的常规护理外,制定系统的全程康复护理计划,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按时回院复查,膝关节功能用Lysholm评分法评定,优良率约91%.结论:系统、有效的全程康复护理能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尽快恢复工作与生活,与手术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超早期中医介入的康复疗效观察

    作者:彭杰威;吴宇峰;宋伟毅;黄伟彦;黄子奇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超早期中医介入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超早期中医康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的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周、4周、6周的被动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超早期中医介入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家庭康复现状调查

    作者:潘文霞;韩云;谢小华;龚敏;吴雯

    目的 调查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家庭康复情况.方法 对行关节镜下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102例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现状调查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评定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 仅53.92%的患者按家庭康复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理解康复锻炼目的和掌握正常康复锻炼方法的患者数均不足50.00%;得到医务人员康复督促指导者仅占5.88%;患者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高于常模(P<0.01);不同文化程度和家庭康复锻炼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家庭康复现状不满意,应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康复指导.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欣;王宏;陈秀云;韩咲

    目的 探讨影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8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功能康复处于中等水平.康复完成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与文化程度、一般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针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增强自我效能和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针对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 康复训练程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方素华;黄芳平;林湘燕;林秋喜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程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骨科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43例分为2组,按康复训练程序锻炼的22例为康复组,由专业护士指导患者进行个体化、渐进性和全面的康复训练;未按程序锻炼的21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3例患者经随访表明,术后4周屈膝≥90°,康复组100%,对照组71.4%;术后6周屈膝≥120°,康复组86.4%,对照组47.6%;术后8周屈膝≥120°,康复组95.5%,对照组61.9%;术后6个月屈膝≥160°,康复组95.5%,对照组52.4%,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康复组90.9%,对照组57.1%,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康复组90.9%,对照组57.1%,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训练程序具有使患者康复快,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的神经肌肉功能重塑

    作者:郭韵;杜良杰;李建军;杨明亮;李军;冯雨桐;唐丽;刘长彬;高峰

    前交叉韧带损伤或重建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改变,中枢神经功能重塑,运动控制功能缺陷。需对膝关节进行系统的神经肌肉功能重塑,包括本体感觉恢复、中枢神经系统重塑和强化运动控制。

  • 微信平台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家庭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豆勇刚;王磊;罗吉伟;张粤玲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方法接受单侧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的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57)。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同时加入微信平台。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时比较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髌上10 cm处双侧大腿周径差值、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结果术后,两组膝关节活动度伸直无显著性差异(P>0.05),屈曲有显著性差异(P<0.05);髌上10 cm处双侧大腿周径差值术后3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6个月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关节稳定性检查无显著性差异(P>0.05);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信平台的建立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加速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响本体感觉恢复的因素

    作者:谷莉;周谋望;陈亚平;于长隆;敖英芳;黄红拾;杨延砚

    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本体感觉检查及等速肌力测定,分析影响本体感觉恢复的因素及术后本体感觉和肌力恢复的相关性.方法:44例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6个月的患者和13名健康人正常对照.分别采用被动位置重现和:Biodex等速测力仪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和等速肌力的评定.比较患者与正常对照间的本体感觉差异,分析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和术前H/Q)值对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术后本体感觉和股四头肌力量恢复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与正常对照间膝关节本体感觉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当接受手术的时间在损伤后4个月内时,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间隔和位置重现误差成线性正相关(R=0.713,P<0.05).术后本体感觉和股四头肌力量的恢复有正相关趋势(P<0.05).结论:术后6个月,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水平仍低于正常人.在韧带损伤后4个月内,接受手术越早,术后6个月时本体感觉水平越好.术后6个月时本体感觉恢复较好的患者股四头肌力量恢复也相应较好.

  • 骨形态发生蛋白对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腱-骨愈合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朱威宏;陈游;聂彦;谷绍芳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rgenetic protein,BMP)对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提高肌腱移植物成活质量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取3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30只两只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完全断裂的自身对照模型.实验组用BMP充填胫骨隧道入口,对照组未用BMP.其余5只为生物力学试验的正常组.术后2、4、8、12和24周分别安乐处死6只新西兰大白兔.肉眼观察肌腱移植物生长情况及在胫骨隧道内的愈合情况,生物力学拉伸试验测定其生物力学的性能.结果 2、4、8和12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较对照组抗拉伸的大载荷明显要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24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较对照组抗拉伸的大载荷稍大,差异无显著性(P>0.05);24周实验组及对照组肌腱移植物抗拉伸的大载荷均比正常组要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实验组肌腱移植物的生物力学特性优于对照组肌腱移植物;BMP能促进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的早期腱-骨愈合.

  • 保留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吕伟;时剑辉;马奔;王岩;李广琪;许天英

    目的 探讨保留ACL下止点残端重建术治疗ACL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股薄肌、半腱肌肌腱重建治疗ACL损伤42例,术中保留ACL下止点残端.结果 膝关节伸直受限5°者3例,屈曲受限10°者2例.Lachamn试验阳性4例.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58分,术后平均89分.Tegner运动评分术前平均5.2分,术后平均6.2分.无并发独眼畸胎畸形.结论 保留残端重建ACL治疗ACL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并发症

    作者:方镇洙;柳硕柱

    目的 探讨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方法 采用Poly L-lactic acid(聚左旋乳酸)材料制作的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36例,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后定期进行物理检查、关节活动测量仪(KT 2000)及摄X线片检查.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术后6周复查发现有关节肿胀及皮肤温度升高等滑膜炎体征2例(5%),其中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但另1例经KT 2000检查及物理检查有关节松弛.术后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出现弥漫性骨质吸收现象有3例(8%).术后20个月后复查发现有1例胫骨隧道轻度扩大并伴伸直受限(2%).结论 不论是用金属还是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都有可能出现隧道扩大及关节松弛等并发症.但是术后反应性滑膜炎、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弥漫性骨吸收现象是否与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直接相关,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及研究.

156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