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强化降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尤艳

    目的:观察早期强化降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42例ACS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 mg)72例,强化组(阿托伐他汀40 mg)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在4、12周观察调脂疗效、肝肾功能损害等.结果:10 mg和40 mg组间及治疗前TC、LDL-C下降明显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40 mg可显著提高血脂达标率,疗效与剂量相关.结论:强化降脂治疗ACS阿托伐他汀40 mg能安全有效的降低血脂,不良反应少,提高达标率,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刘艳杰;王晓艳

    对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如下.

  • 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徐军

    目的 探讨胺碘酮、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随机分为胺碘酮+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组(A组)、胺碘酮+美托洛尔组(B组),每组39例,随访1a.比较2组治疗后血压、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 在维持窦律方面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左房扩大方面,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房颤的复发,抑制左房扩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体外超声+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作者:张翠云;于笑鹏;张敏;张静

    他汀类降脂药物为目前临床上疗效确切的调脂药物.我们采用体外超声治疗、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及体外超声+阿托伐他汀治疗作比较,以观察后者治疗的疗效.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韩晓颖

    我院2002-02~2005-02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176例,观察血脂变化及心脏事件,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男118例,女58例,年龄46~78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94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52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38例.所有入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和心肌酶学改变,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A、B两组:A组88例,男58例,女30例,平均64.8岁;B组男60例,女28例,平均65.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影响血脂代谢的疾病.

  • 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疗效观察

    作者:段滨红;王亦薇;张秀兰

    我院2002-08~2004-04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67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均除外心、肝、脑、肾疾患以及继发脂代谢异常,并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1993年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脂代谢异常诊断标准.4周内未服用任何降脂药物,经一般饮食控制,结果2次(间隔至少2个月以上)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5.95 mmol/L或/和血清甘油三酯(TG)≥2.26 mmol/L的患者67例,男38例,女29例,年龄32~74岁,平均(50.3±8.70)岁.其中单纯高胆固醇血症18例,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31例,混合性脂代谢异常18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21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29例.

  •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96例分析

    作者:李红心;李明臣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原发高脂血症患者96例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晚餐后顿服,疗程12周,观察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TC),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明显升高(P<0.05),临床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患者高脂血症66例分析

    作者:崔红玲;郑海;军

    对我院2004-10/2006-01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住院及门诊老年人高脂血症66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9例,女27例,年龄62~82(平均76.3)岁.本组治疗前2周未服或停用降血脂药物,同时控制饮食,并符合下列标准之一:TG≥2.26 mmol/L;TC≥5.72 mmol/L.

  •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502例分析

    作者:赵森;杜明辉;王保东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应用阿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502例ACS患者于入院24 h内给予阿乐40 mg/d,比较血脂指标、hs-CRP及肝功能、CK变化.结果:治疗后TC、LDL-C均有显著降低,HDL-C则有回升,P均<0.05.hs-CRP下降(P<0.05).随访3个月无ALT>120 U/L,无CK>5 ULN.结论:ACS患者应用阿乐40 mg/d是有效和安全的.

  • 阿托伐他汀对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合并运动高血压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作者:叶萍仙;叶萍贞;朱建华;陈巍;高丹忱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合并运动高血压患者运动耐量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前瞻性选择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彩色多普勒二尖瓣血流频谱的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比值<1)合并运动高血压(运动大收缩压> 200 mm Hg)患者60例,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立普妥20 mg,每天1次)治疗组及安慰剂对照组各30例.所有入选者入组后原治疗方案继续,疗程1年.两组治疗前后均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运动血压测定、静息及运动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测定,并测定血浆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皮功能指标内皮肽(ET)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静息收缩压和脉压差降低,运动大收缩压降低,运动后血浆BNP浓度下降,运动耐量改善,表现为运动时间延长,运动当量、运动大摄氧量、无氧阈值增大,各指标相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相比对照组治疗后静息脉压差、运动大收缩压、运动后血浆BNP浓度、运动时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s-CRP和ET浓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合并运动高血压患者血浆hs-CRP和ET浓度,并降低运动大收缩压,降低运动后血浆BNP浓度,改善运动耐量.

  •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现象

    作者:严凌;叶露;汪坤;周杰;朱春甲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114例STEMI患者。所有患者在发病后12 h内行PCI治疗。按照PCI治疗前口服阿托伐他汀剂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55例,阿托伐他汀20 mg)和大剂量组(59例,阿托伐他汀80 mg);然后根据患者初始血清尿酸水平将两组各分为正常尿酸组及高尿酸血症组。观察用药前后两组尿酸水平、PCI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的变化。分析尿酸下降幅度、阿托伐他汀剂量与PCI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用药后,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患者的尿酸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高尿酸血症患者比正常尿酸患者血清尿酸下降幅度更大(均P<0.05)。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下降幅度更大( P<0.05);但两组中正常尿酸患者的尿酸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共发生无复流19例,发生率为16.7%。其中,常规剂量组发生无复流12例,正常尿酸者3例,高尿酸血症者9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大剂量组发生无复流7例,正常尿酸者2例,高尿酸血症者5例,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等因素是直接PCI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01,95%可信区间:1.01~1.11,P<0.01)。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组无复流的发生率为21.8%(12/55),大剂量组为11.9%(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直接PCI治疗后无复流,通过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有望改善STEMI患者直接PCI治疗冠状动脉无复流。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应激性高血糖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的影响

    作者:朱洪松;林兆奋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应激性高血糖(SHG)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近期疗效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68例AMI伴SH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均接受常规抗血小板药物及急诊PCI治疗,此外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术前80 mg/d,术后40 mg/d)口服,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20 mg/d)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术后d28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后心肌灌注方面,两组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ST段回落良好(回落≥50%)率、心肌灌注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心功能方面,观察组术后7 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8 d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P<0.05),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相比常规剂量,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提高AMI伴SHG患者急诊PCI术后7 d LVEF、降低28 d心力衰竭发生率上有明显优势.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虹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缬沙坦80 mg/d口服,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对照组仅给缬沙坦80 mg/d,其他治疗方法两组相同,疗程为4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酐、血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和MDA、UAE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缬沙坦联合应用比单用缬沙坦能更有效地减轻蛋白尿和保护肾脏.

  •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展倩丽;孟繁军;田小燕;付晓丽;张会凯;杨颖博;王丽显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清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方法 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研究组55例,口服普罗布考片0.25 g,3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ET-1、NO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对照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TC、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ET-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TC、TG、LDL-C、HDL-C、ET-1水平,升高NO水平,降脂的同时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 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静;黄瑞珠

    目的 探讨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2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治疗加氯沙坦,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Ic).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为75.4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4,P<0.01);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SBP、DB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P:t=16.25,17.34,P<0.01;DBP:t=18.10,17.04,P<0.01);对照组FBG、UAER、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TG、TC、LDL-C、HDL-C、FBG、UAER、Scr、HbA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TG、TC、UAER、S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DN较常规治疗加氯沙坦在减少尿微量白蛋白作用方面更具优势,且能加强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 立普妥联合波立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玉红;冯靖

    目的 探讨立普妥联合波立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 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立普妥联合波立维组(58例)和单用波立维治疗组(59例).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改良的Rankin(MRS评分和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后3和6个月的NIHSS,BI和MR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普妥联合波立维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NIHSS,BI和MRS评分的好转优于单用波立维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立普妥联合波立维治疗有利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预后.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治疗的联合药物.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泽林;孙华保;宁丹霞;刘年安;李庆军;梁国钦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 10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40 mg组和10mg组,测定治疗前和1周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同时选择健康的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ACS患者由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40 mg组和10 mg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后各项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40 mg组治疗1周后FMD明显改善(P<0.01),阿托伐他汀10 mg组治疗1周后FMD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直接改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阿托伐他汀改善FMD的作用独立于其调血脂作用之外.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作者:芦桂萍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U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阿托伐他汀钙10 mg,1次/d,睡前口服,连服6周,疗程结束后观察心绞痛控制情况及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用药后TC和TG及LDL-C明显下降.治疗组的心绞痛控制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UA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作者:张艳霞;李琳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确诊为UA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观察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硝酸甘油停减情况及血脂变化,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减少硝酸酯类与降低血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王宇锋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08-06-2009-06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上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常规治疗加上阿托伐他汀10 mg/d.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90 d测定血脂四项、C反应蛋白(CRP)和NO浓度,并且观察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CRP降低而NO升高,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每天剂量40 mg是安全的,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防治有重要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