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液透析中管路折曲引发的溶血及其防治

    作者:高爽

    血液透析中因管路折曲引发的急性溶血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之一.尽管血液透析期间管路折曲的溶血发生率很低,但其危害极其严重,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引发高血钾症,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因而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透析安全问题.本文在回顾国外对这方面报道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讨论管路折曲引起的溶血的原因、诊断、预防与处理问题,旨在引起从事血液透析的医护人员对管路折曲引起的溶血的高度重视,避免血液透析中溶血的发生,保证患者透析安全与佳透析效果.

  • 双封堵器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发生溶血1例

    作者:张华;陈永祥;马生茂;刘新波;郭娟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因“腹胀1个月,水肿20余天,恶心、呕吐1d”入院。入院查体:眼睑及颜面部浮肿明显,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脏相对浊音界向右侧扩大,心率84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6级连续性高调、粗糙杂音,无传导、无震颤,无心包摩擦音。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重度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尿蛋白+,B型脑钠肽(BNP)4539 pg/ml,谷丙转氨酶693 U/L,谷草转氨酶643 U/L。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前后径43.2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5.0 mm;右心房横径44.9 mm,上下径69.0 mm;右心室前后径30.2 mm;主动脉无冠窦扩张呈囊袋状脱入右心房侧约11.6 mm ×12.6 mm,其上可见破口约4.6 mm。腹部B超示:肝淤血。故诊断为:主动脉窦瘤破裂(破入右心房),心功能Ⅲ级。积极给予强心、利尿对症治疗,待心功能改善后行介入封堵治疗。

  • 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巨大动脉导管未闭后发生机械性溶血二例

    作者:邢镇华;唐亮;胡信群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封堵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Amplatzer封堵器可用于封堵各种类型PDA,效果佳、创伤小、安全性高.直径≥10 mm的巨大PDA术后易发生溶血、残余分流、封堵器脱落和封堵器脱位等严重并发症[1].常规PDA封堵器大直径为20 mm,若需更大直径的封堵器,多选择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SO)或肌部室间隔封堵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采用ASO封堵器封堵PDA后出现溶血2例,现报告如下.

  •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并发机械性溶血及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作者:刘廷亮;王玉林;汪翼;韩秀珍;张建军;韩波;庄建新;孙毅平;马沛然

    患儿女,5.7岁.因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为行介入治疗入院.超声检查见缺损位于大动脉短轴切面9~10点处,伴膜部瘤形成,基底部8.3 mm处可见2处大小分别为2.5 mm、3 mm的相邻开口.术中造影显示VSD并膜部瘤形成,基底部11 mm,主要开口5.5 mm,上部小开口1.5 mm.选择8F输送鞘、12 mm 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封堵VSD基底部.术后造影见微量残余分流.手术时间80 min,曝光时间23 min.

  • 血红蛋白尿致急性肾损伤二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莉薇;盛梅笑

    急性肾损伤( AKI)是以肾功能突然减退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后差,病死率高。血红蛋白尿所致急性肾损伤者肾科临床较少见,本文介绍了2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机械性溶血所致的AKI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加以探讨,以期为血红蛋白尿所致的AKI患者的及时确诊及治疗提供借鉴。

  •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机械性溶血及头痛一例

    作者:姚玲玲;覃骏

    患者女,52岁。因“间断胸痛2个月,加重1周”入院,自幼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病史,未治疗。有高血压病史4年,高血压达200/110 mmHg(1 mmHg=0133 kPa),平素血压控制可。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稳定,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稍大,室间隔膜周部见一缺损,左室面缺损径约12 mm,右室面与三尖瓣隔瓣结构粘连,形成一假性膜部瘤、深约8 mm,见7 mm 缺损,探及左向右分流,分流峰速6.2 m/s,压差155 mmHg。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示:冠状动脉分布为右优势型,均未见明显狭窄。诊断:①先天性心脏病, VSD;②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入院时血常规:血红蛋白121 g/L。

  •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机械性溶血的护理

    作者:何英;田金萍

    经皮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术是治疗VSD的方法之一.与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二尖瓣成形术后并发机械性溶血的治疗策略

    作者:林曦;王晓武;马涛;袁彬彬;张本;杨博;林钊明;张卫达

    目的 二尖瓣成形术被广泛应用于先天性及继发性二尖瓣病变的手术治疗中.文中探讨二尖瓣成形术后并发机械性溶血的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行二尖瓣成形术(含房室管畸形病例)45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6例(3.5%)术后出现机械性溶血(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二尖瓣少量返流3例、中量返流9例、大量返流4例,其中12例二尖瓣返流束为高流速(Vmax>4m/s).根据溶血治疗策略将患者分为2组:再手术组(n=10)确诊溶血后1周内接受再次二尖瓣成形术;保守治疗组(n=6)予以血液透析、输血、利尿、碱化尿液、护肝、口服美托洛尔等对症治疗.所有患者接受随访2~36个月,平均(16.0±7.5)个月,对比患者术后心脏超声结果、溶血症状改善程度、心功能水平等.结果 两组术后均无死亡病例.再手术组全部患者症状迅速消退,痊愈出院;保守治疗组4例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于术后3~11周接受再次手术治疗(行二尖瓣成形1例、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3例),术后痊愈出院,另外2例患者长期保守治疗.接受再次手术患者心功能维持在I~II级,复查心脏超声显示二尖瓣微量返流10例,少-中量返流3例,无机械性溶血复发;2例长期保守治疗患者,轻中度贫血,尿胆原1+~2+,二尖瓣返流中量,心功能II级,处于亚临床溶血状态.再手术组患者治疗1周后血红蛋白水平、总胆红素水平、二尖瓣返流量均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手术组的再次干预发生情况(0 vs 66.7%)及溶血/亚临床溶血发生情况(0 vs 100%)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性溶血多发生在二尖瓣成形术后早期,超声可发现具有高剪切力的二尖瓣残余返流,可结合临床血管内溶血症状进行诊断.手术是影响溶血的重要因素.术后出现溶血基本可判定手术失败,应尽早再次行二尖瓣成形手术是佳选择,保守治疗通常效果不佳.

  • 室间隔缺损经介入封堵术后并发机械性溶血的治疗与护理

    作者:陈雪娟

    一直以来,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是先天性心脏病唯一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心导管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些先天性心脏病适合心导管介入治疗.介入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等优点,目前已逐渐被广大医患人员所接受.但是,介入封堵术后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如机械性溶血等.

  • 1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机械性溶血的护理

    作者:范晓英;杨省利;赵荣莉

    目的 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介入封堵术后并发机械性溶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5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经介入封堵术后并发机械性溶血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对其护理过程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患者经过全程治疗与护理,10 d后康复出院.结论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介入封堵术后并发机械性溶血患者的护理应注重早发现、早治疗,注意密切观察尿液、监测肾脏功能,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

  •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封堵术后机械性溶血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张倩;舒茂琴;胡厚源;刘建平;冉擘力;宋治远

    目的探讨先心病经导管封堵术后机械性溶血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1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发生机械性溶血患者的病例特点及治疗效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对先心病经导管封堵治疗后发生机械性溶血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讨论.结果共438例先心病患者接受经导管封堵治疗,其中VSD 181例,房间隔缺损135例,动脉导管未闭122例.经导管封堵术后即刻发现35例有残余分流,其中1例VSD患者于术后10h发生机械性溶血,经用激素等治疗于术后72h病情好转,1周后治愈出院.结论先心病封堵术后机械性溶血的发生与封堵术后的残余分流有关,大剂量激素、碱化尿液及大量补液等对机械性溶血治疗有效.

  • 心脏手术后重度机械性溶血再次体外循环手术中血浆置换

    作者:黑飞龙;龙村;马剑

    目的 总结心脏手术后发生重度机械性溶血、再次体外循环(CPB)手术期间进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的临床经验. 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5例严重机械性溶血患者在CPB支持期间进行了PE,其中3例为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瓣周漏和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为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流出道疏通不满意;1例为体外膜式氧合(ECMO)期间出现严重血液破坏. 结果 5例患者置换液中血浆用量2.2±0.8L,输血量0.6±0.3L,置换血浆量3.9±1.8L,超滤液量2.4±1.3L.所有患者水电解质和血气分析均维持在正常水平,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脏复苏后顺利停CPB;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提示:瓣周漏消失,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满意,术后24h内拔除气管内插管,术后第12~53d痊愈出院,尿液清亮,体温恢复正常.3例患者出院前测定游离血红蛋白(FHb),除1例FHb轻度增高(68mg/L)外,其它2例FHb均<40mg/L. 结论 在CPB期间进行PE是一项安全的技术,其有效的血液净化作用可防治心脏手术后重度机械性溶血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残余漏二例

    作者:章斌;张宝仁;朱家麟;郝家骅;王志农

    我院1999年收治2例因动脉导管未闭(PDA)行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术后发生残余漏、出现机械性溶血的患者,均急诊在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缝闭术。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例,男、女各1例;分别为35岁和26岁。术前均明确诊断为PDA,动脉导管直径分别为2.0cm和1.2cm,均为管形,无肺动脉高压。2例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均于封堵术后12小时内出现血红蛋白尿,胸骨左缘第2~3肋间仍可闻及Ⅱ~Ⅲ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示PDA封堵处有残余分流;血常规示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尿液中红细胞200~250/μl,诊断为PDA封堵术后残余漏,机械性溶血,溶血性贫血。1.2 方法患者于出现症状6小时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急诊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并行循环后,鼻咽温降至32~34℃时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取头低位,灌注流量降至6~8ml/kg*min。纵形切开主肺动脉远端,见封堵器的肺动脉侧金属伞,取出Amplatzer封堵器后,将Foley's导尿管插入动脉导管的主动脉侧,打水使气囊胀大后回拉,堵塞主动脉侧开口,用4-0丙烯线带垫片行褥式缝合,在导管开口下缘进针,肺动脉前壁出针,线结打在肺动脉外,缝闭动脉导管的内口,后逐渐恢复流量,待鼻咽温升至37℃,血流动力学平稳后脱离体外循环机。低流量时间10~12分钟,平均11分钟;转流时间36~45分钟,平均40分钟。

  • 心脏手术后重度机械性溶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作者:杨惠芳;方振红;蒋凯;伊丽莎;蔡晓丹

    机械性溶血是心内直视术后少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一般需手术治疗.术后及早进行血液净化,可迅速清除炎症介质、游离血红蛋白及过多的水分,有利于肾功能和心功能的恢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