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分子生物学与营养研究

    作者:

    20世纪50年代J DWatson和F Crick关于DNA双螺旋模板学说的提出,60年代J Monad和F Jacod关于基因调控操纵子学说的出现,以及70年代初期DNA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和一整套DNA体外重组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它使整个生命科学的研究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分子微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理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分子心脏病学、分子神经病学、分子内分泌学,以及分子营养学等边缘学科应运而生。分子营养学可以理解为:从分子水平研究营养学的一门学科。当今分子生物学与营养研究的热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基因表达的营养调控,营养与遗传变异,生物技术与营养。

  • 肝胆肿瘤诊断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特征的系列研究

    作者:

  • 肺癌的分子病理学评估进展

    作者:陈丽展;刘康栋

    肺癌的分子病理学评估是指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基因测序等多种手段,以明确肺癌分类,确定肿瘤侵袭范围和外科手术切缘的受累程度(如阳性或阴性切缘),区分原发肺癌及转移性肿瘤,还可用于分子诊断性研究,确定是否存在特定基因表达异常或突变,对肺癌预后及疗效进行预测,并据此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激光捕获微切割技术在感染性皮肤病分子病理诊断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王冲;占萍;刘维达

    激光微切割技术可在背景复杂的固体组织切片中获得完整的特异性细胞群甚至单个细胞,联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对目的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进行分析,提升了分子病理学诊断机制研究的水平.结合下游的PCR等分子技术,激光微切割技术应用于感染性皮肤病标本,可分析浸润的淋巴细胞克隆群,探讨感染的发病机制,同时能检测病灶中的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皮肤组织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和尿路上皮癌分子病理学对比研究进展

    作者:樊祥山;张丽华;张东生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urinary inverted papillary,UIP)是一种少见的肿瘤,该肿瘤多单发,局限于黏膜层,肿瘤细胞罕见核异型和有丝分裂像,目前尚未有远处转移的报道,故多数学者认为它属良性肿瘤.它与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有质的区别,治疗大多采取黏膜下切除术即可达到根治目的,一般不复发,癌变罕见.组织学上,UIP除了表面被覆了数层较正常的尿路上皮外,其余组织结构与UCⅡ级相似.

  • 胶质母细胞瘤核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和分子病理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铠;李文斌;江涛

    目的:通过分析胶质母细胞瘤43例患者核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探讨核磁共振影像与胶质母细胞瘤分子病理学之间关系。方法:选取4项影像学指标:水肿程度,增强/T2比值,多发病灶和肿瘤是否过中线,统计4项指标与P53、Ki-67和MGMT之间关系,所有的结果使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1)42例检测P53,低表达10例(23.8%),高表达32例(76.24%)。CTE / T2:<1共31例(72.1%),≥1有12例(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Ki-67低表达15例(34.9%),高表达28例(65.1%)。单发病灶38例(88.4%),多发病灶3例(7.0%),Ki-67表达水平,多发与单发病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Ki-67表达水平与是否为多发病灶相关。(3)Ki-67表达水平与超过中线之间关系:跨中线生长32例(74.4%),未跨中线生长11例(25.6%)。Ki-67水平与是否跨中线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MGMT低表达16例(38.1%),高表达26例(61.9%)。无水肿或轻度水肿23例(53.5%),中重度水肿20例(46.5%),提示MGMT表达水平与水肿程度相关。(5)P53表达与肿瘤强化、T2比值呈负相关,即比值越高P53表达越低。结论:水肿程度,增强/T2比值,多发病灶和肿瘤是否过中线4项核磁共振影像学指标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病理学结果P53、Ki-67和MGMT相关。在提高术前评估、优化手术计划、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胃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相关性分析

    作者:孙苏安;采丽;刘海燕

    胃间质瘤(GISTs)是一种原发于胃的间叶性肿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的发展,近年逐渐被证实为GISTs是一种独立性,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性肿瘤,常伴有平滑肌或神经方向分化,特征性表达CD117抗原和CD34抗原,其生物学行为的判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靠的标准.本文收集36例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理学特征及多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旨在寻找可靠的预后指标.

  • 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

    作者:万莉;钱晓萍;刘宝瑞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持续生长、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针埘血管生成不同环节,从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病理学角度进行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为肺癌靶向治疗带来新希望.

  • Shy-Drager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马丽珍;俞灵莺;张楚;吴寅;陈宇

    Shy-Drager综合征(Shy-Drager Syndrome,SDS)又称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idiopath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是一种以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多系统变性病.本病较少见,随着分子病理学、神经化学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该病的认识逐渐加深,现结合临床病例加以复习.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不典型染色体移位检测

    作者:沈孛;林圣云;胡致平;沈一平;沈建平

    约95%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有特异性染色体t(9;22)(q34;q11).在分子水平上该移位导致原位于9q34带的ABL原癌基因移位到23q11上,并和其中BCR基因的一部分基因融合,产生BCR/ABL融合基因,后者在白血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所有不典型移位都有和CML典型移位相同的分子病理学基因即BCR基因重排,其转录产物可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进行检测,1992年以来,我们先后发现了3例简单变异移位的CML,其中2例显示t(1;22),1例显示t(20;22).现报道如下.

  • 黏液型滑膜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柳秋月;张荣君;黄海建;江秋菊

    目的 探讨黏液型滑膜肉瘤(myxoid synovial sarcoma,M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MSS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分子病理学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例1男性,例2女性.年龄分别为71岁及15岁.例l肿物位于左下腹,例2肿物位于左侧额颞叶.镜检:例1低倍镜下肿瘤呈结节样,结节内肿瘤由细胞疏松区与致密区组成.疏松区细胞呈漩涡状、束状、片状排列,间质见大量黏液样基质,细胞异型性明显.致密区细胞丰富,瘤细胞呈束状、鱼骨样排列.例2肿瘤由细胞疏松区及致密区组成,两者间相互移行.疏松区细胞呈疏松网状、片状排列,间质见大量黏液样基质.部分区域见少量上皮样细胞,呈小簇状分布.致密区细胞丰富,呈束状、片状排列.未侵犯脑组织.免疫表型:例1,BCL-2、vimentin阳性,o-SMA和EMA部分细胞阳性,CD34、CD57、S-100、CD117、PLAP均阴性.例2,BCL-2阳性,MyoD1胞质阳性,GFAP、Olig-2、EMA、Syn、CD99、CgA、S-100、Myogenin、STAT6、CD34、desmin、α-SMA均阴性.分子病理学检测:2例均检测到SYT-SSX融合基因.结论 MS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靠分子病理学检测,临床与病理均需与黏液型纤维肉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等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联合放疗为主,预后不良.

  • 睾丸原发性淋巴瘤17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娟;王晓卿;徐钢;唐白杰

    目的 探讨睾丸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testicular lymphoma,PT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PT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患者年龄37~81岁,中位年龄69岁;以睾丸无痛性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位于左侧6例,右侧10例,双侧1例;肿块大径2~6 cm.组织学分型:17例PTL中16例(94%)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1例(6%)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免疫表型提示16例DLBCL中14例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non-GCB)型,2例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GCB)型;c-myc与BCL-2 或BCL-6抗体共同阳性表达者(c-myc阳性率30%以上且BCL-2阳性率70%以上者)10例.对10例共表达病例行FISH检测,发现仅1例有MYC基因重排,未发现双重打击淋巴瘤(double-hit lymphoma,DHL).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除1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为阳性外均为阴性.Ann Arbor临床分期:Ⅰ+Ⅱ期15例(88%),Ⅲ+Ⅳ期2例(12%).17例患者均行患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8例DLBCL患者行CHOP或R-CHOP方案化疗.结论 PTL发病率低,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DLBCL,以non-GCB型伴c-myc与BCL-2/BCL-6共表达为主,患者预后差.PTL中很少发现伴随MYC和BCL-2同时基因重排的DHL.PTL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学检查等.

  •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进展

    作者:吴燕梅;施俊义;郑唯强

    乳腺癌分子亚型中基底细胞样乳腺癌预后较差,尚无有效的全身治疗措施,研究发现其分子表型有明显的特异性.该文综述近年来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分析其特异性的分子学特征,探讨肿瘤发生机制以及潜在的有效治疗靶点.

  • 前列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杜然;郑莉;张惠箴;黄文涛;蒋智铭

    随着对前列腺癌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多种与前列腺癌有关的基因及其作用机制受到关注,其中启动子的甲基化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一些体细胞基因异常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应用于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的前景成为研究热点.53BP1介导的DNA损伤应答通路目前也被证明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这些发现将为前列腺癌发病机制的阐明、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预后及疗效评价提供全新的视角.本文将对该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横纹肌肉瘤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王正;范钦和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为常见的软组织肿瘤之一,它是由不同分化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和遗传学特点,可将横纹肌肉瘤分为3种类型[1]: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包括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葡萄状横纹肌肉瘤和间变性横纹肌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包括实性型横纹肌肉瘤和间变性横纹肌肉瘤)和多形性横纹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组织基本上重演了横纹肌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细胞,形态多种多样,且具有分化差的特点,很难与一些小圆细胞肿瘤相鉴别.因此研究横纹肌肉瘤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改变对于阐明横纹肌肉瘤的发生机制,对其分型、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RMS分子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MALT淋巴瘤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严青;朱雄增

    1983年Isaacson和Wright[1]首次描述了一种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并提出该肿瘤来源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建立了MALT淋巴瘤的概念.MALT淋巴瘤几乎可发生在任何结外部位,但这些部位并不一定具有黏膜;它与淋巴结边缘区细胞淋巴瘤、脾边缘区细胞淋巴瘤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临床病理上又各有不同.2001年WHO淋巴瘤分类中[2],它被命名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lymphoid tissue),与其他两种边缘区淋巴瘤都列为独立的疾病.对MALT淋巴瘤的研究,尤其是分子病理学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笔者对此作一回顾和探讨.

  • 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诊断上的困惑及其对策

    作者:郑唯强

    临床病理实践中,常见类型的乳腺纤维腺瘤诊断通常简单明了.但在多数情况下,准确诊断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可能具有一定困惑,常见的困惑主要是细胞性纤维腺瘤和PT的鉴别诊断以及PT的正确分级.这种诊断上的困惑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组织学特征的重叠和评估组织学参数的主观性以及缺乏明确的客观指标等.

  • 软组织肿瘤分子病理进展

    作者:韩安家;石慧娟;李辉

    软组织肿瘤分布广、类型多、形态结构复杂多变,且不同类型的软组织肿瘤在组织形态上相互重叠;良性软组织肿瘤较常见,但恶性软组织肿瘤——肉瘤相对少见(约占恶性肿瘤的1%).近十年由于免疫组化新抗体的不断出现和分子病理学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一些软组织肿瘤有了新的认识,并相继报道一系列软组织肿瘤的新病种、新类型或亚型.本文简要介绍软组织肿瘤分子病理进展和展望,以提高临床和病理医师的认识水平.

  • 肝细胞癌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丛文铭

    肝细胞癌(HCC)是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占全球恶性肿瘤的第5位和第3位,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2位,在全球每年新增加的60余万病例中,中国病例超过50%.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目前约有9 300万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其中患者98万余人,约有4 000万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其中患者7万余人,这一基本现状是造成我国HCC发生率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仍处于较高水平的重要原因.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从1982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的25年期间里,经手术切除的肝脏恶性肿瘤共计17 760例,其中HCC占92.3%[1],由此可见,我国HCC研究面临着十分严峻和紧迫的形势.近年来,HCC分子病理学研究紧密结合临床,在HCC的发生机制、早期诊断、生物学特性评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拟对此概述如下.

  • 如何应对肿瘤分子病理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作者:张建中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见证了病理学发展的一个崭新变革,即由传统的以形态学为主的"旧生物学",向着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为技术平台的"新生物学"过渡.这种新生物学是利用基因多态性检测、基因表达谱分析和蛋白表达谱分析等技术,通过生物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成千上万个数据及其相互关联进行评价,为分子生物学与病理形态学的整合提供了机遇,进而将为阐明肿瘤病理发生学、分子诊断和分型以及预后的评估等方面做出无可比拟的贡献.

178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