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不良反应26例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赵红玲;康晓玲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及时应用溶栓发能挽救一部分频死心肌,缩小梗塞面积,维护心脏功能,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及改善预后.但此法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及不良反应.现将本人护理的26例AMI溶栓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8例,年龄42~64岁.发病时间4~12 h.其中前壁心梗6例,前间壁心梗6例,广泛前壁心梗5例,下壁心梗5例,后壁心梗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WHO关于MAI诊断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1)典型缺血性胸痛时间大于30 min,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2)心电图显示至少两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0.2 mV或Ⅱ、Ⅲ、aVF导联中至少两个导联ST段抬高≥0.1 mV;(3)起病12 h以内;(4)无溶栓禁忌证.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病情观察和护理

    作者:周淑洁

    我院1997-01~2003-12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 31 例,效果满意,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46例观察和护理

    作者:王立霞

    我院2003-08~2006-06对4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早期溶栓治疗,效果良好,护理和观察体会如下.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作者:蒋宝琦;朱继红;刘健;吴淳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60 min或90 min内给予rt-PA总量为50 mg,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低血压、出血及寒战等并发症.结果:总血管再通42例(42/53),其中,60 min组及90 min组再通者分别有19例(19/28)、23例(23/25).不良反应发生中,一过性低血压6例(6/53),轻度出血7例(7/53),发生寒战1例(1/53),一般不需处理自行消失.结论:rt-P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的动态变化

    作者:陈源源;徐成斌

    血管内皮是血管病变的直接的标志.我们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的动态变化,试图了解循环内皮细胞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情况及近期预后的可能意义.

  •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作者:康宇华;曲镭

    本文探讨了老年患者急性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新观点,较详细地介绍了老年患者链激酶及速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各项结果分析.

  • AQ和CK评价静脉溶栓再灌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早期重塑的影响

    作者:张东;王育珊;黄慧莲

    目的:采用声学定量(acoustic quantification,AQ)和彩色室壁运动(color kinesis,CK)技术评价静脉溶栓再灌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早期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Q波AMI患者,将溶栓再通13例作为研究组(Ⅰ组),未溶栓治疗15例作为对照组(Ⅱ组).应用AQ和CK技术分别在入院后24 h内、1周和4周时,对两组患者AMI后左室容积和心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及对比研究.结果:①不同时期溶栓再通组的EDV、ESV明显小于未溶栓组;②入院后24 h内,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EF)、峰值充盈率(PFR)及峰值排空率(PER)差异无显著性,而在1周及4周时溶栓再通组EF、PFR和EPR则明显高于入院后24 h和对照组;③在入院后24 h内,两组室壁运动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第1周和4周时溶栓再通组室壁运动减弱和运动消失节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AQ和CK评价AMI后左室功能和室壁运动的变化以及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结果客观、准确,简便、省时、无创,患者易于接受.

  • 静滴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刘金鑫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静脉输极化液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5 mg,溶于5%葡萄糖150 mL中,依心率、血压变化及临床效应调节速度,qd,7 d为1个疗程.另15例为对照组.结果:硝酸甘油组与对照组在疼痛缓解方面分别为80﹪和47﹪;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53﹪和73﹪;住院病死率分别为7﹪与27﹪,但P值均﹥0.05.结论:硝酸甘油治疗不仅能减少心肌耗氧量,还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作用,使坏死的心肌得以存活,使梗死面积缩小,是目前临床早期治疗AMI的首选药物.

  •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红伟

    目的 探究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12-2016年12月本院就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将此100例患者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治疗和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用药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有所改善,经过72 h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1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LVEDD和血浆NT-proBNP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可靠性较高,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实现良好的用药效果.

  • 冠心通络方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马晓梅

    [目的]探讨冠心通络方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2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冠心通络方辅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有效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30/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9%(1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57,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V、LVES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V、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CO、C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873.68±88.62)g/L vs(1037.25±97.38)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冠心通络方辅助治疗老年AMI患者,可显著降低血清GDF-15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

  • 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及BNP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阳;安旭生

    [目的]分析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危险评分及B型尿钠肽(BNP)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比较本院治疗的不同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的急性胸痛患者MACE的发生率及不同预后患者BNP水平的差异,分析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和BNP对住院期间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GRACE评分和不同TIMI危险评分患者MACE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发生MACE或死亡的患者其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和存活的患者,且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和BNP均可预测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且均具有较好的拟合度.[结论]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及BNP对急诊胸痛患者MAC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检测指标.

  • 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杨健;罗瑛;李淑均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0例,按照给药途径不同分为冠脉组(64例)、静脉组(60例)和未给替罗非班的常规组(56例),比较三组术后血流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率、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住院期间和随访6~9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结果】冠脉组和静脉组较常规组术后血流情况明显改善( P <0.05),心电图ST段回落率和CK‐MB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 P <0.05),三组间MACE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不增加出血风险,但不能改善M ACE发生率。

  • 比伐芦定用于老年AMI患者PCI术后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康丽惠;叶小巾;康林

    [目的]探讨比伐芦定应用于老年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9例行PCI术的老年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比伐芦定组(n=57)和肝素组(n=62).随访受试者PCI术后30 d内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IMI血流3级、多支血管病变、支架长度等PCI术中相关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伐芦定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5%(6/57)显著低于肝素组的25.8%(16/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22,P=0.025<0.05).比伐芦定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5.3%(3/57),低于肝素组的11.3%(7/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2,P=0.236>0.05).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比伐芦定组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肝素组,差异均具有均统计学意义(χ2=11.042,P=0.001<0.05).[结论]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应用比伐芦定抗凝,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30 d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

  • 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5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黎清华;邓行;罗海燕;李庆军;欧新锋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AMI伴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和对照组(胺碘酮),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根据生活质量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V、LVEF、NT-proBNP、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V、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NT-proBNP、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50)高于观察组的6%(3/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4,P=0.695>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对AMI伴发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陈月明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本院收治的80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溶栓治疗2h后,观察组心电图ST段回落≥50%、ST段完全回落率、冠脉再通率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6/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0%(1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3,P=0.022<0.05)[结论]AMI患者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效果优于尿激酶,其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

  • 葡萄籽原花青素抑制PARP-1活性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功能的研究

    作者:彭文达;彭劲

    目的 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GSPE低、中、高组、多聚(腺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BSI-201组,每组15只,另设假手术对照组15只.GSPE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100、200、400 mg/ml GSPE灌胃给药;BSI-201组给予120 μmol/L BSI-201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每天1次,持续4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脏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体积;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心肌组织中Bax、cleaved-caspase3、Bcl-2、PA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左心室舒张末压、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破碎、坏死,心肌纤维排列不规则,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组织Bax、cleaved-caspase3、PA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GSPE低、中、高剂量组及BSI-201组大鼠心率、左心室舒张末压、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心肌组织Bax、cleaved-caspase3、PA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葡萄籽原花青素可能通过抑制PARP-1活化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功能.

  • 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作者:刘密

    目的:探讨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泰嘉、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分为三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在吸氧、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等常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予阿司匹林治疗;泰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国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波立维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进口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三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指标。结果泰嘉组和波立维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泰嘉组和波立维组的再闭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泰嘉组和波立维组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上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服用阿司匹林;等剂量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且泰嘉的性价比明显优于波立维,有更佳的经济效益。

  • 未溶栓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郑光杰;谭陵彬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粗粮的摄入不断减少,肉类的摄入逐渐增多,摄入营养过剩,运动或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脂代谢异常、血糖升高、高血压人群越来越多,冠心病的发病也逐年增加,而且低龄发病的比例也越来越大[1],心血管疾病是继恶性肿瘤之后的主要死因之一.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静脉溶栓治疗41例体会

    作者:李宜琴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急诊就诊,临床及心电图改变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

  • 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史勇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前后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将32例施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14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溶栓治疗,试验组加入辛伐他汀干预,观察QT间期及其离散度的变化.测定溶栓前及溶栓后2、8、24、48 h和1周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QTd.结果:溶栓后,试验组与对照组QTd各对应时间段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地缩小心肌复极化离散程度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猝死率.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